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韓辰領著風重華來了遼東,周克與魯氏先是詫異繼而是驚喜。
薊遼總督王真與遼東總兵吳成梁領著文武武官出薊州十裏迎接。
韓辰是宣大總督,又是小王爺。無詔不得私出宣府,這次因為瓦刺那邊傳來的消息,所以才決定去一趟遼東。
出發前,他向京城寫了一封奏折,用六百裏寄了過去。
結果京城為了他能不能去遼東而爭論不休,韓辰一生氣幹脆先斬後奏。
風重華發覺,自從韓辰與她成親後,越來越跋扈了。
她也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可是見到吳夫人與魯氏時,麵上笑盈盈地。
初春的天氣雖不至於滴水成冰,卻是冰寒刺骨。風重華穿著玉色小襖下身紫素長裙,外麵罩著鶴氅昭君裘,圍著大貂鼠風領。韓辰依舊怕風重華不暖和,給她塞了一隻小巧的手捧古銅手爐。
進了薊遼總督府的暖閣,在丫鬟服侍下脫了身上的昭君裘,又淨了淨手,風重華方才與吳夫人和魯氏說話。
“隻準備在薊州呆兩天,兩天後就迴去。”這句話,是韓辰讓她說的。
一聽到韓辰與風重華隻準備在薊州呆兩天,吳夫人與魯氏互視了一眼。
“薊州不比宣府,因臨近京城也沒什麽好玩的。”吳夫人話中有話地看著風重華。
風重華知道吳夫人的意思,不由抿了嘴笑。
吳家雖是漢王舊屬,可是遇到大事依舊會有試探之心。這次她與韓辰自宣府到薊州,相比於京城,最急的卻是吳成梁。
因為,吳成梁弄不懂韓辰的意思。韓辰讓他在瓦刺出兵後,陳兵於山海關,以防韃靼偷襲京師。山海關臨近京師,有邊‘郡咽喉京師保障’之稱。向北是燕山,向南是渤海,地勢非常險要。
韓辰說怕韃靼趁著瓦刺入侵之際偷襲京師,這確實說得不錯。
可是吳成梁琢磨來琢磨去,卻覺得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等到晚上,韓辰與風重華休憩之時,韓辰對風重華說了實話。
“京城形勢有變,我懷疑大皇子可能起兵奪城。”韓辰麵色嚴肅,長眉微皺。
大皇子起兵奪城?風重華詫異至極。
然而聯想到前世大皇子與二皇子的所做所為,她又釋然。
這兩位皇子都想效仿永安帝啊……
永安帝的皇位是如何得來的?不就是禍起兵變嗎?永安帝沒開一個好頭,自然會給兒子們做一個壞的榜樣。
尤其是這兩年,無數大臣請立太子,永安帝都不置可否。
若說大皇子與二皇子不急,那是假的。
“那我們要做什麽?”風重華問道。
“靜觀其變!”韓辰嗬嗬地笑。
不管是哪個皇子得了皇城,他們都不敢傷害漢王府和周王府。畢竟,他們還得依靠這兩位皇叔承認他們帝位的合法性。
到時,若是京城有亂,隻管讓文府的人躲到漢王府即可。
然而,風重華卻不明白。
既然韓辰能看出京城有變,為什麽永安帝就看不出?永安帝為什麽會在緊要當頭把韓辰送到宣府?
難道是在測試韓辰有沒有反意嗎?
“不必擔憂。”韓辰安慰風重華。
永安帝為什麽放心地把他放到宣府,完全是因為漢王與漢王妃皆在京城。若是他有二心,永安帝可以立刻將漢王與漢王妃囚禁。到那時,韓辰投鼠忌器,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有漢王與漢王妃在京城,韓辰在宣府能做的就隻是替永安帝賣命。
這一點,韓辰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然而,事情真的這麽簡單嗎?
