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一臉懵逼,和南莊書樓有個錘子關係。
其他事,他認。
讀書人和僧人要倒黴,他承認,可這和書樓學子有什麽關係,就算全天下讀書人死絕了,外人該瞧不起南莊學子還是瞧不起。
要麽說薑還是老的辣呢,張瑞山三言兩語之間就將整件事分析的明明白白,最大獲利者,得益之人,不正是齊燁嗎。
不說打壓佛教徒、讓唐少秋無法洗白,以及徹底解決齊燁被“誤解”等事,南莊書樓,絕對會成為本次科考最大得益一方。
甭管科考是進行到一半還是剛進行,總之是開始了,考生們已經接觸過試卷了。
現在科考延期,還不知道延期到什麽時候,那卷子肯定要改,而且還是大改。
這裏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保密問題。
出題出卷之人,按照以往的規矩,除了禮部官員外,還有京中的名士大儒。
這些出題的人,從出題到科考開始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不允許和任何外人接觸。
結果誰也沒想到今天會有人縱火,在科考之前,原本這些處於封閉環境不和外人接觸的出題人,都恢複自由身了,大部分都離開了國子監,總之是不許和考生接觸的。
那麽問題來了,他們都離開國子監了,現在延期科考,因為不知道要延期到什麽時候,考生也要離開國子監,這就代表出題的人和考生有私下接觸的機會,考生也會提前得知題目。
為了杜絕這種情況,肯定要再重新出題的。
那麽問題又來了,這次科考可謂波折不斷,首先是禮部能出題的人就那麽多,他們肯定不會參與二次出題了,其次是除了禮部官員,就是各家書院的扛把子和名士大儒了。
麻煩就麻煩在這,因為程嬰和唐少秋的事,京中抓了不少名士大儒,本來能出題的人就少,這都是矮子裏麵拔將軍參與了出題。
值得一提的是,徐功沒參與出題,他本身就負責書樓教學,禮部不願意請他,也沒辦法請他,避嫌,加上徐功也不想去,有那時間不如多教授教授孩子們怎麽科考。
現在出了縱火一事,有資格出題的名士大儒本就不多,還無法再出題了,那麽這時候就要京中兩個最有資格的人出馬了。
一個是太子少師季伯昌,一個是前禮部左侍郎徐功。
季伯昌肯定是不會出麵的,朝廷年年請,老頭年年就一句話,滾幾把蛋。
老季不去,出題這事隻能指望徐功了。
試問,還有誰比徐功更加了解書樓學子的水平?
試問,還有誰比書樓學子更了解徐功的出題思維?
正如張瑞山說,除了劫獄、火燒國子監兩件事,齊燁是既得利益者,最大受益人,並且是唯一得益者的緣故。
“還真是嘿。”
齊燁徹底傻眼了:“這不是想嫁禍僧人和讀書人啊,這是想嫁禍本世子啊!”
張瑞山都不想罵了,因為他知道齊燁不可能幹出這種事,因為他知道,全京城,乃至全天下,都認為齊燁不可能幹出這種事。
沒辦法,齊燁的個人風格太明朗了,很硬朗的那種明朗。
別說宮中了,就連朝廷,連各部衙署,哪怕齊燁說這事是他幹的,也沒人會相信。
人們,會相信齊燁帶著一群司衛,衝進考場給一群學子揍了,然後一把火給國子監點了。
人們,不會相信齊燁策劃劫獄、火燒國子監之事,就是為了讓他名下的南莊書樓學子獲得好成績。
人們,更不會相信齊燁殺了四個讀書人。
因為這家夥要殺讀書人的話,有一萬種辦法,還是明著來,並且不用負任何責任。
沒辦法,大家都習慣了,大家習慣齊燁大鳴大放大大咧咧的搞人搞事,卻不會相信這家夥會玩陰謀詭計。
因為他是戰功赫赫的幽王府世子,因為他爹是比他還猛無數倍的幽王爺,齊燁,斷然不會自降身份搞這些鬼鬼祟祟的事。
即便大家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齊燁如今的身份地位,在大康朝太過特殊,享受了任何階層都可以享受的特殊待遇。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向朝廷舉薦無數人才,都是自己的班底。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馬上讓宮中開特例任命無數南莊學子前往南關山林任職當官。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直接跑京兆府地牢裏,一個眼神,唐少秋被無罪釋放,或是被亂刀砍死。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帶著一群司衛滿京中晃悠,見到一個讀書人就毒打一頓,一年到頭啥也不用幹,就削讀書人。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手持火把,手下抱著火油,將全天下的寺廟挨個點一遍。
正是因為有著這麽多如果他想的話,所以沒人會相信齊燁能幹出這種事,完全沒必要。
當局者迷,齊燁緊張起來了,他覺得有人針對自己,想要嫁禍自己,暗害自己。
“總有刁民想要害本世子!”
