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在餓到極致的時候,所謂的原則,一文不值!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天子一諾,自然也該有同等的份量。
更何況,當著天幕外無數人的麵,劉邦先是賜姓,又是賜名。
這等恩賜,若讓那小二就這麽死了,那可就真的成了笑話!
“救?”
“這怕是不太好救吧!”
“關外的蕭何自身都岌岌可危,他還能借誰的力量?”
“你總不能告訴我,區區幾日的時間,他能在城中拉起一支足以抗衡吳三桂的兵馬吧?”
“縱使你們相信劉邦,也該有個限度才是!”
“這種前提下,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是無用!”
這一刻,孫大帝徹底露出了小人得誌的嘴臉。
什麽?
你說劉邦在這種情況下都還能翻盤,還能將這兩人給完好無損的救出來?
簡直就是笑話!
絕無此種可能!
“鼠輩,你的臉皮還真夠厚的,到現在這臉被打的都還不夠疼嗎?”
“別拿你那丁點大的能力去想象高祖,可以嗎?”
“當然,也別忘了,參與此番挑戰的人,不僅是高祖跟蕭何,更重要的是另外兩人。”
劉備沒好氣的道。
“該怎麽說呢,如果沒有項籍,縱使有韓信,高祖多半也是不敢這麽玩的。”
“但既然他敢這麽做,在刀尖上舔這個血,那就自然有他的把握。”
雖然讓那兩人代替自己去見吳三桂,等同於是給自己上了一層保險。
但在絕大部分人看來,並無太大區別。
劉邦自己死就是挑戰失敗,身體上的死亡。
而小二跟那張裁縫死了,就是社會性死亡。
至少劉邦身為漢高祖的顏麵,是能丟的差不多的。
在他給出了許諾之後,這層保險,也同樣是無法舍棄的。
天幕之內。
得知平西伯府戒嚴之後,劉邦便清楚的知道,針對吳三桂的手段,就隻剩下了剿滅。
原本他的打算中,若試探的結果是,吳三桂僅僅隻是覺得無力抵抗李自成,又不願歸順,因而選擇了投降滿清。
若真是如此,劉邦倒是願意給吳三桂一次活命的機會。
這也是他唯一活命的可能。
至於另一種可能,若吳三桂懾於滿清強悍,加上朝廷又無力派兵增援邊關,因恐懼而降清。
雖然沒有活命的機會,但後續劉邦倒是也不至於牽連。
畢竟求生也是人之常情。
可吳三桂直接將那兩人囚禁,顯然就是第三種可能出現了。
降清之事,對他而言可能早已經是計劃之中,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以及可能其中有利益未曾談攏。
並且他定然也清楚的知道,滿清入關之後,百姓的下場。
甚至於,很可能關內的那些百姓,也被他當做籌碼擺在了與滿清的談判桌上。
這就不僅僅是死罪難逃了,連帶著他平西伯府滿門,以及任何跟他有絲毫血脈聯係的族人,一個都不會放過。
九族消消樂?
麵對這種就是純自私加上純壞的人,劉邦甚至覺得,誅個十族都不過分!
“大人,小二他,是迴不來了嗎?”
接連兩三天的時間,老掌櫃的都沒見小二迴來,便大概猜到了情況。
“暫時是這樣,但還請放心,既然我承諾過保證他的安全,那便不會真正讓他出事。”
“至於這兩天的時間,他雖然難以離開平西伯府,但在府中的生活,不論是吃食還是住宿,應該都遠比這小酒樓要強的多。”
“放心吧,縱使那吳三桂第一時間派人去京中確定消息,也至少要月餘的時間才能跑個來迴。”
“這月餘的時間,就當給那小子跟張裁縫改善下夥食。”
“等那最後期限到來之前,我會將他們帶出來。”
“但在那之前,我倒是越來越好奇,你跟那小子之間,看上去可不像是爺孫的關係啊。”
劉邦先是解釋,後也是問出了天幕外無數人心中的困惑。
麵對這個問題,老掌櫃猶豫了。
他深深看了劉邦一眼,又沉默了下來。
見狀,劉邦也是擺擺手。
“怎麽?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嗎?”
