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猜測是男娃是女娃的齊燁扭過頭,極為意外。
“誒呦,這不是老董嗎。”
季渃嫣站起身,笑吟吟的衝著董孝通施了一禮:“見過董大人。”
董孝通嚇了一跳,趕緊還禮,張了張嘴,愣是不知道該叫夫人還是大小姐。
季渃嫣迴過頭:“紅袖還不快去將宮中賜的貢茶拿出來,董大人是貴客,記得用後山活泉泡茶。”
董孝通受寵若驚,沒等說上客氣話,齊燁嬉皮笑臉的說道:“穿的便服不是官袍,怎麽的,沒先入城去吏部啊,別告訴我直接來的南莊感謝我。”
董孝通表情有些不自然,走進小院:“戶部與吏部要本官擔任戶部左侍郎之位,是因本官本就是賢才,為何要謝你。”
齊燁翻了個白眼:“好吧好吧,你的確是賢才,吃了沒,沒吃一會一起吃點。”
董孝通見到季渃嫣迴去了,動了動嘴唇,最終還是低聲開了口。
“多…多謝殿下提攜之恩,本官…老夫…兄…兄弟我銘感五內。”
齊燁頓時打了個哆嗦:“你在山林讓人打壞腦袋了吧,怎麽變的這麽肉麻。”
董孝通張了張嘴,滿臉不情願,隨即深深施了一禮,一切盡在不言中。
曾幾何時,董家最大的野望,不過是讓董孝通一直擔任著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之職,董孝通最大的野望,不過南地三道軍器監一定要董家說了算,隻有這樣,董家才能長遠。
在南關時,當他聽聞了曹權國入了尚書省後,心情很複雜,難免在想,如果當初和齊燁沒有那麽多“矛盾”的話,或許如尚書省成為右仆射的會是他,而非曹權國。
不過在山林經曆過很多的董孝通終究是釋然了,他喜歡山林,喜歡成為為國朝開疆拓土的一員,喜歡真正去辦事,做事,從而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號令南地的世家,包括喻家。
半個月前,京中來了信兒,戶部和吏部要他入京擔任戶部左侍郎。
董孝通得知這個信息時,整個人都是懵的,他做夢也沒想過這輩子會擔任左侍郎之位,而且還是戶部的,交代好手中的政務後第一時間入京,這是規矩。
越是接近京中,越知曉為何會擔任這個戶部左侍郎。
馬車中,董孝通還列好了名單,入京後先去拜會誰,先去結交誰,等等等等。
隻是快靠近京中時,董孝通終於還是承認了,自己對自己承認了,無需去拜會誰,無需去結交誰,他隻需要來到南莊,見到幽王府世子殿下,道一聲謝,足矣。
茶盤端上來了,董孝通愈發感覺到不自在,猶豫了半晌,開了口:“還望殿下告知宮中如何下的定論,本官…兄弟我入宮後也有幾分準備。”
這是流程,職位越高,宮中越會考校,甭管朝廷怎麽定的,天子考校過後滿意了才行。
既然是齊燁“力薦”的董孝通,董孝通要知道齊燁當初怎麽和老六說的,也好入宮順利“考校”過關。
“額…這…”
一看齊燁猶猶豫豫的模樣,董孝通登時一個激靈:“為何支支吾吾?”
人家董孝通可不傻,和齊燁接觸過,知道這家夥一旦出現這種表情,肯定是坑人了。
“哎呀,就是…我和陛下說過後,陛下就誇獎你了,說功勞簿上見了你的名字,說你文武雙全,就是在南野守城那事,然後…然後…”
董孝通緊張極了:“然後什麽?”