韓辰相信,永安帝把他派到宣府必然是有用意的。
隻是,他不想對風重華說太多。有些事情,隻能報喜不報憂。
有些事情韓辰不說,風重華不能問也不想問,這是她做為妻子的本份。
她與韓辰隻在薊州呆了兩天就迴到宣府。
迴程時,王真與吳成梁依舊十裏相送。
風重華相信,韓辰與遼東的人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
迴到宣府後,韓辰依舊接著忙碌於整軍備戰,風重華則是將這家裏這幾天的事情處理了一番。
她與韓辰去薊州之前,將家中的事情托付給了方思義的太太。
迴來之後,不免宴請了方太太以做謝意。
方太太的年齡比她大不了多少,不過是因為與方思義的年齡過大,所以穿著上顯得有些老年。
一來二去的,方太太與風重華倒也能談到一起去。
隻不過,風重華始終與方太太有一段距離。
風重華覺得,既然你家姐姐做了這樣的事情,你被賠給方思義做妻子。好好撫養你姐姐留下的兒子不就好了?何必千裏迢迢跑到宣府來找方思義?而且還是在沒打任何招唿的情況下。
方思義每天看到這個‘兒子’肯定會想起原配妻子對他的不貞。
這樣的傷疤,何苦再揭開?
隻是,考慮到方太太一個人呆在鳳儀,又麵對方家的流言蜚語,日子過得肯定不好。
風重華又覺得方太太可憐了。
畢竟,事情不是她做的,她也不過是替姐受過。
方家的一團亂賬,風重華想來想去,也隻替方思義和現在的方太太歎息。
倆人都是受害者……
到了四月,天氣轉暖。
風重華將風明怡托付給方太太習字,方太太幼承庭訓,習得好一手小楷,尤善衛夫人。
這一日午後,風明怡跟著方太太在奇芳閣寫字。
風重華忙完了家事,就去了奇芳閣。
奇芳閣窗欞大開,幾個小丫鬟站在廡廊下正聊著天,一見到風重華立時站好身子,矮身行了一禮。
風重華微微點頭。
自從方太太來了之後,方思義由原先的小院中搬到奇芳閣。丫鬟和婆子一部分是方太太從鳳儀帶來的,一部分是在宣府采買的。
方太太極善教人,調教丫鬟很是有一手。
屋子裏,風明怡與洪哥兒正一左一右地坐在書桌前,幾個丫鬟圍著他們做著針線活。方太太手裏拿著一個繡棚,正垂著頭繡花。方太太身邊坐了兩個較為陌生的身影,正側著頭與方太太低聲說著什麽。
聽到動靜,屋裏的人都抬起頭來。
風重華有些詫異。
她沒想到譚參將的女兒雅與劉巡撫的女兒劉月兒都在。
風重華掃了一眼與風明怡同在書桌上寫字的洪哥兒,眼睛收縮了一下。
方太太站了起來,“王妃來了?”她將手中的繡棚放下,指著雅與劉月兒笑道,“兩位姑娘知道我閑著無事,特意過來陪我。”
兩位姑娘一起向她行了禮。
風重華衝著兩位姑娘點了點頭。
方太太吩咐丫鬟給風重華上茶,“王妃您坐到這裏。”方太太指著南窗的大炕,“外麵楊絮飛舞,甚是煩人。幸好早早換了紗窗,要不然這窗戶下不敢坐人。”方太太用感激的目光看了一眼劉月兒,“多虧了月兒姑娘,前些日子派人送來了幾匹雨過天青色的軟煙羅。”
風重華笑著頜首,“卻是我的不是,忘了給太太這裏送幾匹布過來。”
依文府與漢王府的舊例,都是每年四月末五月初才換紗窗。一是為了省事,因為每年四月起就會滿城飄雪,若是這個月換了紗窗,到了月底還得再換一次。二是為了省錢,羅煙羅畢竟不便宜,一匹糊不了幾個窗戶。縱是官宦人家,也不過是一年換一次罷了。
韓辰與風重華所居的潁川堂到現在也沒換紗窗。
聽完風重華的話,劉月兒神色一僵,眼底閃過一絲陰沉。
自從風重華來到宣府後,隻舉行兩次宴會,其他的時候就整日裏呆在府裏不與外人交往。
她數次遞帖子都被拒絕了。
後來也實在沒辦法,她就轉而與方太太交往。
與她一般心思的人並不少,所以現在方太太這裏門庭若市。
隻是她沒想到,這樣會引起風重華的不快。
想到這裏,劉月兒隻覺得胸口不知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似的,喘不過來。
她嫌棄地看了一眼方太太。
連句話都不會說,若不是想借著方太太與風重華交往,她能會和這樣的人來往?
