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傳朕的旨意吧,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先滅吳三桂!”
“這大明,朕不要了也罷,就給那闖賊去!”
“縱使朕去當這個亡國之君,也定然要親手完成太祖的交代!”
“就算爾等是亡國之臣,也該稍微有些羞恥之心才對!”
老朱的話徹底讓朱由檢爆發了。
最後的那些話,擺明了就是不信任他,覺得他不堪大用!
無論如何,他要向太祖證明自己!
他不是廢物!
“這一次,朕不會去管你們怎麽做,也不會下多餘的旨意,不會用任何條條框框束縛爾等。”
“朕要的,是不惜一切代價,要看到吳三桂的皮,以及他九族的腦袋!”
“少一個人,便拿你們自己的九族來填補空缺!”
……
“嘖嘖嘖,能看出,老朱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趙匡胤有些意味深長的道。
做皇帝的,尤其是開國之君,誰不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夠綿延千萬代?
尤其是在天幕這等仙人手段出現之後,亡國的結局都是有可能被改變的。
可老朱的這番話,近乎絕了崇禎皇帝中興大明的可能。
接下來任何一股叛軍,隻要搶先擊潰吳三桂,拿到吳三桂的腦袋,那便立即能夠從叛軍變成正統!
並且得國之正,無人能比!
“換誰,誰能不生氣?”
“明失其鹿,群雄共逐之,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老朱自己也能接受。”
“吳三桂不管怎麽選,他是領兵迴援也好,還是堅守邊關也罷,老朱都不會有絲毫怪罪。”
“偏偏,他做出了最窩囊,也最無法原諒的那個選擇!”
不做抵抗,打開邊關,放蠻夷入關。
且還是從前被犁庭掃穴,近百年都不敢抬頭的女真!
李二都不敢想,這種事如果發生在自己頭上,如果發生在李唐的王朝,他會有多憤怒。
“別說老朱那暴脾氣,換做是誰,誰都忍不了!”
劉邦滿心期待著想看熱鬧。
可惜天幕並沒有滿足他好奇心的準備。
下一刻,天幕上的字跡重新發生變換。
【滿清入關之後,他們本有機會像過往的王朝一般,入主中原。
不管是百姓,還是士紳都期待著,能夠迎接新的王朝,能夠讓他們過上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
可惜,滿清跟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
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想過要治理這個國家,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亦或者是往後的滿清皇帝。
他們從骨子裏就沒有入主中原的決心。
甚至隨時都做好了,被趕出中原,趕迴關外的準備。
也正是因此,放任八旗子弟跑馬圈地,隨意劃分百姓曾經的田地,被他們圈中的百姓也都將成為他們的奴隸。
但凡稍有反抗,等待中原百姓的就將是無情的屠殺、
江陰十日,嘉定三屠等等……
數座城池被屠的僅剩寥寥幾人。
滿清數代皇帝,造就出了無數個萬人坑。
滿清算是一個真正的王朝嗎?大抵是算不上的,他們更像是野蠻未開化的奴隸製度。
他們的律法,比起過往王朝的律法而言,也不像個樣子,如果硬要說的話,說其是專門抑製漢人的法應當要合適的多。
為了徹底將奴性種在中原百姓的骨子裏,滿清頒布剃發令,要求所有人都要改留成他們標誌性的金錢鼠尾。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就是當初滿清喊出的口號。
自那時起,對於中原百姓而言,那滿頭的青絲不僅受之父母,還多了一層懷念大明朝的含義,他們又怎麽甘願割舍?】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江陰十日,嘉定三屠。
這一個個鮮紅的詞語,配上一幕幕殘忍的畫麵。
最慘的畫麵裏,整座城池中活下來的百姓,屈指可數!
萬人坑殘忍?
滿清的幾代皇帝,不知造就了多少個萬人坑!
曾經大秦的白起,因坑殺降卒,被人在史書上罵了上千年殘暴。
可跟滿清的這等手段相比,很多人隻覺得,白起單純的跟朵小白花似得。
畢竟無論白起手段如何殘忍,他都從未對尋常百姓露出過屠刀!
反觀滿清呢?
