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李東陽的思索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作者:寸人止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外。
宮道之上。
奏對已是結束,五位大臣和一位小臣,正行走在宮道之上,緩緩向宮外而去。
出了乾清宮後,幾人隻寒暄了幾句,接著大致分開。誰也不打擾誰,似乎都在細細品化今日的奏對。
不過,三位內閣閣臣始終是湊在一起,在所有人看來,儼然是一個整體。
可是啊,這個整體,似乎稍稍的出了些裂縫了。
張懋遠遠的看向那一邊,嘴角輕撇,暗自笑了笑。
這一邊,確實出了些問題,不過,可沒有張懋所想的那般出現裂痕。
三位閣臣,都有著清醒的理智,知道他們需要什麽,該做什麽,往常不是無有分歧,但溝通也從來皆是順暢。
因而,此時謝遷已是開頭說了:“賓之,我有一說一,今日你做的不妥!”
臨時湊在一起的高端奏對,議一樁關於外戚張鶴齡的彈劾案子,他不覺得不行。他和劉健都覺得不能讓張鶴齡的入仕給朝堂開壞頭。
結果彈劾未成,再後來,更變成了幾位朝堂大佬對一個小小6品衙門事務的商議。身為朝堂內的核心重臣,可不覺得,在此時討論一個小小的6品衙門是全然不足輕重的事,蓋因為,如今此衙門的主官,是個外戚張鶴齡,且是極得陛下寵幸的張鶴齡。他們此舉反而給張鶴齡的職事開了個好頭。
本來,按著他們以往的法子,冷場之後,陛下必然無奈,或者下個令,他們下去商議,或者讓他們直接下去商議,結果無有區別,總之,事也順了。
然而,作為閣臣的李東陽卻在此時,出麵主持了這場高端奏對,把陛下從中摘了出去,變成了他們和張鶴齡這個外戚之間的商議。
也是這一契機,英國公和兵部、督查院跟著進場,把小小的一件事延伸到極遠,和陛下更是完全沾不上邊,這讓謝遷很不滿。
但他們合作多年,有一點是好的,能直言,亦能商量,產生隔閡的幾率很小。因此,他們才會成為最為團結,且有戰鬥力的內閣。
李東陽不在意謝遷的態度,謝遷能言善辯,會說理,但是會說理的人也容易較理,內心中很容易便會形成固定概念,變成了究理,甚至偏執。他不想因為彼此的意識不同,產生更大分歧。
他反而朝劉健問道:“首輔,您也覺得,我做的不對嗎?”
劉健淡淡笑道,搖了搖頭:“朝堂政事,哪有絕對的對與錯,老夫覺著,賓之你對,也不對。對的是,一場奏對完滿解決,並未掀起太大波瀾。而錯的是,今日的奏對,除了那張家小兒,對我們這些閣臣、兵部、督查院,甚至都督府,都無有任何意義。朝堂的規矩、體製,沒有任何進境,是為無用功。”
“賓之,於喬,在老夫看來,規矩和體製,比一兩事務更為重要。因大事不好耽誤,免得真就耽誤了政事,因而,老夫多常時候,總會執著的因著一兩小事與陛下產生分歧。老夫想,你二人應是能明白老夫的苦心吧!”
謝遷點頭道:“首輔的決斷,謝某自是知道,謝某也是讚同的。往日裏我等不正是這般做的嗎?可今日,賓之他,卻是當了迴裱糊。且,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難不成,我等也要如那紙糊閣老一般,使得規矩再打迴原形?”
李東陽的臉頰不為所覺的抖了抖,他以前便不覺得對,但他也不知何為對,總是矛盾。而今日呢,讓他更多了許多思量。
李東陽輕撫了撫額頭,看向謝遷道:“於喬,我等身為臣子,實不該總以逼迫陛下來完成所謂的理想,立所謂的規矩啊!”
謝遷不在意,捋著胡須,沉聲道:“賓之,此言差矣,何談逼迫?我等身負陛下所托,身為內閣閣臣,輔佐陛下,致君堯舜。我等當年便在東宮多有教導陛下,更當知道,陛下並非是一位雄主…”
劉健斷然打斷:“於喬,莫說此等話,這不該是我等臣子該說的。”
謝遷默然,但轉瞬間,他繼續道:“首輔,我並非詆毀陛下,謝某認為,陛下並非雄主,但可稱明主。因而,在陛下之下,我等才可有更快實現理順朝堂上下的機會。
首輔您當初所言,要使大明朝堂,上下順遂,無論繼位的是昏君、明君、暴君,皆不會受其影響。政事通達,至國富民安,謝某極為讚同。我記得賓之你亦是讚同,這許多年來,我等皆是朝著此目標而行,怎就突然起了反複?”
