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主義
我朱由檢留過學的,絕不吊死 作者:秧子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裏,閃閃不由的好奇的看了一眼:“現在實際控製的不是大明吧?你開發這裏有點困難啊,豈不是要打仗?”
朱由檢拍手,就喜歡跟明白人說話。
“確實如此,我雖然沒有下過明令要拿下這裏,但是.....”
接著把多爾袞等人的動向說了一遍。
朱閃閃咂舌。
“虎兒哈河不就是牡丹江嗎?那裏確實挺重要的,不過這時候的西伯利亞汗國雖然被羅刹統治了,可也不容小覷吧,其實相比於打仗,我倒是覺得這事兒你可以問問小穎,有時候想要控製一個地區並隻有打仗的。”
朱由檢愣了一下。
“怎麽說?就像是大明對日本國那樣?”、
朱閃閃點點頭,又搖搖頭。
“聽說過殖民吧?”
朱由檢點點頭:“當然,燒殺搶掠無所不幹,吸血嘛。”
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
可朱閃閃卻微微一笑:“你理解的對,但隻是其中最原始的手段,經濟角度我說不好,但從曆史的角度我可以給你提點建議。”
“殖民大概可以分為幾種,第一種殺人留地。這個最好理解也最好操作,就是殺掉原本土地上生存的種族,留下地,在現代你應該也能看到例子。”
“這種方法是最原始的,也是你現在想做的。”
聽著朱閃閃小課堂開課,朱由檢露出了認真聽講的表情,然後拿出了小本本開始記錄。
“第二種就是留人留地,但是留下來的人其實已經喪失了主權,主權那你懂吧,就是得聽人家的,這樣的殖民充斥著大量的買辦,代理人。”
這裏,朱由檢點頭舉手。
“這個我知道,我也這麽幹的,我在日本國就是這麽操作的,現在那裏都快亂成一鍋粥了,打擊都得靠著大明的武器才能抗爭下去。”
“但羅刹國不一樣啊,他太大了,這麽玩我怕沒有那麽容易。”
朱閃閃沒好氣的說道:“聽著,我聽說了。”
說實話他對於小朱的學習能力是認可的,能在短短時間內吸取到這麽多的知識,並開始學以致用。
“下麵我要說第三種,這也是為啥要讓你去找小穎問問,這就是一個當代學者中爭議比較大的一種,叫新殖民主義,也可以稱之為資本殖民。”
這讓朱由檢瞪大了眼睛。
網上沒教過這個啊。
趕緊認真聽講、
“什麽是資本殖民。”
“這種殖民不僅是留人留地,還給留下主權,主權不動,隻是一種資本控製。”
“不過我也隻能給你講一下這個概念,具體的如何操作你得問小穎這樣的經濟人才,我大致隻能告訴你這個跟地租經濟有關..... ”
朱閃閃侃侃而談,好似真的是一個專家學者一般。
朱由檢認真聽講,他覺得他對於現代的理解還是太少了,遠遠不如閃閃這些專業人才。
專業的事兒還得專業的人幹。
新殖民嗎?
好像很有意思。
“好了,差不多就是這樣,我隻是從曆史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具體的我也不會,我比較推薦你可以嚐試一下,這樣會減少很多的流血。你看現代三小龍,就是被地租經濟抽幹的例子,也是這個新殖民的體現。”
朱閃閃說完之後,嗓子有點幹巴。
朱由檢馬上遞上一杯茶水。
隨後陷入了深思。
不得不說,閃閃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若是真的如閃閃所說,這確實一個極好的方向。
隻是,現在大明好像不能用這樣複雜的手段。
為何?
