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的“大軍”安營紮寨了,就堵在江州西門。
守城的,想守城,又不想死戰的,研究齊燁。
攻城的,想攻城,同樣不想死戰的,研究譚家人。
研究齊燁的譚家人,看著信,差點射譚敬宗臉上的信。
信很短,莫須問寫的,以齊燁的身份。
大致意思就是猜到你們譚家人怎麽想的了,裝傻充愣,怕本世子進城弄你們,不開城門,覺著自己是地頭蛇,覺得和高句麗的關係好,以後平亂大軍來的時候,隨便找個理由就糊弄過去,本世子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們,想都別想,開城門,不弄你們,不開城門,以後一定弄你們,朝廷官軍來了後,甭管誰是大帥,我一定弄死你們譚家人,我說的,盤古都留不住你們!
研究譚家人的齊燁呢,蹲在帳篷前,槽點滿滿。
“這是江城啊,還是漢城,不是,這譚家人是財閥啊,江州知府怎麽和韓國總統似的,十三年,死了仨抓了四個,太尼瑪高危了吧。”
之前齊燁根本沒想過要來江城,至少他這個前軍討逆大都督是沒太大必要過來的,因此隻對江城有個大概的了解,剛剛莫須問將城中情況一說,齊燁聽的直咧嘴。
知道好多地方被世家把控,南地那邊也有這種情況,也見識過,隻是齊燁沒想到江州的情況這麽嚴重。
其他地方的世家把控,最起碼做個表麵功夫,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哪怕看不順眼,脾氣好一點的,最多就是孤立,陰損一點的,往身上潑髒水,想方設法將人弄走,弄垮台。
江州倒好,知府上任了,譚家人直接跑人家麵前,問的特別直白,以後跟我們譚家混,不,這都不是詢問,而是通知。
如果這個新上任的知府跟著譚家混,那就相安無事,大家一起吃香喝辣。
如果這個新上任的知府不跟著譚家混,五天挨八頓,三天一小揍,五天一大揍,平常算熱身,和踹狗似的,當官的都沒辦法出門,出門就挨揍,在府裏待著也沒用,譚家大少爺譚敬宗翻牆進去揍他們,大半夜從床上薅下來踹。
開朝到現在差不多十三年,換了八個知府。
前七個,剛開朝那會來了倆,一個不堪受辱自縊的,一個挨揍的時候還手了,被活活踹死了,還有一個想要去朝廷告禦狀大半夜騎馬跑出城摔死的。
剩下那四個,全都被抓了,舟師抓了一個,朝廷抓了一個,譚家抓了倆。
舟師抓的那個,是因為被譚家舉報通賊,收私掠船好處。
朝廷抓的那個,是因為貪贓,也是譚家舉報的。
譚家抓的那倆,說是欺辱百姓,搶奪百姓家產,抓了後想要送到知州府,然後被“百姓”給活活打死了。
可以這麽說,整個江州,譚家想讓誰死讓誰死,想讓誰什麽時候死就什麽時候死。
齊燁倒不是心疼這些當官的,沒一個好貨色。
本地調過來的,舟師那邊安排的。
朝廷委派過來的,不用想,操辦的吏部官員肯定是出身東海。
那麽多官員,幾任知府,也是活該,正兒八經的清官,好官兒,也不可能和舟師或是世家有牽扯,朝廷更不會將這種門麵似的官員安排到東海來送死。
一碼歸一碼,譚家的行事風格也的確是霸道,把官員當狗似的對待。
江州是大城,有可以航海的船,有能夠征募的青壯,更有大量的補給,都是平亂所需要的。
可這些平亂所需要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譚家人點頭。
這就是說,哪怕開了城門,除非給譚家人全弄死,要不然沒辦法在江城獲得任何幫助。
不說譚家人不欺負百姓隻欺負“同行”罪不至死,哪怕是全都都該弄死,齊燁目前也沒辦法下手,下手了,高句麗一定會借機摻和進來。
莫須問給出的建議是“交好”,譚家人最在乎顏麵,愛麵子,就屬於韓國男人泡養馬,西地那非當飯吃,硬裝,死要麵子活受罪,給他們麵子,大家都能笑臉相逢,不給他們麵子,就比如舟師大帥厲良玉,死磕!
