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煮鹽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放了一堆的竹子,這裏可是不缺竹子的,畢竟山上還生活著大熊貓的。
王遠走過去,點了根煙,蹲下來觀看。
一個老頭問道:“小郎君,你吸的是啥玩意兒?怎麽吞雲吐霧的?”
“這叫香煙,提神解乏的,你要不要試試?”
王遠將口中的香煙遞了過去。
“好嘞!”那老頭接過來,深吸一口,頓時被嗆得不斷咳嗽。
“咳咳咳……”
“哈哈哈……”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來!我試試!”另一老頭搶了過去。
頓時一陣陣的咳嗽聲傳出。
李老頭笑道:“咋都跟楊老四似的,像得了癆病?”
“哈哈哈……”
“還別說,真有些解乏哩!”
“小郎君,我也想試試。”
王遠轉頭一看,原來是馬震和吳小海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
撩開衣襟,在小腹下摸出一包香煙,扔給馬震,說道:“這東西可不多了,省著點抽,來年開春咱們種上兩畝煙草,到時咱們就實現煙草自由了。”
“嗯嗯!”
眾人不斷點頭,小郎君不愧是讀書人,說的話好深奧的樣子,咱隻聽懂了一半,好像是說這玩意是地裏種出來的。
馬震和吳小海兩人跑到一邊,一人點了一根,咳嗽了一陣便過了適應期,兩人便嘀咕了起來。
“這樣兩根手指夾著。”
“不對,這樣捏著才好看。”
“嗯,手腕抖兩下。”
“胳膊還要一伸。”
“對對,就是這樣,眼睛一眯,緩緩吐出。”
“香煙藏好,別讓老周看見了。”
“哦,對對對!”
一老頭編好了一個竹筐,王遠拿了過來,見馬震兩人在那雙手比劃著竊竊私語,便問道:“你們在聊什麽呢?”
兩人尷尬地直笑,馬震說道:“嘿嘿,我們在研究抽煙哩。”
“看著哈。”
王遠說完,左手一揮,掏出根煙叼在口中,右手一揮掏出打火機,左手又向外一伸,點燃香煙,右手又一伸,打火機放入懷中,左手再一伸,夾下香煙,緩緩吐出一個煙圈。
標準的鄭則仕抽煙動作,看的兩人眼花繚亂。
“記住,動作要快,姿勢要帥!”
馬震兩人小雞啄米般,不斷點頭,真特麽高大上的樣子!
王遠將竹筐遞給吳小海,說道:“小海哥,你去河邊將昨晚燒的木炭拿迴去。馬大哥,你去扛一包粗鹽迴去。”
“喏!”
兩人走後,王遠問道:“老頭兒,你安排人燒製木炭了嗎?”
“放心吧,小郎君,我安排了四個人,至少再建四個爐子。”
“村中可有會燒窯的?”
“我們這幾個老家夥都會,莊子裏用的陶盆啥的都是我們幾個燒的。”
王遠點點頭:“今日咱們先準備材料,這邊放不下的就放到那宅院外麵的場地。明日你們就燒兩窯試試,若是燒的好,後日我再安排你們燒些別的東西。”
“好嘞!”
王遠看了看四周,所有人都有條不紊地幹活,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指揮,有這些老頭兒就行。
扛起一根竹子,迴到宅院,用木工鋸鋸下幾個竹筒。
等到馬震兩人迴來,王遠看了看筐中的木炭,點點頭,燒製的還不錯。
將昨天當藥材買的一些香料料揀了一些,用麻布包好紮緊。
開口說道:“馬大哥,你把那個牛頭拿上,給那些婆娘燉上。小海哥,你去河邊再提兩桶水來。”
“喏!”
王遠拿起一個瓦罐也跟了出去。
到了女人們做飯那裏,王遠對他們說道:“這牛頭估計要燉四五個時辰,不過無妨,晌午咱們喝湯就行,記住,先別放鹽,這包藥材一起下鍋煮。”
“知道了,小郎君!”
王遠放下香料,便去河邊裝了半瓦罐的河沙。
迴到宅院外,看到四個人正抬著一根大腿粗細的圓木,身後一些人扛著樹枝,放在場地上晾曬。
王遠喊道:“這根木頭幫我抬到院裏!”
“好嘞,小郎君!”
四人將圓木放進內院,剛要走,王遠又說道:“你們告訴大壯,再鋸一棵粗一點的樹來,抬不動可以鋸短一些,一截一截的抬過來。”
“喏!”