“然後就那什麽了,我說…我說你算個屁的文武雙全,就是腦子一熱靠著一腔血勇罷了,你又不傻,你和你董家,董家和南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不守城誰守城,當時都是司衛和輔兵砍翻人之後你上去補刀撿便宜,說到底還是個文臣,抓抓國朝錢糧的事毫無難度,當個戶部侍郎肯定是綽綽有餘了,但是軍事上麵的事…你…你還是拉到吧。”
說完後,齊燁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目瞪口呆的董孝通,幹笑道:“實話實說哈,當時我以為陛下還以為你是文武雙全的將才呢,怕以後問你軍事上麵的事,所以就…就沒過腦子稍微吐槽了一下。”
董孝通霍然而起,抬起雙手。
齊燁嚇了一跳,連忙戰術後仰。
董孝通雙手抱拳,失色失聲:“謝,殿下!”
齊燁一頭霧水,他還以為董孝通要幹自己呢。
“閑著也是閑著。”齊燁漫不經心的說道:“和我說說山林那邊的情況吧,有什麽變化沒。”
董孝通啞然失笑,這才是真正的考校,齊燁的考校,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齊燁的“考校”,遠遠重於宮中,重於天子。
董孝通坐直了身體,如同和上官匯報政務一般。
山林是有變化,有好有壞。
好的是隨著天氣日漸寒涼,大量的異族部落開始入關了。
壞的是沒有人可以和齊燁一樣,大手一揮就能拿著無數銀票堆出一個又一個大型工程,這也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百姓和異族空閑了下來。
不過按照董孝通的估計,這種情況隨著天氣轉暖後就會好轉。
那時候會有更多的漢人出關,與異族進行山林建設,朝廷也會撥調更多的錢糧。
齊燁點著頭,耐心的聽著,意料之中的事,包括一些內部矛盾,百姓與異族,文臣與武將等等,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董孝通著重提及了一下南地世家的老毛病又犯了,暗中較勁,一些新開發的地盤劃分等問題,在那張圓桌上已經無法做到當初像齊燁那樣一言而決。
董孝通對此感到極為擔憂,之前他和喻家喻曜如果能夠達成共識的話,可以壓住這些世家。
現在他來到京中擔任戶部左侍郎,那麽喻家很有可能一家獨大,董孝通倒不是怕喻家吃虧,也不是擔心喻家會有什麽二心,而是怕喻家隻顧著自掃門前雪,不以朝廷和國朝的角度來考慮利益如何劃分。
事實上多年來喻家一直都是這麽做的,他們不在乎其他世家的死活,隻在乎自家的利益,不會去參與,也沒必要參與世家們的爭權奪利。
以董孝通的想法,他認為喻家就是在看熱鬧,喻家越不管,這些世家越會膽大妄為,不斷膨脹,直到有一天被清算,被齊燁,被朝廷,到了那時,再換一批世家上位,這對喻家無疑是有好處的,舊人哭,新人來,新人變舊人,舊人繼續哭,喻家永遠是那個雲端之上既抽身世外又得益最多的世家。
“喻曜怎麽說?”
“倒是與喻曜提及過此事,可喻家…”
董孝通眉頭緊鎖,迴憶了一番在南關與喻曜的對話。
喻曜不是那種話多的人,並非因為歲數大了,而是帶著那種你能聽懂就聽,聽不懂就懶得和你多談的意思。
“喻曜說山林終究是蠻夷之地,這蠻夷之地有著大機遇,大財富,想要奪得這大機遇大財富者不知凡幾,且叫他們廝殺著,死的人多了,吃的教訓多了,漸漸也就平靜下來了。”
齊燁若有所思,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
猛地一聽,話沒錯,你爭我奪,一旦過火了,朝廷自然會收拾他們,收拾過了,之後的人們就會老實了。
可無論是齊燁還是董孝通,都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這番話又何嚐不可以理解喻家在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如今國朝可令號令喻家的…”
董孝通麵露苦笑,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唯有世子殿下了,隻許一紙書信,喻家自會收斂。”
齊燁突然有些感慨,感慨自己的今時今日,竟可以讓國朝第一世家聽命而行。
啞然失笑,齊燁聳了聳肩:“明白你的意思,維持之前多方製衡,不過問題的關鍵不是喻家,你覺得呢。”
“不錯,大帥,南關大帥!”
