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真相周刊》, 我是主持人蔣妤。”
《真相周刊》的主播台上,蔣妤從容麵對著鏡頭,在無數觀眾的掌聲與殷切的目光中,燈光四射, 最終四麵八方聚攏為一束, 以蔣妤為中心,燈光盈盈灑照在她身上, 全場霎時寂靜, 歸於黑暗。
蔣妤將目光在觀眾席上緩緩掠過,嘴角噙著一抹鏡頭前無比熟稔的笑容,她說:“一星期之前我在路邊遇到一個乞討的小男孩, 這個小男孩的妹妹得了白血病,急需要醫院的救治,可是大家應該知道,白血病患者所需的醫藥費是多麽的昂貴,所以我的兒子, 盡了他的微薄之力, 將自己存下的二十三塊錢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那個男孩子。”
“那個男孩子確實很可憐, 後來我了解到他的家庭並不富裕, 父母親所從事的工作沒有醫保也沒有社保,對於他們而言,養活兩個孩子已經是竭盡全力, 更何況還是一個白血病孩子的醫藥費, ”蔣妤臉上笑意斂去, 她說:“於是,男孩子的父母將女兒從醫院帶迴了家,不再接受治療。”
“悲天憫人人之常情,我不願眼睜睜看著一個比我兒子大不了多少男孩子跪在街上乞討,因為我知道,他這樣做無濟於事,所以我告訴了他幾個慈善機構的電話,我希望他能通過這幾家慈善機構而得到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好的方式。”說到這,蔣妤臉色呈現難言的頹敗,“但顯然,是我想當然了。”
“慈善機構的救助並非這麽容易,許多慈善機構對個人沒有支援職責,大多是麵向更多更大的群體,而其中小部分麵向個人的慈善機構需要對求助人進行極為嚴格的審核。”
蔣妤目光在觀眾席上劃過,麵向身後的屏幕,“隨後我走訪了幾家慈善機構,詢問了慈善機構的負責人,有關申請救助的渠道與程序,以及救助的金額。”
身後的大屏幕直接以采訪的形勢,將申請不同的慈善機構所需的資料以及救助的金額。
在座的觀眾顯然對於慈善行業不甚了解,幾乎所有的慈善機構都有自己一套相當嚴苛的程序,特別是一些麵向個人救助的慈善機構,對於大病申請救助的申請對象自然是收入極低的人群,申請所需的資料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據視頻中一家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在收到申請人的資料之後,會有機構內部相關負責人對於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時間為十個工作日。
視頻裏的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到這頓了頓,而後說,這些年申請救助的人很多,即使是慈善機構,也隻能盡微薄之力。
慈善機構負擔所有醫藥費的事情,隻存在於新聞中。
長達十分鍾的采訪視頻就此結束,蔣妤看著鏡頭,她說:“國內更多的是麵向群體的慈善機構,麵向個人救助,更多的帶有隨機性。”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方興未艾,大小慈善機構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並重視慈善事業。前段時間我參加了華心慈善晚會,據我所知,當天晚上共籌得善款七千八百萬元,這些善款將捐給貧困山區以及需要救助的項目,這些需要救助的項目包括但不僅僅隻包括於助老行動,鄉間閱讀推廣計劃,留守兒童以及希望小學。”
說到這,蔣妤嚴肅而緊繃的臉上有了些許的笑容,“很感謝當天晚上所有參加慈善晚宴以及慷慨捐贈的捐贈者,我們社會需要這些懷揣著善意的人。”
整個演播廳鴉雀無聲。
蔣妤繼續說:“我對我之前想當然地讓那名乞討的男孩子去求助慈善機構一事感到深深的羞愧,因為我明白,沒有深入了解一個行業,就沒有對這個行業置喙的資格,所以參加華心慈善晚宴之後,我對國內的慈善機構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以及采訪,我想知道一個慈善機構是怎麽運作、宣傳、救助和捐獻的,我想知道這一群善良而又偉大的人是怎麽工作的,我更想知道那些接受救助的人現在怎麽樣了。”
“可是,我和我的團隊在對這些慈善機構進一步調查時卻發現,每年慈善機構公布的數據除了捐贈的金額和救助的項目,以及用在項目上的金額之外,具體明細卻不曾公布。”
“這是去年的慈善晚會籌得善款的數據,一共是六千三百萬,我通過調查上一屆慈善晚會公布的關於部分善款的用處,其中一部分在甘肅貴州河南等地一共捐獻五十所希望小學,共花費一千九百萬,但是,我節目組工作人員在對這些希望小學進行迴訪之後發現,其中有二十所一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淪為廢墟!”蔣妤沉聲說:“我的工作人員暗訪了當地的有關部門。”
蔣妤將目光望向身後的大屏幕,屏幕上是打了馬賽克之後的工作人員,以偷拍的角度,將工作人員的話全數記錄下來。
那名工作人員說希望小學拆除是因為受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因為在當地建希望小學的地方,破壞了當地的風水,不利於當地的發展,屬於迫不得已。
記者問那名工作人員,一個月不到就拆毀了,不是浪費了嗎?
