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鐵礦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點了根煙,斜倚在柴垛上,靜靜地看著。
片刻老李頭便給眾人演示完,聽不懂的以後慢慢就記住了,這不需要強求。
老李頭講解完,看向王遠:“小郎君,都交待完了。”
“呃,好!”王遠起身,小胳膊一揮,大聲喊道:“開工!”
這姿勢確實夠帥,但是周圍眾人卻沒人動彈,鴉雀無聲,全部看著他。
馬震小聲提醒道:“小郎君,還沒安排活兒哩。”
王遠小臉一紅,太特麽尷尬了,撓撓頭,怒道:“你個糟老頭兒,開始不是交待給你了嗎?趕緊安排人幹活兒!”
“啊?”老李頭一驚,趕緊跑過去安排村民們幹活。
士兵們圍著王遠,紛紛問道:“小郎君,我們做什麽?我們也要幹活!”
王遠也有些無奈,現在工具少,卻又顯出了人比較多,於是說道:“這樣吧,兄弟們暫時在這裏搭建個大一些的棚子,下雪天女人們也有地方做飯,等過幾日我們再建一個大一點的廚房和食堂。”
“喏!”
士兵們立即忙碌起來。
見老李頭安排完村民,便將他喊了過來,問題:“老頭兒,你知道哪裏有石頭可以打造石磨嗎?大點小點都無所謂。”
老李頭想了想,說道:“咱們山裏最不缺的就是石材,要不我讓狗蛋帶人去,那龜孫兒對這附近熟著哩。”
王遠說道:“行。大山哥,你和狗蛋帶兩個兄弟去找石材,找到了就直接打造,打造好了再搬迴來,對了,把趙石和陳傑也帶上,重活就讓他們幹。”
“喏!”
“老頭兒,以後喂牲口的事就交給老人和娃娃們了。”
“自是應該。”
馬震問道:“小郎君,我們做什麽?”
王遠說道:“先跟著我,稍後我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做。”
看到李鬆幾個輕傷的正要給重傷員送飯,王遠說道:“李鬆,迴頭你們將魚竿魚籠全帶上,今日大夥兒的夥食好不好就全靠你們了!”
李鬆笑道:“嘿嘿,放心吧,小郎君!”
“老頭兒,隨我去楊老四家。”
“好嘞,小郎君請。”
隨著老李頭來到村西楊老四家,讓馬震和吳小海在外麵等候。
進入茅屋中,就見楊老四依然蓋著粗麻布躺著。
“楊伯,吃過飯了沒?”
楊老四睜開眼,見是王遠連忙說道:“咳咳,小郎君,咳咳,剛吃過了,咳咳咳……”
王遠掏出兩個紙包,打開分別取出兩粒藥,說道:“楊伯,先將這兩粒藥服下。”
“咳咳,多謝小郎君,咳咳咳……”
王遠將藥放入楊老四的口中,老李頭趕緊倒了碗水,扶著楊老四,給他喂下。
王遠說道:“楊伯,這兩包藥就給你放在這裏了,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每種藥各一粒。不出兩月就能去門活動了,三個月後就能像正常人幹活了,等藥吃完了你再找我,我再給你看看。”
說的楊老四淚水直流,哽咽地說道:“小郎君,咳咳咳……”
說著就要爬起來,王遠連忙按住他,說道:“行了,楊伯,我也不是白送你的藥,等病好了趕緊幫我幹活。”
楊老四抹了把眼淚:“咳咳,願為小郎君效死!咳咳咳……”
王遠笑道:“用不著你來效死,我此來想問一下,楊伯,你可知這附近哪裏有鐵礦?”
楊老四聞言,雙目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小郎君,你還會煉鐵之法?”
王遠點點頭,說道:“不錯,而且不同於當今的煉鐵方法。”
“好,好啊!”楊老四頓時來了精神,自己都沒發覺已經不咳嗽了,不知道是不是藥物起了作用。
王遠知道後世終南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同時又入選世界級地質公園,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楊老四掙紮著要坐起來,老李頭連忙上前將他扶起。
楊老四指了指地下,開口說道:“從我這間房屋開始,一直到後山,幾乎整個山都是鐵礦,而且含鐵量很高,小老兒也是無意間發現的,因此才住在這裏,誰也沒有告訴,埋在心裏十幾年了。既然小郎君問起,小老兒才說了出來。咳咳咳……”
一口氣說完,楊老四頓時又咳的上氣不接下氣。
老李頭連忙拍著他的後背,好半天才緩了過來。
王遠說道:“楊伯,你好生休息,我想先開采一些,迴頭打造些工具農具什麽的,等你的病好了,咱們再商量大量開采。”
“好,好!”
