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渭水之盟(一)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張瑾在豳州則直接關閉城門,龜縮不出,到時突厥退去,李靖的大軍還能鎮住張瑾,將其拿下。
李二更加清楚,自己此時能夠調動的軍隊已經全部來了,若是拚光了,於己是十分不利的。
不說隱太子的餘黨能否造反,就老皇帝而言,絕對會複辟,而且成功率很高,到時自己肯定會遺臭萬年,還拿什麽做千古一帝?
李二瞥了眼坐在後麵的王遠,隻見這個憊懶的家夥抽著煙,不時地打個嗬欠,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灞縣男,不知你有何看法?”
王遠一個激靈,站起身來,仿佛上課之時打盹被老師抓包:“啊?臣還是個孩子,此等軍國大事哪裏輪的到臣這樣的小孩子說話?”
李二怒聲喊道:“朕!草!劍來!”
王遠連忙諂笑道:“嘿嘿,陛下息怒!臣的意思是,我說的隻是個人意見,若有不對之處,陛下與各位大家權當小兒之言,當不得真。”
“哼!講!”
“陛下,既然突厥人主動求和,則表示疑兵之計已然奏效,那我大唐何必送其金帛?依臣之見,疑兵還要繼續下去,頡利更加懼怕,我大唐不但不必送其金帛,甚至不用浪費一兵一卒,頡利還會送我財物。”
蕭瑀開口說道:“怎麽可能?頡利不跟我們要金帛就不錯了,怎會反給我大唐錢財?”
長孫無忌說道:“灞縣男,不可信口胡說!”
高士廉說道:“若是激怒頡利,與我大唐開戰了將如何應對?”
程知節叫道:“怕什麽?他若敢開戰,打就是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亂成一片,李二擺擺手,這才安靜下來,開口說道:“你繼續說!”
王遠拱手說道:“陛下,明日你盡管大開口,第一,要求頡利歸還我大唐被虜走的百姓,是他們侵略我們,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李二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第二,賠償我大唐的損失,想必虜走的百姓已經送迴了突厥,肯定要不迴來了,那麽賠償損失大唐損失也理所應當吧?”
“你說應該要多少?”
“陛下盡管朝死了要,臣保證頡利不敢開戰!”
李二問道:“你為何如此篤定頡利不敢開戰?”
蕭瑀跟著問道:“不錯!你拿什麽保證?”
王遠看了蕭瑀一眼,開口說道:“突厥的將領大多是小部落的首領,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我大唐軍威,若是還敢與我軍開戰,他們手下士兵若是損失殆盡,等待他的就是部落被吞並,因此他們也會逼著頡利求和。”
眾人點頭,都被王遠說服了。
王遠繼續說道:“頡利肯定拿不出那麽多的財物,定然會壓價,而且會以馬匹牛羊來代替,並且分攤到各個部落,到時還會引起各個部落的不滿,從而引發各種問題,甚至反叛,從而削弱頡利的力量。而我大唐有了戰馬又可以組建大量騎兵,增強軍力!”
李二聞言有些心動。
程知節說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見到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蕭瑀皺眉說道:“灞縣男,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證突厥人不會開戰,若是真的開戰了你當如何?”
王遠鄭重說道:“若真開戰,臣願帶這七百人,將頡利、突利和他們手下那些將領的頭顱取來!陛下,臣願立軍令狀!”
蕭瑀說道:“你七百人如何能在數十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
王遠瞥了他一眼,說道:“這蕭公就甭管了,陛下相信就成!”
李二心中也有疑惑,就憑那刀槍不入的甲衣和複合弓也不可能完成,見王遠堅定的神色,又想到杜如晦曾說過的話,便肯定這小子還有好東西沒拿出來。
於是開口說道:“朕信你!如此就這麽定了!”
既然李二都這麽說,蕭瑀便不再說話。
眾人看王遠的目光更加古怪了,這就叫簡在帝心啊。
一夜無話,翌日一早,王遠照常帶著士兵訓練。
吃過早飯,這次不訓練了,而是帶著士兵們蹲在渭水河邊磨刀。
沒有磨刀石,就用石頭磨,七百多人同時磨刀的聲音不小,頓時驚動了對岸的突厥人,紛紛到岸上觀看。
突厥人議論紛紛,這是要動手了嗎?