工作人員抽著煙意味深長地笑,反正又不用他們出錢,建學校的人有錢。
建學校的人有錢。
這句話很有意思。
工作人員說,不用國家政府出錢,他們自己出錢,想怎麽辦怎麽辦唄。
鏡頭一轉,視頻上出現一個麵色滄桑的老人家,老人家麵對記者的提問同樣也流露出不解,老人家粗獷的嗓門帶著地方的口音,直言不諱,聲稱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希望小學為什麽建了一個月之後就拆了,讓他才上了一個月學的孫女不得不退學,現在迫不得已,每天路程兩小時去學校。
鏡頭裏連續采訪了四五個當地村民,所有村名口徑一致,不明白希望小學一月拆毀是為什麽。
而當記者拿著幾名村民的采訪去找最開始采訪的那名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卻一臉不耐煩,拒不配合記者的采訪。
幾株雜草從龜裂的水泥地裏冒出頭來,曾經三層樓高的教學樓,此刻卻成了一堆又一堆的石塊小山丘,操場雜草叢生沒過膝蓋,四周坍塌的圍牆將田埂和學校連成一片,升旗台在那一堆的石塊中顯露出坍塌了的一角,露出了水泥粗糙的原貌。
遠處山路上,陸續一個兩個背著書包的孩子走來,笑著鬧著,最終將疑惑不解的目光望向了鏡頭,兩三個孩子互相湊近低聲笑著說了幾句後後哄笑一聲,全跑了。
夜色下,整個幽靜的小山村裏隻看得見青煙渺渺,犬吠聲由遠及近,希望小學的鐵門鏽跡斑斑,一串鎖鏈隨意耷拉在校門上,哐當哐當。
緊接著,無數張廢墟的照片拚湊在大屏幕上,視頻戛然而止。
全場觀眾的目光聚集在屏幕上,偶爾人頭晃動,交頭接耳似乎在說著什麽。
“視頻中的學校隻是其中一所,而最後這些照片,才是全部被摧毀的希望小學。這些小學有幾個想同點,第一,都是由華心慈善捐贈的希望小學,第二,都是在一個月之後拆除,第三,拆除的原因大同小異,我曾經致電詢問過華心慈善的相關負責人,可是在對於這一調查結果,華心慈善卻沒能給我一個答複,後來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上門采訪,也被拒之門外。”
蔣妤沉默片刻,全場沉浸於難言的安靜之中,她目光微沉,臉部線條緊繃,語氣帶著難以察覺的忍耐,緩緩開口,“一千九百萬,五十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建造價格大約三十八萬,可是我了解到,國家對於希望小學有著一定的優惠政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建造希望小學價格超二十萬,國家負擔其餘費用,所以我很好奇,我想知道華心慈善在建造希望小學時花費的這一千九百萬的具體用途的金額流向,可惜的是,遭到了華心慈善負責人的拒絕。”
“我很費解,為什麽在捐款方麵的金額能夠那麽詳細而又具體,歌頌著捐款人的善意,但真正在落實這筆善款的時候,卻又那麽不清不楚。”
“我隻想問一句,為什麽沒有資金流動的報表!”蔣妤對著鏡頭提出自己的疑惑,也是大多數人的疑惑:“為什麽大多數的慈善機構沒有公布捐贈金額流向的具體數目?”
