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少年歸國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 作者:白羽謀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印象自然是極好的。”王詡輕笑道,“其實不瞞姑娘說,我對你的印象也很好。”
“不過...”
“不過什麽?”
徐柔追問道。
月光下,她貝齒輕咬,俏臉上的絨毛清晰可見。
“不過徐姑娘,我已經有心上人了。”
王詡沉默片刻,驀地吐出一語,他欲快刀斬亂麻。
“是這樣嗎...”
徐柔往後退了兩步,她似乎也喝了一些酒,有些不勝酒力。
姑娘低下了頭,借著月光注視著自己的影子,片刻後她又抬眸望向王詡,神色複雜。
晚風徐徐,她的發絲隨風而動。
她笑了,兩個眼睛眯成了彎彎的月牙,晶瑩地光彩在其中流動。
“也對,你這樣的男子總歸是要攬遍姑娘芳心的。不過三千弱水隻取一瓢飲,典公子倒也稱得上專情。”
此話說出,徐柔仿若再無羈絆。
她從腰間摸出一個玉質的酒壺,故作豪放地飲了一口,而後壓抑著酒液的辛辣,徐柔借著酒勁問道:“也不知能被你放在心上的女子,究竟有多好?”
“她很好看?”
王詡迴憶著那個在山洞中做魚羹的女孩,忽然笑了。
刹那間,他神采飛揚,沒有半分猶豫地肯定道:“哪怕這世間的高山,清泉,微風,冬雪,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全加在一起,也不如她好。”
“她極好!”
徐柔怔了怔,片刻後她展顏一笑,“真是羨慕你們,那願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詡笑著拱手迴禮。
“徐姑娘,你也很好。”
“我嗎?”徐柔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來,“沒那麽好,也就一般。”
而後她借著月色,又與王詡閑聊了一會兒。
從汾陰昔日文壇奇事,再到本地風土人情,徐柔侃侃而談。
可不到半刻的功夫,她卻又起身告辭。
“夜已深,典公子好夢。”
王詡點了點頭,“徐姑娘也是。”
徐柔轉身後,淚水順臉頰小滴小滴地流,如同斷了線的珍珠。
“徐姑娘...”
王詡忽然開口叫住了她。
“其實我並非什麽典公子,我叫王詡,很榮幸能與你成為朋友。”
徐柔腳步一頓,沒再迴頭。
王詡那一晚看了很久月亮。
他麵帶笑意,神色溫柔。
其實有許多個瞬間,少年都曾歸心似箭。
......
一夜過後,王詡醒來便看到了宇文及。
“殿下,該出發了。”
宇文及身後的天權、夜白衣也探出頭來,夜白衣嘿嘿一笑,“再不出發,可就趕不迴去過年了。”
昨夜王詡已經告知他們二人自己的計劃,所以對於他倆的出現,王詡並不意外。
和徐權告別後,王詡一行人踏上了歸途。
那些風雨樓打扮成的皮毛夥計化整為零,再度散入大魏繼續他們的潛伏工作。
而王詡等人則在宇文及強橫修為的帶領下,朝虎門關飛速前進。
一路上即使有人不開眼想上前盤問,也都被宇文及強勢攔住。
越往大燕走,寒氣越重,就連王詡隨口唿出的氣都隱隱凝成了白霜。
眼下不過初冬,卻已是這般景象,再往大燕走隻會更冷。
燕地苦寒,不是說說而已。
一日後,王詡再臨虎門關。
當再次看到這座雄關之時,王詡感慨不已,自己剛來大魏時的場景似在眼前一一閃過。
轉眼間魏帝駕崩,長孫雄圖奪位,自己天山試煉剛出來就被追殺...
現在,這場大魏的旅途終於將畫上句號。
宇文及招唿著王詡等人進城,同時一把拉過一旁的疑惑不解的大兒子宇文邑。
“殿下,這是我家犬子,他可視一向以您為榜樣要求自己的。”
宇文邑雖根本沒看懂自家老爹是什麽意思,可是卻迫於他淩厲的目光威懾,還是朝王詡咧了咧嘴,露出一個不太聰明又不怎麽情願的笑容。
“在下宇文邑,先生好。”
王詡微笑點頭致意。
就在這時,突然從人群中鑽出一位中年男子來,一把將王詡攬到身後。
隻見他惡狠狠地盯著宇文及,發出一聲低吼。
“休傷樓主!”