頡利等人看到了,將領們又開始催促起頡利。
頡利本來還想拖延一下,看看是否有什麽轉機,看來是不行了。
頡利與突利商議一下,兩人便帶著三名將領兩名護衛騎馬來到便橋前。
見頡利準備好了,王遠迴到棚子下。
蕭瑀又再勸李二:“陛下不可輕敵,就由老帶你前去吧。”
李二說道:“朕若不去,頡利定以為朕怕了他,震懾突厥,在此一舉!”
王遠說道:“陛下,臣帶兩個兄弟隨你前去。”
“可。”
王遠招手,讓許家兄弟帶上桌凳,放到李二侍衛的馬背上。
李二說道:“高愛卿與長孫愛卿隨朕前去,叔寶、義貞,若是情況不妙,立即進攻!”
“喏!”
王遠對尉遲寶琳倆貨說道:“帶兄弟們橋頭戒備,一有情況立即衝上去保護聖上!”
“喏!”
眾人上馬,再加上張阿難,正好七人,與突厥人數對等。
來到橋頭,士兵們將拒馬移開,李二當先向前走去,眾人跟上。
對麵頡利見到,也一同向前。
走到便橋中間,雙方下馬。
李二開口問道:“頡利、突利二位可汗,你們侵我大唐,又要求和,可帶有誠意?”
“唐皇陛下,我等自然有誠意。”
王遠揮手,許家兄弟將桌凳擺上。
李二坐下說道:“都坐吧!”
一共五把竹凳,不可能全部坐下。高士廉和長孫無忌當先坐下,頡利和突利才坐了下來,其餘人則各自站在己方後麵。
雙方國家元首就這麽在便橋上會晤,就此次議和展開了交談。
李二開口說道:“你們背信棄義侵我唐境,虜我百姓,搶奪財物,財物朕可以不要,但是百姓必須歸還!”
頡利為難地說道:“唐皇陛下,那些百姓已經送迴突厥,交給了楊政道,恐怕要不迴來了。”
李二嘲諷道:“想不到堂堂頡利可汗竟然允許自己境內存在其他朝廷,真是可笑啊!”
頡利臉上發熟,若非長的黑,此時肯定是老臉通紅。
李二更加清楚,自己此時能夠調動的軍隊已經全部來了,若是拚光了,於己是十分不利的。
不說隱太子的餘黨能否造反,就老皇帝而言,絕對會複辟,而且成功率很高,到時自己肯定會遺臭萬年,還拿什麽做千古一帝?
李二瞥了眼坐在後麵的王遠,隻見這個憊懶的家夥抽著煙,不時地打個嗬欠,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灞縣男,不知你有何看法?”
王遠一個激靈,站起身來,仿佛上課之時打盹被老師抓包:“啊?臣還是個孩子,此等軍國大事哪裏輪的到臣這樣的小孩子說話?”
李二怒聲喊道:“朕!草!劍來!”
王遠連忙諂笑道:“嘿嘿,陛下息怒!臣的意思是,我說的隻是個人意見,若有不對之處,陛下與各位大家權當小兒之言,當不得真。”
“哼!講!”
“陛下,既然突厥人主動求和,則表示疑兵之計已然奏效,那我大唐何必送其金帛?依臣之見,疑兵還要繼續下去,頡利更加懼怕,我大唐不但不必送其金帛,甚至不用浪費一兵一卒,頡利還會送我財物。”
蕭瑀開口說道:“怎麽可能?頡利不跟我們要金帛就不錯了,怎會反給我大唐錢財?”
長孫無忌說道:“灞縣男,不可信口胡說!”
高士廉說道:“若是激怒頡利,與我大唐開戰了將如何應對?”
程知節叫道:“怕什麽?他若敢開戰,打就是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亂成一片,李二擺擺手,這才安靜下來,開口說道:“你繼續說!”
王遠拱手說道:“陛下,明日你盡管大開口,第一,要求頡利歸還我大唐被虜走的百姓,是他們侵略我們,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李二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第二,賠償我大唐的損失,想必虜走的百姓已經送迴了突厥,肯定要不迴來了,那麽賠償損失大唐損失也理所應當吧?”
“你說應該要多少?”
“陛下盡管朝死了要,臣保證頡利不敢開戰!”
