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伯鳳的“攻略”中,江城的位置極為重要,準確來說,是江城的船,譚家的船很重要。


    梁伯鳳在信中以近乎要求的口吻,要齊燁或是朝廷必須拿下江城,拿下江城的船,沒說理由。


    從齊燁和朝廷的角度來看,江城不算太重要,江城的船也不重要。


    首先江城的海船多是往返高句麗的,全是中小型船隻,海戰也隻能打近海,靠著沙灘上的海防塔配合,守有餘,攻不足。


    江城本來就不好攻打,如果將大部分兵力和時間都耗費到譚家人身上,正中厲良玉下懷,東雲道舟師那邊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布局整整一道。


    其次譚家人算是半官方的高句麗“使節”了,但凡高句麗來了使節,從東海下船後,肯定先去江城拜會一番譚家,或是由譚家接待。


    譚家人娶了或是嫁了很多高句麗那邊的權貴之子之女,在前朝那時候都算不上秘密,為了和高句麗交好,前朝朝廷還極力支持著。


    本就算是半官方的事,如果江城被打,譚家人死了不少,高句麗很有可能找到理由摻和進來。


    梁伯鳳要朝廷先取江城,齊燁不讚同,其他人也不讚同,投入太多,收獲太少,容易影響到大局。


    隻是齊燁不讚同歸不讚同,卻總覺得梁伯鳳有其他深意,攻略上沒畫,信中沒寫,不知為何,他想要依了梁伯鳳的意思,盡力嚐試一番。


    齊燁帶著大隊人馬快要到江城,自然瞞不過譚家人。


    如今譚家的話事人叫做譚孝,年富力強四十歲的年紀,穿著一身儒袍站在牆頭上,眾多軍伍嚴陣以待。


    譚孝是那種典型的文人長相,在東海這邊,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譚孝有著高達六十二個老婆的趣聞,說老婆也不準確,連小妾都算不上,應該算是姬妾。


    數遍國朝,家裏養著上百個女人的大戶人家,不是沒有,不但有,還有不少,就說之前的戶部左侍郎,如今的京兆府府尹喻文州,入京之前,不到二十歲,南地喻家祖宅中,就有喻文州的四十多個姬妾,好多連喻文州的麵都沒見過。


    譚孝就很厲害,不但見過,還日日見,夜夜見,日見日到夜,夜見日一日。


    或許這就是財閥的快樂吧,譚孝六十二個姬妾中,還有三十多個高句麗女子,以及七位瀛島女子。


    女人多,孩子就多,要說最受寵的隻有一人,江州折衝府都尉譚敬宗,前朝本朝最年輕的都尉,二十二歲,擔任一處折衝下府都尉,統管八百騎卒。


    別看譚敬宗才二十二歲,十六歲入軍營,實打實靠戰功升上去的,不是野雞都尉,是真正的朝廷兵部、吏部封出來的。


    十六歲混軍營,六年混成都尉,京中卻從來沒人談論過,不屑。


    軍功是真,人挺假。


    人假,是因為這小子幾乎沒上陣殺過敵。


    軍功真,一句話就能說明白,譚家人幹私掠船瀛賊,有時候還幹高句麗海盜,甚至是剿匪,家族私兵上千,加之亂七八糟的小弟,好幾千人,但凡幹了和軍功沾邊的事,全都算在了譚敬宗的頭上。


    此時,譚家家主譚孝旁邊站的正是一身甲胄的譚敬宗。


    譚敬宗遺傳了他爹的長相和身材,高高瘦瘦極為俊朗,卻沒遺傳他爹的沉穩與氣質。


    眯著眼睛的譚敬宗見到了數千人馬晃晃悠悠的下了官道,冷聲開口。


    “霸氣外漏,找死!”


    譚孝一巴掌唿在了譚敬宗的後腦勺上,當著一群家丁和校尉的麵罵道:“你當那幽王府世子與你這般,靠著家中幫襯才闖出了如今的赫赫威名不成。”


    “哼。”譚敬宗將虎頭盔扶正,不屑道:“天下烏鴉一般黑,他定於孩兒一般也是個草包貨色,爹爹何須如此忌憚。”


    譚孝大感心累,養了這麽多年兒子,很多時候養著養著,就突然生出一種報官的衝動。


    “老爺。”


    一名城中兵備校尉低頭問道:“兵臨城下,敵友難辨,還需當斷則斷。”


    譚敬宗一腳給這名校尉踹出兩米開外:“用你廢話,爹,孩兒也是如此想的,兵臨城下,敵友難辨,當斷則斷。”


    “城門不要落下了。”


    譚孝並非優柔寡斷之人,目光堅定:“告知他們,江州數萬百姓皆在老夫一念之間,若朝廷治罪,老夫擔著就是,亂象未定,城門斷然不會落下。”