果然是小地方來的。
若是好人家的姑娘,能會給人做續弦?
這時,風明怡過來向風重華見禮,又將自己寫的字呈給風重華看。
風明怡跟著方太太習得的是衛夫人的簪花小楷。
“寫得挺不錯。”風重華盈盈地笑,將紙還給風明怡。看了一眼與風明怡在同一個書桌上伏案寫字的洪哥兒,而後將目光轉到良玉身上。
男女到七歲時坐不同席,食不連器,指的就是男女授受不親。雖然洪哥兒年紀還小,不需如此避諱,然而風明怡已經快八歲了。
良玉接觸到風重華的目光,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看到風重華的眼光往洪哥兒處撇了一眼,劉月兒不由冷嗤。
果真是小門小戶裏出來的,上不得台麵。
連男女之間的避諱都沒有。
而旁邊的雅,則是做壁上觀,如同一個隱形人般。
方太太也在一瞬間發現了不妥,臉色緋紅的補救,“我在家裏時,拿來了一副家父早年間臨摹的近奉帖……是我幼時習字所用……”她吱吱唔唔的,說得有些詞不達意。
然而,屋裏的人卻個個聽明白了。
風明怡久得盧嬤嬤教導,此時更是愣在那裏。她方才就覺得有什麽不妥當,可是盧嬤嬤因為對有些過敏,這幾天咳得實在厲害,就在妙香齋休養。
剛剛與洪哥兒在一起寫字時,也沒覺得有什麽。
這會看到眾人的表情哪裏還不知道,多半是方太太闖禍了。
眾人還正在遲疑之際,風重華已經笑了起來,“原來是衛夫人的近奉帖?那我可得好好看看。”衛夫人師承鍾繇,書聖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習書法。
方太太就紅著臉將近奉帖捧到風重華麵前。
這時,有丫鬟掀起簾子,“王妃,京城來了信。”
風重華看了一眼良玉,微微頜首,這是良玉剛剛趁人不注意安排好的人。
薊遼總督王真與遼東總兵吳成梁領著文武武官出薊州十裏迎接。
韓辰是宣大總督,又是小王爺。無詔不得私出宣府,這次因為瓦刺那邊傳來的消息,所以才決定去一趟遼東。
出發前,他向京城寫了一封奏折,用六百裏寄了過去。
結果京城為了他能不能去遼東而爭論不休,韓辰一生氣幹脆先斬後奏。
風重華發覺,自從韓辰與她成親後,越來越跋扈了。
她也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可是見到吳夫人與魯氏時,麵上笑盈盈地。
初春的天氣雖不至於滴水成冰,卻是冰寒刺骨。風重華穿著玉色小襖下身紫素長裙,外麵罩著鶴氅昭君裘,圍著大貂鼠風領。韓辰依舊怕風重華不暖和,給她塞了一隻小巧的手捧古銅手爐。
進了薊遼總督府的暖閣,在丫鬟服侍下脫了身上的昭君裘,又淨了淨手,風重華方才與吳夫人和魯氏說話。
“隻準備在薊州呆兩天,兩天後就迴去。”這句話,是韓辰讓她說的。
一聽到韓辰與風重華隻準備在薊州呆兩天,吳夫人與魯氏互視了一眼。
“薊州不比宣府,因臨近京城也沒什麽好玩的。”吳夫人話中有話地看著風重華。
風重華知道吳夫人的意思,不由抿了嘴笑。
吳家雖是漢王舊屬,可是遇到大事依舊會有試探之心。這次她與韓辰自宣府到薊州,相比於京城,最急的卻是吳成梁。
因為,吳成梁弄不懂韓辰的意思。韓辰讓他在瓦刺出兵後,陳兵於山海關,以防韃靼偷襲京師。山海關臨近京師,有邊‘郡咽喉京師保障’之稱。向北是燕山,向南是渤海,地勢非常險要。
韓辰說怕韃靼趁著瓦刺入侵之際偷襲京師,這確實說得不錯。
可是吳成梁琢磨來琢磨去,卻覺得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等到晚上,韓辰與風重華休憩之時,韓辰對風重華說了實話。
“京城形勢有變,我懷疑大皇子可能起兵奪城。”韓辰麵色嚴肅,長眉微皺。
大皇子起兵奪城?風重華詫異至極。
然而聯想到前世大皇子與二皇子的所做所為,她又釋然。
這兩位皇子都想效仿永安帝啊……
永安帝的皇位是如何得來的?不就是禍起兵變嗎?永安帝沒開一個好頭,自然會給兒子們做一個壞的榜樣。
尤其是這兩年,無數大臣請立太子,永安帝都不置可否。
若說大皇子與二皇子不急,那是假的。
“那我們要做什麽?”風重華問道。
“靜觀其變!”韓辰嗬嗬地笑。
不管是哪個皇子得了皇城,他們都不敢傷害漢王府和周王府。畢竟,他們還得依靠這兩位皇叔承認他們帝位的合法性。
到時,若是京城有亂,隻管讓文府的人躲到漢王府即可。
然而,風重華卻不明白。
既然韓辰能看出京城有變,為什麽永安帝就看不出?永安帝為什麽會在緊要當頭把韓辰送到宣府?
