二月底,黃巾叛亂為寇四方的奏章,陸續送達洛陽。


    是夜,皇帝劉宏急招三公九卿等重臣,入宮議對。


    東漢此時的三公九卿與秦朝,西漢略有不同。


    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此外還有大將軍與太傅與三公同級,皆軼萬石。


    九卿為:太常、衛尉、光祿勳、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少府、大司農。


    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這三個官職雖不在九卿之列。


    但其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為諸卿,皆軼中二千石(中,滿之意,實得兩千一百六十石)。


    太尉為三公之首,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主掌兵政,負責考核武官,並將武官的政績上呈皇帝以進行賞罰。


    在名義上分管九卿中的太常,衛尉、光祿勳。


    太常,主管宗廟禮儀、祭祀、教育等,其屬官有太史令、太醫令、太學等。


    衛尉,主管警衛皇宮,並負責宮門和宮牆四周的安全以及宮中的巡邏。


    光祿勳,主管皇宮中各殿的警衛,及外出侍從,其屬官所轄甚重,有各種大夫、各種郎官和謁者。


    因此光祿勳所轄部屬,又被稱為皇帝的智囊團和候補官員的集中地。


    而光祿勳屬官中,大夫包括了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等。


    郎官包括議郎和各種中郎將,如五官中郎將、羽林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等。


    謁者包括充當司儀通報、接待客人等。


    除了光祿勳和衛尉之外,執金吾也與保衛皇帝有關。


    執金吾主要負責衛戍京師,維持京城的治安,除此之外,還要負責皇帝出行的儀仗、警衛工作和拘捕罪犯等。


    三公之中,司徒是中央執掌民政及教化的最高長官。在名義上分管九卿中的太仆、廷尉、大鴻臚。


    太仆,掌管車馬和馬政。


    廷尉,是中央直管司法的最高官員,主要負責審判定罪和解釋律令。


    大鴻臚,是分管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員。


    三公之中,司空是中央執掌水利及營建的最高長官。在名義上分管九卿中的宗正、少府、大司農。


    宗正,主管皇族事務,由德高望重的皇族人士擔任,掌錄王國嫡庶及宗親譜係等。


    少府,主管皇帝財政。


    大司農,主管國家財政。


    大長秋,為皇後近侍,掌宣達皇後懿旨,管理宮中事宜。


    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等的土木營建。


    一時之間,太尉楊賜、司徒袁隗(wei三聲)、司空張濟、衛尉董重、光祿勳劉寬、太仆鄧盛、廷尉崔烈、宗正劉焉、少府樊陵、大司農張溫、河南尹何進等朝廷重臣,盡皆進宮麵聖。


    衛尉董重是皇帝劉宏的生母董太後的親侄子。


    眾人三拜九叩之後,各自跪坐於案前。


    皇帝劉宏原本焦躁的心,在眾多朝臣三拜九叩之下,也莫名的心安了下來。


    “太尉楊卿,黃巾賊為禍天下,情況如何?邊疆可有外寇,另外京中武備如何?”


    太尉楊賜聞言,起身拜道。


    “迴陛下,老臣陸續收到各地戰報,黃巾賊寇為禍天下,目前七州二十八郡都有戰事傳來。”


    “另外冀州又有安平國與甘陵國(清河國治所甘陵,又稱甘陵國),國人挾持國君,依附黃巾叛亂。”


    “目前北方鮮卑,西北諸羌尚無侵襲邊疆之事,另外京中武備足十萬之用。”


    劉宏聞言,看向太尉楊賜、廷尉崔烈及宗正劉焉。


    “令邊疆州郡各自整兵備武,以備外寇,另外各地從賊者,從重、從嚴處置。”


    “安平國與甘陵國國君,待事後論罪,或除國或降爵。”


    太尉楊賜,廷尉崔烈,宗正劉焉聞言,忙齊齊應諾。


    劉宏又看向太仆鄧盛。


    “京中武備足十萬之用,戰馬數量何如?”


    太仆鄧盛聞言,起身答道。


    “西園戰馬足三萬匹。”


    劉宏又看向大司農張溫。


    “國庫之中,有錢糧幾許?”


    大司農張溫聞言,卻是苦澀異常。


    “迴陛下,自桓帝至今,涼州乃至三輔之地多次爆發羌亂,數次平定耗錢400多億,再加上各地貪官汙吏,殺不勝殺,如今國庫已然空空蕩蕩。”


    劉宏聞言,也是一愣,西北羌亂,耗錢甚多,這個他是知道的。


    甚至在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左右)期間以及漢安帝永初四年(110年),朝廷一度想過放棄涼州等地。


    最後還是百官勸誡,關中乃宗廟之所在,才不得不終止了那樣的想法。


    至於地方上,貪官汙吏,殺不勝殺,讓他不由得想起“賣官鬻爵”一事,現在想來,還真是頗有些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太尉聞言,立馬起身進諫道。


    “賊勢浩大,百姓多從賊,皆因閹宦多放父兄、子弟、宗親、賓客等,各據州郡,貪贓枉法,侵擾百姓,以致官逼民反。今日當斬十常侍,以謝天下。”


    劉宏聞言,略有不喜,閹宦門下多有不法,難道朝臣門下就沒有了嗎?


