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姚廣孝佐皇甫
三國:出來混要講家世,你算什麽 作者:莯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日後,皇甫麒帶著一萬餘親信部曲進入了陳倉。
而緊隨其後的,則是突圍而出,一路收攏潰兵的京兆王氏子弟王光,也就是前幾日被宇文成都砍了腦袋的陳倉守將王驪之子。
皇甫麒當日在略陽城下的布局王光就留了心眼,並且也安排的家仆暗中跟著駐守在南部山穀的宇文成都部。
當宇文成都突然拔營連夜北上之時,王光安排在宇文成都營中的家仆便第一時間奔迴了略陽大營告知了宇文成都拔營的消息。
所以在皇甫麒偷偷離開略陽大營之後,王光也帶著親信部曲遠遠的跟在了皇甫麒部之後。
從宇文成都拔營,到皇甫麒離開,王光自始至終都沒有告知其他幾家豪族。
王光將部曲帶到了陳倉南麵的山林中,細細觀察了半日後對家將說道:“王牧!帶人去陳倉城下見我父!若是我父出城,則以實相告,我便帶兵馬入城。”
“若是我父在城頭,你就讓他帶兵出城與我相見。”
被喚做王牧的家將皺著眉頭問道:“要是家主沒有出現?是其他人呢?”
王光麵色陰沉的說道:“如果是其他人,你便問他我父在何處。若是問起我,你就說我戰死在了略陽。”
“現在,你去挑一些人和你一起去。一定不要是整數,傷兵多一些。知道嗎?”
王牧拱手道:“諾!”
當王牧帶著百餘名傷兵來到陳倉城下時,不遠處山林中的王光則死死的盯著陳倉的城門。
王牧衝著城頭大喊道:“我乃王家家將王牧,求見我家老爺!”
宇文成都站在城頭大聲道:“王大人身體抱恙,正在府中歇息。怎未見你家公子王光?”
王牧響起王光的話,連忙說道:“我家公子戰死在弄略陽,請我家老爺答話,末將有要事稟報。勞煩宇文將軍代為通傳。”
“以防敵軍來襲,王將軍還是進城再說吧。”宇文成都大聲道。
而就在此時,城頭卻突然射來一陣箭雨,王牧等人毫無防備之下被射翻在地。
陳倉南門也同時打開,楊大眼領著一隊騎兵衝出將城外的潰兵斬殺殆盡沒有一個活口。
這一切都被山林中的王光看的真切,他雙目赤紅的衝著陳倉的方向跪拜再地叩了三個頭後,帶著兩千餘族兵往南方而去。
而此時的陳倉城內,一處亭台中,皇甫麒正與一僧人對弈。
那僧人身形高大,麵容慈祥,一看就是得道高僧。
“國相的棋下的太過保守了些。”那和尚落下一枚黑子說道。
皇甫麒落下一枚白子神色恭敬的說道:“還請大師指點!”
這和尚名法號道衍,俗名姚廣孝,乃是皇甫麒完成主線任務【長安之路】後,通過得到的天階名士令召喚的天階謀士。
對於這個元末明初“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幫助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的神秘僧人,皇甫麒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姚廣孝一手捏著一串佛珠,一手指著棋盤說道:“大將軍楊陵曾在虎牢關外與曹孟德論龍之變化,言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貧僧深以為然。國相乃潛龍,奈何蛇蟲鼠蟻攀咬鱗甲,故不能騰於九霄。”
“當年潛龍在淵,當借勢而為。而今富有雍州,何必再受其掣肘?”
皇甫麒投子認輸拱手道:“大師所言,甚善!”
三日後,安排妥當之後,皇甫麒命楊大眼為陳倉守將,領精銳五千駐守陳倉。
而皇甫麒突然下令,全軍素稿,麻衣戴孝,直奔長安而去。
漢中之戰戰敗的消息先於皇甫麒到達長安,出征時的八萬大軍,經過陽平關之戰、略陽之戰損失殆盡,隻有一萬餘人迴到了雍州。
三秦之地,一時間紙錢滿城,家家戴孝。
皇甫麒一身白衣,至長安雍門入往未央宮而去。長安國的滿朝公卿、豪門大族,以及被楊陵借著漢帝劉辯的名義封為長安王的劉協,正在未央宮等候皇甫麒的到來。
他們需要皇甫麒對此次戰敗給出一個交代,盡管促使此次南征的幕後推手是這幫打算掠奪漢中郡人口為種地奴仆的世族豪門。
“得讓他將安定郡的土地讓出來!”