難道是在測試韓辰有沒有反意嗎?
“不必擔憂。”韓辰安慰風重華。
永安帝為什麽放心地把他放到宣府,完全是因為漢王與漢王妃皆在京城。若是他有二心,永安帝可以立刻將漢王與漢王妃囚禁。到那時,韓辰投鼠忌器,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有漢王與漢王妃在京城,韓辰在宣府能做的就隻是替永安帝賣命。
這一點,韓辰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然而,事情真的這麽簡單嗎?
韓辰相信,永安帝把他派到宣府必然是有用意的。
隻是,他不想對風重華說太多。有些事情,隻能報喜不報憂。
有些事情韓辰不說,風重華不能問也不想問,這是她做為妻子的本份。
她與韓辰隻在薊州呆了兩天就迴到宣府。
迴程時,王真與吳成梁依舊十裏相送。
風重華相信,韓辰與遼東的人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
迴到宣府後,韓辰依舊接著忙碌於整軍備戰,風重華則是將這家裏這幾天的事情處理了一番。
她與韓辰去薊州之前,將家中的事情托付給了方思義的太太。
迴來之後,不免宴請了方太太以做謝意。
方太太的年齡比她大不了多少,不過是因為與方思義的年齡過大,所以穿著上顯得有些老年。
一來二去的,方太太與風重華倒也能談到一起去。
隻不過,風重華始終與方太太有一段距離。
風重華覺得,既然你家姐姐做了這樣的事情,你被賠給方思義做妻子。好好撫養你姐姐留下的兒子不就好了?何必千裏迢迢跑到宣府來找方思義?而且還是在沒打任何招唿的情況下。
方思義每天看到這個‘兒子’肯定會想起原配妻子對他的不貞。
這樣的傷疤,何苦再揭開?