齊燁開始氣急敗壞了:“不行,這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要不然世人再以為我長腦子…不是,以為暗中密謀阻礙國朝科考擇才呢。”
“查無所獲。”
聲音從外麵傳來,風塵仆仆的阿卓走了進來。
“大悲寺毫無線索,那三名或是四名僧人倒是有人瞧見翻牆進入了寺廟之中,周寶帶著人將整個寺廟搜了個底朝天,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循。”
“有人看見翻牆進入了寺廟之中,卻沒有抓到人?”
齊燁滿臉問號:“總不能是長翅膀飛了吧。”
阿卓歎了口氣,大悲寺很大,每天上香的百姓絡繹不絕,僧人卻不多,連住持帶迎客僧滿打滿算三十多個,都有人證,一一盤查又詢問了香客,這些人在案發時間內都在,詳細盤問過後也的確沒發現任何貓膩。
張瑞山老神在在的說道:“若是翻牆入內後,換了衣裳又離開了呢?”
阿卓點了點頭:“也隻有這一種可能了,可為何要這麽做?”
“嫁禍大悲寺,嫁禍僧人。”
張瑞山樂嗬嗬的說道:“若老夫猜的不錯,士林之中,怕是已經吵翻了天,京中的讀書人,怨恨各州府的讀書人,各州府的讀書人,怨恨京中讀書人,怨恨國子監與博文堂的學子,這京裏京外的讀書人,得知了有僧人參與此案,也會怨恨天下佛教徒。”
聽到這句話,阿卓下意識看了眼齊燁。
小夥伴們都清楚,齊燁一直想要收拾目中無人隻知誇誇其談的讀書人,如果問他更想收拾的人,不正是佛教徒嗎。
結果因為今天這火燒國子監與劫獄一事,讀書人,佛教徒,都會成為眾矢之的!
“殿…義父啊。”
阿卓猶豫了一下:“這事兒,不會是你暗中…”
“你長腦子沒有!”齊燁破口大罵:“本世子整天待在南莊,還被pua差點自閉,我哪有閑心謀劃這種事!”
阿卓又猶豫了一下:“季渃嫣呢?”
季元思:“我姐最近想要孩子,不作孽了。”
“那會不會是為了要孩子…”阿卓看了眼齊燁:“收拾收拾讀書人和僧人,為孩子積攢積攢福氣呢。”
季元思雙眼一亮:“為民除害!”
齊燁:“…”
張瑞山突然開口問道:“當初唐少秋不是在南莊關押嗎,為何前幾日又送到了京兆府地牢中。”
阿卓迴道:“刑部那邊建議的,說免得落人口舌。”
“刑部何人說的。”
“刑部員外郎龐威。”
“龐威?”
張瑞山捋了捋胡子,露出了標誌性老謀深算又算不太明白的神情。
“這龐威本是武將出身,與讀書人尿不到一壺去,親族也不在京中,平日過寒酸,更與幽王府沒任何衝突,難道隻是巧合?”
“慢著?”齊燁問道:“刑部員外郎不是文臣嘛,怎麽是武將出身。”
“四年前調入京中的,原本是北關軍器監少監。”
“北地?”齊燁撓著額頭:“我招惹過北地的世家嗎?”
“沒有。”
阿卓和齊燁一直廝混至今,做過那麽多事,和北地世家從來沒有過瓜葛。
“最近京中有沒有…有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人入京了,北地那邊來的?”
阿卓想了想:“有,就一個,三皇子康凜。”
張瑞山哭笑不得。
覺得這事就算和龐威有關係,也應該和康凜沒關係,就是個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都被老六貶為庶民了,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讓博文堂推薦他科考,就不是個長腦子的人,做事比齊燁還不靠譜。
“從表麵上來看,和康凜沒任何關係,他也不像是有這種腦子的人。”
齊燁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對阿卓說道:“去找陳幽,讓他幫我調查個人。”
“我親自去吧。”
阿卓轉身就走,龐威,他有印象,相比其他出自世家的官員,經曆比較簡單,人脈關係也是如此,很好查。
齊燁喊道:“你知道我要查誰嗎?”
“不是龐威嗎?”
“不是。”
齊燁搖了搖頭,給阿卓叫迴來後,用手指沾了下茶水,在桌子上寫了個名字。
張瑞山一臉懵逼:“他為何要幫你?”
