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秦郎所為,大概就是經書上的仁人之心吧。”


    “如東府珍大奶奶所言,那個金釧兒,是她的運道,否則,許多事的確難料。”


    “就是沒有秦郎所擔心的那般事發生,由一個寧國府頂級大丫鬟成為身份尋常的莊戶之婦!”


    “想來……,那個結果於她是不太好的。”


    “不過,西府那個銜玉而生的哥兒,那位寶二爺……他若是出麵,其實最好的。”


    “他在西府的地位很尊貴,他若是親自同那位太太說說話,當不難。”


    “盡管那位寶二爺同那個金釧兒之間的事情,妾身不是十分清楚,以妾身對那位寶二爺的了解,猜測……大可能是那位寶二爺主動生事的。”


    “采星她們可是遭遇過的。”


    “晴雯、香菱她們也有時常遇到過。”


    “因那位寶二爺主動為事,引得那個金釧兒丫鬟心思異動,以至於……有今日的事情。”


    “應是那般。”


    “此事之錯,那個丫鬟有,那位寶二爺同樣有。”


    “一日的時間,若非秦郎出麵,明兒那個金釧兒就要離開府中了,這……。”


    “記得晴雯好像說過,那位寶二爺對西府老爺比較畏懼和膽顫,怎麽對他的母親也那般?”


    “這……,其實讓妾身想到當年在秦淮河常常聽到的一些事情。”


    “有些秦淮河的風流文士客人,和一位位姑娘閑談說笑、遊山玩水、推杯置盞、錦繡鴛鴦帳……,多自在。”


    “真等那些姑娘遇到事情的時候,常見不到一些人的身影。”


    “甚至於是有意的躲起來。”


    “甚至於……。”


    “嘻嘻,秦郎,妾身……妾身說多了。”


    “說多了。”


    “秦郎勿怪,妾身隻是一時有感而已。”


    “雖如此,妾身還是覺那位寶二爺今日之事不妥……。”


    “……”


    安逸恬然的躺靠在秦郎懷中,多為自在,多為舒服,多為怡心,多為歡喜。


    聽著秦郎說著金釧兒的事情,美眸不住忽閃,明亮之光湧動,秦郎……不愧是秦郎。


    不愧是自己看中的秦郎!


    嘻嘻。


    自己看來,那個金釧兒運氣其實不怎麽好,自己……則好了很多,上天對自己多庇佑!


    真好!


    秦郎對那個金釧兒的所做所為,自己明白的,也理解的,秦郎是擔心上月有聞的一事發生。


    再加上事情不大,所以多做多說了一些。


    其實!


    金釧兒不過一個丫鬟,秦郎本可不在意的,因數年來多有相識,覺得不太好,便是出麵了。


    好像有些多管閑事。


    但,此刻的自己,能夠感覺到秦郎整個人都舒心了很多,連帶自己的心情都躍動起來了。


    本為榮國府的事情,那位寶二爺出麵更好的,誰想……無所動?


    當時在東府用飯的時候,就所想那位寶二爺有些像秦淮河一些隻管風流,不問外事諸般的富貴子弟。


    那些人喜歡女子,喜歡好顏色的女子,喜歡和女兒家玩鬧,喜歡在女人堆裏廝混。


    金陵城中的甄家,有一位公子,性情和這位寶二爺很是相近,傳聞的事情也多有。


    然則。


    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往往都看不到人。


    海誓山盟一大堆,到頭來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上個月前來入京的守蘭姐姐就遇到過那樣的人,被傷的很深,芸娘當年也遇到過那樣的人。


    也許,是自己多想了。


    可。


    那位寶二爺今日無所動……實在是和那些人的行為舉動一模一樣,以寶二爺在西府的尊貴,稍稍堅持一下,絕對無礙的。


    “你個小妖精,說的的確有些多。”


    “金釧兒的事情,解決就行,其餘諸般,無需多思多問。”


    “大家族有大家族的規矩,也許寶玉為金釧兒說情,會更令二太太生氣,金釧兒更加麻煩。”


    “也許如你所言,寶玉說情,金釧兒不至於有今日之事。”


    “……”


    “看天象,明兒估計還是會有雨的,希望不會很大。”


    “……”


    秦鍾笑道。


    小妖精的心思不少,想的也不少,也許猜的很對,也許胡亂猜測,非當事人,都難知。


    沒有在金釧兒的事情上停留,抬手指了指窗外的昏暗天象,烏雲漂浮,明月不顯,更有絲絲涼風不住卷入。


    語落,將帷裳落下。


    ******


    “姑娘!”