“安定郡可是皇甫麒起家的地方,他會鬆口嗎?”
“遭此大敗!我家兄長李群死在了漢中,他還有什麽臉麵占著安定郡?”
“兩位世兄,死了這麽多人,一定要讓皇甫麒付出代價!”
“我等說了不算,還得看王公怎麽說。”
朝堂之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如何讓皇甫麒為此次打敗擔責,討論了半天都將目光紛紛望向了王允。
王允冷笑道:“諸位,還是不宜逼迫過甚呐。不過,國相之位,皇甫麒確實不適合了。”
眾人連忙拱手道:“是是是!國相之位,當然是王公來當了!”
“除了王公,我藍田李氏誰都不服!”
王允打心底鄙夷這些目光短淺的豪族:“李群死在漢中,這李雲恐怕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吧。李群一死,他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藍田李氏的族長了。”
“這些先輩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得以蔭恩。但到了現在,子孫盡是一些酒囊飯袋。”
“不過剛好做我太原王氏手中的刀,當借此機會,逼皇甫麒讓出國相之位!”
而此時坐在王位上的劉協卻饒有興致的看著堂下眾人,嘴角帶著一絲似有似無的笑意。
劉協這個長安王當的無比輕鬆,整個封地的所有權利,基本都在皇甫麒與王允手中。而他則端坐在王座之上,冷眼看著群臣的醜態。
劉協本來聰慧,相比襄陽的劉辯,在長安的劉協要更加成熟一些。
麵對皇甫麒與世家豪門,劉協一直想做些什麽。但他實在是太小了,還不到束發之年朝中也難以有真心效忠他的臣子。
而且,現在大漢的皇帝在襄陽。他非常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如何做好一個傀儡,也是一門學問。
“皇甫麒來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大殿裏一陣喧囂後,變的鴉雀無聲。
而緊隨其後的,則是突圍而出,一路收攏潰兵的京兆王氏子弟王光,也就是前幾日被宇文成都砍了腦袋的陳倉守將王驪之子。
皇甫麒當日在略陽城下的布局王光就留了心眼,並且也安排的家仆暗中跟著駐守在南部山穀的宇文成都部。
當宇文成都突然拔營連夜北上之時,王光安排在宇文成都營中的家仆便第一時間奔迴了略陽大營告知了宇文成都拔營的消息。
所以在皇甫麒偷偷離開略陽大營之後,王光也帶著親信部曲遠遠的跟在了皇甫麒部之後。
從宇文成都拔營,到皇甫麒離開,王光自始至終都沒有告知其他幾家豪族。
王光將部曲帶到了陳倉南麵的山林中,細細觀察了半日後對家將說道:“王牧!帶人去陳倉城下見我父!若是我父出城,則以實相告,我便帶兵馬入城。”
“若是我父在城頭,你就讓他帶兵出城與我相見。”
被喚做王牧的家將皺著眉頭問道:“要是家主沒有出現?是其他人呢?”
王光麵色陰沉的說道:“如果是其他人,你便問他我父在何處。若是問起我,你就說我戰死在了略陽。”
“現在,你去挑一些人和你一起去。一定不要是整數,傷兵多一些。知道嗎?”
王牧拱手道:“諾!”
當王牧帶著百餘名傷兵來到陳倉城下時,不遠處山林中的王光則死死的盯著陳倉的城門。
王牧衝著城頭大喊道:“我乃王家家將王牧,求見我家老爺!”
宇文成都站在城頭大聲道:“王大人身體抱恙,正在府中歇息。怎未見你家公子王光?”
