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大人到了。”
門外傳來聲音。
賈詡也來了,他朝著這紅樓之中看了一眼。
龐統聽見聲音後,也是立刻就出來迎接,“太尉大人,你也來了啊。”
賈詡道:“哦,我正好在外麵散步,順路走到這兒就過來看看。”
“這法孝直……”
“就這麽死了?”
“哎呀。”
“可惜啊,這麽年輕。”
龐統道:“太尉大人要不要進去看一眼?”
賈詡此時連連擺了擺手,道:“不要,不要,不要了……”
“老夫這些年來一直都在信佛、養生。”
“見不得這些死人的事兒啊。”
“哎呀,阿彌陀佛,早死早超生。”
賈詡的嘴裏已經念起了阿彌陀佛。
以前,佛教的宣揚者主要是笮融。
笮融這個殺人無數的屠夫,卻非常熱衷於修建寺廟,浮屠祠。
現在,佛教在各處已經非常盛行了。
秉承不殺生的佛教,卻是由一個土匪推廣起來的。
更是奇怪的地方在於,好人不拜佛,壞人卻總是非常熱衷於拜佛。
似乎這樣就能夠將他身上的那些罪孽都給洗淨了。
賈詡現在也開始拜佛了,隻不過……
他到底是真心在拜,還是假裝的拜一下。
到了他這種身居高位之後,倒是也無人敢去猜測。
“好生安葬,好生安葬啊。”賈詡道:“上天皆有好生之德。”
“法正在許昌造下過殺孽,他落得如此的一個下場,也當是一場報應吧!”
“緣起又緣滅。”
“報應就從終了了。”
賈詡轉身離開了。
看著賈詡離去,龐統的眼睛裏也微微眯了起來,他對著賈詡可很是熟悉,這賈詡手上沾染人命,可並不比這法正少。
他嘴裏微微呢喃著,“一向一卑鄙無恥,心狠手辣的賈詡,這個時候居然開始信佛了?”
“嗬嗬。”
他臉上露出幾分的笑意,這笑容之中大概更多是一種譏諷。
他和賈詡就不是一路人。
而賈詡和法正倒是一路人。
但是,賈詡為人處世,可比法正要聰明太多了,法正為人狹隘,就算是同朝為官者,他也都沒搞好關係。
賈詡就不一樣了,他就好像滑不留手的泥鰍一樣,火燒洛陽,兵亂長安,公子獻頭……人送毒士之稱。
潘鳳手裏沾染了百萬人命,這賈詡手裏起碼得占一半兒。
不過,賈詡倒是從來不會提及這些事兒。
一說起這些事兒,他立刻就推給了別人,“這些功勞都是皇上的,吾隻不過是稍微提了那麽一點兒意見而已。”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皇上才是真的真命之人,這武力,智謀都是天下無雙也!”
“……”
賈詡看起來好像無比的低調,無論做任何事兒,他的都從來不衝在第一線,也從來不會主動去出頭。
更加不會主動攬功,隻有任何功勞,都紛紛將其給推到了別人身上,這也讓賈詡的人緣非常之好。
他行事非常低調,看起來好像沒得甚功勞,可他一路高升到了太尉。
目前,他位居於郗慮之下。
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讓他來當這個領頭人,他自己也不會樂意的。
“我這把老骨頭。”
“估計也活不了兩年了。”
賈詡出門上了馬車,坐在馬車裏,腦子想到那法正之死,也已經想到了自己,到時候該怎麽死了。
“吾這一生縱橫天下。”
“幹過不少壞事兒。”
“最終也位極人臣!”
“現在,唯一所想的就該是後人當如何評價吾了。”
他已經七十六了。
到了這個年紀,賈詡幾乎已經也無欲無求了。
他將幾個兒子也都已經安排好了,大兒子目前正在長安當縣令。
剩下兩個兒子,賈訪、賈譏都屬於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那種。
賈詡對他們也也就沒多少的期望了,隻要他們能夠好好過完這輩子就行了。
他有一千二百戶的食邑。
大兒子他比較放心,老老實實的當官兒,最後,怎麽也能當個太守。
他對他兒子的判斷,大概也就隻能當個太守了。
再想要往上,就算是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他也經常在告誡兒子,“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飯。”
“吃飯這事兒講究是乃是一個……七分飽,多給自己留三分的餘地。”
“吃飽了容易撐著,吃少了容易餓著。”
“以前,吾也覺得自己的能夠改變天下。”
“後來……吾覺得改變天下比不過苟活於亂世。”
“吾這些年來,能從亂世之中活下來,比他娘的改變天下還難。”
……
潘鳳收到了風城送來的消息。
“昨兒個朕還在念叨著。”
“沒想到今日就收到了消息啊。”
“就這麽死了?”