他們眼中就沒有百姓跟叛軍的區別,壓根也不會尊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
他們對百姓揮起屠刀,也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滿清……女真!”
朱見深咬牙切齒,一雙拳頭捏的劈啪作響。
“派兵出關,再行圍剿!”
“所有活的,會說話的,全部都給朕變成死的。”
“放跑一人,便拿自己的腦袋來填!”
“從今往後,每隔兩年,朕都要派兵出關圍剿,朕要他們死個幹淨,死個徹底!”
雖然對於百姓,他並沒有老朱那般的在意,可那些終究還是他的臣民,更何況,他在意自己的臉麵!
犁庭掃穴之事,是他幹的,甚至還因此被太祖皇帝給誇獎了一番。
誰能想到,竟然還能有漏網之魚,甚至還被這漏網之魚撿了這麽大的漏,直接入主了中原!
幹的不徹底,甚至還不如不幹!
雖然老朱並沒有說這樣的話,但在朱見深看來,也不過是礙於麵子罷了。
至少他自己,就是這麽看的!
既然原本的曆史之上,他做的不夠徹底,那現在,他便好生改正一番自己的錯誤!
“不僅如此,向關外的瓦剌、韃靼等殘元各部都發出通緝令,凡抓住任何女真族人,皆可送來我大明,無論想要什麽賞賜,朕都絕不吝嗇!”
“可若是誰刻意包庇,那便與女真同罪,罪當族誅!”
“對了,朕說的族誅可不是家族,而是族群!”
既然滿清不將中原百姓當成人來看待,那至少現在,他也不用將他們的先祖建州女真當人!
……
大漢年間。
劉徹思索片刻後,轉頭看向還未曾離開的衛霍二人。
“所以在你們看來,關外匈奴等番邦,他們也會是這樣嗎?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這般殘忍的對待我大漢子民?”
他相信,這兩人對匈奴等番邦定然是還算了解的。
若這兩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他少不得也要……
“應當是不會的,或者說,他們不屑這麽去做。”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匈奴可能更像老朱口中的蒙元,而非鼠目寸光的滿清。”
“這大明,朕不要了也罷,就給那闖賊去!”
“縱使朕去當這個亡國之君,也定然要親手完成太祖的交代!”
“就算爾等是亡國之臣,也該稍微有些羞恥之心才對!”
老朱的話徹底讓朱由檢爆發了。
最後的那些話,擺明了就是不信任他,覺得他不堪大用!
無論如何,他要向太祖證明自己!
他不是廢物!
“這一次,朕不會去管你們怎麽做,也不會下多餘的旨意,不會用任何條條框框束縛爾等。”
“朕要的,是不惜一切代價,要看到吳三桂的皮,以及他九族的腦袋!”
“少一個人,便拿你們自己的九族來填補空缺!”
……
“嘖嘖嘖,能看出,老朱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趙匡胤有些意味深長的道。
做皇帝的,尤其是開國之君,誰不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夠綿延千萬代?
尤其是在天幕這等仙人手段出現之後,亡國的結局都是有可能被改變的。
可老朱的這番話,近乎絕了崇禎皇帝中興大明的可能。
接下來任何一股叛軍,隻要搶先擊潰吳三桂,拿到吳三桂的腦袋,那便立即能夠從叛軍變成正統!
並且得國之正,無人能比!
“換誰,誰能不生氣?”
“明失其鹿,群雄共逐之,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老朱自己也能接受。”
“吳三桂不管怎麽選,他是領兵迴援也好,還是堅守邊關也罷,老朱都不會有絲毫怪罪。”
“偏偏,他做出了最窩囊,也最無法原諒的那個選擇!”
不做抵抗,打開邊關,放蠻夷入關。
且還是從前被犁庭掃穴,近百年都不敢抬頭的女真!
李二都不敢想,這種事如果發生在自己頭上,如果發生在李唐的王朝,他會有多憤怒。
“別說老朱那暴脾氣,換做是誰,誰都忍不了!”