那兩把手鋸不長,鋸再粗的樹木,也粗不到哪裏去。
內院中隻剩下自己和馬震、吳小海三人,王遠探頭向門外看了眼,將門關上。
馬震兩人見狀,也不由地緊張起來。
王遠嚴肅地說道:“兩位哥哥,接下來我教給你們一項重要的技術,將來兩位即使離開了,也會成為你們的安身立命之法,千萬不能被有心人學去,此法要交也隻能交給朝廷,還能換個一官半職,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
兩人一聽,對視一眼,撲通一聲跪下,鄭重地說道:“小郎君,我兄弟二人發誓,決不離開,誓死追隨,此技法絕對不會外傳,不辜負小郎君傳藝之恩!”
王遠拉起兩人:“我們兄弟別動不動就下跪,也別動不動就發誓,我教給你們的是煮鹽之法,方法很簡單,一學就會,我給你們演示一遍。”
說完,用三根木棍支了個架子,三個竹筒底部各鑽了個小孔,裏麵分別塞進去木炭、河沙、麻布,用繩子將三個竹筒垂直綁在一起,掛在架子中間。
瓦罐中放了些粗鹽,加入清水,攪拌溶解,淡黃色的溶液慢慢倒入最上麵的竹筒中一些。
鹽水經過三層過濾,從最下麵裝木炭的竹筒底部滴出,變得清澈了許多,下麵放一個瓦罐接著。
不斷地向竹筒加著鹽水,直到下麵瓦罐接了大半,灶台生上火,放上陶盆,加入過濾好的鹽水,慢慢地煮著。
過濾不間斷,隻是不斷地加水,有些累人。
王遠索性將一個木桶底部用匕首鑽個小孔,掛在架子上,竹筒重新掛在木桶下麵,直接將鹽水倒入木桶中,不用時刻都要加鹽水了。
灶台上陶盆中的鹽水不斷地沸騰,王遠也不斷地向裏加入過濾好的鹽水。
漸漸的盆底析出一層潔白的鹽花,而且越結越厚。
直到直到最後,燒盡最後一絲水氣,王遠將陶盆取下,削了一個竹片做鏟子,將陶盆中的鹽塊刮下來,碾碎裝進竹筒中。
王遠走過去,點了根煙,蹲下來觀看。
一個老頭問道:“小郎君,你吸的是啥玩意兒?怎麽吞雲吐霧的?”
“這叫香煙,提神解乏的,你要不要試試?”
王遠將口中的香煙遞了過去。
“好嘞!”那老頭接過來,深吸一口,頓時被嗆得不斷咳嗽。
“咳咳咳……”
“哈哈哈……”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來!我試試!”另一老頭搶了過去。
頓時一陣陣的咳嗽聲傳出。
李老頭笑道:“咋都跟楊老四似的,像得了癆病?”
“哈哈哈……”
“還別說,真有些解乏哩!”
“小郎君,我也想試試。”
王遠轉頭一看,原來是馬震和吳小海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
撩開衣襟,在小腹下摸出一包香煙,扔給馬震,說道:“這東西可不多了,省著點抽,來年開春咱們種上兩畝煙草,到時咱們就實現煙草自由了。”
“嗯嗯!”
眾人不斷點頭,小郎君不愧是讀書人,說的話好深奧的樣子,咱隻聽懂了一半,好像是說這玩意是地裏種出來的。
馬震和吳小海兩人跑到一邊,一人點了一根,咳嗽了一陣便過了適應期,兩人便嘀咕了起來。
“這樣兩根手指夾著。”
“不對,這樣捏著才好看。”
“嗯,手腕抖兩下。”
“胳膊還要一伸。”
“對對,就是這樣,眼睛一眯,緩緩吐出。”
“香煙藏好,別讓老周看見了。”
“哦,對對對!”
一老頭編好了一個竹筐,王遠拿了過來,見馬震兩人在那雙手比劃著竊竊私語,便問道:“你們在聊什麽呢?”
兩人尷尬地直笑,馬震說道:“嘿嘿,我們在研究抽煙哩。”
“看著哈。”
王遠說完,左手一揮,掏出根煙叼在口中,右手一揮掏出打火機,左手又向外一伸,點燃香煙,右手又一伸,打火機放入懷中,左手再一伸,夾下香煙,緩緩吐出一個煙圈。
標準的鄭則仕抽煙動作,看的兩人眼花繚亂。
“記住,動作要快,姿勢要帥!”
