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承就是真正幹活的人,可以說沒了這些人地方都玩不轉。


    而經承之下就是小吏,衙役等。


    以前一輩子不得升遷的那種,不過隨著小吏有了晉升渠道,頓時小吏也變得搶手起來了。


    隻是,現在當小吏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了,以前隻需要家裏是個地主啊是個什麽鄉紳啊,稍微走動一下就行。


    但現在,必須要經過考核。


    劉青山就是這萬山縣的戶房經承。


    作為從冷宮培訓中心走出來的人,他深知陛下的想法,所以到了地方就一直埋頭苦幹,做著實事。


    隻是,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突然間,萬山縣刑房之中出現了三個陌生的麵孔。


    他招來一旁的小吏,皺眉問道:“這是誰?”


    小吏看了一眼,討好的說道:“可能是刑房新來的。屬下去打聽一下?”


    劉青山確實有些好奇,看著三人身穿班服,卻從未見過。


    “去問問。”


    不多時小吏迴來了,但卻小聲的對著他說道:“大人,打聽清楚了,確實是新來的,前麵那個叫邱春雨,是刑房新提拔的快班捕頭,旁邊的那兩個一個是新提拔的獄長也姓邱,還有一個是新提拔的壯班捕頭還是姓邱。”


    小吏覺得自己說的夠清楚了,提醒的也夠清楚了。


    可劉青山卻皺眉說道:““這三人都一個姓氏?””


    “有過何功績怎麽一下子全都上來了?”


    刑房快班捕頭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做的,這個位置典型的位卑權重。


    可以說一縣刑獄之事係於一身。


    權力在官的眼中可能不算什麽,但在老百姓中,還有那些鄉鎮中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就這麽突然的上來,總有點不對勁兒。


    更別說,還有個獄長。


    掌管著全縣的大牢,這玩意明顯是配套來的啊。


    小吏一聽,小心翼翼的看看周圍沒有其他人,這才湊過去說道:“大人,這話我也就是瞎說,您聽完就忘行不?”


    這是要跟劉青山這個上司表忠心。


    但又不想惹事兒。


    劉青山初來乍到,確實需要這樣的人。


    這也是留下他的重要原因。


    沉吟一下:“你說。”


    小吏咽口唾沫,顯然有些緊張。


    “大人您可曾聽過邱家莊?”


    作為戶房經承,邱家莊的名字他自然是聽過的,那是本縣的一個大鎮子。


    縣裏不少人都是這出來的。


    經商的,為官的甚至縣丞和典史這個二把手三把手據說都是從這出來的。


    小吏看到劉青山的神色,露出了笑容:“看來您是懂了,所以這三人的來曆和怎麽上來的,應該也清楚了吧。”


    他還真怕這個年輕的上官是個愣頭青,看到這個表情他就知道上官明白他想說什麽了。


    “邱家在萬山縣宗族勢力很大,哪怕是縣令有時候也不能強壓著他們,今天跟您說這,隻是想讓您心裏有數,您可千萬別衝動。”


    小吏的這番話,讓劉青山想起了書中記載的豪族。


    但大明還有這樣的豪族?


    他覺得自己任重道遠。


    深吸一口氣:“那就沒有人管管?”


    小吏嗬嗬的笑了,有點深意的說道:“管?怎麽管?拿什麽管,為什麽管?”


    “縣令想要升官是不是要政績?尤其是陛下現在要大家幹實事,可想要幹實事就離不開地方的支持吧?沒了這些支持他怎麽幹實事?不幹實事又怎麽升官?怎麽在吏部考核的時候拿到個一等?”


    “所以,不過是讓出去幾個無關緊要的位置,就能換來地方上大勢力的支持,這賬怎麽算都合適啊。”


    小吏感歎著。


    看著那三個麵容年輕,大概率不超過二十歲的小家夥,心中充滿了感慨。


    不知道是感慨自己蹉跎的一生,還是感慨自己沒有生在那樣的家庭中。


    想他當年也是意氣風發要科舉的,隻是後來隻考到了秀才說啥也考不上去了,但已經超越了不知道多少人。


    他來到縣衙的那一年他記得,全家都快樂瘋了。


    他記得那一年他都快二十八了。


    而眼前的這三人,隻是出身好,卻年僅二十就走到自己的前麵,下一步是不是就是刑房經承?


    刑房經承之後是不是奔著典史的位置去的?


    到了那一步,可就是官了啊。


    按照現在的升遷節奏,非常有可能。


    別問為什麽。


    “咱們典史就是原本刑房的老經承,趕上了陛下的好政策,一躍有了官身成了縣裏的三把手。刑房經承是原來一個擔任快班捕頭的邱家子弟,所以大人您千萬別想不開啊,有些事兒咱們私下裏聊聊就行了。”


    他怕劉青山雞蛋碰石頭。


    劉青山袖子裏的手有些顫抖,他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麽深的他套路。


    “那就隻能這樣?可若是這樣這萬山縣究竟是大明的萬山縣,還是他...的萬山縣?”


    小吏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笑道:“大人,您是今年不到二十吧?”


    劉青山一愣:“十八!”


    “十八歲的秀才,確實很驚豔,您的精力應該是放在讀書上,考個舉人,這樣才是正途,管這些事兒幹啥。咱也管不了,徒增煩惱。”


    對於劉青山這樣年輕輕有才華的人,小吏還是佩服的。所以並不嫉妒,人家當官兒太正常了。


    就跟現代一個研究生畢業進單位就能直接定一級職稱,沒有人會嫉妒,隻會說自己當初咋沒好好學習是一樣的。


    可他卻有些嫉妒那三人原因懂得都懂,連個秀才都不是,隻憑著家族就能走到他的前頭,誰心裏不會起點別的想法啊。


    劉青山複雜的看著小吏。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花團錦簇高速發展繁華之下的大明還有這麽讓人喘不過氣來的事情。


    他明白小吏說得是對的。


    他若是一個普通出身的人,可能就真的認了、


    但他不是,他背後是陛下。


    想到這裏,他眼神堅定,走出了公房。


    小吏都愣住了。


    “大人,您幹啥去?”


    劉青山中氣十足的迴道:“去要個說法!”


    一瞬間,小吏看著已經走遠的劉青山,頓足捶胸:“壞了這是個愣頭青,可咋辦啊。”


    急的好似熱鍋上的螞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朱由檢留過學的,絕不吊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秧子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秧子青並收藏我朱由檢留過學的,絕不吊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