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榜”案的真相是什麽?


    有認為是結黨營私,在試探老朱最終結果咎由自取,也有認為是老朱一手製造的冤獄。


    前者我們分析過了,至於後者...那些說是冤案的認為,老朱為了讓朱明江山傳之萬世,連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將都戮殺殆盡了。而此案更是老朱對讀書人的一次迫害,一場冤獄。


    但真相到底是什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論區好好討論吧~


    最後用明初詩人高啟關於南北統一,天下太平作的詩來結束這一部分吧。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不管如何都是咎由自取>


    <死都要結黨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突然想到,朱八八要是知道他的《皇明祖訓》被後世子孫不當一迴事,沒一個遵守發哈哈哈,會是什麽心情[狗頭]>


    <《皇明祖訓》,那玩意兒不是用來當廁紙的嘛[吃瓜]>


    <這麽說,會不會太傷他了?>


    [宋淳熙二年李清照:這詩,勉強能入眼[點讚]]


    [秦始皇帝嬴政:傳之萬世...每個開國皇帝的願望吧]


    [唐太宗李世民:還好,沒那麽強求]


    [唐高祖李淵:…哼哼…]


    [宋太祖趙匡胤:好!這首詩作得甚好!唉,幾百年過去了,終於一統了]


    [宋淳熙二年嶽飛:南北一統,天下太平。竟跨越了幾百年。此生定要攻克燕雲,將賊子趕出漢人土地!]


    [明景泰六年於謙:嶽將軍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定會實現!]


    [明洪武帝朱元璋:你們全都給朕出來說話!不遵守就算了,竟然還敢把它當廁紙!]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朱棣!!!”


    “你個沒良心的,你的子孫都沒人聽朕的話了?!”


    “定是你這開的好頭!”


    “朕日日夜夜想著的便是怎麽使我大明安穩太平,你呢,還給你爹拆台!”


    前麵說的文官集團他都不是很生氣,因為這不是第一次知道未來的文官集團做的事。


    況且他有自信,能夠讓文官集團翻不了身。


    可是,《皇明祖訓》那可是他耗費許久給後世子孫操心的證明啊!


    當廁紙用!!!


    哼!


    朱棣連忙求饒道:“爹,不是從兒子開始的…要怪先從大侄子你的好孫子開始吧…”


    朱棣抓住漏洞就將鍋甩給朱允炆。


    在旁看戲的朱允炆:o.o?


    …


    【“南北榜”發生後,老朱未來得及製定出相應的措施,就於洪武31年去世了。洪武30年的春夏榜,無疑是當下最好的方法,穩定了社會環境,也適當照顧了落後地區的學子。


    南北分卷取士的形式成為明朝科舉的定製,這還得到仁宗朝。


    永樂22年明成祖judy病逝於榆木川,胖胖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


    仁宗認為近年來科舉“太濫”,錄取人數沒有一定的規則, 為此,他和大臣楊士奇商議。


    根據《明史》記載。


    楊士奇認為:“科舉當兼取南、北士。”


    仁宗迴答:“北人學問遠不逮南人。”


    士奇曰:“長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雖有才華,多輕浮。”


    士奇曰:“試例緘其姓名,請其外書南、北二字,如當取百人,則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


    楊士奇認為,試卷應該實行糊名,並在卷外標明南北二字,如果要取100人,則南人取60人,北人取40人,這樣就兼取了南北士子。


    仁宗曰:“然。往年北士無入格者,故怠惰成風。今如是,則北方學者亦感奮興起。”


    於是,朱胖胖命令禮部等商議各地錄取人數。然而還沒有最終確定,在位僅十個月的仁宗胖胖便駕崩了。當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


    宣宗剛即位就收到了禮部、翰林院的奏呈,稱:凡鄉試取士,南京國子監及南直隸共八十人,北京國子監及北直隸共五十人,江西布政司五十人,浙江福建各四十五人,胡廣廣東各四十人,河南四川各三十五人,陝西山西山東各三十人,廣西二十人,雲南交趾各十人,貴州所屬有願試者於湖廣就試,禮部會試所取,不過百人。


    當朝廷確定了各省的鄉試名額,宣宗又批複,命會試所取一百人中,南方士子六十名、北方士子四十名。


    宣德二年,宣宗把南北分卷的主張付諸實踐,科舉首次實行了“南北分卷”,並從此確定了明朝的科舉定製。後期雖有對南北區的比例做出調整,但始終堅持了南北分卷取士的製度。】


    <judy是死都死在了北征迴師途中,還出了榆木川之變>


    <仁宣之治的三楊誒,楊士奇布衣入的翰林>


    <楊士奇好像是江西人吧,所以他這算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嗎?>


    <這麽看的話,還是挺公平的了,考慮了各方麵>


    <如果是往前看的話,建文帝朱允炆,反正是一直跟著南方文官集團在走,他們是不會想辦法解決南北榜後的遺留問題。朱棣的話,更大方麵在解決靖難之役的後遺症,以及打仗[笑哭]>


    <才發現啊,up叫的仁宗是胖胖,宣宗可以叫他什麽?明蛐宗?算了,咱們宣宗除了命短,其餘還好哈哈哈>


    [唐貞觀三年杜如晦:這樣做的確是規避了很多不公平的事]


    [宋熙寧三年司馬光:楊士奇便是我們南方文人的樣子!!!]


    [唐太宗李世民:judy死在迴師途中,榆木川之變可能與兒子爭奪皇位有關]


    …


    李世民對這個從燕京打到南京的藩王不免產生惺惺相惜之感。


    洪武朝


    殿內飄來朱元璋輕飄飄的話:“嗯,這個製度不錯,方法看著也行,就用它了。”轉身又與翰林和禮部的官員道:“下去後你們再拿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南北分卷,嗯,是朕的啦!


    突然開始感慨:“這叫楊士奇的,還是一個好臣子呀!”


    “錦衣衛去給咱好好查查這楊士奇現在在哪,多大了?”


    江夏


    楊士奇今年已經30歲了。人生前30年,可以算是落魄潦倒至極,洪武17年參加鄉試不幸落第,之後便於各地教學。


    雖然生活困苦,但這些對楊士奇的性格塑造很有幫助。


    楊士奇見光幕提到他,第一反應便是何德何能,接著心中湧起了激動之情。


    …


    永樂朝


    朱棣幽幽地看了看體型龐大的太子,嫌棄道:“你就上位了十個月就迫不及待想來陪你老子了?”


    哼,還胖胖!越說越胖!


    朱高熾低眉順耳的樣子,讓朱棣看得更惱火。


    於是又去盯光幕,光幕上的榆木川之變五個字,讓朱棣心中一緊,但凡有某某之變的都不會有好事發生。


    高煦,得好好敲打敲打了,為他自己的命也好,為大明也好,還是別抱沒有實際的幻想。


    …


    【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及後代的南北分卷製用顧炎武的話來講,皆為“調停之術”。


    但此舉卻大為鞏固了明朝的統治基礎,讓南北各地上下一心。


    首先對於北方士人,給了他們更多登科進仕的機會,還加強了,朝廷對北方的控製鞏固了大一統。


    其次促進了各方的文教事業發展,讓科舉考試再次興盛。雖然後世都說八股文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但換作當時的那個曆史條件,沒有上帝視角的他們,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久經戰亂的北方,終於迎來了穩定發展,而明代教學也迎來了盛況。


    《明史》記載:“ 蓋無地而不設之學,無人而不納之教。庠聲序音,重規疊矩,無間於下邑荒徼,山陬海崖。此明代學校之盛,唐、宋以來所不及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摸魚的鹹魚並收藏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