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哈哈大笑。


    程知節卻臉不紅心不跳地問道:“不知陛下釣上幾條?”


    後麵的許大栓拎起李二的魚,說道:“各位大家,這是聖上釣的魚,足足十條。”


    “想不到陛下釣魚本領也高人一籌!”


    “老臣佩服!”


    李二麵帶微笑,瞥了王遠一眼,開口說道:“今日朕拔得頭籌,那賞賜可就沒有了。”


    若是沒有王遠偷偷給他串了四條,說不定就是秦瓊最多了,因為王遠的魚不是釣的。


    程知節拱手說道:“這是應該的,臣等不是為了賞賜,而是為了給將士們改善夥食。”


    眾人看向程知節,目光帶著鄙夷。


    王遠又將魚籠投放下去,笑道:“多謝陛下與各位大家為將士們釣到如此多的魚,我等也跟著沾光,能夠品嚐美味。請陛下準許留下幾條,其餘分給將士們。”


    “準!”


    許小栓將魚竿收好,拿迴棚子裏,並讓尉遲寶琳倆貨帶人過來殺魚。


    李二幾人迴到棚子下,王遠生火,開始準備烤魚。


    不遠處的軍營也開始埋鍋造飯,就連對岸突厥軍營也炊煙嫋嫋升起。


    王遠心中一動,問道:“陛下,可知增灶之計?”


    李二眼睛一亮:“你是說……”


    “不錯,天色一黑,火光很容易看清,我軍不必增灶,多點一些火堆就成。”


    “好!阿難,傳朕口諭,各軍多點一些火堆,迷惑突厥人。”


    “喏!”


    吃完烤魚,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王遠吩咐尉遲寶琳倆貨,安排人手,於岸邊巡邏,並放置暗哨,防止突厥人渡河偷襲。


    交待完,王遠對李二說道:“陛下迴營休息吧,這裏交給臣就成。”


    李二見王遠安排的井井有條,便和幾個大臣在侍衛護送下,迴到中軍大營。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王遠便吹起了集合哨。


    除了值守士兵,王遠帶著隊伍在河堤上來迴跑步。


    此時天還朦朦朧朧的,士兵們口號喊的震天響,將突厥人驚醒,打著哈欠在對岸觀看。


    頡利更是臉色陰沉,昨晚心神不寧,疑惑重重,與突利一同帶著一眾將領出來察看,果然看到唐軍軍營之中的火光。


    甚至在軍營後方,更是星星點點,不計其數。


    眾人震驚的同時,一股恐懼感籠上了心頭,這恐怕不隻十五萬人了吧。


    自己一方雖然二十萬人,對上這十五萬人雖能取勝,但是損失肯定也不會少。


    要知道這些將領可都是突厥各個部落的首領,有的甚至將自己部落的全部青壯都帶來了。


    若是打順風仗還行,一旦打硬仗將自己的人手拚光了,那自己的部落很快就會被別的部落吞並,因此各帶著小心思迴去了。


    他們的神色頡利都看在眼裏,他們那點心思自然能猜的到,心知若是打起來,這些人不跑就不錯了,絕對會出工不出力。


    頡利一甩衣袖,退了迴去。


    跑完步,王遠和士兵們到河邊洗漱,順便將魚籠收上來。


    隻有三條一斤多的鯉魚,看來不能分下去了。


    就在這時,李二眾人又來了,這麽多人過來蹭飯,這三條魚也不夠吃啊,看來還是燉湯吧。


    將士兵們借的大鍋拿來,燉了半鍋魚湯,泡著胡餅也非常好吃。


    尉遲寶琳倆貨也蹭了兩碗湯,而士兵們隻好用開水泡餅吃。


    今日八月二十九,李二幾人穩坐釣魚台。


    突厥人卻坐不住了,分明看到唐軍的增援陸續趕到,前麵的軍容齊整,後麵的旌旗招展,後方不時地揚起大片塵沙,很明顯是援軍。


    將領們找到頡利和突利,紛紛請求撤退。


    但頡利卻又心有不甘,好容易湊了二十萬大軍,因大唐大旱,沒搶到多少糧食,隻搶了一些人口,還要用糧食養著,再加上這二十萬人的糧草,不弄點好處再迴去,不是賠本了嗎?


    下午的時候,尉遲恭與李君羨帶著人馬分列突厥人的左右兩邊,看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阻擋他們一段時間不是可以的。


    傍晚,李靖的人馬出現在鹹陽豳州一帶,幾乎堵死了突厥人的後路。


    李二命大軍全線壓上,與突厥人隔岸相望,並且命令士兵製作木筏,征集渡船,看樣子是要發動全麵反攻了。


    突厥人徹底慌了,紛紛請求頡利議和,頡利在壓力之下,無奈派人找到李二,傳達議和請求。


    李二大喜,當即答應下來,於明日在便橋之上,雙方進行洽談。


    吃過晚飯,李二在棚子下主持陣前常務會議,商議明日與突厥人的議和事宜。


    蕭瑀說道:“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


    意思就是給突厥人一些錢財,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就退兵了。


    這句話有的史料記載是李靖說的,但此時李靖正在豳州,準備與突厥決一死戰,所以這話更有可能是封德彝說的,而他已經被趕了迴去,就安到蕭瑀頭上吧。


    此言得到了文官們的支持,直唿附議。


    程知節說道:“陛下,如今我方已集結了十萬大軍,有了與突厥人抗衡的實力,不必委曲求全,他若不退兵,將他留下便是。”


    他的言論得到眾多武將的附和。


    但是自己的情況李二心中一清二楚,自己剛登基不足一個月,局勢未穩,隱太子一黨的和老皇帝的一派的官員還未來的及撤換,而突厥人為何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就直逼長安?


    當時駐守在蕭關的李藝和駐守在幽州的張瑾,他們二人就是李建成一派的官員。


    東突厥能夠打到長安,就是因為李藝、張瑾二人的玩忽懈怠!


    當時,李藝麾下天節軍,張瑾麾下天紀軍,這兩軍皆是唐軍最為精銳的百戰之師。依靠著堅固的城池和充足的糧草,按照正常情況怎麽著也能抵擋住東突厥數月,為李二的調兵留下充足的時間。


    這些事情李二自然明白,因此才讓李靖調集北方各州軍隊,到了鹹陽豳州一帶,用意很明顯。


    事實上果然如此,當突厥大軍襲來之時,這倆貨居然都做起了縮頭烏龜。


    李藝隻是象征性的抵擋了幾下,當時身為李建成的死黨,他正在緊鑼密鼓的密謀造反,對於他來說東突厥若能夠重創李世民,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源源不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源源不遠並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