“是啊,無論何君,無法影響朝堂秩序運轉。”
李東陽似乎仔細的念了念這句話,稍頃,他感歎道:“若是如此,那君還是君嗎?”
劉健和謝遷皆是沉默了,君自然是君,隻是,這位君除非要徹底敗壞祖宗江山胡搞,否則,大致……
“首輔,於喬,我等皆是明白,這必然是個極大的矛盾。這矛盾的結果,無非便會有那麽幾種結果,一,君極力要打破這些規矩,但可以想象,幾代傳承,根深蒂固之後,很難,朝廷將會混亂。
二,君隱不見,君還是君,國家需要,百姓需要,他必然還須是君。但他不出,不理,這必又是矛盾,朝廷依然混亂。
此二點李某擔心,倒亦不覺得能影響到朝堂根本,怕就怕第三種可能。
那便是,前兩種下的君,遇到了有心思的臣,那大明江山就真的完了。首輔,李某一向尊您敬您,李某知道,您為大明,為朝堂,皆是公心,你處事決斷,皆讓我等佩服。您是如此,但您可曾想過,您百年之後,後繼者呢,是否皆是如您這般?”
謝遷脫口而出道:“那是後世的事了,我等隻能活個幾十載,還能操心到後世之事?”
劉健卻是短暫沉默了,他也不由的思索了,稍頃,他才笑著道:“賓之,人都言,你善謀,老夫覺得,你這個謀,不止善,且遠。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你當的起這善謀二字。”
劉健的誇讚,李東陽並不在意,他依然眼神灼灼的看著劉健,隻見劉健依然笑著,道:“因而,老夫才覺得,規矩比一兩政事重要,隻有在規矩的框架下運行,才不會行差踏錯,即便出了一二不肖,那也無傷大雅,終歸會迴到原位!”
君臣,自古以來對立,無非是君壓臣、臣壓君,太祖罷宰相,把君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可無論如何變,終又成了如此格局,世情便是這般頑固。
君權大則不利,難道臣權下的框架就一定有利?
若是此間出了一位雄主呢?
或是,從東宮,從皇子之時便根本上消除了雄主誕生的可能?
李東陽越是想,越是不敢想。
李東陽心中暗歎,他不想再說了,每個人都有理想和信念,他自問也有,但他不執著,即便是他這樣不算執著的人,亦很難被人左右,何況是劉健和謝遷這樣堅定的人。
……
乾清宮殿內。
朱佑樘有些累了,身邊的內侍輕輕的給陛下捶打著肩頭,但似乎並未讓他消解多少。
且,他抬手擰著眉心,思緒翻飛,心潮不斷湧動,讓他的精神更加疲憊了幾分。
謝遷言他並非雄主,他當然無法知道謝遷對他的評價,可若是知道,他雖可能不大舒服,但大致也是讚同的。
因而,作為一個不雄的君主,他時常思考,也時常聽取別人的意見。再把意見、思考、現實,以及暢想結合一起,做出他的判斷或是決定。
當然,很多時候他的決定無法成行罷了。
而此刻,他又是在思索了,且很意外的,他的思索和李東陽異曲同工。
殿內響起聲音:“陛下,臣請告退!”
朱佑樘迴過神,下意識的皺眉:“嗯?你還未走?”
張鶴齡有些無語,不是說用膳嗎?
好吧,你不給吃的,我可以迴去吃啊。但您沒讓啊,我怎麽走,還當我是以前的張鶴齡呢?即便是以前的張鶴齡,當著你這位皇帝的麵前,也不曾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吧。
“哈哈,倒是朕的不是了!”
朱佑樘笑了笑,反應過來了,剛商議完張鶴齡的事,他留了張鶴齡準備一起用膳。結果想事情便怔住了。
“陳準,傳膳吧!”
