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的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二十五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於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毅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湣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複,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朱標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這樣持續了兩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父同樣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隻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製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


    建文朝廷曾從朝鮮輸入許多戰馬,想以此增強它的戰鬥力,因為朝鮮國王李芳遠公開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這些辦法未能影響一敗塗地的戰爭結局。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穀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後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棣登位後,將忠於建文的諸臣剝皮的剝皮,下油鍋的下油鍋,把他們的女眷罰到教坊司當官妓,實行殘酷的“轉營”,即輪流送到軍營中去,一個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餘男子的淩辱,情況還要經常報告朱棣,有被摧殘至死的,朱棣就下聖諭將屍體喂狗吃了。


    但朱允炆的下落終成為一件懸案。誰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燒死了;後來對他的帝業抱同情心的曆史學家們都說他喬裝成和尚逃離南京。當時官方的記載當然隻能說皇帝及其長子已死於難中;否則,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朱允炆最後的真正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在通俗性的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過關於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傳奇故事而受到人們的懷念——這些傳奇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人們同情他的苦難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運所吸引。這一傳統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為人們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時皇帝並沒有死於宮中之火,而是喬裝成和尚設法逃離了京師,後來情節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一個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這個傳說有多少人信以為真。有一個90歲的老和尚利用這個傳說來到了正統皇帝的朝廷,自稱他是從前的皇帝。這個騙子後來被揭露並處死了,但這個事件卻助長了人們的幻想,也激發了其他相關傳說的產生。


    在16世紀以後關於這個題材的小說演義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難的隨從人士都逐漸變成了悲劇式的英雄人物。這些作品都把這位皇帝描寫成為一位勤於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對他的叔父慷慨大度,並自動地提出把皇位讓給了後者。它們還渲染一個故事,說在京師失守之日他逃脫了叛變者的耳目,當了一位高壽的和尚,死後仍然留有後代。它們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節者,uu看書ww.uuknshu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說他們是忠臣義士,聲稱他們的身後也仍有許多後嗣,盡管他們受到迫害。這些無奇不有的傳奇故事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另有傳說,朱允炆逃離京城後,顛沛流離,千方百計逃避追殺,後隱居於湄江的觀音崖(也有稱是陝西城固觀音崖)一帶。誠心向佛,終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說朱允炆在湄江隱姓埋名,自稱應文和尚,留下了許多對聯詩話。其中對觀音崖風光的描寫聯“峰如巢風彩,崖似臥龍文。”


    在長期的流亡過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晉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但後來他慢慢地發現,朱棣管理國家的能力比自己實在要強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這個念頭。有聯為證:“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輕風吹拂著平靜的心,沉醉於大自然之中,哪還管什麽皇權富貴,都是過眼雲煙。ァ新ヤ~8~1~中文網.x~8~1zщ


    多年以後,朱允炆觸景傷情,詠聯一副:“家從京畿而來,迴首五嶽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堯舜以後,伉懷秦皇漢武,如我王孫曠古今。“這既是對湄江美麗風光的衷心讚美,也是對自己一生坎坷命運的高度概括,更是對無奈現實的宣泄、壯誌難酬的遺憾的真實寫照。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燕伏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留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留印並收藏飛燕伏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