王詡和宇文及齊齊愣在原地,雙方都看出了對方眼裏的驚訝。
這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唯有一旁的天權表情隱約間有一絲尷尬。
“樓主快撤,他即便要對您不利,也得踏著我朱潛的屍體過去。”朱潛還在和宇文及對峙,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老狼。
朱潛...
王詡似乎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
一旁天權小聲提醒道:“這位是風雨樓在大魏的風樓副樓主,總負責人,朱潛。”
原來如此,怪不得耳熟。
朱潛自從燕帝要把他官職一擼到底之日起便連夜潛迴了大魏,可是王詡當時已經讓所有風雨樓人員潛伏,沒有他的命令誰也無權調動。
所以朱潛隻能在沒有絲毫情報的條件下一點點打聽王詡的信息。
可他又是風樓的人,平日裏負責的都是朝中事,對江湖上的這些堪稱絕密的消息根本沒什麽途徑打聽,同時他也怕動靜大了打草驚蛇,讓魏國注意到。
所以這幾天朱潛過得也很辛苦,他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所幸今日終於讓他盼到了王詡。
剛好王詡和宇文及“對上”了。
此時不露臉,日後可就沒機會了。
於是朱潛抱著必死的決心衝上去跟宇文及正麵對峙了。
可是他卻想不到王詡都已經跟人家談好怎麽合作了。
這也就鬧出了這麽個笑話。
好在解釋一番後沒了誤會。
潛伏的命令被王詡解除,天權和朱潛將再度隱匿起來。
朱潛退休之事,王詡答應他會跟燕帝商量。
朱潛對此十分感激。
......
關外燕地已是白茫茫一片,顯然是下了雪,黑色牛皮大帳挺立在白色的土地上,格外顯眼。
天上有一縷接著一縷的煙氣流淌著,王詡知道,這個時間是燕軍在享用著午餐。
王詡在城頭上看著,心中感慨莫名。
這些軍人,都是因自己而來。
“殿下,老夫備了午宴,頗為豐盛,不妨吃點再迴去,也省得讓鐵龍城覺得我大魏不懂待客之道。”宇文及嘿嘿一笑,邀請道。
“算了,眼下縱是山珍海味在旁孤也吃不下了,實在有些饞我大燕軍中那口幹饃饃。”
“嗬,那東西當時孤吃得是直罵娘,隻想問問那做飯的廚子這是給人吃的還是給馬嚼的,可是離開久了,反倒懷念起來。”
“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多留殿下了。”
宇文及聽懂了他的意思,便不再多言,他起身拱了拱手。
“山高水長。”
王詡也笑著抱拳迴應。
“後會有期。”
......
燕軍的夥食很好,一碗濃濃的肉湯配上兩個白麵饃饃,即使此刻正飄著小雪,士兵們也吃得香甜。
鐵龍城一如既往地眺望著遠處的虎門關,如同一座屹立在風雪中的豐碑。
他率部已經在這裏駐紮很久了。
燕帝也不能一直在這裏耗著,早在五日前就已經迴朝處理政務了。
臨走前,燕帝讓鐵龍城全權負責此地,若有事,可先行處置,不必等他的吩咐。
長孫玉也已經在這裏待了很久。
不過他在此地生活倒是很適應,安之若素,似乎對外界的一切都不怎麽在意。
不過鐵龍城倒認為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應該是早已算到了每一步。
今天和平常的每一天相似。
鐵龍城剛要收迴目光,卻見虎門關城頭上有兩道身影正朝這邊極速飛掠而來,速度之快,如同貼地飛行!
鐵龍城撥開帳簾,大步踏出。
他的一雙鷹目張望著,似乎在確認著什麽。
當他看清來者時卻欣慰地笑了。
一炷香的時間,二人已到燕軍大帳前。
士兵們正吃著的饃饃突然咽不下去了,哽在喉頭,他們瞪圓了眼睛,猛地順了幾口肉湯才扯開嗓子嚎道:“殿下迴來了!”
“殿下迴來了?”
“迴來了!真迴來了!”
王詡望著那一張張似曾相識的麵孔,不禁熱淚盈眶,他邊走邊朝四方行抱拳禮,這一刻他不似高高在上的皇子,倒像是一個終於迴歸軍伍的袍澤弟兄。
“邊疆苦寒,諸君辛苦,今日,我王詡迴來了!”
“吼!吼!吼!”