“奴婢遵旨!皇爺有旨,傳膳……”
隨著內侍一個一個把菜端上來,他和皇帝不曾同席,不過,給他單獨分了小份,分到他的這一小份也不差。
朝著皇帝請示了一番,他端起碗,執起箸,吃的飛快。
他是真餓了,晨間卯時不到,吃了些糕點茶水,現在已是未時,可不就餓了嗎。
總算有的吃了,他也不想去考慮,為什麽皇帝的節儉,還能有十幾個菜。總之,吃的較為滿意。
他也吃的飛快,沒一會,他麵前的菜和米飯就被他大半填到了肚子裏。摸了摸肚子,總算踏實了。
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人可不就追求些這個嗎。若是能吃好喝好住好,再過些不被欺壓,不用煩惱的日子。即便是壽數少些,也無關緊要了。
可惜啊,哪裏都不容易!
“長孺,你這胃口可真好啊!”
張鶴齡正在感慨,而此時,朱佑樘已是放下銀箸,有些羨慕道。
“陛下,臣是餓了,吃得狼狽了,有失禮儀,臣有罪!”
和皇帝吃飯,是好待遇,但可不是好福利。皇帝麵前,大臣們吃的拘謹,皇帝動筷,他們才能開動,且不能吃的太不注意,太快,狼吞虎咽的,那便是失禮。
他倒不在意這些,在皇帝姐夫麵前,他不需要擺那些刻意的拘謹。
不過,他也有注意的,那便是,要趕在皇帝吃完之前先吃的差不多來等著。因而,他算是吃的比平常更快些。
吃的時候隻是偶爾注意下殿上的皇帝,倒沒去細心觀察,結果沒想到,現在一注意,是朱佑樘等著他的,顯然朱佑樘也是關心到了這一點,盡管不吃了,也未曾停下來。
張鶴齡稍有些感動。
“收了吧!”
朱佑樘看到了張鶴齡的表情,他倒不是刻意如此,以往亦有留大臣用膳的時候,他也是如此。但張鶴齡的細心和流露出來的神情,讓他滿意。
人要懂的感恩,也要懂的去體會別人,這樣才能有情,君和臣為何便不能有情?
“事也辦了,膳也用了,你該是要迴去做你的事了!”
張鶴齡迴道:“陛下,那,臣請告退!”
“嗯!”
朱佑樘微微頷首,不過稍一思忖,還是交待道:“長孺,今日你的決定,朕支持了你。殿中的情形你也看著了,幾部皆是有些意見的。五城兵馬司,五個衙門,現如今你這東城兵馬司成了獨一份的低品實務衙門,偏還是軍製。算是開了我大明體製的先河。
你今日的說辭和表現皆是尚可,但說和做是兩迴事。你該當知道,開先河之人,往往極為艱難,朕希望你慎之重之。若是三月之後,兵馬司一團糟,那即便朕也無話可說了。介時,今日這一件小事,所帶來的影響將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張鶴齡略一思索,迴奏道:“陛下,臣明白,臣亦是想好好的做些事情。兵馬司確實不易,像這般6品的實務衙門,若不是軍製,若不是今日正好趕上了,怎會有禦前奏對的機會。
往前兵馬司尚有直接上陳奏疏供皇帝陛下禦覽的權力,可如今,通政司到司禮監再到內閣,一層層下來,即便想陳到陛下的案頭亦是不易。臣亦是沒法子,否則也不會糾纏不清了。
其實臣未接任之前便想過,低品辦大事,有好有壞。對這些低品的人而言,更有好壞。若是務虛者,那是好事,一個6、7品的官職若能換來錚錚氣節,所謂風骨,他們會削尖腦袋往裏鑽。比如給事中,比如那些低品的禦史,每每高唿仗義死節的便是他們了。
可對幹實務的衙門而言,品低,管不了人啊。順天府抬了正三品,偶爾還可掛個太子三少、左右侍郎,即便是附廓知縣也能有個6品,不正是為了能高品壓人嘛!”
朱佑樘笑了笑道:“哈哈,你是越來越敢說了,要是外麵那些禦史言官聽到你之所言,彈劾的章本能淹了朕!”
張鶴齡撇撇嘴,道:“陛下,臣可不怕他們,若是叫囂,臣沒理,可以躲著讓著,若是有理,臣可不會輕饒了!”
朱佑樘謔笑道:“便如今日的吳尚那般?”