馬震兩人小雞啄米般,不斷點頭,真特麽高大上的樣子!
王遠將竹筐遞給吳小海,說道:“小海哥,你去河邊將昨晚燒的木炭拿迴去。馬大哥,你去扛一包粗鹽迴去。”
“喏!”
兩人走後,王遠問道:“老頭兒,你安排人燒製木炭了嗎?”
“放心吧,小郎君,我安排了四個人,至少再建四個爐子。”
“村中可有會燒窯的?”
“我們這幾個老家夥都會,莊子裏用的陶盆啥的都是我們幾個燒的。”
王遠點點頭:“今日咱們先準備材料,這邊放不下的就放到那宅院外麵的場地。明日你們就燒兩窯試試,若是燒的好,後日我再安排你們燒些別的東西。”
“好嘞!”
王遠看了看四周,所有人都有條不紊地幹活,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指揮,有這些老頭兒就行。
扛起一根竹子,迴到宅院,用木工鋸鋸下幾個竹筒。
等到馬震兩人迴來,王遠看了看筐中的木炭,點點頭,燒製的還不錯。
將昨天當藥材買的一些香料料揀了一些,用麻布包好紮緊。
開口說道:“馬大哥,你把那個牛頭拿上,給那些婆娘燉上。小海哥,你去河邊再提兩桶水來。”
“喏!”
王遠拿起一個瓦罐也跟了出去。
到了女人們做飯那裏,王遠對他們說道:“這牛頭估計要燉四五個時辰,不過無妨,晌午咱們喝湯就行,記住,先別放鹽,這包藥材一起下鍋煮。”
“知道了,小郎君!”
王遠放下香料,便去河邊裝了半瓦罐的河沙。
迴到宅院外,看到四個人正抬著一根大腿粗細的圓木,身後一些人扛著樹枝,放在場地上晾曬。
王遠喊道:“這根木頭幫我抬到院裏!”
“好嘞,小郎君!”
四人將圓木放進內院,剛要走,王遠又說道:“你們告訴大壯,再鋸一棵粗一點的樹來,抬不動可以鋸短一些,一截一截的抬過來。”
“喏!”
那兩把手鋸不長,鋸再粗的樹木,也粗不到哪裏去。
內院中隻剩下自己和馬震、吳小海三人,王遠探頭向門外看了眼,將門關上。
馬震兩人見狀,也不由地緊張起來。
王遠嚴肅地說道:“兩位哥哥,接下來我教給你們一項重要的技術,將來兩位即使離開了,也會成為你們的安身立命之法,千萬不能被有心人學去,此法要交也隻能交給朝廷,還能換個一官半職,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
兩人一聽,對視一眼,撲通一聲跪下,鄭重地說道:“小郎君,我兄弟二人發誓,決不離開,誓死追隨,此技法絕對不會外傳,不辜負小郎君傳藝之恩!”
王遠拉起兩人:“我們兄弟別動不動就下跪,也別動不動就發誓,我教給你們的是煮鹽之法,方法很簡單,一學就會,我給你們演示一遍。”
說完,用三根木棍支了個架子,三個竹筒底部各鑽了個小孔,裏麵分別塞進去木炭、河沙、麻布,用繩子將三個竹筒垂直綁在一起,掛在架子中間。
瓦罐中放了些粗鹽,加入清水,攪拌溶解,淡黃色的溶液慢慢倒入最上麵的竹筒中一些。
鹽水經過三層過濾,從最下麵裝木炭的竹筒底部滴出,變得清澈了許多,下麵放一個瓦罐接著。
不斷地向竹筒加著鹽水,直到下麵瓦罐接了大半,灶台生上火,放上陶盆,加入過濾好的鹽水,慢慢地煮著。
過濾不間斷,隻是不斷地加水,有些累人。
王遠索性將一個木桶底部用匕首鑽個小孔,掛在架子上,竹筒重新掛在木桶下麵,直接將鹽水倒入木桶中,不用時刻都要加鹽水了。
灶台上陶盆中的鹽水不斷地沸騰,王遠也不斷地向裏加入過濾好的鹽水。
漸漸的盆底析出一層潔白的鹽花,而且越結越厚。
直到直到最後,燒盡最後一絲水氣,王遠將陶盆取下,削了一個竹片做鏟子,將陶盆中的鹽塊刮下來,碾碎裝進竹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