董孝通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若我不擔任這戶部左侍郎也就罷了,擔任了,定要上書一封,南關需要換帥,換殺伐果斷之人。”
齊燁點頭表示讚同,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他在南地的時候拳頭大,世家不敢造次,事實上南關大帥也可以拳頭大。
隻是白修竹拳頭大是大,揮不起來。
並非是老白無用,而是他幹不了幾年了,即便揮了拳頭,世家也會想著暫避其峰,口服心不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白修竹太過剛正,太過古板,山林有著太多太多的新興事物了,老白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領悟。
董孝通雙眼一眨不眨的望著齊燁,等待一個人名,一個決定山林命運的人名。
“宮中和朝廷會有考慮的。”
讓董孝通極為意外的是,國朝之中應該最重視山林的齊燁,竟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懶洋洋的說道:“迴都迴來了,離的那麽遠幹操心也沒用。”
“可…”
董孝通滿腹疑竇,他知道齊燁一定是在乎山裏的,可又為什麽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
他無法理解,無法理解齊燁的無動於衷,如今還有什麽是比山林更重要,如今還有什麽是,在齊燁眼中比山林更重要?
“總之…”
齊燁給董孝通又倒了杯茶,露出了笑容:“以後在京中為官,好歹我們相識一場,如果南莊…不,如果我們受了委屈,你好歹照拂一二。”
董孝通瞳孔猛地一縮,麵色愈發莫名,沒來由的,他突然覺得齊燁就仿佛交代後事一樣。
齊燁突然嘿嘿一笑:“對了,我準備幹點大買賣,融資呢,投點不。”
董孝通麵露戒備:“多少?”
“幾十萬貫不少,幾百萬貫不多。”
“你要做什麽?”
齊燁猶豫了一下,凝望著董孝通足足許久,最終輕描淡寫的吐出了兩個字-----滅國!
“誒呦,這不是老董嗎。”
季渃嫣站起身,笑吟吟的衝著董孝通施了一禮:“見過董大人。”
董孝通嚇了一跳,趕緊還禮,張了張嘴,愣是不知道該叫夫人還是大小姐。
季渃嫣迴過頭:“紅袖還不快去將宮中賜的貢茶拿出來,董大人是貴客,記得用後山活泉泡茶。”
董孝通受寵若驚,沒等說上客氣話,齊燁嬉皮笑臉的說道:“穿的便服不是官袍,怎麽的,沒先入城去吏部啊,別告訴我直接來的南莊感謝我。”
董孝通表情有些不自然,走進小院:“戶部與吏部要本官擔任戶部左侍郎之位,是因本官本就是賢才,為何要謝你。”
齊燁翻了個白眼:“好吧好吧,你的確是賢才,吃了沒,沒吃一會一起吃點。”
董孝通見到季渃嫣迴去了,動了動嘴唇,最終還是低聲開了口。
“多…多謝殿下提攜之恩,本官…老夫…兄…兄弟我銘感五內。”
齊燁頓時打了個哆嗦:“你在山林讓人打壞腦袋了吧,怎麽變的這麽肉麻。”
董孝通張了張嘴,滿臉不情願,隨即深深施了一禮,一切盡在不言中。
曾幾何時,董家最大的野望,不過是讓董孝通一直擔任著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之職,董孝通最大的野望,不過南地三道軍器監一定要董家說了算,隻有這樣,董家才能長遠。
在南關時,當他聽聞了曹權國入了尚書省後,心情很複雜,難免在想,如果當初和齊燁沒有那麽多“矛盾”的話,或許如尚書省成為右仆射的會是他,而非曹權國。
不過在山林經曆過很多的董孝通終究是釋然了,他喜歡山林,喜歡成為為國朝開疆拓土的一員,喜歡真正去辦事,做事,從而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號令南地的世家,包括喻家。
半個月前,京中來了信兒,戶部和吏部要他入京擔任戶部左侍郎。
董孝通得知這個信息時,整個人都是懵的,他做夢也沒想過這輩子會擔任左侍郎之位,而且還是戶部的,交代好手中的政務後第一時間入京,這是規矩。