“他一直想著不當官兒了,迴去就就過一下安生日子了。”
“這才過了幾天啊。”
“人就沒了。”
“這是過的是什麽日子啊。”
他打開了消息,看了一眼法正之死的詳細過程,“啥玩意兒?”
“一夜六個女人?”
“娘的!”
“這畜生!”
“多大年紀了,他一夜還要六個女人。”
“該死,該死啊……”
他嘴裏雖然罵著,但心裏也還是有那麽一點兒傷心,“這法孝直跟我二十年了。”
“這麽忽然一下就走了。”
“原本想等他玩一段時間之後,玩兒夠了之後,再起用他的。”
“結果,玩著玩著他娘的……人沒了?”
潘鳳站起身來,不知不覺已經將手裏的捏著東西都給捏碎了。
他此時是又氣又惱,同時,也有那麽一點兒傷心。
“皇上。”賈穆此時正帶著牛肉前來,“皇上,昨兒個又死了一頭小牛。”
“我給皇上送來了。”
潘鳳轉頭看向了賈穆。
賈穆作為賈詡的兒子,潘鳳對其也很是照顧。
他看了一眼牛肉,說道:“朕告訴過你了。”
“不得宰殺耕牛!”
“你小子……”
賈穆道:“皇上,真是枉死的,並不是誰宰殺的。”
潘鳳道:“你覺得朕信否?”
賈穆道:“可這不吃的話,也浪費了啊!”
潘鳳道:“放下吧!”
“順便去將京兆尹賈逵叫來。”
“吾有事兒要跟他交代。”
“伯鬆(諸葛喬的表字)!”
諸葛喬是諸葛亮的養子,潘鳳收到了身邊當駙馬都尉。
潘鳳繼續說道:“去幫朕將法正的兒子找來吧……”
門外傳來聲音。
賈詡也來了,他朝著這紅樓之中看了一眼。
龐統聽見聲音後,也是立刻就出來迎接,“太尉大人,你也來了啊。”
賈詡道:“哦,我正好在外麵散步,順路走到這兒就過來看看。”
“這法孝直……”
“就這麽死了?”
“哎呀。”
“可惜啊,這麽年輕。”
龐統道:“太尉大人要不要進去看一眼?”
賈詡此時連連擺了擺手,道:“不要,不要,不要了……”
“老夫這些年來一直都在信佛、養生。”
“見不得這些死人的事兒啊。”
“哎呀,阿彌陀佛,早死早超生。”
賈詡的嘴裏已經念起了阿彌陀佛。
以前,佛教的宣揚者主要是笮融。
笮融這個殺人無數的屠夫,卻非常熱衷於修建寺廟,浮屠祠。
現在,佛教在各處已經非常盛行了。
秉承不殺生的佛教,卻是由一個土匪推廣起來的。
更是奇怪的地方在於,好人不拜佛,壞人卻總是非常熱衷於拜佛。
似乎這樣就能夠將他身上的那些罪孽都給洗淨了。
賈詡現在也開始拜佛了,隻不過……
他到底是真心在拜,還是假裝的拜一下。
到了他這種身居高位之後,倒是也無人敢去猜測。
“好生安葬,好生安葬啊。”賈詡道:“上天皆有好生之德。”
“法正在許昌造下過殺孽,他落得如此的一個下場,也當是一場報應吧!”
“緣起又緣滅。”
“報應就從終了了。”
賈詡轉身離開了。
看著賈詡離去,龐統的眼睛裏也微微眯了起來,他對著賈詡可很是熟悉,這賈詡手上沾染人命,可並不比這法正少。
他嘴裏微微呢喃著,“一向一卑鄙無恥,心狠手辣的賈詡,這個時候居然開始信佛了?”