張鶴齡道:“大致如此吧,前年那個李夢陽,因臣自身不太幹淨,因而,即便他在臣身上賺名望,甚至對臣動手,臣依然躲了讓了。可如今,臣算是暫且幹淨了,可不會慣著!”
“好了好了,別在朕跟前顯擺你的處事為人了。也就是朕容你,皇後護你,否則,今日別管你有理無理,少不得一頓處置。”
“陛下,那是!”
張鶴齡真心道:“若是沒有陛下撐腰,臣怎敢,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幹點雜事,等著背鍋了!”
“去做你的事吧,想提品,想升官,好好的把事做下來!”
“臣遵旨!”
張鶴齡遵命之後準備退下,可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一句:“陛下,臣有些擔心!”
“嗯?”
朱佑樘疑惑道:“怕做不好?之前不是說的堅定異常,說隻要權責分明,兵製是在兵部,但除了諭旨和正常監督,別讓那麽多人管著你們。且隻要這第一次的軍備補給,後麵的,除了正常俸祿,若是做不出模樣,皆不要任何部門來供給。甚至還放出大話,做好了,還要上交多少銀子予國庫?
正是因你的豪言,朕算是隱隱給你做了這個擔保,這才讓他們暫且無話可說。怎麽?話剛出去,你就擔心了?朕有言在先,你若是再提甚要求,別想了!”
“陛下,臣不擔心做事,臣反而擔心事做了不能盡全功。兵馬司衙門太小了,隻有區區六品,因著臣是伯爵,是陛下的人,這才能得到陛下您的關注。即便如此,臣亦是擔心,擔心一旦事有利益糾葛,臣這裏會有人打主意。臣自是會擋著,也不怕他們糾纏。但陛下這裏少不得便會有人吵擾,也會讓陛下為難。
即便最後堅持著把諸事做上了正軌,但臣總不可能永遠坐在這6品指揮使的位置上吧?之後接任的人,會如何?臣一點信心都沒有。做事難,成事難,但若是想變壞,太容易了!”
朱佑樘也是思量,張鶴齡的擔心不無道理,他可以預見,大有可能。可此時亦是無法。
或許朕不能隻做,在態度上,偶爾也該堅決一些了!
宮道之上。
奏對已是結束,五位大臣和一位小臣,正行走在宮道之上,緩緩向宮外而去。
出了乾清宮後,幾人隻寒暄了幾句,接著大致分開。誰也不打擾誰,似乎都在細細品化今日的奏對。
不過,三位內閣閣臣始終是湊在一起,在所有人看來,儼然是一個整體。
可是啊,這個整體,似乎稍稍的出了些裂縫了。
張懋遠遠的看向那一邊,嘴角輕撇,暗自笑了笑。
這一邊,確實出了些問題,不過,可沒有張懋所想的那般出現裂痕。
三位閣臣,都有著清醒的理智,知道他們需要什麽,該做什麽,往常不是無有分歧,但溝通也從來皆是順暢。
因而,此時謝遷已是開頭說了:“賓之,我有一說一,今日你做的不妥!”
臨時湊在一起的高端奏對,議一樁關於外戚張鶴齡的彈劾案子,他不覺得不行。他和劉健都覺得不能讓張鶴齡的入仕給朝堂開壞頭。
結果彈劾未成,再後來,更變成了幾位朝堂大佬對一個小小6品衙門事務的商議。身為朝堂內的核心重臣,可不覺得,在此時討論一個小小的6品衙門是全然不足輕重的事,蓋因為,如今此衙門的主官,是個外戚張鶴齡,且是極得陛下寵幸的張鶴齡。他們此舉反而給張鶴齡的職事開了個好頭。
本來,按著他們以往的法子,冷場之後,陛下必然無奈,或者下個令,他們下去商議,或者讓他們直接下去商議,結果無有區別,總之,事也順了。
然而,作為閣臣的李東陽卻在此時,出麵主持了這場高端奏對,把陛下從中摘了出去,變成了他們和張鶴齡這個外戚之間的商議。
也是這一契機,英國公和兵部、督查院跟著進場,把小小的一件事延伸到極遠,和陛下更是完全沾不上邊,這讓謝遷很不滿。
但他們合作多年,有一點是好的,能直言,亦能商量,產生隔閡的幾率很小。因此,他們才會成為最為團結,且有戰鬥力的內閣。
李東陽不在意謝遷的態度,謝遷能言善辯,會說理,但是會說理的人也容易較理,內心中很容易便會形成固定概念,變成了究理,甚至偏執。他不想因為彼此的意識不同,產生更大分歧。
他反而朝劉健問道:“首輔,您也覺得,我做的不對嗎?”
