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雖已是永樂年間,但蒙元被逐迴草原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情。


    所以當朱瞻埈在秦淮河上講起嶽飛的故事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引來一片喝彩和共鳴的。


    以朱瞻埈的能耐,他若是不想別人聽去,那自然別人一個字也聽不到。


    可倘若他想讓人聽到他在說什麽,那別說是周邊的人,便是這整條秦淮河、乃至是半個金陵城都能聽清楚他說的話。


    “小梁王柴貴和嶽飛定下了生死文憑,這叫比死武。嶽飛放下心來,但……”朱瞻峻今日說的是《嶽飛傳》中嶽飛槍挑小梁王的故事,並不見於史料,隻是編纂出來的故事。


    不過評書話本隻要故事精彩,真實性大多不甚追求,聽者大多隻求能聽個痛快。


    彼時的金陵城中,娛樂項目著實不多,聽說書也是大明朝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雅俗共賞的一項娛樂活動,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狂熱愛好者,一日不聽就渾身刺撓的。


    若是放在後世,這種大約算得上是沉迷上癮的死忠粉,如同所謂骨肉皮一般的存在。


    隻是明初雖然風氣還算開放,但女子拋頭露麵還是少數,加上這裏又是秦淮河,朱瞻峻的畫舫周圍雖說確實跟著好幾條船就為了能聽他說書,卻也沒有什麽女粉。


    不過雖然都是不惜租船跟著也要聽書的死忠粉,但卻也沒有人真的膽子大到直接貼上來的地步,畢竟明朝還是禮教社會,大家大多都是遵守禮法的。


    就算有什麽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看到之前才從船上下去的太子爺朱高熾也該沒什麽想法了。


    開玩笑,就算皇帝真的起了廢立之心,那也是天家內部事務,旁人若是膽敢衝撞了皇族,輕的都要錦衣衛詔獄裏滾一圈。


    至於重的?三族連連看還是九族消消樂,你可以考慮選一個。


    所以就算有人有那個心,想把朱瞻埈叫到自己麵前專門給自己說書,卻也隻是有心無膽,根本不敢付諸實現。


    而全大明真正意義上有這個資格把朱瞻埈這個皇孫叫去專門給自己說書的人,大明皇帝陛下明太宗永樂皇帝朱棣,則正因為太子朱高熾遞上來的折子頭疼著呢。


    “說說,該怎麽辦啊?別一份折子往朕這一遞,就把麻煩都甩給朕了,自己說說該怎麽辦!”朱棣心煩意亂的翻看著朱高熾遞上來的折子,又把折子扔到了朱高熾的麵前。


    在搞清楚了朱瞻埈在折子裏到底都寫了些什麽,以及這些事情會造成怎樣的結果之後,這位大明天子就徹底陷入了煩躁之中,很想做點什麽來發泄,卻又什麽都做不了,頗有一種隻能無能狂怒的鬱悶。


    不過作為皇帝,這天底下權力最大的人,他除了無能狂怒之外還能甩鍋。


    比如讓來遞折子的太子來想辦法解決問題,以及讓剛剛奉詔前來的吏部尚書蹇義和戶部尚書夏原吉一起想辦法。


    天子不需要自己去解決問題,隻需要把問題甩給能解決問題的人就好,曆史上有名的君王手下都有一大堆的名臣,他們就是幹這個用的。


    “你們兩個來的正好,都好好看看太子遞上來的這份折子,看看該怎麽解決這三個問題!”朱棣看著走進來的蹇義和夏原吉,指了指被自己扔到地上的折子示意他們撿起來看:“寫的真好啊!我大明若是不解決這三個問題,百年之間就要有亡國之禍!都給我好好看看!”


    朱棣說著火氣頓時又上來了,將麵前禦案上的東西一把便推到了地上。


    看到皇帝如此生氣,說的問題又是如此的嚴重,蹇義和夏原吉對視一眼之後,也顧不得向太子請安或者安撫皇帝的情緒,趕忙撿起了地上的折子,兩顆腦袋湊到了一起看了起來。


    僅僅隻是翻了幾頁,夏原吉頓時便倒吸一口涼氣,感到如墜冰窖。


    他是戶部尚書,掌管著大明的財政賦稅和戶籍,對於這折子裏所說的三個問題感受最深,同時也最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隻是雖然折子上把問題都點出來了,想讓夏原吉一時之間想出能夠解決這三個問題的辦法卻也是在難為他。


    別說三個問題了,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能讓夏原吉想破腦袋。


    到是一旁的蹇義並沒有馬上去思考如何解決這三個難題,而是向一旁的朱高熾請教道:“太子爺,這份折子是何人所寫?”


    “是我家老二寫的,他跟我說朝廷若是不能夠解決這三個難題,百年之內我大明便會有亡國之禍。”朱高熾此時臉上無奈的擠出一絲苦笑,對著蹇義解釋道:“孤這些年監理朝政,對戶部每年歲入和支出還是有數的,其他兩條我不太能拿得準,但光是宗藩丁口增長所帶來的俸祿增長,就足以壓垮我大明江山了。


    所以孤也不敢怠慢,帶著這份折子就來稟報皇上,看能否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兩位都是飽學之士、國之幹臣,且來一起參詳一下看看能否有解決之道,不可讓我大明江山步了蒙元的後塵,不足百年而亡啊!”


    “太子殿下,此事恐怕一時之間難有妥善解決之法,不若拿到大朝會上讓朝臣都來參與討論,看看能不能商量出個法子來。”這種關乎國家百年社稷安危的事情蹇義也不敢怠慢,既然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拉更多的人來想辦法。


    其實不是蹇義和夏原吉沒轍,而是朱瞻埈所提出來的這三個問題每一個都牽連甚廣,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朝野動蕩,令國家陷入混亂之中,朝堂有傾覆之危。


    別的不說,光隻是一個藩王俸祿的事情,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可以一削了事的事情。


    想想建文削藩鬧出的亂子,就沒人敢直接建議皇帝削減藩王俸祿,因為那叫離間天家親情,壓迫宗藩。


    所以蹇義在提議讓更多朝臣一起參與討論之後,便閉口不言,和夏原吉一起站在了太子身邊,拿著奏折擺出了一副皺眉思考的樣子。


    朱棣看著三個人沉默不語的樣子,頓時又氣不打一處來,衝著朱高熾吼道:“瞻埈那個小猴崽子呢?給爺爺上了這麽個折子添堵,他自己倒好,在秦淮河聽曲釣魚?來人,去把他給我招來,爺爺不痛快,他也別想痛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七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七箏並收藏渡劫失敗的我隻能迴大明當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