“若實在不想說的話,我也不會強人所難。”
“倒也不是什麽不得了的秘密,隻是從前犯下的一些錯。”
“小二他,不是我孫子,這件事大人應該是能看出來的吧?”
老掌櫃露出一抹苦笑。
笑了片刻後又是一聲歎息。
“老朽與那張裁縫一般,都是明軍出身,老朽是伍長,他曾是我麾下的士卒。”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朝廷發不起軍餉,我們這些人隻能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大人,你知道的,這種亂世之下,朝廷都沒錢沒糧,朝廷都養不活我們,而我們又要鎮守關隘,屬實是沒太多精力去浪費在其他地方……”
他雖然依舊猜不透劉邦的身份,但他覺得,大明的狀況,這位大人應該是知曉的。
劉邦:“……”
雖然從仙人之前對於朱由檢的盤點中,他已經大概的了解了明末的一個雛形。
但要說慘到這種程度,那的確還是不太了解的。
連邊關將士都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生存問題了嗎?
這樣看來,大明著實是該亡的。
見劉邦沒反駁,老掌櫃便自顧自接著道。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想著找周邊百姓借些糧食。”
“我們護他們周全,他們負責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在朝廷無力照顧我等邊軍之時,這應該是很合理的交易。”
“可在我們看來合理,在百姓看來卻並非如此,不管家中是否有餘糧,百姓都不願拿出哪怕一絲一毫的糧食給我們。”
“平日裏對我們都無比尊敬的那些人,在得知我們想借些糧食的時候,看我們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討債鬼,那般的厭惡,溢於言表。”
話匣子已經打開,便也停不下來了。
隨著老掌櫃的說出這些話,劉邦心中也是越發沉重。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尚且還記得自己的身份,還記得保家衛國這四個字,記得自己的原則。”
“但隨著糧餉越發缺失,很多將士甚至餓的連兵器都提不起來的時候,在餓到極致的時候,所謂的原則,一文不值!”
天子一諾,自然也該有同等的份量。
更何況,當著天幕外無數人的麵,劉邦先是賜姓,又是賜名。
這等恩賜,若讓那小二就這麽死了,那可就真的成了笑話!
“救?”
“這怕是不太好救吧!”
“關外的蕭何自身都岌岌可危,他還能借誰的力量?”
“你總不能告訴我,區區幾日的時間,他能在城中拉起一支足以抗衡吳三桂的兵馬吧?”
“縱使你們相信劉邦,也該有個限度才是!”
“這種前提下,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是無用!”
這一刻,孫大帝徹底露出了小人得誌的嘴臉。
什麽?
你說劉邦在這種情況下都還能翻盤,還能將這兩人給完好無損的救出來?
簡直就是笑話!
絕無此種可能!
“鼠輩,你的臉皮還真夠厚的,到現在這臉被打的都還不夠疼嗎?”
“別拿你那丁點大的能力去想象高祖,可以嗎?”
“當然,也別忘了,參與此番挑戰的人,不僅是高祖跟蕭何,更重要的是另外兩人。”
劉備沒好氣的道。
“該怎麽說呢,如果沒有項籍,縱使有韓信,高祖多半也是不敢這麽玩的。”
“但既然他敢這麽做,在刀尖上舔這個血,那就自然有他的把握。”
雖然讓那兩人代替自己去見吳三桂,等同於是給自己上了一層保險。
但在絕大部分人看來,並無太大區別。
劉邦自己死就是挑戰失敗,身體上的死亡。
而小二跟那張裁縫死了,就是社會性死亡。
至少劉邦身為漢高祖的顏麵,是能丟的差不多的。
在他給出了許諾之後,這層保險,也同樣是無法舍棄的。
天幕之內。
得知平西伯府戒嚴之後,劉邦便清楚的知道,針對吳三桂的手段,就隻剩下了剿滅。
原本他的打算中,若試探的結果是,吳三桂僅僅隻是覺得無力抵抗李自成,又不願歸順,因而選擇了投降滿清。
若真是如此,劉邦倒是願意給吳三桂一次活命的機會。
這也是他唯一活命的可能。
至於另一種可能,若吳三桂懾於滿清強悍,加上朝廷又無力派兵增援邊關,因恐懼而降清。
雖然沒有活命的機會,但後續劉邦倒是也不至於牽連。
畢竟求生也是人之常情。
可吳三桂直接將那兩人囚禁,顯然就是第三種可能出現了。
降清之事,對他而言可能早已經是計劃之中,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以及可能其中有利益未曾談攏。
並且他定然也清楚的知道,滿清入關之後,百姓的下場。
甚至於,很可能關內的那些百姓,也被他當做籌碼擺在了與滿清的談判桌上。
這就不僅僅是死罪難逃了,連帶著他平西伯府滿門,以及任何跟他有絲毫血脈聯係的族人,一個都不會放過。
九族消消樂?