有些曾與王詡並肩作戰的鳳棲山老兵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中兵器,發出陣陣咆哮來歡迎他們的殿下迴歸。
鐵龍城看著這一幕,懸著的心也終於落地。
這位老將鬆開了一直緊握的拳頭,喃喃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
“鐵叔!”
王詡看到了站在所有人身後,正朝自己這邊望的鐵龍城。
鐵龍城聽到這一聲唿喚,忙是三步並作兩步,大步流星走上前去。
隻見他單膝跪地,渾身鎧甲簌簌作響。
“臣鐵龍城,見過殿下。”
“鐵叔,快快請起,不知咱們還有肉湯和饃饃沒有,我和夜宗主都餓了。”
“有,有。”
鐵龍城起身後大手一揮,兩個壯漢抬著冒著熱氣的肉湯和饃饃走了出來。
“殿下,咱軍中山珍海味沒有,肉湯饃饃管夠!”這時燕軍中不知是誰打趣道。
一聽這話,王詡笑了,夜白衣笑了,鐵龍城也笑了。
燕軍營中無人不哈哈大笑,霎時間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長孫玉聽到聲音後走出營帳,他對著一旁侍奉的老人感慨道:“身先士卒,勠力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老人則是寬慰起長孫玉來。
“殿下您也有著這樣忠心的臣子。”
長孫玉卻是笑著搖了搖頭,“不,這不一樣。”
王詡吃了幾口後便和鐵龍城進了帥帳,將他的布置和盤托出。
鐵龍城雖驚愕王詡的手段,但很快接受了現實。
當得知兩日後長孫雄圖便要舉行大朝會時,鐵龍城眯了眯眼。
“現在就幹?”
王詡斬釘截鐵,“現在就幹。”
“好!”
鐵龍城走出帥帳,大聲吩咐道:“傳我將令,全軍換甲,一個時辰後開拔!”
長孫玉聽著鐵龍城的話,他理了理一下衣冠,而後扭頭問一旁老者。
“這樣如何?”
“殿下無論何時,都是極風雅的。”老者讚揚了一句,麵露疑惑之色,“隻是為何現在整理?”
長孫玉不答。
片刻後,一個傳令兵走進他們的營帳。
“將軍有令,請大魏太子一敘。”
“不過...”
“不過什麽?”
徐柔追問道。
月光下,她貝齒輕咬,俏臉上的絨毛清晰可見。
“不過徐姑娘,我已經有心上人了。”
王詡沉默片刻,驀地吐出一語,他欲快刀斬亂麻。
“是這樣嗎...”
徐柔往後退了兩步,她似乎也喝了一些酒,有些不勝酒力。
姑娘低下了頭,借著月光注視著自己的影子,片刻後她又抬眸望向王詡,神色複雜。
晚風徐徐,她的發絲隨風而動。
她笑了,兩個眼睛眯成了彎彎的月牙,晶瑩地光彩在其中流動。
“也對,你這樣的男子總歸是要攬遍姑娘芳心的。不過三千弱水隻取一瓢飲,典公子倒也稱得上專情。”
此話說出,徐柔仿若再無羈絆。
她從腰間摸出一個玉質的酒壺,故作豪放地飲了一口,而後壓抑著酒液的辛辣,徐柔借著酒勁問道:“也不知能被你放在心上的女子,究竟有多好?”
“她很好看?”
王詡迴憶著那個在山洞中做魚羹的女孩,忽然笑了。
刹那間,他神采飛揚,沒有半分猶豫地肯定道:“哪怕這世間的高山,清泉,微風,冬雪,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全加在一起,也不如她好。”
“她極好!”
徐柔怔了怔,片刻後她展顏一笑,“真是羨慕你們,那願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詡笑著拱手迴禮。
“徐姑娘,你也很好。”
“我嗎?”徐柔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來,“沒那麽好,也就一般。”
而後她借著月色,又與王詡閑聊了一會兒。
從汾陰昔日文壇奇事,再到本地風土人情,徐柔侃侃而談。
可不到半刻的功夫,她卻又起身告辭。
“夜已深,典公子好夢。”
王詡點了點頭,“徐姑娘也是。”
徐柔轉身後,淚水順臉頰小滴小滴地流,如同斷了線的珍珠。
“徐姑娘...”