王遠說道:“老頭兒,讓他好生休息,咱們迴去。”
“楊老四,趕緊養好身體,好死命地幹活!”老李頭說完便跟著王遠走了出去。
“老頭兒,你先迴去,我去後山看看。”
“喏!”
王遠帶著馬震和吳小海,繞過茅屋向後山走去。
村西到山腳下都不足百米,地上積雪經過了幾日,並沒有融化多少,依然有半尺多厚。
每走幾步,王遠就用匕首向地下紮一下,挖出一點泥土看看。
泥士呈深紅色,如鐵鏽一般,這絕對富含鐵元素。
到了山腳下,四處轉了一圈,隨便撿塊石頭有的是紅褐色的,有的是黑褐色的,這絕對是富鐵礦,記得在唐初鹽鐵並未劃入官營,大多都是世家大族把持著,即使民間有些小作坊,也得依靠那些家族。
自己還是先苟住,哪怕守著這座鐵礦山,以後世的技術也能使自己發展起來。
王遠抬頭打量了一下,這座山峰還挺大的,不知道鐵礦有多少,揮手說道:“走吧,我們迴去!”
村內眾人都在忙碌著。
見到正在搭建棚子的士兵,王遠說道:“沒有茅草就將房子拆了,反正以後不住了,建完了就去南麵幫忙!”
“知道了,小郎君!”
婦女們正在燒水,燒開了倒入竹筒,多餘的倒在瓦罐中,幾個孩子拿著竹筒四處送水,隻要有喝的,便立即遞上,看來規矩落實的可以。
三人來到南麵牛棚那裏,這裏倒是整理了大片空地,人們幹活大部分都在這裏。
一圈七八個老頭正坐在地上編著竹籃竹筐,兩個老頭在幫忙劈竹篾,李老頭也在其中,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片刻老李頭便給眾人演示完,聽不懂的以後慢慢就記住了,這不需要強求。
老李頭講解完,看向王遠:“小郎君,都交待完了。”
“呃,好!”王遠起身,小胳膊一揮,大聲喊道:“開工!”
這姿勢確實夠帥,但是周圍眾人卻沒人動彈,鴉雀無聲,全部看著他。
馬震小聲提醒道:“小郎君,還沒安排活兒哩。”
王遠小臉一紅,太特麽尷尬了,撓撓頭,怒道:“你個糟老頭兒,開始不是交待給你了嗎?趕緊安排人幹活兒!”
“啊?”老李頭一驚,趕緊跑過去安排村民們幹活。
士兵們圍著王遠,紛紛問道:“小郎君,我們做什麽?我們也要幹活!”
王遠也有些無奈,現在工具少,卻又顯出了人比較多,於是說道:“這樣吧,兄弟們暫時在這裏搭建個大一些的棚子,下雪天女人們也有地方做飯,等過幾日我們再建一個大一點的廚房和食堂。”
“喏!”
士兵們立即忙碌起來。
見老李頭安排完村民,便將他喊了過來,問題:“老頭兒,你知道哪裏有石頭可以打造石磨嗎?大點小點都無所謂。”
老李頭想了想,說道:“咱們山裏最不缺的就是石材,要不我讓狗蛋帶人去,那龜孫兒對這附近熟著哩。”
王遠說道:“行。大山哥,你和狗蛋帶兩個兄弟去找石材,找到了就直接打造,打造好了再搬迴來,對了,把趙石和陳傑也帶上,重活就讓他們幹。”
“喏!”
“老頭兒,以後喂牲口的事就交給老人和娃娃們了。”
“自是應該。”
馬震問道:“小郎君,我們做什麽?”
王遠說道:“先跟著我,稍後我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做。”
看到李鬆幾個輕傷的正要給重傷員送飯,王遠說道:“李鬆,迴頭你們將魚竿魚籠全帶上,今日大夥兒的夥食好不好就全靠你們了!”
