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夜半螢火
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 作者:三七花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能找到一位行萬裏路的學者太難了,目前的交通足以斷絕人們出遊的心思,崔祁請韓欽看了自己繪製的半成品輿圖:“在下下山不久,很多地方都沒去過,還請韓先生多多指點。”
他來這裏滿打滿算才四年,了解的還不夠,平日也沒人能求助,便隻能自己塗塗改改,做出這麽個半成品來。
韓欽細細觀看後驚為天人:“崔先生走過的路遠比我多,對地形河流的觀測也更全麵。”
他起了要傳承衣缽的心思,但看崔祁打扮應該是道士,怪不得之前一直住在山上。
隨後崔祁提出要改動書的結構,以遊記的形式售賣,會更受歡迎。
韓欽有些沮喪:“我隻讀過詩經和本學派的書,還沒有讀全,遊記是什麽?”
他若是能寫出華美的文章也不必入堪輿家了,直接給君王歌功頌德多好。
“韓先生放心,此事便由在下來辦。”
崔祁平時讀書無聊也會寫讀後感,在大量的練習下他的文筆有了長足的進步,實在不行還可以去請季瑗題跋。
兩人相談甚歡,離開食肆後夥計偷偷在崔祁的手心放了塊布條,送走韓欽後崔祁打開了手掌:“鹽和糖…”
他燒掉了布條,對夥計說道:“給我一份竹簡,多謝了。”
他並不會具體的步驟,格院的生產鏈是經過十多年才搭建而成的,但給予些點撥還是可以的。
夥計取來了竹簡和刀筆,崔祁筆走龍蛇,很快就寫下幾個要點:“交給越王吧,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看匠人的。”
迴到小院已是傍晚,姬琮在吹奏長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霽兒則彈奏起平沙落雁,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支曲子,但崔祁會,所以就教給了他。
雲姬在院子裏熨燙她新做的衣裳,崔祁不忍破壞這和諧的一幕,便坐在樹下思考。
一步慢步步慢,唐國在趙嬰的輔助下領先了太多,但其他國家也不會隻看著,這份優勢在時間的流逝下會逐漸縮小。
所以唐國才會死守格院和變法之中的秘辛,之前的越王後僅僅是透露了一本啟蒙書都被認定是叛國,技術傳出去隻怕會有更嚴厲的懲罰。
一曲終了,姬琮看到了沉思的崔祁,他收起長簫走向好友:“阿祁和那位先生談話順利嗎?”
崔祁迴過神來:“還不錯,韓先生在堪輿一道堪稱大家。”
最有名的堪輿家是越國的趙患,他號稱遊遍天下名山大川,所以趙嬰把他請走了,至今他還留在格院負責工程方麵的事情。
崔祁攤開竹簡,他在草原薅了些狼毛,自己做了隻狼毫筆,用做平日書寫繪製之用。他的毛筆不少,但大多是法器,用來寫草稿浪費了。
書籍開頭的幾頁是最難寫的,崔祁思索許久都未能落筆,等到他寫下第一個字,已經是亥時了,他歎了口氣:“我為什麽要給自己找罪受?”
