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某種考校吧,事關重大,君臣齊聚一殿,耐心的等待著。
老白不愧是老帥,很沉穩,沒有和小年輕似的咋咋唿唿叫喚,老六放心,讓我去,我到了東海後肯定幹死他們如何如何的。
高下立判,之前好多兵部將領就是如此,一聽說舟師叛亂有仗打,一蹦三尺高,弄他,幹死他,整,趕緊滴,和一群二杆子似的。
一問誰能當大帥,都不吭聲了,讓他們衝殺戰陣,一百個同意,武將出頭就靠幹仗,可大帥不止是要率兵打仗,涉及太多太多的事了,光是一個後勤補給就能刷下去九成的將領,涉及到算學了,一般讀書人都算整不明白,更別說將領們了。
老白沉吟許久,一會看看軍報,一會看看輿圖,最後又繞著輿圖走了兩圈,滿麵凝重之色。
老六微微頷首,他就喜歡這種沉穩勁兒,越是緊要關頭越不能亂了方寸。
“涳縣、白城、柳山,易守難攻,於爻縣合圍之勢…”
白修竹終於開口了,擰著眉:“若進東尚,必先取這三城,三城守望相助唇齒相依,難怪殿下難進寸步,無論攻打哪一座城,另外二城必會馳援相助令殿下陷入重重圍困插翅難逃之局。”
“不錯,朕也是這般想的。”
老六滿意的點了點頭,說完後微微咳嗽了一聲。
最近也不知是上火還是怎麽迴事,嗓子總是發癢,外朝甚至有傳言說老六要嘎了。
白修竹的切入點很刁鑽:“若末將是厲良玉那老賊,重兵把守三城,進可攻退可守,進,謀東慶,退,守東雲,東有戰船策應,以供給糧草軍需,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掊之,三城,正是掎角之勢。”
一針見血,就是掎角之勢,進可攻退可守,看似無關緊要的爻縣,附近全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沒去過東海的白修竹能一眼看出端倪,足見其能力。
“白帥說的是,若不盡早奪迴三城,舟師作亂之勢愈發不可收拾。”
太子滿麵愁容:“齊燁他…他如今在爻縣何嚐不是被困之局,非是亂軍困他,是他不願退,自己困住了自己,一旦三城出兵,退的又不及時被亂軍咬住,退的越慢,東慶失城越多。”
不少老臣無聲的歎息著,齊燁兵力少,少的可憐,還要守著爻縣,無非就是不想讓舟師打迴東慶道,寸土必爭。
之前大家也討論過,換了任何人,捫心自問,不會守爻縣,太過兇險,隻是若退的話,這一退就會將爻縣後方,至少東慶道七城拱手相讓。
舟師作亂初期,從朝廷了解的情況來看,反應最迅速的正是齊燁,最出彩的,或是說唯一有建樹的,同樣是齊燁。
如果南關戰功還讓齊燁的名聲以及其他事情被懷疑的話,東海舟師作亂這件事,將會讓天下所有人閉嘴,沒有人再敢對齊燁發出任何質疑。
老六對白修竹的分析很滿意,不用長篇大論,點到即止。
“白卿,若你親臨戰陣,需用多少兵力,又需多少日可克下三城。”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白修竹哪能聽不懂。
“若隻是奪迴三城,七萬兵力,圍三城困而不打,既是攻城,亦是防舟師亂軍越過爻縣進犯東慶。”
老六和太子對視一眼,這也是父子二人能想到最萬全的方法,看似打,實則守,壓縮舟師活動空間。
白修竹思索了片刻,繼續說道:“至於這耗時…五十日足矣,五十日內,必下三城。”
群臣聽罷,下意識看向兵部尚書孫功。
孫功嗬嗬一樂,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
就在前幾日,老六也問過孫功同樣的問題,老孫說需要兩個月,比老白多一個月,但是,他需要十萬兵力。
要知道平亂這種事可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麽吹牛b就怎麽吹牛b,領了帥令就要說到做到,可以上下浮動個幾日,但是不能差太多,你說五十天,結果打了五十年,這不扯淡嗎,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算朝廷不重懲,名聲也沒了,軍中無人會服他,再也沒有統軍的機會了。
