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麵有田,田裏麵有穀物,村民們零星散落居在各處。
山匪們左手執著火把,右手提著刀棍,大笑著四散跑開,如一窩過境的蝗蟲。
他們踩過田地,用著手中的快刀硬棍,肆意地揮打,村人備感珍惜的穀物被他們打落,踩進泥土。
每一次要殺人、要搶劫的時候,都是他們最興奮快樂的時候。
搶劫就預示著他們馬上就有女人了,馬上就能大塊吃肉大塊喝酒了,豈有不樂之理?
離村口最近的一戶人家是張老漢,鰥寡之人,守著一畝三分地,種的糧食每年都能存餘不少。
他雖然已經五十歲了,可常年的勞作讓他有一把子的力氣,身子依舊硬朗,哪哪兒都硬,尤其是到了這種天黑人靜的時候,最硬。
在趙老漢田地的對麵,住著的是一個寡婦,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
每天傍晚,天剛剛擦黑的時候,人們都在屋子裏麵吃飯。
寡婦沒有吃飯,她把門掩上,走過田埂就到了張老漢的房子,這兒有吃不完的餘糧。
當山匪他們闖進屋子裏的時候,寡婦和張老漢正在吃飯,吃得很忘我,能夠補足他們精神上的飽滿。
正是他們忘我的吃飯聲音引來了山匪。
山匪們相視一笑,是那種不懷好意的笑容,隨後一腳踹開了房門,洪水一樣湧了進去。
張老漢他們還沒來得及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被子已經被抓走,然後看不清的拳頭落了下來,打得他七葷八素,耳中金鼓齊鳴。
寡婦的下場就不多言語,這些山匪是比張老漢更加有力、更加硬朗、也更加饑餓的一群人。
在山匪們吃飯的時候,遠處的慘叫和眼前的歡唿聲同時響了起來,今夜,這裏是屬於他們的狂歡。
沈青把手中的西瓜一扔,跳下秋千,跑進了屋子裏麵,他的劍在屋裏。
沈母道:“這孩子怎麽了,一驚一乍的。”
沈父從床上坐了起來,看著遠處,道:“是哪家又發現什麽破事兒了嗎?鬧得這般兇,殺豬一樣。”
沈小妹睜著黑亮的眼睛,問:“什麽是破事兒啊?”
沈父把臉一板,道:“小孩子不要問這麽多,吃你的西瓜。”小妹吐了吐舌。
劍在手,沈青走了出來。
沈母道:“青兒,你又要練劍了嗎。”
沈青神情嚴肅,道:“村裏恐怕出事兒了,我們得快些走,別惹禍上身。”
沈父沈母沒有練過武,察覺不到殺氣的來臨,沒事兒人一樣,茫然道:“出什麽事兒了,這麽緊張?”
沈青把小妹的西瓜扔了,拉起她的手,道:“沒時間說明了,等知道事情後可能就走不了了!”
他說不清楚是什麽人來了,但那股森寒刺骨的殺氣,還有曆曆在耳的慘叫聲是真實的,足以證明殺機來臨。
不明不白的,怎麽說服得了沈父沈母大晚上的就拋家棄舍。
沈青很著急,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可走了幾步之後心中卻一陣陣發痛,讓他不得不又轉過身來,懇求道:“爹、娘,你們真的信我吧,再不走,今晚上隻怕就沒命了!”
此時村裏麵又響起一陣嘹亮的嚎叫聲,緊接著是女人聲嘶力竭的尖叫,這樣的異常打破了沈父、沈母的安全感,他們站起來看見,有幾簇火把正在朝著自己家裏麵靠近。
危險迫在眉睫,於是他們信了,他們慌了,他們不知所措了。
沈青一把將小妹推到沈母身邊,道:“來不及了,你們帶著小妹先走,能出去盡量出去,出不去找個地方躲起來!”
沈母抱住小妹,道:“那你呢,你怎麽辦?他們是什麽人啊?”
