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八大金剛送唐僧等走後,負責暗保唐僧取經的五方揭諦和四值功曹就去觀音那複命,於是觀音就隨口問了一下唐僧等一路的情況。


    他們就說唐僧一路確實是苦,並且他們記載唐僧一路的苦難。


    原文:


    蒙差揭諦皈依旨,謹記唐僧難數清:金蟬遭貶第一難,


    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


    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


    失卻袈裟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黃風怪阻十三難,


    請求靈吉十四難,流沙難渡十五難,收得沙僧十六難,


    四聖顯化十七難,五莊觀中十八難,難活人參十九難,


    貶退心猿二十難,黑鬆林失散二十一難,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


    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蓮花洞高懸二十五難,


    烏雞國救主二十六難,被魔化身二十七難,號山逢怪二十八難,


    風攝聖僧二十九難,心猿遭害三十難,請聖降妖三十一難,


    黑河沉沒三十二難,搬運車遲三十三難,大賭輸贏三十四難,


    祛道興僧三十五難,路逢大水三十六難,身落天河三十七難,


    魚籃現身三十八難,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難,普天神難伏四十難,


    問佛根源四十一難,吃水遭毒四十二難,西梁國留婚四十三難,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再貶心猿四十五難,難辨獼猴四十六難,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收縛魔王四十九難,


    賽城掃塔五十難,取寶救僧五十一難,棘林吟詠五十二難,


    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諸天神遭困五十四難,稀柿疼穢阻五十五難


    朱紫國行醫五十六難,拯救疲癃五十七難,降妖取後五十八難,


    七情迷沒五十九難,多目遭傷六十難,路阻獅駝六十一難,


    怪分三色六十二難,城裏遇災六十三難,請佛收魔六十四難,


    比丘救子六十五難,辨認真邪六十六難,鬆林救怪六十七難,


    僧房臥病六十八難,無底洞遭困六十九難,滅法國難行七十難,


    隱霧山遇魔七十一難,鳳仙郡求雨七十二難,失落兵器七十三難,


    會慶釘鈀七十四難,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


    趕捉犀牛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銅台府監禁七十九難,


    淩雲渡脫胎八十難,路經十萬八千裏,聖僧曆難簿分明。


    菩薩將難簿目過了一遍,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


    從他們的記載中觀音才知,唐僧隻經曆了80難,離99歸真81難還差一難。


    當初如來問觀音是不是安排好了?觀音不是說安排好了的嗎?怎麽連少一難都不知道?


    可見81難根本就沒人安排好,如來問的是否安排好了,觀音所答安排好了,他們指的根本就不是取經中的81難。而是取經的路線和取經途中要做的事,要得到的收獲。


    所謂的安排好了因該是指取經路線要能遇到佛門要收的妖怪,例如,要遇紅孩兒,黑熊精,牛魔王,大鵬雕等等。


    當然還要安排好最大的收獲,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言歸正傳,隻有80難,少一難怎麽說的過去呢?於是就要揭諦追上金剛去製造一難充數。


    八金剛聽得揭諦所言,收到觀音法旨,刷的把風按下,將他四眾,連馬與經,墜落下地。


    下地後,三徒弟嘻嘻哈哈,唐僧就說:你們三個別鬧了,弄清楚我們現在是在什麽地方。


    突然沙僧四周望了一下說:是這裏,是這裏,師傅你聽聽這水聲。


    沙僧曾多年在流沙河裏,以水聲辨別河流不足為怪。


    猴子聽後對沙僧說:你這麽說,想必此刻到你家了。


    八戒又接話:既然是沙僧家,那就是迴到流沙河了。


    結果沙僧迴:不是不是,是迴到通天河了。


    沙僧這麽一說,師徒幾人仔細一看,才發現果然是迴到通天河了。


    當年是從通天河東岸到西岸,還救得陳家莊兒女。今日卻從西岸到東岸,四周無一人。


    八戒就說:“都說凡人才作弊,怎麽這金剛也作弊,半路上把我們丟下來了。”沙僧就說:“丟就丟下來了唄,反正今日師傅已經脫胎換骨,猴哥教師傅怎麽架雲,我們自己架雲飛過去就行了。”


    猴子卻說:“不能駕雲,不能駕雲。”


    原來猴子知道差一難,所以這過河是觀音要金剛充數的81難。


    要注意的是第81難本隻是過河而已!


