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雲博來說,如果能夠把希望變成現實,苦一點,哪怕苦幾點都無所謂,他現在的唯一希望,就是能有後代,能把李家的香火傳承下去,無止境地傳承下去。
通常情況下,李雲博吃過早飯,就會扛起農用工具,拎起煙筒,走向田地,俞琴則會拎起一個燒水壺,拿上兩個小碗,跟他一起下地幹活。
兩個人一起到地裏去幹活,在幹活之前,他們會走到溝渠也,把燒水壺灌滿,把燒水壺放在簡易灶台上,那簡易灶台,就是把兩個石頭並排擺放在地上,兩個石頭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用來燃火。
農村田地周邊,都會有燃柴,到了地裏,俞琴給燒水壺灌滿水,架在簡易灶台上,跟著撿來一些燃柴,點燃,隨即去地裏幹活。
中午,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他們不會迴家,餓了,吃事先放進火炭裏的東西,無非紅薯洋芋之類,偶爾也會烤粑粑吃,總之,能填飽肚子就行,幹到下午五點左右,他們收工迴家。
迴到家裏以後,俞琴開始動手做飯,開始喂牲口,李雲博則走向自留地,該拔草時就拔草,該澆水時就澆水,該捉蟲時就捉蟲,該給莊稼鬆土時就鬆土,如果不去自留地,就在家裏做別的。
如果家裏有客人,就陪客人喝酒吃飯,如果家裏沒有客人,就洗臉洗腳睡覺,等著夭亮出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現象,循環往複,年年如此,天天如此。
其他家庭也一樣,沒有哪一家,人願意去創新,沒有哪一家人,願意去改變,讓這種現象,就那樣存在著,就那樣延續著。
現在迴過頭來說李雲博,李雲博剛剛做好飯,俞琴就迴來了,她看見李雲博做好了飯,心裏既驚訝,又覺得奇怪,覺得老公竟然會主動去做飯,一輩子都是她來做,現在竟然他也來做,這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又能是什麽?
俞琴走到飯桌前,坐下,說:“依洛這個人,真是的,放著好端端的家不住,非要住在私塾,叫我兩頭跑,既耽誤下地幹活,還要得要你做飯,今天晚上,我去把她喊迴來。”
李雲博的心思,完全在有後代上,完全在傳承李家香火上,他現在想到的,完全是依洛肚子裏的孩子,隻有等到依洛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傳承李家香火的希望,才會變成真正的現實,其它的,包括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的。
李雲博聽俞琴說晚上把依洛喊迴來,心裏是相當的反感,是相當的不滿,然而,他到底忍住了性子,沒有罵俞琴。
說:“依洛住在私塾,是在私塾等天明,天明變成了鬼樣子,但是依洛並沒有因好在嫌棄他,竟然從娘家帶迴來三隻母雞,記住,不是一隻,而是三隻,她為什麽要帶迴來三隻母雞?說明她非常重感情,非常想給天明增加營養,非常想讓天明快一點好起來,這麽好的兒媳婦,天底下就隻有依洛一個。”
俞琴說:“我不信她會有你說的那麽好,我想她是在找借口,想以這個借口去逃避勞動,現在的年輕女人,沒有能像我,她們精得很,懶得很,我們這一代人,不是她們的對手,被她們糊弄了還在說她們好。”
李雲博不耐煩聽這種話,也不想聽到這種話,說:“我隻知道你不會生孩子,沒想到你會如此尖酸,如好刻薄,你怎麽能這樣說我們家的兒媳婦?照我說,依洛是一個不想偷懶的人,她勤快,甚至比你還要勤快,你以後要把她當榜樣,努力去學習她身上的優點。”
俞琴不知道依洛身上有些什麽優點,不知道該學依洛身上哪些優點,說:“老都老了,還去學年輕人身上的優點,虧你想得到,虧你說得出來,向兒媳婦學習,我的老臉往哪兒擱?我不去學,絕對不去學。”
李雲博隻是嘴裏說出來,事實上,他也不知道依洛身上有哪些優點,現在看到俞琴抱怨,他也不好開口去罵俞琴,:“學不學無關緊要,但是,你作為我的老婆,作為跟我生活多年的老婆,要學會體諒我心裏的難處,什麽難處?那就是我要有後人,李家的香火不能在我手裏絕。”
李雲博說過話,端起飯碗吃飯,剛吃過兩口,又放下飯碗,說:“依洛吃過飯了嗎?”
俞琴說:“還沒有吃,我迴來的時候,她正在做。”
李雲博聽不得這話,說:“我以前說你憨,你還嘴強,以為你自己很聰明,現在看出來了吧?我叫你去照顧依洛,不是叫你在旁邊看著她,而是叫你去幫她做事,比如幫她做飯做菜,比如勸她多吃一點,等到她吃好吃飽以後,你再迴來也不遲。”
俞琴覺得照顧好依洛,有這個必要,但是,過分地去照顧,沒有這個必要,說:“照你這麽說,我們以後不把依洛當兒媳婦,而是把依洛當公主侍候著?”
