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一條魚,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它改名,改成西湖醋魚。


    侮辱一個知府,最差的方法就是給他綁了。


    齊燁侮辱過很多官員,這些官員都是活該,該被侮辱。


    莫須問不應該被侮辱,因為他是好官兒。


    以宮中的角度,朝廷的角度,官員的角度,世人的角度,以任何角度來看,莫須問其實不算一個好官兒,因為他有能力,卻太閑。


    可誰都能說他不好,唯獨?城百姓不能說。


    可惜,?城百姓也在說,說這知府和他娘的三嬸兒似的,大事參與,小事不放過。


    足足過了五日,莫須問禁止出營,周寶貼身看護,整整五日,?城那麽大一個城,楞是沒人發現他們的知府“丟”了。


    整整五日,莫須問天天在罵人。


    頭一天比較克製,心裏罵,嘴上說要見齊燁,要擺事實,講道理。


    第二天有點克製不了了,在營帳中嘀嘀咕咕的,關鍵字眼是畜、紈、狗等等。


    第三天莫須問直接不克製了,在營帳中瘋狂叫囂,讓齊燁有本事就弄死他,他死也不去東海。


    第四天,莫須問都不是瘋狂叫囂了,而是主動尋思,說不用東海的人出手,他現在就想弄死齊燁。


    到了第五天,莫須問罵累了,齊燁也終於見了他。


    沒有吵,沒有鬧,也沒人知道齊燁和莫須問說了什麽,莫須問離開了,走了三個多個時辰,晚上的時候迴來了,帶著包袱,卸了官印,背著一把劍,鏽跡斑斑的破劍。


    小夥伴們都很好奇,好奇為什麽齊燁如此看重莫須問,也好奇齊燁是如何說服這位不像知州的知州大人。


    齊燁沒有解釋,因為他也不確定好多事。


    時間一日一日的過去,天氣轉暖,公輸甲床下的圖紙越來越多,司衛們的弩箭越來越少,瓶瓶罐罐越來越空,眼看著齊燁正正好好在折衝府大營待了三十日時,龔信與月泉迴來了。


    齊燁見到龔信時,麵色大驚。


    月泉受傷了,右臂綁著厚重的藥布,麵色慘白。


    龔信倒是沒受傷,隻是雙眼之中再無平和,滿是狠厲。


    “怎麽迴事!”


    齊燁連忙讓人將一瘸一拐的月泉攙扶進了帳中,臉色極為難看。


    嘴上說討厭月泉,可齊燁終究是將這家夥當自己人看的,出道混到今天,除了在南關守城時,身邊的人還沒有誰受過傷。


    “當年為百姓診病的濟世堂郎中、與百姓共抗瀛賊的青衣道人、舟師大帥厲良玉的謀士,皆是一人,梁伯鳳,他也正是出身我道家的觀中師弟!”


    龔信一揮袖子,那總是藏在袖中的戒尺竟斷裂了,隻剩下了一半。


    “怎麽受的傷?”


    齊燁對梁伯鳳出身哪裏,不在乎,對這家夥為什麽從一個懸壺濟世的道人變成叛國之賊的謀士,也不在乎,他隻在乎月泉為什麽會受傷。


    “齊叔兒。”


    被攙扶著躺在床榻上的月泉,即便是慘白也依舊英俊的麵容擠出一絲笑容:“齊叔兒無需掛念,養幾日就好。”


    小夥伴們都趕了過來,既擔憂也好奇,爭相詢問。


    除了季元思和公輸甲外,大家手上或多或少都是有功夫的,他們和純純的門外漢齊燁不同,知道月泉的身手有多好,更知道龔信的武力值有多恐怖。


    二人去了一趟東海,老龔闖蕩江湖這麽多年的貼身戒尺斷了,在月部被譽為第一勇士的月泉則受了這麽重的傷,大家不由懷疑是否碰到了軍伍,以寡敵眾陷入了包圍。


    事實也正是如此,龔信此去東海,公私兩件事,公是為齊燁打探消息,評估東海形勢,私是合適梁伯鳳的身份。


    公事倒是辦完了,比大家想的更亂,更無法無天,那地方和諸侯割據似的,官員都是朝廷封的,可這些官員是否有實權,世家說了算,想要有實權,就得給世家當狗。


    至於民生,百姓方麵的,兩個極端,大城、重城,百姓衣食無憂,隻要肯賣力氣上工,不止能吃飽穿暖,還能存下錢財,可那些沿海地區的百姓,村、鎮,乃至一些縣,苦瀛賊久矣,恨瀛賊久矣,朝不保夕,日夜擔憂。


    古代可不是百姓想去哪就去哪,戶籍是這地方的,你就要一輩子生活在這裏,想離開,要麽官府同意,要麽成為流民,要麽入山為匪,就這三種途徑。


    公事打探清楚了,一時片刻說不完,私事,三言兩語即可。


    早在厲良玉策劃了京中厲府縱火一事後,久居船上,就等著事成之後伺機造反。


    青衣道人梁伯鳳,足稱得上是厲良玉首席謀士,看似無官無職,舟師各營私底下稱他為“副帥”,意為舟師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為厲良玉出謀劃策外,也會代傳帥令。


    龔信試圖二人到了東慶道後原本想要去舟師大營的,聽聞梁伯風來了東慶道,去了一處舟師營,便馬不停蹄趕了過去,想要探探梁伯風的虛實。


    舟師各營的確很爛,守備鬆懈,二人借著夜色就進入了營中,也遠遠看到了一位穿著道袍之人,黑暗之中看的不清楚,本打算靠近,隻是誰成想在一處營帳中見到了一群瀛賊,正在與一名校尉商談幾日後私掠船來“接人”。


    所謂“接人”就是靠近登陸掠奪,搶走女子和孩子,抓上船帶迴瀛島或是其他島嶼。


    聽聞這些瀛賊與軍伍和買賣貨物似的聊著如何掠奪東海百姓,龔信本想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人給殺了以解心頭之恨。


    人的確是殺了,神不知鬼不覺,神鬼倒是不知道,老鷹知道了。


    空中竟然盤旋著一隻鷹,發出了尖銳的嘯聲,因此也驚動了那道人,更驚動整座軍營。


    行蹤敗露,龔信與月泉隻能當機立斷上馬脫逃,本身位置就在邊緣,跑是肯定能跑,誰知利箭襲來,擦著月泉的胳膊過去的,月泉也摔的七葷八素。


    龔信下意識轉過頭,正是那青衣道人站在點將台上,手持某種特製的大弓,頭頂盤旋著一隻老鷹。


    用龔信的話來說,如此遠的距離,沒有人能夠射中目標,別說射中,射程不可能有這麽遠。


    二人脫逃後,龔信帶著月泉找了一處道觀藏身,詢問過觀中弟子方知,那青衣道人正是梁伯鳳,投靠厲良玉之前出身哪裏,道號是什麽,又做過什麽,並且臂力驚人射術極準,便是舟師中最善射的弓手也不及其一二。


    “那一夜在營中,瀛賊與營中校尉商議私掠船殘害百姓一事,梁伯鳳也出現在了營中,斷然不會是巧合。”


    龔信恨恨的說道:“梁伯鳳,我道家逆徒,此去東海我定要誅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