沈父麵如土色,顫聲道:“是山賊,肯定是山賊,可他們怎麽會這個時候來,我們每年都按時納貢的。”
納貢,就是交保護費,隻有喂飽了山匪,他們才不會下山來,百姓也才能安居樂業。
這是一項長此以往的“合作”,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為什麽沒人去剿匪,也不知道為什麽裏長總是一馬當先去報官,可最後總是石沉大海。
沈青把沈父推走,道:“放心,我替你們擋一會兒,他們幾個人捉不住我,你們快走吧。”
沈母哭道:“青兒,你當心點。”
沈青晃了晃手中的劍,道:“今非昔比,我已不是當年吳下阿蒙。”把劍鞘塞給沈父,道:“逃出去後,可以拿這個當點路費,到城裏了找客棧住下,我會來找你們。”
沈父他們走了,山匪來了。
來的共有六個人,個頭參差不齊,長得歪瓜裂棗,胖的像個球,瘦的又像根杆兒。
他們看見沈青靜如鬆一般立著,手裏提著劍,目光凜凜,愣了一下。
旋即明白,眼前這人與那些鄉野村夫不同,小心謹慎起來。
他們有六個人,倒也不怕,但不能大意,慢慢分開,想形成包圍之勢。
沈青目前沒打算出手,他注意到地上的西瓜皮,位置好像還不錯,有兩個人慢慢的正在靠近。
他們的眼睛都盯著沈青手裏麵的劍,那劍有三尺二寸長,是精鋼打煉而成,劍柄是上好的梨花木。
握劍的手沉穩有力,就像石雕像,
這樣的劍,不應該是出現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人也不像是這樣地方的人。
他們想起了老趙說的話,然後心裏麵開始不由自主的慌亂起來,腳步也就放得更慢了,也更重了。
這個人少年劍士就是他們來此的目的?
就是他把老趙打成那些人不人鬼不鬼的?
如果是,那他們六個人怎麽會是對手,可箭已經搭在了弦上,他們就是不想發出去,恐怕對麵那人也不會同意了。
所以他們隻有繼續繞著圈兒,一直盯著他的手,他手中的劍,隻要有一點動作,他們就會展開防守,然後四散而逃,能逃走幾個就逃走幾個。
他們的唿吸越來越低,越來越輕,到後來幾乎是屏住了唿吸,豆大的汗珠冒了出來,順著臉頰滾落。
很安靜,安靜得都聽不見周圍的蟋蟀聲,聽不見遠方同伴的猖狂的笑聲、大喊聲,也聽不見村民們驚詫絕望的唿救。
安靜,安靜得卻能聽見他們彼此的心跳聲。
他們的握著刀的手,指關節已經發白了,不敢鬆力,怕手抖,然後露出破綻。
沈青低眼,已經看見有兩個人離瓜皮越來越近了,一步,一步,然後隻剩下一步。
腳抬起來了,慢慢且有力地落下。
就在這時候,沈青的手動了一下,隻一下,薄劍震動,發出了要命的聲響。
要的自然是山匪的命。
劍一動,他們人也開始動了,有搶攻的,有扭頭逃跑的,還有眯著眼胡亂舞刀防守的。
隻有兩個,兩個人慌亂下,腳猜中了西瓜皮,然後向後滑倒,倒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們看到了一道亮光從眼前閃過。
等倒在地上的時候,闖入眼簾的已經是鮮紅的血液,像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海浪,秋天的落葉,冬天的——
冬天的那般的寒冷刺骨,血灑在他們的臉上,明明是滾燙的,u看書wwuuknhu 卻讓他們冷到心裏去了。
怎麽能不讓他們心膽俱裂,跌倒的一個瞬間,沈青就殺了他們四個人,連一聲慘叫都沒有發出,就被那把劍刺入了喉嚨。
沈青的劍很快,身手卻不快,幸虧他們走得近,而他的手長,腿長,劍也長。
劍在滴血,一滴一滴,滴落到了坐倒在地上的一個山匪嘴裏,扒出來的時候,血更濃,滴落得更快。
唯一還活著的那個山匪,手裏麵還握著刀,他不想等死,他想拚一把,這個念頭剛一產生,就立刻消散。
因為那滴著血的劍一瞬就到了他的麵前,距離他的眼珠隻有一寸,一團鮮紅的血液當中,是一點精光寒芒。
哪裏還有反抗的機會?
他褲子濕了,空氣彌漫著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
劍就停在了那個位置,沒有繼續刺下去,又熱又冷的血落在山匪的臉上,落一滴,他的心就跳一下。
沈青說話了,他道:“你們的頭領是誰?為什麽要來我們村?”
山匪咽了咽口水,張開了嘴,才發出來一個音節,劍就刺進他的眉心,他再也發不出任何聲音。
他帶著驚惑的表情倒下去了。
“太沒骨氣了,該死。”沈青拔劍,小心躲避著飛濺而出的鮮血。
在屍體的衣服上把劍擦幹淨,然後轉身往沈父他們離開的地方跑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要父母和小妹安然無恙便好了。他是這樣想的。
跑出去沒多遠,他低聲罵了一句,然後又轉身,朝著殺意最濃的村口跑去。
山匪們左手執著火把,右手提著刀棍,大笑著四散跑開,如一窩過境的蝗蟲。
他們踩過田地,用著手中的快刀硬棍,肆意地揮打,村人備感珍惜的穀物被他們打落,踩進泥土。
每一次要殺人、要搶劫的時候,都是他們最興奮快樂的時候。
搶劫就預示著他們馬上就有女人了,馬上就能大塊吃肉大塊喝酒了,豈有不樂之理?