    正好這時,當初馱他們過河的老黿(也就是電視裏的大烏龜,實際不是烏龜)從水裏冒出來了。


    老黿和上次一樣,馱著他們過河,到快到岸時,老黿問了唐僧一句話:


    原文:忽然問曰:“老師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


    原來當年老黿拖唐僧見到如來時幫忙問問他何時能修成正果。


    那唐僧到靈山一路隻顧取經,何時問得他事,所以自知失信於人,不敢作答。


    老黿見唐僧不語,心明唐僧未替他問,心中怒火燃燒,就將身子猛的一晃,將師徒所有人於物都甩入水中,好在那唐僧以脫胎換骨,不像以往直沉水底,幸得其他人本就不怕水,就拉起唐僧上了岸,隻是那經書已全部打濕。


    所以老黿丟他們入水導致經書打濕不是因為第81難,而是因為唐僧失信了。第81難其實就隻是過河,如果唐僧沒有失信於老黿,那就輕鬆過河了。第81難本來就是個充數的。


    當他們剛上岸,又來了一陣,風,雷,電,霧。唬得那三藏按住了經包,沙僧壓住了經擔,八戒牽住了白馬,行者卻雙手輪起鐵棒,左右護持。原來那風霧雷閃乃是些陰魔作號,欲奪所取之經,折騰了一夜,直到天明才停。


    唐僧戰兢兢的問:悟空,這是怎麽迴事。


    猴子答:


    原文:行者氣唿唿的道:“師父,你不知就裏,我等保護你取獲此經,乃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並久,日月同明。壽享長春,法身不朽,此所以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來暗奪之耳。一則這經是水濕透了,二則是你的正法身壓住,雷不能轟,電不能照,霧不能迷,又是老孫輪著鐵棒,使純陽之性,護持住了,及至天明,陽氣又盛,所以不能奪去。”


    譯文:猴子說:師父,你不知道,我們保護你所取得經,是巧奪天工,可以和天地同壽,日月同明。長生不老,法身不朽,所以天地不容,鬼神忌諱,欲來暗中奪走。一則這經書已濕,二是你正法身壓住了經書,雷不能轟,電不能劈,霧不能迷,又有我輪著棒子嗎,使純陽之力,保護住了,到了天明,陽氣盛,所以奪不去了。


    作者在此留詩一首:


    一體純陽喜向陽,陰魔不敢逞強梁。須知水勝真經伏,不怕風雷閃霧光。


    自此清平歸正覺,從今安泰到仙鄉。曬經石上留蹤跡,千古無魔到此方。


    遇奪經書之力,乃是陰魔,所以到天明陽氣重,陰魔退也。


    正在這時,來了幾個漁民,認出了是當年救他們的唐僧等人,就幫他們把經書曬在了石頭上。


    當取經書時,經書曬幹後有幾卷尾部沾在了石頭上,取下來時就弄破了。


    瞧下經書破了後他們真正的反應:


    原文: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uu看書.豈人力所能與耶!”師徒們果收拾畢,同陳澄赴莊。


    唐僧懊悔的說:哎呀,都是我們不注意,沒有看好經書,讓它在曬的時候沾到石頭上了。猴子說一句:不是這原因,根本就原因是天地本不全,這經卻是完整,今天破正好,對應了天地不全,這是人為想做都做不到的。


    說完後,他們師傅收拾完了。


    注意:八戒沙僧什麽都沒說,唐僧和猴子也就那一問一答,然後ok,走人。沒有誰在那裏哭的個死去活來,沒有人真把經書破幾卷當一迴事。猴子那個迴答說的好像是什麽大道理,其實就是安慰一下大家,反正已經破了。


    唐僧聽猴子那麽一說,心理也是破了就破了。唐僧之所以從小做和尚,是觀音安排的。唐僧之所以取經,是唐太宗和觀音威逼利誘。別真以為唐僧有多深的佛根,會為經書哭個死去活來。唐僧隻會在受冤屈和小命受到威脅時哭的一塌糊塗。


    所以經書破了後,他們師徒的心理都是,破了就破了。


    他們再次來到陳家莊,得知陳家莊,不在供奉當年的妖怪,猴子一走,他們就把妖怪廟拆了,建立新的寺,供奉的是他們師徒4人,裏麵還有他們的雕像。


    從而得知,這西行一路上有多少地方都受到過猴子等的救助,會有多少地方都很陳家莊改供奉猴子等人。


    也就是說現在的猴子不僅有地位,實力,還有名氣,人心!


    感覺本迴筆力不如先前,也沒以往細膩,例如陰魔一筆帶過。所以大膽猜測,作者結尾倉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裏那些真正含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失的小道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失的小道士並收藏西遊記裏那些真正含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