齊燁倒是無所謂,給麵子就給麵子唄,為了獲得幫助,他跪舔都行。
但是吧,按照莫須問的猜測,即便譚家人開城門了,也未必能給到齊燁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幫助。
這裏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了,齊燁給麵子了,說恭維話,說好話,譚家人開城門了,齊燁入城了,齊燁想要獲得實質性的幫助,譚家人不想幫助,不肯出血。
不想幫助,不肯出血,齊燁就得罵,就得打人,就不會給麵子了。
齊燁不給麵子了,死都想要麵子的譚家人,開始急眼。
譚家人一急眼,齊燁不止要打他們,還要弄死他們。
最後,還是屁用不頂。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開不開城門,而是在於即便開了城門,如何說服譚家人幫助大家。
“等著吧。”
齊燁轉了會圈兒,季小鹿跑了過來,笑嘻嘻的。
“打他們嗎?”
齊燁搖了搖頭:“先按兵不動吧。”
“那吃飯。”
季小鹿跑走了,片刻後抱著一個大鍋,生火,切肉。
齊燁嗅了嗅鼻子:“牛肉啊?”
“嗯,爻縣有一個老牛走走路摔死啦,被我撿了起來。”
齊燁沒吭聲,之前他見識過更離譜的。
在爻縣的時候,齊燁也是有口無心的說了一些急救方麵的事,比如心髒複蘇。
季小鹿和賁就聽進去了,然後倆人去城外放風箏,季小鹿見到一頭牛,說這頭牛病了,賁說他要給這頭牛做心髒複蘇,然後就給牛的心髒掏出來了,各種擠壓複蘇,沒救活,最後被小鹿給烤了。
小鹿的手藝很好,不但會烤,還會鐵板,鐵板是齊燁教她的。
聞著香味的小夥伴們都圍了過來,圍成一圈等待蹭吃。
季小鹿咧著嘴笑道:“你們吃幾分熟的。”
“幾分熟”也是跟著齊燁學的。
有用的事,小鹿一件記不住,和吃有關的,小鹿比誰都有興趣。
齊燁看了眼緊閉城門的江州,罵了聲娘:“三分熟的。”
三分熟的最先做好,放在了木盤裏,血刺唿啦的。
季元思滿麵惡寒:“這也沒熟啊,姐夫為何喜歡吃生的。”
“為了肌紅蛋白。”
“雞紅蛋白?”
對“新學問”總是抱有興趣的季元思雙眼發亮:“還有這說道,原來如此。”
齊燁:“你懂啊?”
“懂啊。”季元思羞澀一笑:“兒時倒是如此,隨著年歲漸長,略有發黑。”
齊燁愣了一下,沒聽懂。
季元思朝著小鹿喊道:“我也要三分熟的。”
齊燁剛要問小舅子是不是理解錯了,月泉叫道:“叔兒您快看,放吊籃了。”
大家齊齊望了過去,隻見城頭放下一個吊籃,吊籃中是一個穿著甲胄的年輕人。
旺仔定睛望去:“穿著儒袍,長相文質彬彬身材高瘦,剛剛又站在城門之上眾星捧月,這難不成是譚家家主譚孝?”
“不能吧?”齊燁滿腹狐疑:“他就不怕被咱們抓了當人質?”
莫須問下意識說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大家瞅了瞅莫須問,又瞅了瞅齊燁,愣是不知該從哪吐槽。
首先,你莫須問說出這句話就很好笑,你是個什麽人性,好意思說這話嗎?
其次,兩軍交戰先斬來使,那是齊家父子的傳統。
小齊在南關開戰之前先斬來使,圖個好彩頭。
老齊更不用說,不但弄死敵方使節,自己派出去的使節都要弄死,就為了找借口滅對方的國。
江州譚家,膽子這麽大的嗎?