離村口最近的一戶人家是張老漢,鰥寡之人,守著一畝三分地,種的糧食每年都能存餘不少。
他雖然已經五十歲了,可常年的勞作讓他有一把子的力氣,身子依舊硬朗,哪哪兒都硬,尤其是到了這種天黑人靜的時候,最硬。
在趙老漢田地的對麵,住著的是一個寡婦,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
每天傍晚,天剛剛擦黑的時候,人們都在屋子裏麵吃飯。
寡婦沒有吃飯,她把門掩上,走過田埂就到了張老漢的房子,這兒有吃不完的餘糧。
當山匪他們闖進屋子裏的時候,寡婦和張老漢正在吃飯,吃得很忘我,能夠補足他們精神上的飽滿。
正是他們忘我的吃飯聲音引來了山匪。
山匪們相視一笑,是那種不懷好意的笑容,隨後一腳踹開了房門,洪水一樣湧了進去。
張老漢他們還沒來得及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被子已經被抓走,然後看不清的拳頭落了下來,打得他七葷八素,耳中金鼓齊鳴。
寡婦的下場就不多言語,這些山匪是比張老漢更加有力、更加硬朗、也更加饑餓的一群人。
在山匪們吃飯的時候,遠處的慘叫和眼前的歡唿聲同時響了起來,今夜,這裏是屬於他們的狂歡。
沈青把手中的西瓜一扔,跳下秋千,跑進了屋子裏麵,他的劍在屋裏。
沈母道:“這孩子怎麽了,一驚一乍的。”
沈父從床上坐了起來,看著遠處,道:“是哪家又發現什麽破事兒了嗎?鬧得這般兇,殺豬一樣。”
沈小妹睜著黑亮的眼睛,問:“什麽是破事兒啊?”
沈父把臉一板,道:“小孩子不要問這麽多,吃你的西瓜。”小妹吐了吐舌。
劍在手,沈青走了出來。
沈母道:“青兒,你又要練劍了嗎。”
沈青神情嚴肅,道:“村裏恐怕出事兒了,我們得快些走,別惹禍上身。”
沈父沈母沒有練過武,察覺不到殺氣的來臨,沒事兒人一樣,茫然道:“出什麽事兒了,這麽緊張?”
沈青把小妹的西瓜扔了,拉起她的手,道:“沒時間說明了,等知道事情後可能就走不了了!”
他說不清楚是什麽人來了,但那股森寒刺骨的殺氣,還有曆曆在耳的慘叫聲是真實的,足以證明殺機來臨。
不明不白的,怎麽說服得了沈父沈母大晚上的就拋家棄舍。
沈青很著急,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可走了幾步之後心中卻一陣陣發痛,讓他不得不又轉過身來,懇求道:“爹、娘,你們真的信我吧,再不走,今晚上隻怕就沒命了!”
此時村裏麵又響起一陣嘹亮的嚎叫聲,緊接著是女人聲嘶力竭的尖叫,這樣的異常打破了沈父、沈母的安全感,他們站起來看見,有幾簇火把正在朝著自己家裏麵靠近。
危險迫在眉睫,於是他們信了,他們慌了,他們不知所措了。
沈青一把將小妹推到沈母身邊,道:“來不及了,你們帶著小妹先走,能出去盡量出去,出不去找個地方躲起來!”
沈母抱住小妹,道:“那你呢,你怎麽辦?他們是什麽人啊?”