蔣妤靜靜地望著鏡頭,沒有一丁點的情緒。
她明白,在這個非黑即白的世界,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
《真相周刊》的主播台上,蔣妤從容麵對著鏡頭,在無數觀眾的掌聲與殷切的目光中,燈光四射, 最終四麵八方聚攏為一束, 以蔣妤為中心,燈光盈盈灑照在她身上, 全場霎時寂靜, 歸於黑暗。
蔣妤將目光在觀眾席上緩緩掠過,嘴角噙著一抹鏡頭前無比熟稔的笑容,她說:“一星期之前我在路邊遇到一個乞討的小男孩, 這個小男孩的妹妹得了白血病,急需要醫院的救治,可是大家應該知道,白血病患者所需的醫藥費是多麽的昂貴,所以我的兒子, 盡了他的微薄之力, 將自己存下的二十三塊錢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那個男孩子。”
“那個男孩子確實很可憐, 後來我了解到他的家庭並不富裕, 父母親所從事的工作沒有醫保也沒有社保,對於他們而言,養活兩個孩子已經是竭盡全力, 更何況還是一個白血病孩子的醫藥費, ”蔣妤臉上笑意斂去, 她說:“於是,男孩子的父母將女兒從醫院帶迴了家,不再接受治療。”
“悲天憫人人之常情,我不願眼睜睜看著一個比我兒子大不了多少男孩子跪在街上乞討,因為我知道,他這樣做無濟於事,所以我告訴了他幾個慈善機構的電話,我希望他能通過這幾家慈善機構而得到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好的方式。”說到這,蔣妤臉色呈現難言的頹敗,“但顯然,是我想當然了。”
“慈善機構的救助並非這麽容易,許多慈善機構對個人沒有支援職責,大多是麵向更多更大的群體,而其中小部分麵向個人的慈善機構需要對求助人進行極為嚴格的審核。”
蔣妤目光在觀眾席上劃過,麵向身後的屏幕,“隨後我走訪了幾家慈善機構,詢問了慈善機構的負責人,有關申請救助的渠道與程序,以及救助的金額。”
身後的大屏幕直接以采訪的形勢,將申請不同的慈善機構所需的資料以及救助的金額。
在座的觀眾顯然對於慈善行業不甚了解,幾乎所有的慈善機構都有自己一套相當嚴苛的程序,特別是一些麵向個人救助的慈善機構,對於大病申請救助的申請對象自然是收入極低的人群,申請所需的資料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據視頻中一家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在收到申請人的資料之後,會有機構內部相關負責人對於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時間為十個工作日。
視頻裏的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到這頓了頓,而後說,這些年申請救助的人很多,即使是慈善機構,也隻能盡微薄之力。
慈善機構負擔所有醫藥費的事情,隻存在於新聞中。
長達十分鍾的采訪視頻就此結束,蔣妤看著鏡頭,她說:“國內更多的是麵向群體的慈善機構,麵向個人救助,更多的帶有隨機性。”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方興未艾,大小慈善機構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並重視慈善事業。前段時間我參加了華心慈善晚會,據我所知,當天晚上共籌得善款七千八百萬元,這些善款將捐給貧困山區以及需要救助的項目,這些需要救助的項目包括但不僅僅隻包括於助老行動,鄉間閱讀推廣計劃,留守兒童以及希望小學。”
說到這,蔣妤嚴肅而緊繃的臉上有了些許的笑容,“很感謝當天晚上所有參加慈善晚宴以及慷慨捐贈的捐贈者,我們社會需要這些懷揣著善意的人。”
整個演播廳鴉雀無聲。
蔣妤繼續說:“我對我之前想當然地讓那名乞討的男孩子去求助慈善機構一事感到深深的羞愧,因為我明白,沒有深入了解一個行業,就沒有對這個行業置喙的資格,所以參加華心慈善晚宴之後,我對國內的慈善機構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以及采訪,我想知道一個慈善機構是怎麽運作、宣傳、救助和捐獻的,我想知道這一群善良而又偉大的人是怎麽工作的,我更想知道那些接受救助的人現在怎麽樣了。”
“可是,我和我的團隊在對這些慈善機構進一步調查時卻發現,每年慈善機構公布的數據除了捐贈的金額和救助的項目,以及用在項目上的金額之外,具體明細卻不曾公布。”
“這是去年的慈善晚會籌得善款的數據,一共是六千三百萬,我通過調查上一屆慈善晚會公布的關於部分善款的用處,其中一部分在甘肅貴州河南等地一共捐獻五十所希望小學,共花費一千九百萬,但是,我節目組工作人員在對這些希望小學進行迴訪之後發現,其中有二十所一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淪為廢墟!”蔣妤沉聲說:“我的工作人員暗訪了當地的有關部門。”
蔣妤將目光望向身後的大屏幕,屏幕上是打了馬賽克之後的工作人員,以偷拍的角度,將工作人員的話全數記錄下來。
那名工作人員說希望小學拆除是因為受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因為在當地建希望小學的地方,破壞了當地的風水,不利於當地的發展,屬於迫不得已。
記者問那名工作人員,一個月不到就拆毀了,不是浪費了嗎?