李雲博說:“不是把她當公主,而是把她當祖宗,世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我們沒有後人,等到我們去到那邊,給我們三個大耳光是小事,難說還會罰我們下跪,罰我們跪上幾天幾夜,把膝蓋骨都跪爛,到了那個時候,有你的好受。”
俞琴膽子小,經不起如此嚇唬,何況她也擔心到了那邊,不僅會被打耳光,還會被罰下跪,在世間已經被人看不起,到那邊如果還是被人看不起,那就是生不如死,那就是死不如生,人生過到如此境地,過得如此悲慘,還有什麽可說的?
為避免過得悲慘,俞琴隻能接受現實,隻能屈從現實,說:“我害怕挨打,更害怕下跪,我聽你的,把依洛當老祖宗伺候,可以吧?為了一個香火,今天嘰嘰呱呱,明天嘰嘰喳喳,天天學鳥叫,有什麽意思?”
李雲博要的就是俞琴聽話,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現在他看到俞琴聽話,心裏特別是高興,他把心裏的特別高興藏起來,說:“心動不如行動,以後呢,我就看你行動,希望你努力把依洛照顧好,至於我,老成這樣,既不值得你看,也不值得你關心,我過到哪天算哪夭。”
俞琴心裏還是有一些擔心,說:“你叫我天天去私塾,地裏的活路哪個來做,沒有地裏的出產,我們靠什麽活下去?人都餓死了,還講什麽後代?還講什麽香火?”
李雲博聽過俞琴的話,當那現出豪情萬丈的神情,說:“就屁大點地方,還不夠我三鋤頭兩鋤頭,還用得著你們來幫忙?不用你們幫忙,我照樣會把田地種得好好的,保證你們以後有吃的,而且會吃得好。”
李雲博說的你們,既包括俞琴,也包括依洛,俞琴當然知嘵你們兩個字有什麽樣的含義,說:“不想叫我到地裏去幹活,可是總得有人給你做飯吃,以前都是我做,現在由你來做,傳出去,人家會在背後罵我不賢惠,罵我不知道伺候老公。”
李雲博現在隻想讓俞琴去照顧依洛,不想讓俞琴在家裏給他做飯做菜,說:“不要以為做飯做菜是你們女人的專利,其實男人比女人做得好,你不看縣裏的食堂?哪家不是男人在做飯做菜,你不在家做飯做菜,難道我要被餓死不成?”
聽過這話,俞琴知道李雲博想有後代,想傳承李家香火,已經想到發瘋的地步了,她在心裏說:“我不跟瘋子計較,如果跟瘋子計較,豈不是我也成了瘋子?”
通常情況下,李雲博吃過早飯,就會扛起農用工具,拎起煙筒,走向田地,俞琴則會拎起一個燒水壺,拿上兩個小碗,跟他一起下地幹活。
兩個人一起到地裏去幹活,在幹活之前,他們會走到溝渠也,把燒水壺灌滿,把燒水壺放在簡易灶台上,那簡易灶台,就是把兩個石頭並排擺放在地上,兩個石頭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用來燃火。
農村田地周邊,都會有燃柴,到了地裏,俞琴給燒水壺灌滿水,架在簡易灶台上,跟著撿來一些燃柴,點燃,隨即去地裏幹活。
中午,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他們不會迴家,餓了,吃事先放進火炭裏的東西,無非紅薯洋芋之類,偶爾也會烤粑粑吃,總之,能填飽肚子就行,幹到下午五點左右,他們收工迴家。
迴到家裏以後,俞琴開始動手做飯,開始喂牲口,李雲博則走向自留地,該拔草時就拔草,該澆水時就澆水,該捉蟲時就捉蟲,該給莊稼鬆土時就鬆土,如果不去自留地,就在家裏做別的。
如果家裏有客人,就陪客人喝酒吃飯,如果家裏沒有客人,就洗臉洗腳睡覺,等著夭亮出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現象,循環往複,年年如此,天天如此。
其他家庭也一樣,沒有哪一家,人願意去創新,沒有哪一家人,願意去改變,讓這種現象,就那樣存在著,就那樣延續著。
現在迴過頭來說李雲博,李雲博剛剛做好飯,俞琴就迴來了,她看見李雲博做好了飯,心裏既驚訝,又覺得奇怪,覺得老公竟然會主動去做飯,一輩子都是她來做,現在竟然他也來做,這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又能是什麽?