隻是,考慮到方太太一個人呆在鳳儀,又麵對方家的流言蜚語,日子過得肯定不好。
風重華又覺得方太太可憐了。
畢竟,事情不是她做的,她也不過是替姐受過。
方家的一團亂賬,風重華想來想去,也隻替方思義和現在的方太太歎息。
倆人都是受害者……
到了四月,天氣轉暖。
風重華將風明怡托付給方太太習字,方太太幼承庭訓,習得好一手小楷,尤善衛夫人。
這一日午後,風明怡跟著方太太在奇芳閣寫字。
風重華忙完了家事,就去了奇芳閣。
奇芳閣窗欞大開,幾個小丫鬟站在廡廊下正聊著天,一見到風重華立時站好身子,矮身行了一禮。
風重華微微點頭。
自從方太太來了之後,方思義由原先的小院中搬到奇芳閣。丫鬟和婆子一部分是方太太從鳳儀帶來的,一部分是在宣府采買的。
方太太極善教人,調教丫鬟很是有一手。
屋子裏,風明怡與洪哥兒正一左一右地坐在書桌前,幾個丫鬟圍著他們做著針線活。方太太手裏拿著一個繡棚,正垂著頭繡花。方太太身邊坐了兩個較為陌生的身影,正側著頭與方太太低聲說著什麽。
聽到動靜,屋裏的人都抬起頭來。
風重華有些詫異。
她沒想到譚參將的女兒雅與劉巡撫的女兒劉月兒都在。
風重華掃了一眼與風明怡同在書桌上寫字的洪哥兒,眼睛收縮了一下。
方太太站了起來,“王妃來了?”她將手中的繡棚放下,指著雅與劉月兒笑道,“兩位姑娘知道我閑著無事,特意過來陪我。”
兩位姑娘一起向她行了禮。
風重華衝著兩位姑娘點了點頭。
方太太吩咐丫鬟給風重華上茶,“王妃您坐到這裏。”方太太指著南窗的大炕,“外麵楊絮飛舞,甚是煩人。幸好早早換了紗窗,要不然這窗戶下不敢坐人。”方太太用感激的目光看了一眼劉月兒,“多虧了月兒姑娘,前些日子派人送來了幾匹雨過天青色的軟煙羅。”
風重華笑著頜首,“卻是我的不是,忘了給太太這裏送幾匹布過來。”
依文府與漢王府的舊例,都是每年四月末五月初才換紗窗。一是為了省事,因為每年四月起就會滿城飄雪,若是這個月換了紗窗,到了月底還得再換一次。二是為了省錢,羅煙羅畢竟不便宜,一匹糊不了幾個窗戶。縱是官宦人家,也不過是一年換一次罷了。
韓辰與風重華所居的潁川堂到現在也沒換紗窗。
聽完風重華的話,劉月兒神色一僵,眼底閃過一絲陰沉。
自從風重華來到宣府後,隻舉行兩次宴會,其他的時候就整日裏呆在府裏不與外人交往。
她數次遞帖子都被拒絕了。
後來也實在沒辦法,她就轉而與方太太交往。
與她一般心思的人並不少,所以現在方太太這裏門庭若市。
隻是她沒想到,這樣會引起風重華的不快。
想到這裏,劉月兒隻覺得胸口不知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似的,喘不過來。
她嫌棄地看了一眼方太太。
連句話都不會說,若不是想借著方太太與風重華交往,她能會和這樣的人來往?
果然是小地方來的。
若是好人家的姑娘,能會給人做續弦?
這時,風明怡過來向風重華見禮,又將自己寫的字呈給風重華看。
風明怡跟著方太太習得的是衛夫人的簪花小楷。
“寫得挺不錯。”風重華盈盈地笑,將紙還給風明怡。看了一眼與風明怡在同一個書桌上伏案寫字的洪哥兒,而後將目光轉到良玉身上。
男女到七歲時坐不同席,食不連器,指的就是男女授受不親。雖然洪哥兒年紀還小,不需如此避諱,然而風明怡已經快八歲了。
良玉接觸到風重華的目光,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看到風重華的眼光往洪哥兒處撇了一眼,劉月兒不由冷嗤。
果真是小門小戶裏出來的,上不得台麵。
連男女之間的避諱都沒有。
而旁邊的雅,則是做壁上觀,如同一個隱形人般。
方太太也在一瞬間發現了不妥,臉色緋紅的補救,“我在家裏時,拿來了一副家父早年間臨摹的近奉帖……是我幼時習字所用……”她吱吱唔唔的,說得有些詞不達意。
然而,屋裏的人卻個個聽明白了。
風明怡久得盧嬤嬤教導,此時更是愣在那裏。她方才就覺得有什麽不妥當,可是盧嬤嬤因為對有些過敏,這幾天咳得實在厲害,就在妙香齋休養。
剛剛與洪哥兒在一起寫字時,也沒覺得有什麽。
這會看到眾人的表情哪裏還不知道,多半是方太太闖禍了。
眾人還正在遲疑之際,風重華已經笑了起來,“原來是衛夫人的近奉帖?那我可得好好看看。”衛夫人師承鍾繇,書聖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習書法。
方太太就紅著臉將近奉帖捧到風重華麵前。
這時,有丫鬟掀起簾子,“王妃,京城來了信。”
風重華看了一眼良玉,微微頜首,這是良玉剛剛趁人不注意安排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