王詡忽然開口叫住了她。
“其實我並非什麽典公子,我叫王詡,很榮幸能與你成為朋友。”
徐柔腳步一頓,沒再迴頭。
王詡那一晚看了很久月亮。
他麵帶笑意,神色溫柔。
其實有許多個瞬間,少年都曾歸心似箭。
......
一夜過後,王詡醒來便看到了宇文及。
“殿下,該出發了。”
宇文及身後的天權、夜白衣也探出頭來,夜白衣嘿嘿一笑,“再不出發,可就趕不迴去過年了。”
昨夜王詡已經告知他們二人自己的計劃,所以對於他倆的出現,王詡並不意外。
和徐權告別後,王詡一行人踏上了歸途。
那些風雨樓打扮成的皮毛夥計化整為零,再度散入大魏繼續他們的潛伏工作。
而王詡等人則在宇文及強橫修為的帶領下,朝虎門關飛速前進。
一路上即使有人不開眼想上前盤問,也都被宇文及強勢攔住。
越往大燕走,寒氣越重,就連王詡隨口唿出的氣都隱隱凝成了白霜。
眼下不過初冬,卻已是這般景象,再往大燕走隻會更冷。
燕地苦寒,不是說說而已。
一日後,王詡再臨虎門關。
當再次看到這座雄關之時,王詡感慨不已,自己剛來大魏時的場景似在眼前一一閃過。
轉眼間魏帝駕崩,長孫雄圖奪位,自己天山試煉剛出來就被追殺...
現在,這場大魏的旅途終於將畫上句號。
宇文及招唿著王詡等人進城,同時一把拉過一旁的疑惑不解的大兒子宇文邑。
“殿下,這是我家犬子,他可視一向以您為榜樣要求自己的。”
宇文邑雖根本沒看懂自家老爹是什麽意思,可是卻迫於他淩厲的目光威懾,還是朝王詡咧了咧嘴,露出一個不太聰明又不怎麽情願的笑容。
“在下宇文邑,先生好。”
王詡微笑點頭致意。
就在這時,突然從人群中鑽出一位中年男子來,一把將王詡攬到身後。
隻見他惡狠狠地盯著宇文及,發出一聲低吼。
“休傷樓主!”
王詡和宇文及齊齊愣在原地,雙方都看出了對方眼裏的驚訝。
這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唯有一旁的天權表情隱約間有一絲尷尬。
“樓主快撤,他即便要對您不利,也得踏著我朱潛的屍體過去。”朱潛還在和宇文及對峙,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老狼。
朱潛...
王詡似乎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
一旁天權小聲提醒道:“這位是風雨樓在大魏的風樓副樓主,總負責人,朱潛。”
原來如此,怪不得耳熟。
朱潛自從燕帝要把他官職一擼到底之日起便連夜潛迴了大魏,可是王詡當時已經讓所有風雨樓人員潛伏,沒有他的命令誰也無權調動。
所以朱潛隻能在沒有絲毫情報的條件下一點點打聽王詡的信息。
可他又是風樓的人,平日裏負責的都是朝中事,對江湖上的這些堪稱絕密的消息根本沒什麽途徑打聽,同時他也怕動靜大了打草驚蛇,讓魏國注意到。
所以這幾天朱潛過得也很辛苦,他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所幸今日終於讓他盼到了王詡。
剛好王詡和宇文及“對上”了。
此時不露臉,日後可就沒機會了。
於是朱潛抱著必死的決心衝上去跟宇文及正麵對峙了。
可是他卻想不到王詡都已經跟人家談好怎麽合作了。
這也就鬧出了這麽個笑話。
好在解釋一番後沒了誤會。
潛伏的命令被王詡解除,天權和朱潛將再度隱匿起來。
朱潛退休之事,王詡答應他會跟燕帝商量。
朱潛對此十分感激。
......
關外燕地已是白茫茫一片,顯然是下了雪,黑色牛皮大帳挺立在白色的土地上,格外顯眼。
天上有一縷接著一縷的煙氣流淌著,王詡知道,這個時間是燕軍在享用著午餐。
王詡在城頭上看著,心中感慨莫名。
這些軍人,都是因自己而來。
“殿下,老夫備了午宴,頗為豐盛,不妨吃點再迴去,也省得讓鐵龍城覺得我大魏不懂待客之道。”宇文及嘿嘿一笑,邀請道。
“算了,眼下縱是山珍海味在旁孤也吃不下了,實在有些饞我大燕軍中那口幹饃饃。”
“嗬,那東西當時孤吃得是直罵娘,隻想問問那做飯的廚子這是給人吃的還是給馬嚼的,可是離開久了,反倒懷念起來。”
“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多留殿下了。”
宇文及聽懂了他的意思,便不再多言,他起身拱了拱手。
“山高水長。”
王詡也笑著抱拳迴應。
“後會有期。”
......