但答應了就要做到,他咬著筆杆思考一會,決定還是先睡覺吧。
遊記的主角原型當然是韓欽,但不能用原名,昨日兩人也談論了一下,崔祁提議:“不如叫風河,風土人情,山川河流,也符合堪輿家的定位。”
韓欽當然沒意見,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了。
寫書絕對是折磨,崔祁伏案許久也才擴寫到第二章,他撓撓頭,決定換個心情,正好七夕也快到了,不如去越國看祭祀。
“阿霖,你試著能不能寫一寫。”崔祁為了趣味性,加入了不少當地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曆過的,放進去倒也不違和。
姬琮也犯了難,他是真不會寫作,但崔祁的囑托他又無法拒絕,於是他硬著頭皮道:“我試試吧,阿祁最好不要抱希望。”
崔祁用力地點點頭;“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有不懂的地方就告訴我。”
七夕將近,這是女子的節日,之前他都忘記了,這個節日的初衷是女子祈求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能有一技之長安身立命的日子。
和雲姬說定後,他帶著霽兒去越國看巫女的祭祀,換換心情,雲姬則和王家母女一起過節。在安排下,姬琮隻能去找他的老相識王顯,他們兩家現在已經親如一家,王家的小丫頭常來蹭飯。
崔祁先去了盧延年的工坊,紫砂的燒製已經步入正軌,盧延年賠笑著:“崔先生百忙之中撥冗,真是…”
他還要繼續吹捧,崔祁就擺擺手:“盧先生不必如此,我隻是聽說越國七月七會舉行巫女的祭祀,來看看熱鬧而已。”
“那崔先生可是來對了,這天所有人都可以來看,平常可不行。”
商人地位低下,是不允許進入祭祀場地的,隻有七月七他才能一飽眼福。
告別盧延年後崔祁帶著霽兒找了家幹淨的客棧,在他曾經生活的時代,七夕和其他節日一樣,已經成了商家收割的工具,但情侶的狂歡和他無關。
他因為長相一直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總是被圍追堵截,鬧得他煩不勝煩,而且他們大多隻是看臉,要說多了解崔祁這個人也可能。
久而久之,崔祁也習慣了單身,他本就不擅長交流,勉強也不好,不如放過自己,也放過所有人。
客棧的晚餐非常簡單,夥計問要不要來一份魚膾,剛剛打上來的鯉魚。
崔祁本想拒絕,但他最近要寫遊記,各地的食物也是重要內容,所以他下定決心要突破自己,便也要了一盤。
新鮮的魚膾晶瑩剔透,配上紫蘇和各種香草蔬菜擺了一大盤,霽兒倒是吃的歡快,他從小的生活條件不允許他挑食,因而他一直不理解崔祁為什麽這不愛吃那不愛吃,隻要填飽肚子就好了嘛。
越國因為氣候炎熱,各種香草非常盛行,崔祁試著嚐了一口,發現也不是那麽難以接受。
魚肉的腥味都被香料遮住,吃起來很是爽口,他記下了這個味道,重新端起清粥小菜,而剩下的魚膾由霽兒承包了。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霽兒非常能吃,他吃光了所有的魚肉和蔬菜,崔祁已經習慣了,他麵不改色地喝完自己的粥,去房間休息了。
崔祁正要更衣入睡,霽兒卻拉著他的衣角:“師父,我看草叢裏有螢火蟲哎,要是我給王姑娘抓一百隻螢火蟲,她會不會多愛我一點…”
他陷入了幻想,崔祁卻想起有關螢火蟲的故事好像是悲劇,兩個相愛的人之間隔著立場和生死。
思及此,崔祁柔聲勸道:“拿迴去就死了,螢火蟲是活物,不能禁錮它們的自由。”
霽兒撇撇嘴,他以為崔祁是怕蟲子所以不敢,沒想到他師父的思考更廣泛。
不去就不去,霽兒自己蹦蹦跳跳地抓螢火蟲了,崔祁歎了口氣,隨後便打算入眠,老年人折騰不動了。
因為沒有工具,抓住的螢火蟲無處存放,霽兒幹脆扯下一塊裏衣,綁成袋子把發光的小蟲子裝了進去。
他是真的不理解師父為什麽害怕蟲子,他明明不動手就能碾死整座山的蟲子,而且沒有動物敢冒犯他,可崔祁依舊怕的要死。
白色的細布裏衣遮不住螢火蟲微弱的光芒,霽兒摸黑跳進了窗子,然後崔祁被嚇醒了。
他看到一布袋的螢火蟲就忍不住發出尖叫,但大家都睡下了,他開了屏障後才放聲大叫:“霽兒,這是怎麽迴事?”