歸根結底還是人。
現在大明高速發展,但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問題,比如那日益膨脹的工業商業。
如果按照閃閃所說,那必然是要經曆長時間的布局來實現的。
可大明現在的狀況等不了啊。
現在的大明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高速發展的時候如果突然停滯,會造成很多其他的問題,人口,商業,工業都會出問題。
為何朱由檢到現在還在擴軍。
根子也在這。
他必須維持著相對規模的軍隊來掌控局麵,以此來壓製各方的小心思。
也必須靠著大明的高速發展來“迴報”那些現在玩命給他幹活的人,比如那些驛卒,比如那些官員,比如勳貴,現在跟著他吃著擴張紅利的商人們。
說迴報可能不太準確,也可以換個說法,賞賜也行。
但不論怎麽說都是一種東西。
所以大明想要持續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動起來。
這種動不能是穩的。
而是要激進的。
攻城略地是最簡單的辦法。
朱由檢目光閃爍,心思百轉。
“不過雖然現在不能直接采用這種辦法,可卻能在擴張中有意識的調整,今天閃閃這番話有用!”
朱由檢心裏有了想法。
“第一雖然現在不適合大明,打不代表以後不適合大明,要跟小穎討論一下,然後讓馮修然的戰略研究室把這一套整合出來。嗯,不怕花錢可以花大錢請專家學者來論證。”
“第二,在接下來的擴張中,要有意識的去調整。畢竟這樣的資本控製實在是太誘人,不費一槍一炮就能攝取別人幾代人的財富積累,簡直是太....”
他已經找不出形容詞了。
朱閃閃喝著茶,看著朱由檢思索著,也不打擾,就這麽安靜的等著。
就在朱由檢和閃閃討論國家大事的時候,在南方萬山縣,卻出了一個讓人措手不及的笑話。
隨著冷宮“培訓中心”的第一批較大的人才逐漸的來到了地方,地方上的政治生態有了極大的改善。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吏治。
這群人都被朱由檢用各種身份、方式到了地方。
當然,最優秀的還是去研究了。
為提升大明的科技去做貢獻了。
這一步他做的悄無聲息。
可能今天來一個典史,明天來一個縣丞,再或者是直接就在縣衙某個房中當個經承。
經承就是吏的頂點,可以說下一步就是官。
在大明的縣衙中有幾種基礎的行政結構。
第一自然是縣衙,但縣令是不會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的,像是清查人口收稅,丈量畝產等等都是靠著縣衙中的六房來實現的。
也就是經承。
朱由檢拍手,就喜歡跟明白人說話。
“確實如此,我雖然沒有下過明令要拿下這裏,但是.....”
接著把多爾袞等人的動向說了一遍。
朱閃閃咂舌。
“虎兒哈河不就是牡丹江嗎?那裏確實挺重要的,不過這時候的西伯利亞汗國雖然被羅刹統治了,可也不容小覷吧,其實相比於打仗,我倒是覺得這事兒你可以問問小穎,有時候想要控製一個地區並隻有打仗的。”
朱由檢愣了一下。
“怎麽說?就像是大明對日本國那樣?”、
朱閃閃點點頭,又搖搖頭。
“聽說過殖民吧?”
朱由檢點點頭:“當然,燒殺搶掠無所不幹,吸血嘛。”
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
可朱閃閃卻微微一笑:“你理解的對,但隻是其中最原始的手段,經濟角度我說不好,但從曆史的角度我可以給你提點建議。”
“殖民大概可以分為幾種,第一種殺人留地。這個最好理解也最好操作,就是殺掉原本土地上生存的種族,留下地,在現代你應該也能看到例子。”
“這種方法是最原始的,也是你現在想做的。”
聽著朱閃閃小課堂開課,朱由檢露出了認真聽講的表情,然後拿出了小本本開始記錄。
“第二種就是留人留地,但是留下來的人其實已經喪失了主權,主權那你懂吧,就是得聽人家的,這樣的殖民充斥著大量的買辦,代理人。”
這裏,朱由檢點頭舉手。
“這個我知道,我也這麽幹的,我在日本國就是這麽操作的,現在那裏都快亂成一鍋粥了,打擊都得靠著大明的武器才能抗爭下去。”
“但羅刹國不一樣啊,他太大了,這麽玩我怕沒有那麽容易。”
朱閃閃沒好氣的說道:“聽著,我聽說了。”
說實話他對於小朱的學習能力是認可的,能在短短時間內吸取到這麽多的知識,並開始學以致用。
“下麵我要說第三種,這也是為啥要讓你去找小穎問問,這就是一個當代學者中爭議比較大的一種,叫新殖民主義,也可以稱之為資本殖民。”
這讓朱由檢瞪大了眼睛。
網上沒教過這個啊。
趕緊認真聽講、
“什麽是資本殖民。”
“這種殖民不僅是留人留地,還給留下主權,主權不動,隻是一種資本控製。”
“不過我也隻能給你講一下這個概念,具體的如何操作你得問小穎這樣的經濟人才,我大致隻能告訴你這個跟地租經濟有關..... ”
朱閃閃侃侃而談,好似真的是一個專家學者一般。
朱由檢認真聽講,他覺得他對於現代的理解還是太少了,遠遠不如閃閃這些專業人才。
專業的事兒還得專業的人幹。
新殖民嗎?