工作人員抽著煙意味深長地笑,反正又不用他們出錢,建學校的人有錢。
建學校的人有錢。
這句話很有意思。
工作人員說,不用國家政府出錢,他們自己出錢,想怎麽辦怎麽辦唄。
鏡頭一轉,視頻上出現一個麵色滄桑的老人家,老人家麵對記者的提問同樣也流露出不解,老人家粗獷的嗓門帶著地方的口音,直言不諱,聲稱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希望小學為什麽建了一個月之後就拆了,讓他才上了一個月學的孫女不得不退學,現在迫不得已,每天路程兩小時去學校。
鏡頭裏連續采訪了四五個當地村民,所有村名口徑一致,不明白希望小學一月拆毀是為什麽。
而當記者拿著幾名村民的采訪去找最開始采訪的那名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卻一臉不耐煩,拒不配合記者的采訪。
幾株雜草從龜裂的水泥地裏冒出頭來,曾經三層樓高的教學樓,此刻卻成了一堆又一堆的石塊小山丘,操場雜草叢生沒過膝蓋,四周坍塌的圍牆將田埂和學校連成一片,升旗台在那一堆的石塊中顯露出坍塌了的一角,露出了水泥粗糙的原貌。
遠處山路上,陸續一個兩個背著書包的孩子走來,笑著鬧著,最終將疑惑不解的目光望向了鏡頭,兩三個孩子互相湊近低聲笑著說了幾句後後哄笑一聲,全跑了。
夜色下,整個幽靜的小山村裏隻看得見青煙渺渺,犬吠聲由遠及近,希望小學的鐵門鏽跡斑斑,一串鎖鏈隨意耷拉在校門上,哐當哐當。
緊接著,無數張廢墟的照片拚湊在大屏幕上,視頻戛然而止。
全場觀眾的目光聚集在屏幕上,偶爾人頭晃動,交頭接耳似乎在說著什麽。
“視頻中的學校隻是其中一所,而最後這些照片,才是全部被摧毀的希望小學。這些小學有幾個想同點,第一,都是由華心慈善捐贈的希望小學,第二,都是在一個月之後拆除,第三,拆除的原因大同小異,我曾經致電詢問過華心慈善的相關負責人,可是在對於這一調查結果,華心慈善卻沒能給我一個答複,後來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上門采訪,也被拒之門外。”
蔣妤沉默片刻,全場沉浸於難言的安靜之中,她目光微沉,臉部線條緊繃,語氣帶著難以察覺的忍耐,緩緩開口,“一千九百萬,五十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建造價格大約三十八萬,可是我了解到,國家對於希望小學有著一定的優惠政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建造希望小學價格超二十萬,國家負擔其餘費用,所以我很好奇,我想知道華心慈善在建造希望小學時花費的這一千九百萬的具體用途的金額流向,可惜的是,遭到了華心慈善負責人的拒絕。”
“我很費解,為什麽在捐款方麵的金額能夠那麽詳細而又具體,歌頌著捐款人的善意,但真正在落實這筆善款的時候,卻又那麽不清不楚。”
“我隻想問一句,為什麽沒有資金流動的報表!”蔣妤對著鏡頭提出自己的疑惑,也是大多數人的疑惑:“為什麽大多數的慈善機構沒有公布捐贈金額流向的具體數目?”
蔣妤靜靜地望著鏡頭,沒有一丁點的情緒。
她明白,在這個非黑即白的世界,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