劉健淡淡笑道,搖了搖頭:“朝堂政事,哪有絕對的對與錯,老夫覺著,賓之你對,也不對。對的是,一場奏對完滿解決,並未掀起太大波瀾。而錯的是,今日的奏對,除了那張家小兒,對我們這些閣臣、兵部、督查院,甚至都督府,都無有任何意義。朝堂的規矩、體製,沒有任何進境,是為無用功。”
“賓之,於喬,在老夫看來,規矩和體製,比一兩事務更為重要。因大事不好耽誤,免得真就耽誤了政事,因而,老夫多常時候,總會執著的因著一兩小事與陛下產生分歧。老夫想,你二人應是能明白老夫的苦心吧!”
謝遷點頭道:“首輔的決斷,謝某自是知道,謝某也是讚同的。往日裏我等不正是這般做的嗎?可今日,賓之他,卻是當了迴裱糊。且,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難不成,我等也要如那紙糊閣老一般,使得規矩再打迴原形?”
李東陽的臉頰不為所覺的抖了抖,他以前便不覺得對,但他也不知何為對,總是矛盾。而今日呢,讓他更多了許多思量。
李東陽輕撫了撫額頭,看向謝遷道:“於喬,我等身為臣子,實不該總以逼迫陛下來完成所謂的理想,立所謂的規矩啊!”
謝遷不在意,捋著胡須,沉聲道:“賓之,此言差矣,何談逼迫?我等身負陛下所托,身為內閣閣臣,輔佐陛下,致君堯舜。我等當年便在東宮多有教導陛下,更當知道,陛下並非是一位雄主…”
劉健斷然打斷:“於喬,莫說此等話,這不該是我等臣子該說的。”
謝遷默然,但轉瞬間,他繼續道:“首輔,我並非詆毀陛下,謝某認為,陛下並非雄主,但可稱明主。因而,在陛下之下,我等才可有更快實現理順朝堂上下的機會。
首輔您當初所言,要使大明朝堂,上下順遂,無論繼位的是昏君、明君、暴君,皆不會受其影響。政事通達,至國富民安,謝某極為讚同。我記得賓之你亦是讚同,這許多年來,我等皆是朝著此目標而行,怎就突然起了反複?”
“是啊,無論何君,無法影響朝堂秩序運轉。”
李東陽似乎仔細的念了念這句話,稍頃,他感歎道:“若是如此,那君還是君嗎?”
劉健和謝遷皆是沉默了,君自然是君,隻是,這位君除非要徹底敗壞祖宗江山胡搞,否則,大致……
“首輔,於喬,我等皆是明白,這必然是個極大的矛盾。這矛盾的結果,無非便會有那麽幾種結果,一,君極力要打破這些規矩,但可以想象,幾代傳承,根深蒂固之後,很難,朝廷將會混亂。
二,君隱不見,君還是君,國家需要,百姓需要,他必然還須是君。但他不出,不理,這必又是矛盾,朝廷依然混亂。
此二點李某擔心,倒亦不覺得能影響到朝堂根本,怕就怕第三種可能。
那便是,前兩種下的君,遇到了有心思的臣,那大明江山就真的完了。首輔,李某一向尊您敬您,李某知道,您為大明,為朝堂,皆是公心,你處事決斷,皆讓我等佩服。您是如此,但您可曾想過,您百年之後,後繼者呢,是否皆是如您這般?”
謝遷脫口而出道:“那是後世的事了,我等隻能活個幾十載,還能操心到後世之事?”
劉健卻是短暫沉默了,他也不由的思索了,稍頃,他才笑著道:“賓之,人都言,你善謀,老夫覺得,你這個謀,不止善,且遠。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你當的起這善謀二字。”
劉健的誇讚,李東陽並不在意,他依然眼神灼灼的看著劉健,隻見劉健依然笑著,道:“因而,老夫才覺得,規矩比一兩政事重要,隻有在規矩的框架下運行,才不會行差踏錯,即便出了一二不肖,那也無傷大雅,終歸會迴到原位!”