李鬆笑道:“嘿嘿,放心吧,小郎君!”
“老頭兒,隨我去楊老四家。”
“好嘞,小郎君請。”
隨著老李頭來到村西楊老四家,讓馬震和吳小海在外麵等候。
進入茅屋中,就見楊老四依然蓋著粗麻布躺著。
“楊伯,吃過飯了沒?”
楊老四睜開眼,見是王遠連忙說道:“咳咳,小郎君,咳咳,剛吃過了,咳咳咳……”
王遠掏出兩個紙包,打開分別取出兩粒藥,說道:“楊伯,先將這兩粒藥服下。”
“咳咳,多謝小郎君,咳咳咳……”
王遠將藥放入楊老四的口中,老李頭趕緊倒了碗水,扶著楊老四,給他喂下。
王遠說道:“楊伯,這兩包藥就給你放在這裏了,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每種藥各一粒。不出兩月就能去門活動了,三個月後就能像正常人幹活了,等藥吃完了你再找我,我再給你看看。”
說的楊老四淚水直流,哽咽地說道:“小郎君,咳咳咳……”
說著就要爬起來,王遠連忙按住他,說道:“行了,楊伯,我也不是白送你的藥,等病好了趕緊幫我幹活。”
楊老四抹了把眼淚:“咳咳,願為小郎君效死!咳咳咳……”
王遠笑道:“用不著你來效死,我此來想問一下,楊伯,你可知這附近哪裏有鐵礦?”
楊老四聞言,雙目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小郎君,你還會煉鐵之法?”
王遠點點頭,說道:“不錯,而且不同於當今的煉鐵方法。”
“好,好啊!”楊老四頓時來了精神,自己都沒發覺已經不咳嗽了,不知道是不是藥物起了作用。
王遠知道後世終南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同時又入選世界級地質公園,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楊老四掙紮著要坐起來,老李頭連忙上前將他扶起。
楊老四指了指地下,開口說道:“從我這間房屋開始,一直到後山,幾乎整個山都是鐵礦,而且含鐵量很高,小老兒也是無意間發現的,因此才住在這裏,誰也沒有告訴,埋在心裏十幾年了。既然小郎君問起,小老兒才說了出來。咳咳咳……”
一口氣說完,楊老四頓時又咳的上氣不接下氣。
老李頭連忙拍著他的後背,好半天才緩了過來。
王遠說道:“楊伯,你好生休息,我想先開采一些,迴頭打造些工具農具什麽的,等你的病好了,咱們再商量大量開采。”
“好,好!”
王遠說道:“老頭兒,讓他好生休息,咱們迴去。”
“楊老四,趕緊養好身體,好死命地幹活!”老李頭說完便跟著王遠走了出去。
“老頭兒,你先迴去,我去後山看看。”
“喏!”
王遠帶著馬震和吳小海,繞過茅屋向後山走去。
村西到山腳下都不足百米,地上積雪經過了幾日,並沒有融化多少,依然有半尺多厚。
每走幾步,王遠就用匕首向地下紮一下,挖出一點泥土看看。
泥士呈深紅色,如鐵鏽一般,這絕對富含鐵元素。
到了山腳下,四處轉了一圈,隨便撿塊石頭有的是紅褐色的,有的是黑褐色的,這絕對是富鐵礦,記得在唐初鹽鐵並未劃入官營,大多都是世家大族把持著,即使民間有些小作坊,也得依靠那些家族。
自己還是先苟住,哪怕守著這座鐵礦山,以後世的技術也能使自己發展起來。
王遠抬頭打量了一下,這座山峰還挺大的,不知道鐵礦有多少,揮手說道:“走吧,我們迴去!”
村內眾人都在忙碌著。
見到正在搭建棚子的士兵,王遠說道:“沒有茅草就將房子拆了,反正以後不住了,建完了就去南麵幫忙!”
“知道了,小郎君!”
婦女們正在燒水,燒開了倒入竹筒,多餘的倒在瓦罐中,幾個孩子拿著竹筒四處送水,隻要有喝的,便立即遞上,看來規矩落實的可以。
三人來到南麵牛棚那裏,這裏倒是整理了大片空地,人們幹活大部分都在這裏。
一圈七八個老頭正坐在地上編著竹籃竹筐,兩個老頭在幫忙劈竹篾,李老頭也在其中,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