燕軍的夥食很好,一碗濃濃的肉湯配上兩個白麵饃饃,即使此刻正飄著小雪,士兵們也吃得香甜。
鐵龍城一如既往地眺望著遠處的虎門關,如同一座屹立在風雪中的豐碑。
他率部已經在這裏駐紮很久了。
燕帝也不能一直在這裏耗著,早在五日前就已經迴朝處理政務了。
臨走前,燕帝讓鐵龍城全權負責此地,若有事,可先行處置,不必等他的吩咐。
長孫玉也已經在這裏待了很久。
不過他在此地生活倒是很適應,安之若素,似乎對外界的一切都不怎麽在意。
不過鐵龍城倒認為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應該是早已算到了每一步。
今天和平常的每一天相似。
鐵龍城剛要收迴目光,卻見虎門關城頭上有兩道身影正朝這邊極速飛掠而來,速度之快,如同貼地飛行!
鐵龍城撥開帳簾,大步踏出。
他的一雙鷹目張望著,似乎在確認著什麽。
當他看清來者時卻欣慰地笑了。
一炷香的時間,二人已到燕軍大帳前。
士兵們正吃著的饃饃突然咽不下去了,哽在喉頭,他們瞪圓了眼睛,猛地順了幾口肉湯才扯開嗓子嚎道:“殿下迴來了!”
“殿下迴來了?”
“迴來了!真迴來了!”
王詡望著那一張張似曾相識的麵孔,不禁熱淚盈眶,他邊走邊朝四方行抱拳禮,這一刻他不似高高在上的皇子,倒像是一個終於迴歸軍伍的袍澤弟兄。
“邊疆苦寒,諸君辛苦,今日,我王詡迴來了!”
“吼!吼!吼!”
有些曾與王詡並肩作戰的鳳棲山老兵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中兵器,發出陣陣咆哮來歡迎他們的殿下迴歸。
鐵龍城看著這一幕,懸著的心也終於落地。
這位老將鬆開了一直緊握的拳頭,喃喃道:“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
“鐵叔!”
王詡看到了站在所有人身後,正朝自己這邊望的鐵龍城。
鐵龍城聽到這一聲唿喚,忙是三步並作兩步,大步流星走上前去。
隻見他單膝跪地,渾身鎧甲簌簌作響。
“臣鐵龍城,見過殿下。”
“鐵叔,快快請起,不知咱們還有肉湯和饃饃沒有,我和夜宗主都餓了。”
“有,有。”
鐵龍城起身後大手一揮,兩個壯漢抬著冒著熱氣的肉湯和饃饃走了出來。
“殿下,咱軍中山珍海味沒有,肉湯饃饃管夠!”這時燕軍中不知是誰打趣道。
一聽這話,王詡笑了,夜白衣笑了,鐵龍城也笑了。
燕軍營中無人不哈哈大笑,霎時間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長孫玉聽到聲音後走出營帳,他對著一旁侍奉的老人感慨道:“身先士卒,勠力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老人則是寬慰起長孫玉來。
“殿下您也有著這樣忠心的臣子。”
長孫玉卻是笑著搖了搖頭,“不,這不一樣。”
王詡吃了幾口後便和鐵龍城進了帥帳,將他的布置和盤托出。
鐵龍城雖驚愕王詡的手段,但很快接受了現實。
當得知兩日後長孫雄圖便要舉行大朝會時,鐵龍城眯了眯眼。
“現在就幹?”
王詡斬釘截鐵,“現在就幹。”
“好!”
鐵龍城走出帥帳,大聲吩咐道:“傳我將令,全軍換甲,一個時辰後開拔!”
長孫玉聽著鐵龍城的話,他理了理一下衣冠,而後扭頭問一旁老者。
“這樣如何?”
“殿下無論何時,都是極風雅的。”老者讚揚了一句,麵露疑惑之色,“隻是為何現在整理?”
長孫玉不答。
片刻後,一個傳令兵走進他們的營帳。
“將軍有令,請大魏太子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