王牧響起王光的話,連忙說道:“我家公子戰死在弄略陽,請我家老爺答話,末將有要事稟報。勞煩宇文將軍代為通傳。”
“以防敵軍來襲,王將軍還是進城再說吧。”宇文成都大聲道。
而就在此時,城頭卻突然射來一陣箭雨,王牧等人毫無防備之下被射翻在地。
陳倉南門也同時打開,楊大眼領著一隊騎兵衝出將城外的潰兵斬殺殆盡沒有一個活口。
這一切都被山林中的王光看的真切,他雙目赤紅的衝著陳倉的方向跪拜再地叩了三個頭後,帶著兩千餘族兵往南方而去。
而此時的陳倉城內,一處亭台中,皇甫麒正與一僧人對弈。
那僧人身形高大,麵容慈祥,一看就是得道高僧。
“國相的棋下的太過保守了些。”那和尚落下一枚黑子說道。
皇甫麒落下一枚白子神色恭敬的說道:“還請大師指點!”
這和尚名法號道衍,俗名姚廣孝,乃是皇甫麒完成主線任務【長安之路】後,通過得到的天階名士令召喚的天階謀士。
對於這個元末明初“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幫助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的神秘僧人,皇甫麒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姚廣孝一手捏著一串佛珠,一手指著棋盤說道:“大將軍楊陵曾在虎牢關外與曹孟德論龍之變化,言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貧僧深以為然。國相乃潛龍,奈何蛇蟲鼠蟻攀咬鱗甲,故不能騰於九霄。”
“當年潛龍在淵,當借勢而為。而今富有雍州,何必再受其掣肘?”
皇甫麒投子認輸拱手道:“大師所言,甚善!”
三日後,安排妥當之後,皇甫麒命楊大眼為陳倉守將,領精銳五千駐守陳倉。
而皇甫麒突然下令,全軍素稿,麻衣戴孝,直奔長安而去。
漢中之戰戰敗的消息先於皇甫麒到達長安,出征時的八萬大軍,經過陽平關之戰、略陽之戰損失殆盡,隻有一萬餘人迴到了雍州。
三秦之地,一時間紙錢滿城,家家戴孝。
皇甫麒一身白衣,至長安雍門入往未央宮而去。長安國的滿朝公卿、豪門大族,以及被楊陵借著漢帝劉辯的名義封為長安王的劉協,正在未央宮等候皇甫麒的到來。
他們需要皇甫麒對此次戰敗給出一個交代,盡管促使此次南征的幕後推手是這幫打算掠奪漢中郡人口為種地奴仆的世族豪門。
“得讓他將安定郡的土地讓出來!”
“安定郡可是皇甫麒起家的地方,他會鬆口嗎?”
“遭此大敗!我家兄長李群死在了漢中,他還有什麽臉麵占著安定郡?”
“兩位世兄,死了這麽多人,一定要讓皇甫麒付出代價!”
“我等說了不算,還得看王公怎麽說。”
朝堂之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如何讓皇甫麒為此次打敗擔責,討論了半天都將目光紛紛望向了王允。
王允冷笑道:“諸位,還是不宜逼迫過甚呐。不過,國相之位,皇甫麒確實不適合了。”
眾人連忙拱手道:“是是是!國相之位,當然是王公來當了!”
“除了王公,我藍田李氏誰都不服!”
王允打心底鄙夷這些目光短淺的豪族:“李群死在漢中,這李雲恐怕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吧。李群一死,他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藍田李氏的族長了。”
“這些先輩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得以蔭恩。但到了現在,子孫盡是一些酒囊飯袋。”
“不過剛好做我太原王氏手中的刀,當借此機會,逼皇甫麒讓出國相之位!”
而此時坐在王位上的劉協卻饒有興致的看著堂下眾人,嘴角帶著一絲似有似無的笑意。
劉協這個長安王當的無比輕鬆,整個封地的所有權利,基本都在皇甫麒與王允手中。而他則端坐在王座之上,冷眼看著群臣的醜態。
劉協本來聰慧,相比襄陽的劉辯,在長安的劉協要更加成熟一些。
麵對皇甫麒與世家豪門,劉協一直想做些什麽。但他實在是太小了,還不到束發之年朝中也難以有真心效忠他的臣子。
而且,現在大漢的皇帝在襄陽。他非常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如何做好一個傀儡,也是一門學問。
“皇甫麒來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大殿裏一陣喧囂後,變的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