阿卓也是哭笑不得,覺得不可能。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齊燁的語氣也是不確定:“總之查一查吧,反正現在也沒什麽線索。”
其他事,他認。
讀書人和僧人要倒黴,他承認,可這和書樓學子有什麽關係,就算全天下讀書人死絕了,外人該瞧不起南莊學子還是瞧不起。
要麽說薑還是老的辣呢,張瑞山三言兩語之間就將整件事分析的明明白白,最大獲利者,得益之人,不正是齊燁嗎。
不說打壓佛教徒、讓唐少秋無法洗白,以及徹底解決齊燁被“誤解”等事,南莊書樓,絕對會成為本次科考最大得益一方。
甭管科考是進行到一半還是剛進行,總之是開始了,考生們已經接觸過試卷了。
現在科考延期,還不知道延期到什麽時候,那卷子肯定要改,而且還是大改。
這裏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保密問題。
出題出卷之人,按照以往的規矩,除了禮部官員外,還有京中的名士大儒。
這些出題的人,從出題到科考開始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不允許和任何外人接觸。
結果誰也沒想到今天會有人縱火,在科考之前,原本這些處於封閉環境不和外人接觸的出題人,都恢複自由身了,大部分都離開了國子監,總之是不許和考生接觸的。
那麽問題來了,他們都離開國子監了,現在延期科考,因為不知道要延期到什麽時候,考生也要離開國子監,這就代表出題的人和考生有私下接觸的機會,考生也會提前得知題目。
為了杜絕這種情況,肯定要再重新出題的。
那麽問題又來了,這次科考可謂波折不斷,首先是禮部能出題的人就那麽多,他們肯定不會參與二次出題了,其次是除了禮部官員,就是各家書院的扛把子和名士大儒了。
麻煩就麻煩在這,因為程嬰和唐少秋的事,京中抓了不少名士大儒,本來能出題的人就少,這都是矮子裏麵拔將軍參與了出題。
值得一提的是,徐功沒參與出題,他本身就負責書樓教學,禮部不願意請他,也沒辦法請他,避嫌,加上徐功也不想去,有那時間不如多教授教授孩子們怎麽科考。
現在出了縱火一事,有資格出題的名士大儒本就不多,還無法再出題了,那麽這時候就要京中兩個最有資格的人出馬了。
一個是太子少師季伯昌,一個是前禮部左侍郎徐功。
季伯昌肯定是不會出麵的,朝廷年年請,老頭年年就一句話,滾幾把蛋。
老季不去,出題這事隻能指望徐功了。
試問,還有誰比徐功更加了解書樓學子的水平?
試問,還有誰比書樓學子更了解徐功的出題思維?
正如張瑞山說,除了劫獄、火燒國子監兩件事,齊燁是既得利益者,最大受益人,並且是唯一得益者的緣故。
“還真是嘿。”
齊燁徹底傻眼了:“這不是想嫁禍僧人和讀書人啊,這是想嫁禍本世子啊!”
張瑞山都不想罵了,因為他知道齊燁不可能幹出這種事,因為他知道,全京城,乃至全天下,都認為齊燁不可能幹出這種事。
沒辦法,齊燁的個人風格太明朗了,很硬朗的那種明朗。
別說宮中了,就連朝廷,連各部衙署,哪怕齊燁說這事是他幹的,也沒人會相信。
人們,會相信齊燁帶著一群司衛,衝進考場給一群學子揍了,然後一把火給國子監點了。
人們,不會相信齊燁策劃劫獄、火燒國子監之事,就是為了讓他名下的南莊書樓學子獲得好成績。
人們,更不會相信齊燁殺了四個讀書人。
因為這家夥要殺讀書人的話,有一萬種辦法,還是明著來,並且不用負任何責任。
沒辦法,大家都習慣了,大家習慣齊燁大鳴大放大大咧咧的搞人搞事,卻不會相信這家夥會玩陰謀詭計。
因為他是戰功赫赫的幽王府世子,因為他爹是比他還猛無數倍的幽王爺,齊燁,斷然不會自降身份搞這些鬼鬼祟祟的事。
即便大家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齊燁如今的身份地位,在大康朝太過特殊,享受了任何階層都可以享受的特殊待遇。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向朝廷舉薦無數人才,都是自己的班底。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馬上讓宮中開特例任命無數南莊學子前往南關山林任職當官。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直接跑京兆府地牢裏,一個眼神,唐少秋被無罪釋放,或是被亂刀砍死。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帶著一群司衛滿京中晃悠,見到一個讀書人就毒打一頓,一年到頭啥也不用幹,就削讀書人。
如果他想的話,他可以手持火把,手下抱著火油,將全天下的寺廟挨個點一遍。
正是因為有著這麽多如果他想的話,所以沒人會相信齊燁能幹出這種事,完全沒必要。
當局者迷,齊燁緊張起來了,他覺得有人針對自己,想要嫁禍自己,暗害自己。
“總有刁民想要害本世子!”