守城的,想守城,又不想死戰的,研究齊燁。
攻城的,想攻城,同樣不想死戰的,研究譚家人。
研究齊燁的譚家人,看著信,差點射譚敬宗臉上的信。
信很短,莫須問寫的,以齊燁的身份。
大致意思就是猜到你們譚家人怎麽想的了,裝傻充愣,怕本世子進城弄你們,不開城門,覺著自己是地頭蛇,覺得和高句麗的關係好,以後平亂大軍來的時候,隨便找個理由就糊弄過去,本世子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們,想都別想,開城門,不弄你們,不開城門,以後一定弄你們,朝廷官軍來了後,甭管誰是大帥,我一定弄死你們譚家人,我說的,盤古都留不住你們!
研究譚家人的齊燁呢,蹲在帳篷前,槽點滿滿。
“這是江城啊,還是漢城,不是,這譚家人是財閥啊,江州知府怎麽和韓國總統似的,十三年,死了仨抓了四個,太尼瑪高危了吧。”
之前齊燁根本沒想過要來江城,至少他這個前軍討逆大都督是沒太大必要過來的,因此隻對江城有個大概的了解,剛剛莫須問將城中情況一說,齊燁聽的直咧嘴。
知道好多地方被世家把控,南地那邊也有這種情況,也見識過,隻是齊燁沒想到江州的情況這麽嚴重。
其他地方的世家把控,最起碼做個表麵功夫,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哪怕看不順眼,脾氣好一點的,最多就是孤立,陰損一點的,往身上潑髒水,想方設法將人弄走,弄垮台。
江州倒好,知府上任了,譚家人直接跑人家麵前,問的特別直白,以後跟我們譚家混,不,這都不是詢問,而是通知。
如果這個新上任的知府跟著譚家混,那就相安無事,大家一起吃香喝辣。
如果這個新上任的知府不跟著譚家混,五天挨八頓,三天一小揍,五天一大揍,平常算熱身,和踹狗似的,當官的都沒辦法出門,出門就挨揍,在府裏待著也沒用,譚家大少爺譚敬宗翻牆進去揍他們,大半夜從床上薅下來踹。
開朝到現在差不多十三年,換了八個知府。
前七個,剛開朝那會來了倆,一個不堪受辱自縊的,一個挨揍的時候還手了,被活活踹死了,還有一個想要去朝廷告禦狀大半夜騎馬跑出城摔死的。
剩下那四個,全都被抓了,舟師抓了一個,朝廷抓了一個,譚家抓了倆。
舟師抓的那個,是因為被譚家舉報通賊,收私掠船好處。
朝廷抓的那個,是因為貪贓,也是譚家舉報的。
譚家抓的那倆,說是欺辱百姓,搶奪百姓家產,抓了後想要送到知州府,然後被“百姓”給活活打死了。
可以這麽說,整個江州,譚家想讓誰死讓誰死,想讓誰什麽時候死就什麽時候死。
齊燁倒不是心疼這些當官的,沒一個好貨色。
本地調過來的,舟師那邊安排的。
朝廷委派過來的,不用想,操辦的吏部官員肯定是出身東海。
那麽多官員,幾任知府,也是活該,正兒八經的清官,好官兒,也不可能和舟師或是世家有牽扯,朝廷更不會將這種門麵似的官員安排到東海來送死。
一碼歸一碼,譚家的行事風格也的確是霸道,把官員當狗似的對待。
江州是大城,有可以航海的船,有能夠征募的青壯,更有大量的補給,都是平亂所需要的。
可這些平亂所需要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譚家人點頭。
這就是說,哪怕開了城門,除非給譚家人全弄死,要不然沒辦法在江城獲得任何幫助。
不說譚家人不欺負百姓隻欺負“同行”罪不至死,哪怕是全都都該弄死,齊燁目前也沒辦法下手,下手了,高句麗一定會借機摻和進來。
莫須問給出的建議是“交好”,譚家人最在乎顏麵,愛麵子,就屬於韓國男人泡養馬,西地那非當飯吃,硬裝,死要麵子活受罪,給他們麵子,大家都能笑臉相逢,不給他們麵子,就比如舟師大帥厲良玉,死磕!