    不是臨時決定,看情況評估。


    如果齊燁帶著好幾萬,乃至十幾萬官軍來,給譚家人八個膽兒也不敢關城門。


    齊燁就帶幾千人來,城門肯定不能打開,畢竟這小子兇名在外,主打一個莽,莽進城後主打一個殺,官員殺一批,海商殺一批,世家殺一批,從無例外。


    從概率上來講,官員也好、海商也罷,加上世家,隻有三分之二的存活幾率。


    再看譚家,既是官員,也是海商,更是世家,真要是按照齊燁曆來的性子看,從生存概率來講,譚家是百分百要被團滅的。


    不過譚家人很聰明,他怕齊燁入城,卻不怕齊燁帶著朝廷大量官軍入城。


    齊燁說殺就殺人,不講規矩,那是因朝廷沒派真正的平亂大軍過來。


    等平亂大軍過來了,齊燁就不能不講規矩了。


    眼看著數千人像是要安營紮寨,距離江州隻有一裏距離時,一個甲胄的年輕人騎著快馬奔著城門下方趕來。


    “爹,是使,放吊籃嗎。”


    “不,喊話。”


    “好。”


    譚敬宗清了清嗓子,準備喊話。


    騎著馬來到城下的,正是藝高人膽大的月泉。


    身手好,騎術更棒,眼看著到護城河了,戰馬人立而起,披風迎風飛舞,造型帥的一塌糊塗。


    “好俊的騎術。”譚敬宗雙眼一亮:“這鳥毛是何人?”


    一旁校尉拿出一摞子畫像,七嘴八舌。


    “喻家大公子喻斌…”


    “不是不是,傳聞喻家大公子風度翩翩文武雙全,膚白如脂和個娘們似的…”


    “應是親軍卓統領,能文能武善騎善射…”


    “不說那卓統領是個奶娃子麵容嗎…”


    “會不會是當朝太子少師之子,聽聞這季府大公子也是一員戰陣驍將,曾一人守了一城,赤身裸體戰數萬敵軍…”


    城頭上議論紛紛,城下月泉仰著頭,聲音嘹亮:“討逆前軍大都督臨城,何故閉城,莫非你等也是從亂之賊!”


    譚敬宗伸出腦袋,大喊道:“舟師作亂東海,草木皆兵,江州百姓惶恐不安,若是朝廷天軍,江州開城門慶迎天軍,可若是亂軍亂賊,必會兵甲征伐。”


    月泉眉頭一皺,譚家人,果然雞賊。


    冷不丁一聽,意思就是要求表明身份,如何證明齊燁是齊燁。


    深了一想,還真沒辦法證明,因為譚家人根本不相信齊燁的證明。


    就如同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既然齊燁無法證明了,要麽走,要麽打。


    走了,相安無事,打了,那就真成“亂軍”了,既是亂軍,更不會開城門,不但不開城門,還會嚴防死守,即便有一天朝廷大軍來了,大嘴一咧,不道啊,當時他們來了就打,也沒辦法證明身份,總不能不顧城中百姓死活冒險吧。


    換了別人,這套說辭沒太大用。


    換了江州的譚家人,真要是執意如此,朝廷一點辦法都沒有,除非想要高句麗找借口參與進來。


    “不知死活。”


    月泉冷哼一聲,懶得廢話,出手如電,馬腹下的長弓抓到手中,霎那間便射出了利矢。


    城頭上的守軍們誰也沒想到形單影隻就在城下的月泉會動手,更沒想到這家夥速度如此之快。


    利矢近乎擦著喊話的譚敬宗太陽穴,城頭上一片大驚。


    在閻王殿前晃蕩了不足一秒的譚敬宗險些嚇的癱軟過去,反應過來後大喊道:“宰了那鳥毛,射死他,宰了他!”


    譚孝連忙喊道:“不許妄動!”


    “爹!”譚敬宗麵無血色,驚魂未定:“他羞辱我,他射我,他都射我臉上啦!”


    箭樓軍伍跑了過來,抓著斷箭,上麵掛著一封信。


    譚孝連忙接了過來,拆開信封,大家齊齊定睛看去。


    譚孝一頭霧水:“虎背熊腰牛蛙腿,雌性透露雄性美?”


    大家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譚敬宗雙眼一亮:“難不成說的是我父子二人,前半句說的本將,後半句說的是我爹?”


    就在此時,已是調轉馬頭離去的月泉突然愣了一下,注意到馬腹下麵還掛著一支箭,緊接著神色大變,連忙掏出這支箭迴身再次射了出去。


    很巧,這一箭,也是擦著譚敬宗的臉上過去。


    城上,再次大驚。


    譚敬宗破口大罵:“本將要出去砍死他們,開城門,落下城門,他娘的又射我!”


    已是騎馬迴去的月泉,到了齊燁身邊,下馬就罵,罵季元思。


    “將史恭的令箭掛在馬下作甚!”


    “啊?”季元思一頭霧水:“這馬本來就是之前史都尉騎過的,怎地了。”


    “剛剛射錯了,射的也是一封信,卻不是齊叔兒親筆所書的那封信。”


    季元思更懵了:“史都尉沒事就將信掛箭上做什麽,寫的什麽?”


    “我哪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