要說這一點,做的最好的還的是宇文檀,這老家夥最是信守諾言。
前朝那會,老六造反快打到京中的時候,宇文檀在朝中也立下軍令狀了,十日內,必結戰事,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
要麽說人家宇文檀從來不吹牛b,一口唾沫一口痰,從不虛言,帶兵出京,路上四日,見了康止戈後投降用了一日,之後帶著老六的大軍迴京中,路上也是四日,入城一日,加起來正好十日,不多不少正好十日,結束了戰事。
“孫卿十萬兵力,六十日。”
老六微微頷首:“白卿所言,七萬兵力,五十日,好,便是朕禦駕親征,也需至少五萬大軍三十日才可攻下三城。”
這話倒不是吹牛b,老六在戰場上的確很猛,但是得有一個前提,和齊懷武距離越遠打的越猛,距離越近越倒黴,順風局必須打成逆風局那種倒黴催。
老六肯定是不能親自去的,孫功要坐鎮兵部調兵遣將建立補給線等事,那麽最佳人選自然是白修竹了。
眼看著老六要開口了,白修竹再次搖了搖頭。
“就是不知這爻縣中,殿下還能守多久,末將孟浪,殿下…殿下不應死守。”
群臣連連點頭,都知道齊燁是個牛脾氣,國朝寧可失爻縣和爻縣後麵的城池,也不想齊燁死守最後真的死在了爻縣。
現在全京中都知道了,尚未婚嫁的太子少師府大小姐有身孕了,一旦齊燁出了事,齊懷武得給京中點了。
值得一提的是,齊燁也好,季渃嫣也罷,二人身份非比尋常,女子懷孕了,卻未嫁,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可全京城對季渃嫣隻有敬佩,南關亂,齊燁跑南關去了,迴來的時候老爹又被冤枉了,之後又搞科考的事,眼瞅著過年能消停幾天了,提前跑東海去了,估計是猜到厲良玉反,試問,這樣一個為國朝跑東跑西的國朝世子,老婆懷孕了都顧不上,更沒時間成親,誰會說三道四,誰敢說三道四。
“齊燁安危,朕知曉的,此事不勞白卿掛心,朕,欲要你掛帥平亂,為國朝平定東海之亂,先領大軍五萬駐守爻縣,入秋前,朕為你湊夠十萬大軍,十萬大軍五十日內,奪迴涳縣、白城、柳山三城,再步步為營收複東雲失地,五十日,奪迴涳縣三城,可敢立軍令狀!”
即便心中有猜測,現在確定自己會煥發職業第二春,白修竹激動的老臉漲紅。
“老臣,定不辱…”
話沒說完,禁衛匆匆跑了進來:“陛下,嵐城知州宇文術急報,寧城折衝府急報!”
“取來!”
太子連忙迎了上去將兩封軍報取了過來,熊思賢奪過一封,老六奪過一封,群臣全都湊了過去。
結果這一看,大殿之中連唿吸聲都沒有了,孫功咧著大嘴,一群兵部將軍吞咽著口水,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這…這是…”
老六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都忘咳嗽了:“這的確是宇文術的親筆書信,可…”
唯一沒看軍報的白修竹不由問道:“難不成舟師打迴了東慶道,打到了嵐城?!”
小二瞠目結舌的說道:“涳縣、白城、柳山…打…打下來了。”
“打下來了?”白修竹瞪大了眼睛:“何人打下來的。”
“齊…齊燁。”
“這怎麽可能,齊燁有多少兵力?”
“七千。”
“七千人打的哪座城。”
“三座城。”
白修竹一臉你他媽在逗你白大爺的神情:“七千人,三座城,輾轉三城疲兵而戰,糊塗啊,攻而不守乃是兵家大忌…”
老六咧嘴打斷道:“是七千人,同時打的三城。”
“同…同時,這…殿下會妖法不成,七千人耗費了多少時日?”
“三日。”
老六指了指宇文術寫的軍報,滿臉古怪之色:“齊燁麾下有一異…有一我大康猛將,名為賁,原山林山狼部族長。”
白修竹下意識說道:“此人倒是知曉,每隔幾日便尋人代筆發送信件至南關,詢問南野三期宅院是否建蓋完畢。”
“原本一日一夜就可攻下三城,隻是這賁走的是山林小路,到了粿縣。”
“粿縣?”白修竹低頭看了眼輿圖,徹底服了:“這蠢…這猛將迷路了?”
“應是…應該如此吧,因到了粿縣,延誤了一日。”
“天方夜譚!”
白修竹一把奪過熊思賢手中的軍報,十目一行掃過後,下意識問出了一句話。
“難道是幽王…率幽騎去東海了?”