齊燁開始氣急敗壞了:“不行,這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要不然世人再以為我長腦子…不是,以為暗中密謀阻礙國朝科考擇才呢。”
“查無所獲。”
聲音從外麵傳來,風塵仆仆的阿卓走了進來。
“大悲寺毫無線索,那三名或是四名僧人倒是有人瞧見翻牆進入了寺廟之中,周寶帶著人將整個寺廟搜了個底朝天,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循。”
“有人看見翻牆進入了寺廟之中,卻沒有抓到人?”
齊燁滿臉問號:“總不能是長翅膀飛了吧。”
阿卓歎了口氣,大悲寺很大,每天上香的百姓絡繹不絕,僧人卻不多,連住持帶迎客僧滿打滿算三十多個,都有人證,一一盤查又詢問了香客,這些人在案發時間內都在,詳細盤問過後也的確沒發現任何貓膩。
張瑞山老神在在的說道:“若是翻牆入內後,換了衣裳又離開了呢?”
阿卓點了點頭:“也隻有這一種可能了,可為何要這麽做?”
“嫁禍大悲寺,嫁禍僧人。”
張瑞山樂嗬嗬的說道:“若老夫猜的不錯,士林之中,怕是已經吵翻了天,京中的讀書人,怨恨各州府的讀書人,各州府的讀書人,怨恨京中讀書人,怨恨國子監與博文堂的學子,這京裏京外的讀書人,得知了有僧人參與此案,也會怨恨天下佛教徒。”
聽到這句話,阿卓下意識看了眼齊燁。
小夥伴們都清楚,齊燁一直想要收拾目中無人隻知誇誇其談的讀書人,如果問他更想收拾的人,不正是佛教徒嗎。
結果因為今天這火燒國子監與劫獄一事,讀書人,佛教徒,都會成為眾矢之的!
“殿…義父啊。”
阿卓猶豫了一下:“這事兒,不會是你暗中…”
“你長腦子沒有!”齊燁破口大罵:“本世子整天待在南莊,還被pua差點自閉,我哪有閑心謀劃這種事!”
阿卓又猶豫了一下:“季渃嫣呢?”
季元思:“我姐最近想要孩子,不作孽了。”
“那會不會是為了要孩子…”阿卓看了眼齊燁:“收拾收拾讀書人和僧人,為孩子積攢積攢福氣呢。”
季元思雙眼一亮:“為民除害!”
齊燁:“…”
張瑞山突然開口問道:“當初唐少秋不是在南莊關押嗎,為何前幾日又送到了京兆府地牢中。”
阿卓迴道:“刑部那邊建議的,說免得落人口舌。”
“刑部何人說的。”
“刑部員外郎龐威。”
“龐威?”
張瑞山捋了捋胡子,露出了標誌性老謀深算又算不太明白的神情。
“這龐威本是武將出身,與讀書人尿不到一壺去,親族也不在京中,平日過寒酸,更與幽王府沒任何衝突,難道隻是巧合?”
“慢著?”齊燁問道:“刑部員外郎不是文臣嘛,怎麽是武將出身。”
“四年前調入京中的,原本是北關軍器監少監。”
“北地?”齊燁撓著額頭:“我招惹過北地的世家嗎?”
“沒有。”
阿卓和齊燁一直廝混至今,做過那麽多事,和北地世家從來沒有過瓜葛。
“最近京中有沒有…有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人入京了,北地那邊來的?”
阿卓想了想:“有,就一個,三皇子康凜。”
張瑞山哭笑不得。
覺得這事就算和龐威有關係,也應該和康凜沒關係,就是個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都被老六貶為庶民了,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讓博文堂推薦他科考,就不是個長腦子的人,做事比齊燁還不靠譜。
“從表麵上來看,和康凜沒任何關係,他也不像是有這種腦子的人。”
齊燁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對阿卓說道:“去找陳幽,讓他幫我調查個人。”
“我親自去吧。”
阿卓轉身就走,龐威,他有印象,相比其他出自世家的官員,經曆比較簡單,人脈關係也是如此,很好查。
齊燁喊道:“你知道我要查誰嗎?”
“不是龐威嗎?”
“不是。”
齊燁搖了搖頭,給阿卓叫迴來後,用手指沾了下茶水,在桌子上寫了個名字。
張瑞山一臉懵逼:“他為何要幫你?”
阿卓也是哭笑不得,覺得不可能。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齊燁的語氣也是不確定:“總之查一查吧,反正現在也沒什麽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