劉邦滿心期待著想看熱鬧。
可惜天幕並沒有滿足他好奇心的準備。
下一刻,天幕上的字跡重新發生變換。
【滿清入關之後,他們本有機會像過往的王朝一般,入主中原。
不管是百姓,還是士紳都期待著,能夠迎接新的王朝,能夠讓他們過上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
可惜,滿清跟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
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想過要治理這個國家,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亦或者是往後的滿清皇帝。
他們從骨子裏就沒有入主中原的決心。
甚至隨時都做好了,被趕出中原,趕迴關外的準備。
也正是因此,放任八旗子弟跑馬圈地,隨意劃分百姓曾經的田地,被他們圈中的百姓也都將成為他們的奴隸。
但凡稍有反抗,等待中原百姓的就將是無情的屠殺、
江陰十日,嘉定三屠等等……
數座城池被屠的僅剩寥寥幾人。
滿清數代皇帝,造就出了無數個萬人坑。
滿清算是一個真正的王朝嗎?大抵是算不上的,他們更像是野蠻未開化的奴隸製度。
他們的律法,比起過往王朝的律法而言,也不像個樣子,如果硬要說的話,說其是專門抑製漢人的法應當要合適的多。
為了徹底將奴性種在中原百姓的骨子裏,滿清頒布剃發令,要求所有人都要改留成他們標誌性的金錢鼠尾。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就是當初滿清喊出的口號。
自那時起,對於中原百姓而言,那滿頭的青絲不僅受之父母,還多了一層懷念大明朝的含義,他們又怎麽甘願割舍?】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江陰十日,嘉定三屠。
這一個個鮮紅的詞語,配上一幕幕殘忍的畫麵。
最慘的畫麵裏,整座城池中活下來的百姓,屈指可數!
萬人坑殘忍?
滿清的幾代皇帝,不知造就了多少個萬人坑!
曾經大秦的白起,因坑殺降卒,被人在史書上罵了上千年殘暴。
可跟滿清的這等手段相比,很多人隻覺得,白起單純的跟朵小白花似得。
畢竟無論白起手段如何殘忍,他都從未對尋常百姓露出過屠刀!
反觀滿清呢?
他們眼中就沒有百姓跟叛軍的區別,壓根也不會尊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
他們對百姓揮起屠刀,也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滿清……女真!”
朱見深咬牙切齒,一雙拳頭捏的劈啪作響。
“派兵出關,再行圍剿!”
“所有活的,會說話的,全部都給朕變成死的。”
“放跑一人,便拿自己的腦袋來填!”
“從今往後,每隔兩年,朕都要派兵出關圍剿,朕要他們死個幹淨,死個徹底!”
雖然對於百姓,他並沒有老朱那般的在意,可那些終究還是他的臣民,更何況,他在意自己的臉麵!
犁庭掃穴之事,是他幹的,甚至還因此被太祖皇帝給誇獎了一番。
誰能想到,竟然還能有漏網之魚,甚至還被這漏網之魚撿了這麽大的漏,直接入主了中原!
幹的不徹底,甚至還不如不幹!
雖然老朱並沒有說這樣的話,但在朱見深看來,也不過是礙於麵子罷了。
至少他自己,就是這麽看的!
既然原本的曆史之上,他做的不夠徹底,那現在,他便好生改正一番自己的錯誤!
“不僅如此,向關外的瓦剌、韃靼等殘元各部都發出通緝令,凡抓住任何女真族人,皆可送來我大明,無論想要什麽賞賜,朕都絕不吝嗇!”
“可若是誰刻意包庇,那便與女真同罪,罪當族誅!”
“對了,朕說的族誅可不是家族,而是族群!”
既然滿清不將中原百姓當成人來看待,那至少現在,他也不用將他們的先祖建州女真當人!
……
大漢年間。
劉徹思索片刻後,轉頭看向還未曾離開的衛霍二人。
“所以在你們看來,關外匈奴等番邦,他們也會是這樣嗎?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這般殘忍的對待我大漢子民?”
他相信,這兩人對匈奴等番邦定然是還算了解的。
若這兩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他少不得也要……
“應當是不會的,或者說,他們不屑這麽去做。”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匈奴可能更像老朱口中的蒙元,而非鼠目寸光的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