俞琴走到飯桌前,坐下,說:“依洛這個人,真是的,放著好端端的家不住,非要住在私塾,叫我兩頭跑,既耽誤下地幹活,還要得要你做飯,今天晚上,我去把她喊迴來。”
李雲博的心思,完全在有後代上,完全在傳承李家香火上,他現在想到的,完全是依洛肚子裏的孩子,隻有等到依洛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傳承李家香火的希望,才會變成真正的現實,其它的,包括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的。
李雲博聽俞琴說晚上把依洛喊迴來,心裏是相當的反感,是相當的不滿,然而,他到底忍住了性子,沒有罵俞琴。
說:“依洛住在私塾,是在私塾等天明,天明變成了鬼樣子,但是依洛並沒有因好在嫌棄他,竟然從娘家帶迴來三隻母雞,記住,不是一隻,而是三隻,她為什麽要帶迴來三隻母雞?說明她非常重感情,非常想給天明增加營養,非常想讓天明快一點好起來,這麽好的兒媳婦,天底下就隻有依洛一個。”
俞琴說:“我不信她會有你說的那麽好,我想她是在找借口,想以這個借口去逃避勞動,現在的年輕女人,沒有能像我,她們精得很,懶得很,我們這一代人,不是她們的對手,被她們糊弄了還在說她們好。”
李雲博不耐煩聽這種話,也不想聽到這種話,說:“我隻知道你不會生孩子,沒想到你會如此尖酸,如好刻薄,你怎麽能這樣說我們家的兒媳婦?照我說,依洛是一個不想偷懶的人,她勤快,甚至比你還要勤快,你以後要把她當榜樣,努力去學習她身上的優點。”
俞琴不知道依洛身上有些什麽優點,不知道該學依洛身上哪些優點,說:“老都老了,還去學年輕人身上的優點,虧你想得到,虧你說得出來,向兒媳婦學習,我的老臉往哪兒擱?我不去學,絕對不去學。”
李雲博隻是嘴裏說出來,事實上,他也不知道依洛身上有哪些優點,現在看到俞琴抱怨,他也不好開口去罵俞琴,:“學不學無關緊要,但是,你作為我的老婆,作為跟我生活多年的老婆,要學會體諒我心裏的難處,什麽難處?那就是我要有後人,李家的香火不能在我手裏絕。”
李雲博說過話,端起飯碗吃飯,剛吃過兩口,又放下飯碗,說:“依洛吃過飯了嗎?”
俞琴說:“還沒有吃,我迴來的時候,她正在做。”
李雲博聽不得這話,說:“我以前說你憨,你還嘴強,以為你自己很聰明,現在看出來了吧?我叫你去照顧依洛,不是叫你在旁邊看著她,而是叫你去幫她做事,比如幫她做飯做菜,比如勸她多吃一點,等到她吃好吃飽以後,你再迴來也不遲。”
俞琴覺得照顧好依洛,有這個必要,但是,過分地去照顧,沒有這個必要,說:“照你這麽說,我們以後不把依洛當兒媳婦,而是把依洛當公主侍候著?”
李雲博說:“不是把她當公主,而是把她當祖宗,世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我們沒有後人,等到我們去到那邊,給我們三個大耳光是小事,難說還會罰我們下跪,罰我們跪上幾天幾夜,把膝蓋骨都跪爛,到了那個時候,有你的好受。”
俞琴膽子小,經不起如此嚇唬,何況她也擔心到了那邊,不僅會被打耳光,還會被罰下跪,在世間已經被人看不起,到那邊如果還是被人看不起,那就是生不如死,那就是死不如生,人生過到如此境地,過得如此悲慘,還有什麽可說的?
為避免過得悲慘,俞琴隻能接受現實,隻能屈從現實,說:“我害怕挨打,更害怕下跪,我聽你的,把依洛當老祖宗伺候,可以吧?為了一個香火,今天嘰嘰呱呱,明天嘰嘰喳喳,天天學鳥叫,有什麽意思?”
李雲博要的就是俞琴聽話,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現在他看到俞琴聽話,心裏特別是高興,他把心裏的特別高興藏起來,說:“心動不如行動,以後呢,我就看你行動,希望你努力把依洛照顧好,至於我,老成這樣,既不值得你看,也不值得你關心,我過到哪天算哪夭。”
俞琴心裏還是有一些擔心,說:“你叫我天天去私塾,地裏的活路哪個來做,沒有地裏的出產,我們靠什麽活下去?人都餓死了,還講什麽後代?還講什麽香火?”
李雲博聽過俞琴的話,當那現出豪情萬丈的神情,說:“就屁大點地方,還不夠我三鋤頭兩鋤頭,還用得著你們來幫忙?不用你們幫忙,我照樣會把田地種得好好的,保證你們以後有吃的,而且會吃得好。”
李雲博說的你們,既包括俞琴,也包括依洛,俞琴當然知嘵你們兩個字有什麽樣的含義,說:“不想叫我到地裏去幹活,可是總得有人給你做飯吃,以前都是我做,現在由你來做,傳出去,人家會在背後罵我不賢惠,罵我不知道伺候老公。”
李雲博現在隻想讓俞琴去照顧依洛,不想讓俞琴在家裏給他做飯做菜,說:“不要以為做飯做菜是你們女人的專利,其實男人比女人做得好,你不看縣裏的食堂?哪家不是男人在做飯做菜,你不在家做飯做菜,難道我要被餓死不成?”
聽過這話,俞琴知道李雲博想有後代,想傳承李家香火,已經想到發瘋的地步了,她在心裏說:“我不跟瘋子計較,如果跟瘋子計較,豈不是我也成了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