君臣,自古以來對立,無非是君壓臣、臣壓君,太祖罷宰相,把君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可無論如何變,終又成了如此格局,世情便是這般頑固。
君權大則不利,難道臣權下的框架就一定有利?
若是此間出了一位雄主呢?
或是,從東宮,從皇子之時便根本上消除了雄主誕生的可能?
李東陽越是想,越是不敢想。
李東陽心中暗歎,他不想再說了,每個人都有理想和信念,他自問也有,但他不執著,即便是他這樣不算執著的人,亦很難被人左右,何況是劉健和謝遷這樣堅定的人。
……
乾清宮殿內。
朱佑樘有些累了,身邊的內侍輕輕的給陛下捶打著肩頭,但似乎並未讓他消解多少。
且,他抬手擰著眉心,思緒翻飛,心潮不斷湧動,讓他的精神更加疲憊了幾分。
謝遷言他並非雄主,他當然無法知道謝遷對他的評價,可若是知道,他雖可能不大舒服,但大致也是讚同的。
因而,作為一個不雄的君主,他時常思考,也時常聽取別人的意見。再把意見、思考、現實,以及暢想結合一起,做出他的判斷或是決定。
當然,很多時候他的決定無法成行罷了。
而此刻,他又是在思索了,且很意外的,他的思索和李東陽異曲同工。
殿內響起聲音:“陛下,臣請告退!”
朱佑樘迴過神,下意識的皺眉:“嗯?你還未走?”
張鶴齡有些無語,不是說用膳嗎?
好吧,你不給吃的,我可以迴去吃啊。但您沒讓啊,我怎麽走,還當我是以前的張鶴齡呢?即便是以前的張鶴齡,當著你這位皇帝的麵前,也不曾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吧。
“哈哈,倒是朕的不是了!”
朱佑樘笑了笑,反應過來了,剛商議完張鶴齡的事,他留了張鶴齡準備一起用膳。結果想事情便怔住了。
“陳準,傳膳吧!”
“奴婢遵旨!皇爺有旨,傳膳……”
隨著內侍一個一個把菜端上來,他和皇帝不曾同席,不過,給他單獨分了小份,分到他的這一小份也不差。
朝著皇帝請示了一番,他端起碗,執起箸,吃的飛快。
他是真餓了,晨間卯時不到,吃了些糕點茶水,現在已是未時,可不就餓了嗎。
總算有的吃了,他也不想去考慮,為什麽皇帝的節儉,還能有十幾個菜。總之,吃的較為滿意。
他也吃的飛快,沒一會,他麵前的菜和米飯就被他大半填到了肚子裏。摸了摸肚子,總算踏實了。
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人可不就追求些這個嗎。若是能吃好喝好住好,再過些不被欺壓,不用煩惱的日子。即便是壽數少些,也無關緊要了。
可惜啊,哪裏都不容易!
“長孺,你這胃口可真好啊!”
張鶴齡正在感慨,而此時,朱佑樘已是放下銀箸,有些羨慕道。
“陛下,臣是餓了,吃得狼狽了,有失禮儀,臣有罪!”
和皇帝吃飯,是好待遇,但可不是好福利。皇帝麵前,大臣們吃的拘謹,皇帝動筷,他們才能開動,且不能吃的太不注意,太快,狼吞虎咽的,那便是失禮。
他倒不在意這些,在皇帝姐夫麵前,他不需要擺那些刻意的拘謹。
不過,他也有注意的,那便是,要趕在皇帝吃完之前先吃的差不多來等著。因而,他算是吃的比平常更快些。
吃的時候隻是偶爾注意下殿上的皇帝,倒沒去細心觀察,結果沒想到,現在一注意,是朱佑樘等著他的,顯然朱佑樘也是關心到了這一點,盡管不吃了,也未曾停下來。
張鶴齡稍有些感動。
“收了吧!”
朱佑樘看到了張鶴齡的表情,他倒不是刻意如此,以往亦有留大臣用膳的時候,他也是如此。但張鶴齡的細心和流露出來的神情,讓他滿意。
人要懂的感恩,也要懂的去體會別人,這樣才能有情,君和臣為何便不能有情?
“事也辦了,膳也用了,你該是要迴去做你的事了!”
張鶴齡迴道:“陛下,那,臣請告退!”