沒人吭聲,人家齊懷武在西關待的好好的,也沒任何兵馬調動,就是齊燁自己打下來的。
將兩封軍報最後一個字看完後,白修竹恢複了平靜。
平靜的白修竹後退一步,再次施了一禮:“陛下,末將已將山林四部百姓遷至平城,這便去兵部交令,南關諸事繁雜,末將還需盡早啟程迴南關。”
沒人吭聲,沒好意思。
沒錯,你趕緊迴去吧,這還選雞毛平亂大帥了,湊點人和糧草趕緊齊燁送過去得了,現成的大帥擱東海等著呢,朝廷這倆月純純就是瞎操心。
老白不愧是老帥,很沉穩,沒有和小年輕似的咋咋唿唿叫喚,老六放心,讓我去,我到了東海後肯定幹死他們如何如何的。
高下立判,之前好多兵部將領就是如此,一聽說舟師叛亂有仗打,一蹦三尺高,弄他,幹死他,整,趕緊滴,和一群二杆子似的。
一問誰能當大帥,都不吭聲了,讓他們衝殺戰陣,一百個同意,武將出頭就靠幹仗,可大帥不止是要率兵打仗,涉及太多太多的事了,光是一個後勤補給就能刷下去九成的將領,涉及到算學了,一般讀書人都算整不明白,更別說將領們了。
老白沉吟許久,一會看看軍報,一會看看輿圖,最後又繞著輿圖走了兩圈,滿麵凝重之色。
老六微微頷首,他就喜歡這種沉穩勁兒,越是緊要關頭越不能亂了方寸。
“涳縣、白城、柳山,易守難攻,於爻縣合圍之勢…”
白修竹終於開口了,擰著眉:“若進東尚,必先取這三城,三城守望相助唇齒相依,難怪殿下難進寸步,無論攻打哪一座城,另外二城必會馳援相助令殿下陷入重重圍困插翅難逃之局。”
“不錯,朕也是這般想的。”
老六滿意的點了點頭,說完後微微咳嗽了一聲。
最近也不知是上火還是怎麽迴事,嗓子總是發癢,外朝甚至有傳言說老六要嘎了。
白修竹的切入點很刁鑽:“若末將是厲良玉那老賊,重兵把守三城,進可攻退可守,進,謀東慶,退,守東雲,東有戰船策應,以供給糧草軍需,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掊之,三城,正是掎角之勢。”
一針見血,就是掎角之勢,進可攻退可守,看似無關緊要的爻縣,附近全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沒去過東海的白修竹能一眼看出端倪,足見其能力。
“白帥說的是,若不盡早奪迴三城,舟師作亂之勢愈發不可收拾。”
太子滿麵愁容:“齊燁他…他如今在爻縣何嚐不是被困之局,非是亂軍困他,是他不願退,自己困住了自己,一旦三城出兵,退的又不及時被亂軍咬住,退的越慢,東慶失城越多。”
不少老臣無聲的歎息著,齊燁兵力少,少的可憐,還要守著爻縣,無非就是不想讓舟師打迴東慶道,寸土必爭。
之前大家也討論過,換了任何人,捫心自問,不會守爻縣,太過兇險,隻是若退的話,這一退就會將爻縣後方,至少東慶道七城拱手相讓。
舟師作亂初期,從朝廷了解的情況來看,反應最迅速的正是齊燁,最出彩的,或是說唯一有建樹的,同樣是齊燁。
如果南關戰功還讓齊燁的名聲以及其他事情被懷疑的話,東海舟師作亂這件事,將會讓天下所有人閉嘴,沒有人再敢對齊燁發出任何質疑。
老六對白修竹的分析很滿意,不用長篇大論,點到即止。
“白卿,若你親臨戰陣,需用多少兵力,又需多少日可克下三城。”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白修竹哪能聽不懂。
“若隻是奪迴三城,七萬兵力,圍三城困而不打,既是攻城,亦是防舟師亂軍越過爻縣進犯東慶。”
老六和太子對視一眼,這也是父子二人能想到最萬全的方法,看似打,實則守,壓縮舟師活動空間。
白修竹思索了片刻,繼續說道:“至於這耗時…五十日足矣,五十日內,必下三城。”
群臣聽罷,下意識看向兵部尚書孫功。
孫功嗬嗬一樂,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
就在前幾日,老六也問過孫功同樣的問題,老孫說需要兩個月,比老白多一個月,但是,他需要十萬兵力。
要知道平亂這種事可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麽吹牛b就怎麽吹牛b,領了帥令就要說到做到,可以上下浮動個幾日,但是不能差太多,你說五十天,結果打了五十年,這不扯淡嗎,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算朝廷不重懲,名聲也沒了,軍中無人會服他,再也沒有統軍的機會了。
要說這一點,做的最好的還的是宇文檀,這老家夥最是信守諾言。