    “今兒端午呢。”


    “如果外麵沒有雨,更好了。”


    “昨兒早上天候還十分悶熱,現在反而多清涼了,讓人身上的衣裳都不得不多加一件。”


    “……”


    初五日。


    榮國府,大觀園,秋爽齋。


    卯正二刻有餘,窗外的虛空天地還有些許晦暗之色,屬於端午的明日不顯,烏雲多漂浮。


    庭院深處朗闊房舍,東房閨秀,傳來道道清脆細語之音。


    服侍著自家姑娘起床穿戴,梳妝台前,胭脂水粉的素雅清香擴散,珠簪釵環的金銀潤澤之光瑩動。


    看著玻璃鏡中的姑娘,侍書秀麗的麵上多笑意,連月來,姑娘出落的愈發好了。


    尤其,肌膚愈發白皙了。


    身段,也逐步有致了。


    眉眼間的一絲絲氣韻也和先前不太一樣了。


    “寒熱交替,容易生病,院中如若有人生病,早早診治出力,房中的一些成藥,也可為用。”


    “我的身子還好,一歲之中,幾乎用不到那些,你們的身子也不錯。”


    “《瑜伽圖》!”


    “還是有些用的。”


    “今兒下雨,府中諸事不會大辦,昨兒太太說過,要在府中自家人歡鬧一下的。”


    “不知……。”


    “唉,不知金釧兒姐姐如何了。”


    “好端端的,怎麽就……。”


    “……”


    輕捋肩頭一束柔順生輝的秀發,探春輕聲語落,雖無施卻脂粉,芳容自有明麗。


    明眸眨動,看向玻璃鏡,看向麵前梳妝台上的諸般妝容首飾之物,心意所動,落於今日之事。


    端午節。


    去歲的端午節,娘娘省親。


    今歲的端午節,老太太是要歇一歇的,前幾日勞累許多,太太昨兒所言,要稍稍熱鬧一些。


    不知是否會如此。


    畢竟,又有一些事情發生。


    剛入五月數日,府中的事情還真不少。


    仿佛日日都有不小的事情發生,金釧兒……犯了錯,被太太攆出去了。


    無緣無故,怎麽就有那般事?


    聽翠墨打聽來的消息,和二哥哥有關?涉及一些不太好的失禮之事,為此,太太打了金釧兒姐姐幾下。


    將金釧兒攆出去了。


    多年來,因多長於太太身前故,和金釧兒、玉釧兒她們多熟悉,雖為主仆,實則姊妹不為過。


    真有下人所傳的那些事?


    探春不確定。


    應該沒有吧?


    自己也不知道。


    因金釧兒姐姐的事情,太太今兒是否要端午熱鬧一些,都難料了。


    薛家大爺的事情,還沒有了結。


    “太太那裏是否有事,想來用過早飯後,就知道了。”


    侍書抿嘴一笑。


    手持木梳,替姑娘將青絲細細捋順,實則也不為淩亂,梳一梳都習慣了。


    “院中的端午節慶之物,都備好了吧?”


    探春沒有糾結那般事。


    自己有心替金釧兒姐姐說情,奈何……沒有那個身份和理由,希望太太接下來消消氣,饒了金釧兒姐姐。


    “姑娘,那些嬤嬤和丫鬟都在準備呢。”


    “蒲艾簪門,虎符係臂。”


    “還有五毒之物的辟邪香囊。”


    “還有一些艾草小人,也都在施為。”


    “芳蘭之物都弄好了,等姑娘梳理好,就可洗洗手了。”


    “……”


    侍書如數家珍的將端午節慶所需一一道出。


    吃的東西,自有廚房準備。


    穿的沙羅之物。


    用的芳蘭水、虎符、香囊、五彩合歡索子絲絛……,連日來,都在準備,不會有礙的。


    數年來,也都早早熟悉了。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芳蘭水!”


    “今兒的天候多尋常,不知鍾哥兒她們是否要前往城外落霞園。”


    “侍書,你說呢?”


    探春輕語,年年歲歲都有端午,年年歲歲皆有不同,端午不同,人也是不同。


    自己,亦是不一樣。


    芳蘭水的氣息,自己好像已經嗅到了,正在浸泡嗎?


    那是一種多種香料混合一處,由熱水浸泡,而後可以洗手、洗臉、洗浴都行的。


    其中多有蘭草,夾雜艾蒿、桃葉、菖蒲、月月紅、……,有些藥香,也有些百草之香。


    “秦相公?”


    “嘻嘻,我猜……我猜無論雨水大小,秦相公都會去的。”


    “姑娘,林姑娘也可能去的。”


    “如若今兒不是端午,姑娘們也可能出去。”


    “落霞園!“


    “我也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去瞧瞧了。”


    “那裏的落霞湖很大,真的很大,比園子裏的任何一處湖泊都要大,還能坐船……。”


    “……”


    秦相公?


    姑娘現在說話言談,時不時就會提到秦相公,還真是……難得、有趣、好玩。


    秦相公的性子,自己多多少少知曉一些。


    今兒的雨,無論多大,秦相公都會去的。


    因為。


    秦相公當初說過,在書院讀書的時候,無論風霜雨雪,一日日的學業都會照舊。


    連那樣的天候都不能攔阻秦相公,何況些許的大雨?


    落霞園內,一應俱全,雨中前往那裏……當有不一樣的感覺,具體什麽不一樣,自己也說不上來。


    反正,定為奇妙!美人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群芳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頓兩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頓兩饅頭並收藏紅樓群芳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