麵對這種就是純自私加上純壞的人,劉邦甚至覺得,誅個十族都不過分!
“大人,小二他,是迴不來了嗎?”
接連兩三天的時間,老掌櫃的都沒見小二迴來,便大概猜到了情況。
“暫時是這樣,但還請放心,既然我承諾過保證他的安全,那便不會真正讓他出事。”
“至於這兩天的時間,他雖然難以離開平西伯府,但在府中的生活,不論是吃食還是住宿,應該都遠比這小酒樓要強的多。”
“放心吧,縱使那吳三桂第一時間派人去京中確定消息,也至少要月餘的時間才能跑個來迴。”
“這月餘的時間,就當給那小子跟張裁縫改善下夥食。”
“等那最後期限到來之前,我會將他們帶出來。”
“但在那之前,我倒是越來越好奇,你跟那小子之間,看上去可不像是爺孫的關係啊。”
劉邦先是解釋,後也是問出了天幕外無數人心中的困惑。
麵對這個問題,老掌櫃猶豫了。
他深深看了劉邦一眼,又沉默了下來。
見狀,劉邦也是擺擺手。
“怎麽?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嗎?”
“若實在不想說的話,我也不會強人所難。”
“倒也不是什麽不得了的秘密,隻是從前犯下的一些錯。”
“小二他,不是我孫子,這件事大人應該是能看出來的吧?”
老掌櫃露出一抹苦笑。
笑了片刻後又是一聲歎息。
“老朽與那張裁縫一般,都是明軍出身,老朽是伍長,他曾是我麾下的士卒。”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朝廷發不起軍餉,我們這些人隻能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大人,你知道的,這種亂世之下,朝廷都沒錢沒糧,朝廷都養不活我們,而我們又要鎮守關隘,屬實是沒太多精力去浪費在其他地方……”
他雖然依舊猜不透劉邦的身份,但他覺得,大明的狀況,這位大人應該是知曉的。
劉邦:“……”
雖然從仙人之前對於朱由檢的盤點中,他已經大概的了解了明末的一個雛形。
但要說慘到這種程度,那的確還是不太了解的。
連邊關將士都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生存問題了嗎?
這樣看來,大明著實是該亡的。
見劉邦沒反駁,老掌櫃便自顧自接著道。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想著找周邊百姓借些糧食。”
“我們護他們周全,他們負責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在朝廷無力照顧我等邊軍之時,這應該是很合理的交易。”
“可在我們看來合理,在百姓看來卻並非如此,不管家中是否有餘糧,百姓都不願拿出哪怕一絲一毫的糧食給我們。”
“平日裏對我們都無比尊敬的那些人,在得知我們想借些糧食的時候,看我們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討債鬼,那般的厭惡,溢於言表。”
話匣子已經打開,便也停不下來了。
隨著老掌櫃的說出這些話,劉邦心中也是越發沉重。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尚且還記得自己的身份,還記得保家衛國這四個字,記得自己的原則。”
“但隨著糧餉越發缺失,很多將士甚至餓的連兵器都提不起來的時候,在餓到極致的時候,所謂的原則,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