越是接近京中,越知曉為何會擔任這個戶部左侍郎。
馬車中,董孝通還列好了名單,入京後先去拜會誰,先去結交誰,等等等等。
隻是快靠近京中時,董孝通終於還是承認了,自己對自己承認了,無需去拜會誰,無需去結交誰,他隻需要來到南莊,見到幽王府世子殿下,道一聲謝,足矣。
茶盤端上來了,董孝通愈發感覺到不自在,猶豫了半晌,開了口:“還望殿下告知宮中如何下的定論,本官…兄弟我入宮後也有幾分準備。”
這是流程,職位越高,宮中越會考校,甭管朝廷怎麽定的,天子考校過後滿意了才行。
既然是齊燁“力薦”的董孝通,董孝通要知道齊燁當初怎麽和老六說的,也好入宮順利“考校”過關。
“額…這…”
一看齊燁猶猶豫豫的模樣,董孝通登時一個激靈:“為何支支吾吾?”
人家董孝通可不傻,和齊燁接觸過,知道這家夥一旦出現這種表情,肯定是坑人了。
“哎呀,就是…我和陛下說過後,陛下就誇獎你了,說功勞簿上見了你的名字,說你文武雙全,就是在南野守城那事,然後…然後…”
董孝通緊張極了:“然後什麽?”
“然後就那什麽了,我說…我說你算個屁的文武雙全,就是腦子一熱靠著一腔血勇罷了,你又不傻,你和你董家,董家和南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不守城誰守城,當時都是司衛和輔兵砍翻人之後你上去補刀撿便宜,說到底還是個文臣,抓抓國朝錢糧的事毫無難度,當個戶部侍郎肯定是綽綽有餘了,但是軍事上麵的事…你…你還是拉到吧。”
說完後,齊燁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目瞪口呆的董孝通,幹笑道:“實話實說哈,當時我以為陛下還以為你是文武雙全的將才呢,怕以後問你軍事上麵的事,所以就…就沒過腦子稍微吐槽了一下。”
董孝通霍然而起,抬起雙手。
齊燁嚇了一跳,連忙戰術後仰。
董孝通雙手抱拳,失色失聲:“謝,殿下!”
齊燁一頭霧水,他還以為董孝通要幹自己呢。
“閑著也是閑著。”齊燁漫不經心的說道:“和我說說山林那邊的情況吧,有什麽變化沒。”
董孝通啞然失笑,這才是真正的考校,齊燁的考校,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齊燁的“考校”,遠遠重於宮中,重於天子。
董孝通坐直了身體,如同和上官匯報政務一般。
山林是有變化,有好有壞。
好的是隨著天氣日漸寒涼,大量的異族部落開始入關了。
壞的是沒有人可以和齊燁一樣,大手一揮就能拿著無數銀票堆出一個又一個大型工程,這也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百姓和異族空閑了下來。
不過按照董孝通的估計,這種情況隨著天氣轉暖後就會好轉。
那時候會有更多的漢人出關,與異族進行山林建設,朝廷也會撥調更多的錢糧。
齊燁點著頭,耐心的聽著,意料之中的事,包括一些內部矛盾,百姓與異族,文臣與武將等等,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董孝通著重提及了一下南地世家的老毛病又犯了,暗中較勁,一些新開發的地盤劃分等問題,在那張圓桌上已經無法做到當初像齊燁那樣一言而決。
董孝通對此感到極為擔憂,之前他和喻家喻曜如果能夠達成共識的話,可以壓住這些世家。
現在他來到京中擔任戶部左侍郎,那麽喻家很有可能一家獨大,董孝通倒不是怕喻家吃虧,也不是擔心喻家會有什麽二心,而是怕喻家隻顧著自掃門前雪,不以朝廷和國朝的角度來考慮利益如何劃分。
事實上多年來喻家一直都是這麽做的,他們不在乎其他世家的死活,隻在乎自家的利益,不會去參與,也沒必要參與世家們的爭權奪利。
以董孝通的想法,他認為喻家就是在看熱鬧,喻家越不管,這些世家越會膽大妄為,不斷膨脹,直到有一天被清算,被齊燁,被朝廷,到了那時,再換一批世家上位,這對喻家無疑是有好處的,舊人哭,新人來,新人變舊人,舊人繼續哭,喻家永遠是那個雲端之上既抽身世外又得益最多的世家。
“喻曜怎麽說?”