霽兒滿臉無辜:“師父,它們不會咬人的,多可愛啊,王姑娘一定會喜歡。”
崔祁揮揮手,把袋子裝進霽兒的玉佩裏,他從未追求過女孩,所以他無法理解霽兒的行為。
他來這裏滿打滿算才四年,了解的還不夠,平日也沒人能求助,便隻能自己塗塗改改,做出這麽個半成品來。
韓欽細細觀看後驚為天人:“崔先生走過的路遠比我多,對地形河流的觀測也更全麵。”
他起了要傳承衣缽的心思,但看崔祁打扮應該是道士,怪不得之前一直住在山上。
隨後崔祁提出要改動書的結構,以遊記的形式售賣,會更受歡迎。
韓欽有些沮喪:“我隻讀過詩經和本學派的書,還沒有讀全,遊記是什麽?”
他若是能寫出華美的文章也不必入堪輿家了,直接給君王歌功頌德多好。
“韓先生放心,此事便由在下來辦。”
崔祁平時讀書無聊也會寫讀後感,在大量的練習下他的文筆有了長足的進步,實在不行還可以去請季瑗題跋。
兩人相談甚歡,離開食肆後夥計偷偷在崔祁的手心放了塊布條,送走韓欽後崔祁打開了手掌:“鹽和糖…”
他燒掉了布條,對夥計說道:“給我一份竹簡,多謝了。”
他並不會具體的步驟,格院的生產鏈是經過十多年才搭建而成的,但給予些點撥還是可以的。
夥計取來了竹簡和刀筆,崔祁筆走龍蛇,很快就寫下幾個要點:“交給越王吧,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看匠人的。”
迴到小院已是傍晚,姬琮在吹奏長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霽兒則彈奏起平沙落雁,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支曲子,但崔祁會,所以就教給了他。
雲姬在院子裏熨燙她新做的衣裳,崔祁不忍破壞這和諧的一幕,便坐在樹下思考。
一步慢步步慢,唐國在趙嬰的輔助下領先了太多,但其他國家也不會隻看著,這份優勢在時間的流逝下會逐漸縮小。
所以唐國才會死守格院和變法之中的秘辛,之前的越王後僅僅是透露了一本啟蒙書都被認定是叛國,技術傳出去隻怕會有更嚴厲的懲罰。
一曲終了,姬琮看到了沉思的崔祁,他收起長簫走向好友:“阿祁和那位先生談話順利嗎?”
崔祁迴過神來:“還不錯,韓先生在堪輿一道堪稱大家。”
最有名的堪輿家是越國的趙患,他號稱遊遍天下名山大川,所以趙嬰把他請走了,至今他還留在格院負責工程方麵的事情。
崔祁攤開竹簡,他在草原薅了些狼毛,自己做了隻狼毫筆,用做平日書寫繪製之用。他的毛筆不少,但大多是法器,用來寫草稿浪費了。
書籍開頭的幾頁是最難寫的,崔祁思索許久都未能落筆,等到他寫下第一個字,已經是亥時了,他歎了口氣:“我為什麽要給自己找罪受?”