齊燁倒是無所謂,給麵子就給麵子唄,為了獲得幫助,他跪舔都行。
但是吧,按照莫須問的猜測,即便譚家人開城門了,也未必能給到齊燁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幫助。
這裏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了,齊燁給麵子了,說恭維話,說好話,譚家人開城門了,齊燁入城了,齊燁想要獲得實質性的幫助,譚家人不想幫助,不肯出血。
不想幫助,不肯出血,齊燁就得罵,就得打人,就不會給麵子了。
齊燁不給麵子了,死都想要麵子的譚家人,開始急眼。
譚家人一急眼,齊燁不止要打他們,還要弄死他們。
最後,還是屁用不頂。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開不開城門,而是在於即便開了城門,如何說服譚家人幫助大家。
“等著吧。”
齊燁轉了會圈兒,季小鹿跑了過來,笑嘻嘻的。
“打他們嗎?”
齊燁搖了搖頭:“先按兵不動吧。”
“那吃飯。”
季小鹿跑走了,片刻後抱著一個大鍋,生火,切肉。
齊燁嗅了嗅鼻子:“牛肉啊?”
“嗯,爻縣有一個老牛走走路摔死啦,被我撿了起來。”
齊燁沒吭聲,之前他見識過更離譜的。
在爻縣的時候,齊燁也是有口無心的說了一些急救方麵的事,比如心髒複蘇。
季小鹿和賁就聽進去了,然後倆人去城外放風箏,季小鹿見到一頭牛,說這頭牛病了,賁說他要給這頭牛做心髒複蘇,然後就給牛的心髒掏出來了,各種擠壓複蘇,沒救活,最後被小鹿給烤了。
小鹿的手藝很好,不但會烤,還會鐵板,鐵板是齊燁教她的。
聞著香味的小夥伴們都圍了過來,圍成一圈等待蹭吃。
季小鹿咧著嘴笑道:“你們吃幾分熟的。”
“幾分熟”也是跟著齊燁學的。
有用的事,小鹿一件記不住,和吃有關的,小鹿比誰都有興趣。
齊燁看了眼緊閉城門的江州,罵了聲娘:“三分熟的。”
三分熟的最先做好,放在了木盤裏,血刺唿啦的。
季元思滿麵惡寒:“這也沒熟啊,姐夫為何喜歡吃生的。”
“為了肌紅蛋白。”
“雞紅蛋白?”
對“新學問”總是抱有興趣的季元思雙眼發亮:“還有這說道,原來如此。”
齊燁:“你懂啊?”
“懂啊。”季元思羞澀一笑:“兒時倒是如此,隨著年歲漸長,略有發黑。”
齊燁愣了一下,沒聽懂。
季元思朝著小鹿喊道:“我也要三分熟的。”
齊燁剛要問小舅子是不是理解錯了,月泉叫道:“叔兒您快看,放吊籃了。”
大家齊齊望了過去,隻見城頭放下一個吊籃,吊籃中是一個穿著甲胄的年輕人。
旺仔定睛望去:“穿著儒袍,長相文質彬彬身材高瘦,剛剛又站在城門之上眾星捧月,這難不成是譚家家主譚孝?”
“不能吧?”齊燁滿腹狐疑:“他就不怕被咱們抓了當人質?”
莫須問下意識說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大家瞅了瞅莫須問,又瞅了瞅齊燁,愣是不知該從哪吐槽。
首先,你莫須問說出這句話就很好笑,你是個什麽人性,好意思說這話嗎?
其次,兩軍交戰先斬來使,那是齊家父子的傳統。
小齊在南關開戰之前先斬來使,圖個好彩頭。
老齊更不用說,不但弄死敵方使節,自己派出去的使節都要弄死,就為了找借口滅對方的國。
江州譚家,膽子這麽大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