“倒是與喻曜提及過此事,可喻家…”
董孝通眉頭緊鎖,迴憶了一番在南關與喻曜的對話。
喻曜不是那種話多的人,並非因為歲數大了,而是帶著那種你能聽懂就聽,聽不懂就懶得和你多談的意思。
“喻曜說山林終究是蠻夷之地,這蠻夷之地有著大機遇,大財富,想要奪得這大機遇大財富者不知凡幾,且叫他們廝殺著,死的人多了,吃的教訓多了,漸漸也就平靜下來了。”
齊燁若有所思,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
猛地一聽,話沒錯,你爭我奪,一旦過火了,朝廷自然會收拾他們,收拾過了,之後的人們就會老實了。
可無論是齊燁還是董孝通,都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這番話又何嚐不可以理解喻家在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如今國朝可令號令喻家的…”
董孝通麵露苦笑,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唯有世子殿下了,隻許一紙書信,喻家自會收斂。”
齊燁突然有些感慨,感慨自己的今時今日,竟可以讓國朝第一世家聽命而行。
啞然失笑,齊燁聳了聳肩:“明白你的意思,維持之前多方製衡,不過問題的關鍵不是喻家,你覺得呢。”
“不錯,大帥,南關大帥!”
董孝通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若我不擔任這戶部左侍郎也就罷了,擔任了,定要上書一封,南關需要換帥,換殺伐果斷之人。”
齊燁點頭表示讚同,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他在南地的時候拳頭大,世家不敢造次,事實上南關大帥也可以拳頭大。
隻是白修竹拳頭大是大,揮不起來。
並非是老白無用,而是他幹不了幾年了,即便揮了拳頭,世家也會想著暫避其峰,口服心不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白修竹太過剛正,太過古板,山林有著太多太多的新興事物了,老白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領悟。
董孝通雙眼一眨不眨的望著齊燁,等待一個人名,一個決定山林命運的人名。
“宮中和朝廷會有考慮的。”
讓董孝通極為意外的是,國朝之中應該最重視山林的齊燁,竟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懶洋洋的說道:“迴都迴來了,離的那麽遠幹操心也沒用。”
“可…”
董孝通滿腹疑竇,他知道齊燁一定是在乎山裏的,可又為什麽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
他無法理解,無法理解齊燁的無動於衷,如今還有什麽是比山林更重要,如今還有什麽是,在齊燁眼中比山林更重要?
“總之…”
齊燁給董孝通又倒了杯茶,露出了笑容:“以後在京中為官,好歹我們相識一場,如果南莊…不,如果我們受了委屈,你好歹照拂一二。”
董孝通瞳孔猛地一縮,麵色愈發莫名,沒來由的,他突然覺得齊燁就仿佛交代後事一樣。
齊燁突然嘿嘿一笑:“對了,我準備幹點大買賣,融資呢,投點不。”
董孝通麵露戒備:“多少?”
“幾十萬貫不少,幾百萬貫不多。”
“你要做什麽?”
齊燁猶豫了一下,凝望著董孝通足足許久,最終輕描淡寫的吐出了兩個字-----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