李二問道:“你為何如此篤定頡利不敢開戰?”
蕭瑀跟著問道:“不錯!你拿什麽保證?”
王遠看了蕭瑀一眼,開口說道:“突厥的將領大多是小部落的首領,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我大唐軍威,若是還敢與我軍開戰,他們手下士兵若是損失殆盡,等待他的就是部落被吞並,因此他們也會逼著頡利求和。”
眾人點頭,都被王遠說服了。
王遠繼續說道:“頡利肯定拿不出那麽多的財物,定然會壓價,而且會以馬匹牛羊來代替,並且分攤到各個部落,到時還會引起各個部落的不滿,從而引發各種問題,甚至反叛,從而削弱頡利的力量。而我大唐有了戰馬又可以組建大量騎兵,增強軍力!”
李二聞言有些心動。
程知節說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
見到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蕭瑀皺眉說道:“灞縣男,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證突厥人不會開戰,若是真的開戰了你當如何?”
王遠鄭重說道:“若真開戰,臣願帶這七百人,將頡利、突利和他們手下那些將領的頭顱取來!陛下,臣願立軍令狀!”
蕭瑀說道:“你七百人如何能在數十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
王遠瞥了他一眼,說道:“這蕭公就甭管了,陛下相信就成!”
李二心中也有疑惑,就憑那刀槍不入的甲衣和複合弓也不可能完成,見王遠堅定的神色,又想到杜如晦曾說過的話,便肯定這小子還有好東西沒拿出來。
於是開口說道:“朕信你!如此就這麽定了!”
既然李二都這麽說,蕭瑀便不再說話。
眾人看王遠的目光更加古怪了,這就叫簡在帝心啊。
一夜無話,翌日一早,王遠照常帶著士兵訓練。
吃過早飯,這次不訓練了,而是帶著士兵們蹲在渭水河邊磨刀。
沒有磨刀石,就用石頭磨,七百多人同時磨刀的聲音不小,頓時驚動了對岸的突厥人,紛紛到岸上觀看。
突厥人議論紛紛,這是要動手了嗎?
頡利等人看到了,將領們又開始催促起頡利。
頡利本來還想拖延一下,看看是否有什麽轉機,看來是不行了。
頡利與突利商議一下,兩人便帶著三名將領兩名護衛騎馬來到便橋前。
見頡利準備好了,王遠迴到棚子下。
蕭瑀又再勸李二:“陛下不可輕敵,就由老帶你前去吧。”
李二說道:“朕若不去,頡利定以為朕怕了他,震懾突厥,在此一舉!”
王遠說道:“陛下,臣帶兩個兄弟隨你前去。”
“可。”
王遠招手,讓許家兄弟帶上桌凳,放到李二侍衛的馬背上。
李二說道:“高愛卿與長孫愛卿隨朕前去,叔寶、義貞,若是情況不妙,立即進攻!”
“喏!”
王遠對尉遲寶琳倆貨說道:“帶兄弟們橋頭戒備,一有情況立即衝上去保護聖上!”
“喏!”
眾人上馬,再加上張阿難,正好七人,與突厥人數對等。
來到橋頭,士兵們將拒馬移開,李二當先向前走去,眾人跟上。
對麵頡利見到,也一同向前。
走到便橋中間,雙方下馬。
李二開口問道:“頡利、突利二位可汗,你們侵我大唐,又要求和,可帶有誠意?”
“唐皇陛下,我等自然有誠意。”
王遠揮手,許家兄弟將桌凳擺上。
李二坐下說道:“都坐吧!”
一共五把竹凳,不可能全部坐下。高士廉和長孫無忌當先坐下,頡利和突利才坐了下來,其餘人則各自站在己方後麵。
雙方國家元首就這麽在便橋上會晤,就此次議和展開了交談。
李二開口說道:“你們背信棄義侵我唐境,虜我百姓,搶奪財物,財物朕可以不要,但是百姓必須歸還!”
頡利為難地說道:“唐皇陛下,那些百姓已經送迴突厥,交給了楊政道,恐怕要不迴來了。”
李二嘲諷道:“想不到堂堂頡利可汗竟然允許自己境內存在其他朝廷,真是可笑啊!”
頡利臉上發熟,若非長的黑,此時肯定是老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