但答應了就要做到,他咬著筆杆思考一會,決定還是先睡覺吧。
遊記的主角原型當然是韓欽,但不能用原名,昨日兩人也談論了一下,崔祁提議:“不如叫風河,風土人情,山川河流,也符合堪輿家的定位。”
韓欽當然沒意見,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了。
寫書絕對是折磨,崔祁伏案許久也才擴寫到第二章,他撓撓頭,決定換個心情,正好七夕也快到了,不如去越國看祭祀。
“阿霖,你試著能不能寫一寫。”崔祁為了趣味性,加入了不少當地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曆過的,放進去倒也不違和。
姬琮也犯了難,他是真不會寫作,但崔祁的囑托他又無法拒絕,於是他硬著頭皮道:“我試試吧,阿祁最好不要抱希望。”
崔祁用力地點點頭;“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有不懂的地方就告訴我。”
七夕將近,這是女子的節日,之前他都忘記了,這個節日的初衷是女子祈求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能有一技之長安身立命的日子。
和雲姬說定後,他帶著霽兒去越國看巫女的祭祀,換換心情,雲姬則和王家母女一起過節。在安排下,姬琮隻能去找他的老相識王顯,他們兩家現在已經親如一家,王家的小丫頭常來蹭飯。
崔祁先去了盧延年的工坊,紫砂的燒製已經步入正軌,盧延年賠笑著:“崔先生百忙之中撥冗,真是…”
他還要繼續吹捧,崔祁就擺擺手:“盧先生不必如此,我隻是聽說越國七月七會舉行巫女的祭祀,來看看熱鬧而已。”
“那崔先生可是來對了,這天所有人都可以來看,平常可不行。”
商人地位低下,是不允許進入祭祀場地的,隻有七月七他才能一飽眼福。
告別盧延年後崔祁帶著霽兒找了家幹淨的客棧,在他曾經生活的時代,七夕和其他節日一樣,已經成了商家收割的工具,但情侶的狂歡和他無關。
他因為長相一直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總是被圍追堵截,鬧得他煩不勝煩,而且他們大多隻是看臉,要說多了解崔祁這個人也可能。
久而久之,崔祁也習慣了單身,他本就不擅長交流,勉強也不好,不如放過自己,也放過所有人。
客棧的晚餐非常簡單,夥計問要不要來一份魚膾,剛剛打上來的鯉魚。
崔祁本想拒絕,但他最近要寫遊記,各地的食物也是重要內容,所以他下定決心要突破自己,便也要了一盤。
新鮮的魚膾晶瑩剔透,配上紫蘇和各種香草蔬菜擺了一大盤,霽兒倒是吃的歡快,他從小的生活條件不允許他挑食,因而他一直不理解崔祁為什麽這不愛吃那不愛吃,隻要填飽肚子就好了嘛。
越國因為氣候炎熱,各種香草非常盛行,崔祁試著嚐了一口,發現也不是那麽難以接受。
魚肉的腥味都被香料遮住,吃起來很是爽口,他記下了這個味道,重新端起清粥小菜,而剩下的魚膾由霽兒承包了。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霽兒非常能吃,他吃光了所有的魚肉和蔬菜,崔祁已經習慣了,他麵不改色地喝完自己的粥,去房間休息了。
崔祁正要更衣入睡,霽兒卻拉著他的衣角:“師父,我看草叢裏有螢火蟲哎,要是我給王姑娘抓一百隻螢火蟲,她會不會多愛我一點…”
他陷入了幻想,崔祁卻想起有關螢火蟲的故事好像是悲劇,兩個相愛的人之間隔著立場和生死。
思及此,崔祁柔聲勸道:“拿迴去就死了,螢火蟲是活物,不能禁錮它們的自由。”
霽兒撇撇嘴,他以為崔祁是怕蟲子所以不敢,沒想到他師父的思考更廣泛。
不去就不去,霽兒自己蹦蹦跳跳地抓螢火蟲了,崔祁歎了口氣,隨後便打算入眠,老年人折騰不動了。
因為沒有工具,抓住的螢火蟲無處存放,霽兒幹脆扯下一塊裏衣,綁成袋子把發光的小蟲子裝了進去。
他是真的不理解師父為什麽害怕蟲子,他明明不動手就能碾死整座山的蟲子,而且沒有動物敢冒犯他,可崔祁依舊怕的要死。
白色的細布裏衣遮不住螢火蟲微弱的光芒,霽兒摸黑跳進了窗子,然後崔祁被嚇醒了。
他看到一布袋的螢火蟲就忍不住發出尖叫,但大家都睡下了,他開了屏障後才放聲大叫:“霽兒,這是怎麽迴事?”
霽兒滿臉無辜:“師父,它們不會咬人的,多可愛啊,王姑娘一定會喜歡。”
崔祁揮揮手,把袋子裝進霽兒的玉佩裏,他從未追求過女孩,所以他無法理解霽兒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