“嗬嗬。”
他臉上露出幾分的笑意,這笑容之中大概更多是一種譏諷。
他和賈詡就不是一路人。
而賈詡和法正倒是一路人。
但是,賈詡為人處世,可比法正要聰明太多了,法正為人狹隘,就算是同朝為官者,他也都沒搞好關係。
賈詡就不一樣了,他就好像滑不留手的泥鰍一樣,火燒洛陽,兵亂長安,公子獻頭……人送毒士之稱。
潘鳳手裏沾染了百萬人命,這賈詡手裏起碼得占一半兒。
不過,賈詡倒是從來不會提及這些事兒。
一說起這些事兒,他立刻就推給了別人,“這些功勞都是皇上的,吾隻不過是稍微提了那麽一點兒意見而已。”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皇上才是真的真命之人,這武力,智謀都是天下無雙也!”
“……”
賈詡看起來好像無比的低調,無論做任何事兒,他的都從來不衝在第一線,也從來不會主動去出頭。
更加不會主動攬功,隻有任何功勞,都紛紛將其給推到了別人身上,這也讓賈詡的人緣非常之好。
他行事非常低調,看起來好像沒得甚功勞,可他一路高升到了太尉。
目前,他位居於郗慮之下。
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讓他來當這個領頭人,他自己也不會樂意的。
“我這把老骨頭。”
“估計也活不了兩年了。”
賈詡出門上了馬車,坐在馬車裏,腦子想到那法正之死,也已經想到了自己,到時候該怎麽死了。
“吾這一生縱橫天下。”
“幹過不少壞事兒。”
“最終也位極人臣!”
“現在,唯一所想的就該是後人當如何評價吾了。”
他已經七十六了。
到了這個年紀,賈詡幾乎已經也無欲無求了。
他將幾個兒子也都已經安排好了,大兒子目前正在長安當縣令。
剩下兩個兒子,賈訪、賈譏都屬於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那種。
賈詡對他們也也就沒多少的期望了,隻要他們能夠好好過完這輩子就行了。
他有一千二百戶的食邑。
大兒子他比較放心,老老實實的當官兒,最後,怎麽也能當個太守。
他對他兒子的判斷,大概也就隻能當個太守了。
再想要往上,就算是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他也經常在告誡兒子,“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飯。”
“吃飯這事兒講究是乃是一個……七分飽,多給自己留三分的餘地。”
“吃飽了容易撐著,吃少了容易餓著。”
“以前,吾也覺得自己的能夠改變天下。”
“後來……吾覺得改變天下比不過苟活於亂世。”
“吾這些年來,能從亂世之中活下來,比他娘的改變天下還難。”
……
潘鳳收到了風城送來的消息。
“昨兒個朕還在念叨著。”
“沒想到今日就收到了消息啊。”
“就這麽死了?”
“他一直想著不當官兒了,迴去就就過一下安生日子了。”
“這才過了幾天啊。”
“人就沒了。”
“這是過的是什麽日子啊。”
他打開了消息,看了一眼法正之死的詳細過程,“啥玩意兒?”
“一夜六個女人?”
“娘的!”
“這畜生!”
“多大年紀了,他一夜還要六個女人。”
“該死,該死啊……”
他嘴裏雖然罵著,但心裏也還是有那麽一點兒傷心,“這法孝直跟我二十年了。”
“這麽忽然一下就走了。”
“原本想等他玩一段時間之後,玩兒夠了之後,再起用他的。”
“結果,玩著玩著他娘的……人沒了?”
潘鳳站起身來,不知不覺已經將手裏的捏著東西都給捏碎了。
他此時是又氣又惱,同時,也有那麽一點兒傷心。
“皇上。”賈穆此時正帶著牛肉前來,“皇上,昨兒個又死了一頭小牛。”
“我給皇上送來了。”
潘鳳轉頭看向了賈穆。
賈穆作為賈詡的兒子,潘鳳對其也很是照顧。
他看了一眼牛肉,說道:“朕告訴過你了。”
“不得宰殺耕牛!”
“你小子……”
賈穆道:“皇上,真是枉死的,並不是誰宰殺的。”
潘鳳道:“你覺得朕信否?”
賈穆道:“可這不吃的話,也浪費了啊!”
潘鳳道:“放下吧!”
“順便去將京兆尹賈逵叫來。”
“吾有事兒要跟他交代。”
“伯鬆(諸葛喬的表字)!”
諸葛喬是諸葛亮的養子,潘鳳收到了身邊當駙馬都尉。
潘鳳繼續說道:“去幫朕將法正的兒子找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