好像很有意思。
“好了,差不多就是這樣,我隻是從曆史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具體的我也不會,我比較推薦你可以嚐試一下,這樣會減少很多的流血。你看現代三小龍,就是被地租經濟抽幹的例子,也是這個新殖民的體現。”
朱閃閃說完之後,嗓子有點幹巴。
朱由檢馬上遞上一杯茶水。
隨後陷入了深思。
不得不說,閃閃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若是真的如閃閃所說,這確實一個極好的方向。
隻是,現在大明好像不能用這樣複雜的手段。
為何?
歸根結底還是人。
現在大明高速發展,但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問題,比如那日益膨脹的工業商業。
如果按照閃閃所說,那必然是要經曆長時間的布局來實現的。
可大明現在的狀況等不了啊。
現在的大明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高速發展的時候如果突然停滯,會造成很多其他的問題,人口,商業,工業都會出問題。
為何朱由檢到現在還在擴軍。
根子也在這。
他必須維持著相對規模的軍隊來掌控局麵,以此來壓製各方的小心思。
也必須靠著大明的高速發展來“迴報”那些現在玩命給他幹活的人,比如那些驛卒,比如那些官員,比如勳貴,現在跟著他吃著擴張紅利的商人們。
說迴報可能不太準確,也可以換個說法,賞賜也行。
但不論怎麽說都是一種東西。
所以大明想要持續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動起來。
這種動不能是穩的。
而是要激進的。
攻城略地是最簡單的辦法。
朱由檢目光閃爍,心思百轉。
“不過雖然現在不能直接采用這種辦法,可卻能在擴張中有意識的調整,今天閃閃這番話有用!”
朱由檢心裏有了想法。
“第一雖然現在不適合大明,打不代表以後不適合大明,要跟小穎討論一下,然後讓馮修然的戰略研究室把這一套整合出來。嗯,不怕花錢可以花大錢請專家學者來論證。”
“第二,在接下來的擴張中,要有意識的去調整。畢竟這樣的資本控製實在是太誘人,不費一槍一炮就能攝取別人幾代人的財富積累,簡直是太....”
他已經找不出形容詞了。
朱閃閃喝著茶,看著朱由檢思索著,也不打擾,就這麽安靜的等著。
就在朱由檢和閃閃討論國家大事的時候,在南方萬山縣,卻出了一個讓人措手不及的笑話。
隨著冷宮“培訓中心”的第一批較大的人才逐漸的來到了地方,地方上的政治生態有了極大的改善。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吏治。
這群人都被朱由檢用各種身份、方式到了地方。
當然,最優秀的還是去研究了。
為提升大明的科技去做貢獻了。
這一步他做的悄無聲息。
可能今天來一個典史,明天來一個縣丞,再或者是直接就在縣衙某個房中當個經承。
經承就是吏的頂點,可以說下一步就是官。
在大明的縣衙中有幾種基礎的行政結構。
第一自然是縣衙,但縣令是不會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的,像是清查人口收稅,丈量畝產等等都是靠著縣衙中的六房來實現的。
也就是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