沈父麵如土色,顫聲道:“是山賊,肯定是山賊,可他們怎麽會這個時候來,我們每年都按時納貢的。”
納貢,就是交保護費,隻有喂飽了山匪,他們才不會下山來,百姓也才能安居樂業。
這是一項長此以往的“合作”,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為什麽沒人去剿匪,也不知道為什麽裏長總是一馬當先去報官,可最後總是石沉大海。
沈青把沈父推走,道:“放心,我替你們擋一會兒,他們幾個人捉不住我,你們快走吧。”
沈母哭道:“青兒,你當心點。”
沈青晃了晃手中的劍,道:“今非昔比,我已不是當年吳下阿蒙。”把劍鞘塞給沈父,道:“逃出去後,可以拿這個當點路費,到城裏了找客棧住下,我會來找你們。”
沈父他們走了,山匪來了。
來的共有六個人,個頭參差不齊,長得歪瓜裂棗,胖的像個球,瘦的又像根杆兒。
他們看見沈青靜如鬆一般立著,手裏提著劍,目光凜凜,愣了一下。
旋即明白,眼前這人與那些鄉野村夫不同,小心謹慎起來。
他們有六個人,倒也不怕,但不能大意,慢慢分開,想形成包圍之勢。
沈青目前沒打算出手,他注意到地上的西瓜皮,位置好像還不錯,有兩個人慢慢的正在靠近。
他們的眼睛都盯著沈青手裏麵的劍,那劍有三尺二寸長,是精鋼打煉而成,劍柄是上好的梨花木。
握劍的手沉穩有力,就像石雕像,
這樣的劍,不應該是出現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人也不像是這樣地方的人。
他們想起了老趙說的話,然後心裏麵開始不由自主的慌亂起來,腳步也就放得更慢了,也更重了。
這個人少年劍士就是他們來此的目的?
就是他把老趙打成那些人不人鬼不鬼的?
如果是,那他們六個人怎麽會是對手,可箭已經搭在了弦上,他們就是不想發出去,恐怕對麵那人也不會同意了。
所以他們隻有繼續繞著圈兒,一直盯著他的手,他手中的劍,隻要有一點動作,他們就會展開防守,然後四散而逃,能逃走幾個就逃走幾個。
他們的唿吸越來越低,越來越輕,到後來幾乎是屏住了唿吸,豆大的汗珠冒了出來,順著臉頰滾落。
很安靜,安靜得都聽不見周圍的蟋蟀聲,聽不見遠方同伴的猖狂的笑聲、大喊聲,也聽不見村民們驚詫絕望的唿救。
安靜,安靜得卻能聽見他們彼此的心跳聲。
他們的握著刀的手,指關節已經發白了,不敢鬆力,怕手抖,然後露出破綻。
沈青低眼,已經看見有兩個人離瓜皮越來越近了,一步,一步,然後隻剩下一步。
腳抬起來了,慢慢且有力地落下。
就在這時候,沈青的手動了一下,隻一下,薄劍震動,發出了要命的聲響。
要的自然是山匪的命。
劍一動,他們人也開始動了,有搶攻的,有扭頭逃跑的,還有眯著眼胡亂舞刀防守的。
隻有兩個,兩個人慌亂下,腳猜中了西瓜皮,然後向後滑倒,倒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們看到了一道亮光從眼前閃過。
等倒在地上的時候,闖入眼簾的已經是鮮紅的血液,像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海浪,秋天的落葉,冬天的——
冬天的那般的寒冷刺骨,血灑在他們的臉上,明明是滾燙的,u看書wwuuknhu 卻讓他們冷到心裏去了。
怎麽能不讓他們心膽俱裂,跌倒的一個瞬間,沈青就殺了他們四個人,連一聲慘叫都沒有發出,就被那把劍刺入了喉嚨。
沈青的劍很快,身手卻不快,幸虧他們走得近,而他的手長,腿長,劍也長。
劍在滴血,一滴一滴,滴落到了坐倒在地上的一個山匪嘴裏,扒出來的時候,血更濃,滴落得更快。
唯一還活著的那個山匪,手裏麵還握著刀,他不想等死,他想拚一把,這個念頭剛一產生,就立刻消散。
因為那滴著血的劍一瞬就到了他的麵前,距離他的眼珠隻有一寸,一團鮮紅的血液當中,是一點精光寒芒。
哪裏還有反抗的機會?
他褲子濕了,空氣彌漫著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
劍就停在了那個位置,沒有繼續刺下去,又熱又冷的血落在山匪的臉上,落一滴,他的心就跳一下。
沈青說話了,他道:“你們的頭領是誰?為什麽要來我們村?”
山匪咽了咽口水,張開了嘴,才發出來一個音節,劍就刺進他的眉心,他再也發不出任何聲音。
他帶著驚惑的表情倒下去了。
“太沒骨氣了,該死。”沈青拔劍,小心躲避著飛濺而出的鮮血。
在屍體的衣服上把劍擦幹淨,然後轉身往沈父他們離開的地方跑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要父母和小妹安然無恙便好了。他是這樣想的。
跑出去沒多遠,他低聲罵了一句,然後又轉身,朝著殺意最濃的村口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