前朝那會,老六造反快打到京中的時候,宇文檀在朝中也立下軍令狀了,十日內,必結戰事,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
要麽說人家宇文檀從來不吹牛b,一口唾沫一口痰,從不虛言,帶兵出京,路上四日,見了康止戈後投降用了一日,之後帶著老六的大軍迴京中,路上也是四日,入城一日,加起來正好十日,不多不少正好十日,結束了戰事。
“孫卿十萬兵力,六十日。”
老六微微頷首:“白卿所言,七萬兵力,五十日,好,便是朕禦駕親征,也需至少五萬大軍三十日才可攻下三城。”
這話倒不是吹牛b,老六在戰場上的確很猛,但是得有一個前提,和齊懷武距離越遠打的越猛,距離越近越倒黴,順風局必須打成逆風局那種倒黴催。
老六肯定是不能親自去的,孫功要坐鎮兵部調兵遣將建立補給線等事,那麽最佳人選自然是白修竹了。
眼看著老六要開口了,白修竹再次搖了搖頭。
“就是不知這爻縣中,殿下還能守多久,末將孟浪,殿下…殿下不應死守。”
群臣連連點頭,都知道齊燁是個牛脾氣,國朝寧可失爻縣和爻縣後麵的城池,也不想齊燁死守最後真的死在了爻縣。
現在全京中都知道了,尚未婚嫁的太子少師府大小姐有身孕了,一旦齊燁出了事,齊懷武得給京中點了。
值得一提的是,齊燁也好,季渃嫣也罷,二人身份非比尋常,女子懷孕了,卻未嫁,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可全京城對季渃嫣隻有敬佩,南關亂,齊燁跑南關去了,迴來的時候老爹又被冤枉了,之後又搞科考的事,眼瞅著過年能消停幾天了,提前跑東海去了,估計是猜到厲良玉反,試問,這樣一個為國朝跑東跑西的國朝世子,老婆懷孕了都顧不上,更沒時間成親,誰會說三道四,誰敢說三道四。
“齊燁安危,朕知曉的,此事不勞白卿掛心,朕,欲要你掛帥平亂,為國朝平定東海之亂,先領大軍五萬駐守爻縣,入秋前,朕為你湊夠十萬大軍,十萬大軍五十日內,奪迴涳縣、白城、柳山三城,再步步為營收複東雲失地,五十日,奪迴涳縣三城,可敢立軍令狀!”
即便心中有猜測,現在確定自己會煥發職業第二春,白修竹激動的老臉漲紅。
“老臣,定不辱…”
話沒說完,禁衛匆匆跑了進來:“陛下,嵐城知州宇文術急報,寧城折衝府急報!”
“取來!”
太子連忙迎了上去將兩封軍報取了過來,熊思賢奪過一封,老六奪過一封,群臣全都湊了過去。
結果這一看,大殿之中連唿吸聲都沒有了,孫功咧著大嘴,一群兵部將軍吞咽著口水,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這…這是…”
老六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都忘咳嗽了:“這的確是宇文術的親筆書信,可…”
唯一沒看軍報的白修竹不由問道:“難不成舟師打迴了東慶道,打到了嵐城?!”
小二瞠目結舌的說道:“涳縣、白城、柳山…打…打下來了。”
“打下來了?”白修竹瞪大了眼睛:“何人打下來的。”
“齊…齊燁。”
“這怎麽可能,齊燁有多少兵力?”
“七千。”
“七千人打的哪座城。”
“三座城。”
白修竹一臉你他媽在逗你白大爺的神情:“七千人,三座城,輾轉三城疲兵而戰,糊塗啊,攻而不守乃是兵家大忌…”
老六咧嘴打斷道:“是七千人,同時打的三城。”
“同…同時,這…殿下會妖法不成,七千人耗費了多少時日?”
“三日。”
老六指了指宇文術寫的軍報,滿臉古怪之色:“齊燁麾下有一異…有一我大康猛將,名為賁,原山林山狼部族長。”
白修竹下意識說道:“此人倒是知曉,每隔幾日便尋人代筆發送信件至南關,詢問南野三期宅院是否建蓋完畢。”
“原本一日一夜就可攻下三城,隻是這賁走的是山林小路,到了粿縣。”
“粿縣?”白修竹低頭看了眼輿圖,徹底服了:“這蠢…這猛將迷路了?”
“應是…應該如此吧,因到了粿縣,延誤了一日。”
“天方夜譚!”
白修竹一把奪過熊思賢手中的軍報,十目一行掃過後,下意識問出了一句話。
“難道是幽王…率幽騎去東海了?”
沒人吭聲,人家齊懷武在西關待的好好的,也沒任何兵馬調動,就是齊燁自己打下來的。
將兩封軍報最後一個字看完後,白修竹恢複了平靜。
平靜的白修竹後退一步,再次施了一禮:“陛下,末將已將山林四部百姓遷至平城,這便去兵部交令,南關諸事繁雜,末將還需盡早啟程迴南關。”
沒人吭聲,沒好意思。
沒錯,你趕緊迴去吧,這還選雞毛平亂大帥了,湊點人和糧草趕緊齊燁送過去得了,現成的大帥擱東海等著呢,朝廷這倆月純純就是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