“嗯!”
朱佑樘微微頷首,不過稍一思忖,還是交待道:“長孺,今日你的決定,朕支持了你。殿中的情形你也看著了,幾部皆是有些意見的。五城兵馬司,五個衙門,現如今你這東城兵馬司成了獨一份的低品實務衙門,偏還是軍製。算是開了我大明體製的先河。
你今日的說辭和表現皆是尚可,但說和做是兩迴事。你該當知道,開先河之人,往往極為艱難,朕希望你慎之重之。若是三月之後,兵馬司一團糟,那即便朕也無話可說了。介時,今日這一件小事,所帶來的影響將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張鶴齡略一思索,迴奏道:“陛下,臣明白,臣亦是想好好的做些事情。兵馬司確實不易,像這般6品的實務衙門,若不是軍製,若不是今日正好趕上了,怎會有禦前奏對的機會。
往前兵馬司尚有直接上陳奏疏供皇帝陛下禦覽的權力,可如今,通政司到司禮監再到內閣,一層層下來,即便想陳到陛下的案頭亦是不易。臣亦是沒法子,否則也不會糾纏不清了。
其實臣未接任之前便想過,低品辦大事,有好有壞。對這些低品的人而言,更有好壞。若是務虛者,那是好事,一個6、7品的官職若能換來錚錚氣節,所謂風骨,他們會削尖腦袋往裏鑽。比如給事中,比如那些低品的禦史,每每高唿仗義死節的便是他們了。
可對幹實務的衙門而言,品低,管不了人啊。順天府抬了正三品,偶爾還可掛個太子三少、左右侍郎,即便是附廓知縣也能有個6品,不正是為了能高品壓人嘛!”
朱佑樘笑了笑道:“哈哈,你是越來越敢說了,要是外麵那些禦史言官聽到你之所言,彈劾的章本能淹了朕!”
張鶴齡撇撇嘴,道:“陛下,臣可不怕他們,若是叫囂,臣沒理,可以躲著讓著,若是有理,臣可不會輕饒了!”
朱佑樘謔笑道:“便如今日的吳尚那般?”
張鶴齡道:“大致如此吧,前年那個李夢陽,因臣自身不太幹淨,因而,即便他在臣身上賺名望,甚至對臣動手,臣依然躲了讓了。可如今,臣算是暫且幹淨了,可不會慣著!”
“好了好了,別在朕跟前顯擺你的處事為人了。也就是朕容你,皇後護你,否則,今日別管你有理無理,少不得一頓處置。”
“陛下,那是!”
張鶴齡真心道:“若是沒有陛下撐腰,臣怎敢,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幹點雜事,等著背鍋了!”
“去做你的事吧,想提品,想升官,好好的把事做下來!”
“臣遵旨!”
張鶴齡遵命之後準備退下,可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一句:“陛下,臣有些擔心!”
“嗯?”
朱佑樘疑惑道:“怕做不好?之前不是說的堅定異常,說隻要權責分明,兵製是在兵部,但除了諭旨和正常監督,別讓那麽多人管著你們。且隻要這第一次的軍備補給,後麵的,除了正常俸祿,若是做不出模樣,皆不要任何部門來供給。甚至還放出大話,做好了,還要上交多少銀子予國庫?
正是因你的豪言,朕算是隱隱給你做了這個擔保,這才讓他們暫且無話可說。怎麽?話剛出去,你就擔心了?朕有言在先,你若是再提甚要求,別想了!”
“陛下,臣不擔心做事,臣反而擔心事做了不能盡全功。兵馬司衙門太小了,隻有區區六品,因著臣是伯爵,是陛下的人,這才能得到陛下您的關注。即便如此,臣亦是擔心,擔心一旦事有利益糾葛,臣這裏會有人打主意。臣自是會擋著,也不怕他們糾纏。但陛下這裏少不得便會有人吵擾,也會讓陛下為難。
即便最後堅持著把諸事做上了正軌,但臣總不可能永遠坐在這6品指揮使的位置上吧?之後接任的人,會如何?臣一點信心都沒有。做事難,成事難,但若是想變壞,太容易了!”
朱佑樘也是思量,張鶴齡的擔心不無道理,他可以預見,大有可能。可此時亦是無法。
或許朕不能隻做,在態度上,偶爾也該堅決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