    而每次有事,朝臣便說,“閹宦罪莫大焉,請殺之”。


    這在皇帝劉宏看來,朝臣此舉無疑有互相攻訐(jie二聲),相互推諉之嫌。於是稍緩片刻,對眾臣言道。


    “今日且議到此處,明日百官大朝會,再議征討黃巾賊具體事宜。”


    說完,劉宏便在宦官的侍奉下退去。


    群臣自是拜送皇帝離去,隨後才一同離開宮城,一路上相互商討平賊方略,最後再各自歸家。


    皇帝劉宏離開崇德殿,去往何皇後處。


    何皇後自是百般討好,固寵之餘,也試試能不能在此次平叛之事中,為兄長何進、何苗討些好處。


    何皇後天生麗質、身材高挑,膚色白皙,仿若凝脂,細潤光滑,妥妥的膚白貌美大長腿,因此很受皇帝寵愛。


    劉宏聽了枕邊風,心中也暗自衡量,帝王心術無非平衡之道。


    朝臣與閹宦勢不兩立,外戚何進有平定馬元義謀逆之功,說不得可以提拔提拔,以作為兩方的粘合劑,於是皇帝劉宏心中很快便有了決斷。


    待皇帝劉宏安歇之後,張讓、趙忠,召集相好的中常侍(此時宦官的最高職位)夜話。


    一時之間除了張讓、趙忠,又有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這些人加一起,又被稱為“十常侍”)前來議事。


    見人已到齊,張讓也不囉嗦,直接將近日之事,一一講起。


    眾人聞言,頓時吵嚷起來。


    “這楊老匹夫,端的不為人子。怎的什麽屎盆子,都扣在我等頭上,貪官汙吏,為禍一方,難道他們朝臣屁股底下就沒有這等齷齪事了麽。”


    “更何況那些錢財,我等不是大部分都已經奉獻給陛下了啊。”


    張讓輕咳一聲,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好了,陛下自知我等孝順,才沒追究。”


    “不過前些時日,又有封諝、徐奉之事,所以這些時日,都安分些,可別再弄出什麽亂子來,到時候,可別怪雜家不講情麵。”


    次日一早,三月大朝會,德陽殿百官覲見,共議黃巾賊寇叛亂之事。


    洛陽宮城分南宮、北宮。


    此時劉宏多居北宮,平時在崇德殿議事,大朝會則在德陽殿,德陽殿是北宮最大的宮殿,高大雄偉,可容萬人。


    百官覲見,三拜九叩之後。


    皇帝劉宏頒布詔令,以何進發現並鎮壓馬元義密謀之功績,擢升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以統帥舉國兵馬剿滅黃巾賊。


    令大將軍何進,率左、右羽林衛、北軍五校屯都亭,整兵備武,以鎮京師。又設置函穀、太穀、廣成、伊闕、轘(huan二聲)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以拱衛京師。


    隨後下詔各地州郡進剿黃巾賊寇,並允許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召集義軍,共剿黃巾賊寇。


    朝堂之上,北地太守皇甫嵩,上諫請求解除黨禁,並請求皇帝劉宏拿出皇宮中的錢財以及西園良馬賜予將士,以提振士氣。


    劉宏以外藩即位,自小家貧,在董太後和一眾閹宦的影響下,對錢財多有嗜好,以致於幹出賣官鬻爵之事。


    此刻聽聞要拿出西園金庫中的私房錢,來獎勵士卒,自是心疼無比。


    但又心想若不拿出錢財,激勵將士之心,又怎麽平叛掃清賊寇。


    是以狠下心來,還是同意了拿出宮中錢財及西園良馬,犒賞三軍。但是對於解除黨禁,卻是不置可否。


    近些年來,被皇帝劉宏提拔的中常侍呂強,頗為正直且不與張讓等人為伍。見此情況,忙對皇帝劉宏諫言道。


    “陛下,黨錮之禍積怨日久,如果黨人與黃巾賊寇合謀,恐怕就真的沒救了。”


    皇帝劉宏聽後,權衡一番,最終接納了皇甫嵩的提議。並下詔書,大赦黨人,發還流放的黨人及家屬。


    並要求朝中公卿捐獻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以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以作為平叛將領之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而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而立並收藏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