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這幫人跪的比他還快!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遠知道對自己重要的是什麽,永遠知道該舍棄什麽,該殺誰,該做什麽,這就是你啊,文帝。”
“你若說沒有人天生就適合當皇帝,那你自己呢?”
老朱也算是明白了過來,知道自己問的方式多少有些問題,因此得到的答案也是錯的。
但對於劉恆的話,他卻是不讚同了。
沒有天生的皇帝?
那文帝自己是什麽?
“寡人也是在封地曆練了多年的,當初剛到封地的時候,也同樣做錯了很多事。”
“所以寡人才清楚的知道,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改。”
劉恆有些無奈的道。
他也不明白,為什麽後世會將他傳的那般完美。
如果一定要說他與曆朝曆代其他皇帝的區別,那大概就在於,他給百姓免賦稅,免徭役,想方設法的令百姓休養生息,令百姓能夠吃上飯。
並且在做出這些事的同時也沒有得罪過文官士族。
僅此而已。
或許文治上少有人能比,然而武功卻是一片空白。
至少他不覺得,自己天生就適合當皇帝。
“我真的還有機會嗎?”
劉備眼神稍微亮了亮,後又熄滅下去。
最重要的一點是,決策他已經做錯了,加上夷陵之敗已經釀成。
這個時候縱使他想知錯而改錯,也不知自己究竟還能做些什麽。
“唉,若等此番挑戰結束後,仙人能夠以你的經曆塑造一場挑戰的話,或許你能從其中得到答案。”
反正到了夷陵之敗的份上,劉恆是沒什麽好主意。
畢竟他從來都不擅長打仗。
“等等,方才我們猜測的謎底要揭曉了!”
正在絕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轉移開來的時候,趙匡胤忽然驚唿一聲。
他還沒忘記,產生這番討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在猜測,劉邦究竟會怎麽做。
是否認曹芳的帝位,而承認王氏的功勞,還是承認曹芳的天子之位,而借此打壓王氏,將從前王祥要到的承諾一筆勾銷?
當王祥的兩個兒子入宮擒了偽帝曹芳,並且將其押著去城門處恭迎劉邦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謎底即將揭曉!
……
天幕的畫麵之內。
鄭衝徹徹底底見識到了什麽叫兵敗如山倒,以及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
雖然他的動作已經算是異常的快了,但誰能想到,大量的士族門閥出身的官員竟然都要比他更快一步。
他等在了城門處,準備第一時間恭迎天子迴到他忠實的京師。
可更多的人都要比他快。
比如方才衝出城去,負責圍剿天子的大軍。
那幫人在看到毋丘儉大軍輕而易舉的攻入京師,並且他們完全來不及迴防便被換下了城頭的旗幟之後,便順勢直接放下了兵器,下馬單膝跪地迎接天子拿迴屬於他的權柄。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迎陛下迴到京師,罪臣護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我就知道,天子一定會迴來的,這天下終究還是由您說了算!”
“隻恨京師中的那些亂臣賊子太過猖狂,若是荀某不與他們虛與委蛇,怕是就等不到陛下的到來了!”
“我謝氏也是一樣,死死堅持到今日,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
“陛下,我楊氏等您等的好苦啊!”
前腳還喊打喊殺,後腳等毋丘儉攻入京師之後,這幫人的臉變的還真夠快!
萬歲萬萬歲?
你們方才那樣子,看上去可巴不得乃公今天就死!
護駕來遲?
那確實挺遲的,你怎麽不把乃公宰了再來護駕呢?
荀氏虛與委蛇?
那你們演的未免也太像了!
差點在演的時候順手將乃公都弄死!
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話應該乃公說!
心中暗暗吐槽,劉邦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微微點頭。
“諸位看起來,好似都是我大魏忠臣啊。”
“隻是這些哈,朕一時間也無從分辯,不如先跟朕迴京師,其他的事情往後再商議,如何?”
見他麵上無悲無喜,也沒有太多的怨恨,眾人齊刷刷點頭。
“臣等遵旨!”
此時不少人心中都在竊喜。
小皇帝就是好哄,畢竟還是要讓他們來輔佐,來幫忙治理這大魏的。
法不責眾,果然這四個字無論在何時都是有用的!
這一刻,他們心中大同小異的皆浮現出這樣的念頭。
眼見自己派出去圍剿天子的士族大軍,如今竟然乖乖跟著天子進入了京師。
一瞬間,鄭衝就明白了什麽。
這幫人跪的比他還快!
他連忙上前兩步,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劉邦的馬前。
“陛下,陛下,您可千萬別相信這些人啊,老臣就是被他們所蠱惑,所裹挾與威脅,這才做出了那一連串錯誤的決斷!”
“老臣對大魏,對陛下,絕對是忠心耿耿!”
他無法知道這幫人在城外的時候,為了贏得這小皇帝的信任都說了些什麽。
為確保自己的地位與鄭家的地位,他覺得自己需要將髒水往其他人身上潑一潑。
否則一旦讓這些人將髒水都潑到他的身上,那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法不責眾,但可以責他鄭衝與整個鄭氏一族!
“哦?鄭愛卿的意思是,你所做的一切,包括你從太後處請的懿旨,以及你發布的那對朕的通緝令,再到你我雙方大軍對峙之時,你令天下諸侯進京勤王的檄文,都是受他們所迫的?”
劉邦似笑非笑的看著跪在城門處,擋在大軍前的身影。
他沒有給鄭衝留絲毫的麵子,直接將他的所作所為盡數揭穿。
“這,這都是臣被他人所蠱惑,他們都說陛下乃是無能之君,而在漢軍攻城之後,陛下也的確消失無蹤,臣這才會去請太後懿旨,另立新君。”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老臣此番作為也是為了大魏,還請陛下恕罪。”
尷尬了一瞬,鄭衝便接著解釋道。
隻要劉邦想聽,他能想到上百種不同的理由來搪塞。
反正咬死兩句話,一是為大魏江山考慮,二是被他人所裹挾,無力反抗。
若換做個平庸的皇帝,或許還真要被他的這些話給搪塞過去。
但劉邦,他會平庸嗎?
他不嗜殺,可他覺得要殺的人,卻也一個都不會放過!
法不責眾,那隻是因為庸人不敢責眾!
在他劉邦的手中,從來都是除惡務盡!
“你若說沒有人天生就適合當皇帝,那你自己呢?”
老朱也算是明白了過來,知道自己問的方式多少有些問題,因此得到的答案也是錯的。
但對於劉恆的話,他卻是不讚同了。
沒有天生的皇帝?
那文帝自己是什麽?
“寡人也是在封地曆練了多年的,當初剛到封地的時候,也同樣做錯了很多事。”
“所以寡人才清楚的知道,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改。”
劉恆有些無奈的道。
他也不明白,為什麽後世會將他傳的那般完美。
如果一定要說他與曆朝曆代其他皇帝的區別,那大概就在於,他給百姓免賦稅,免徭役,想方設法的令百姓休養生息,令百姓能夠吃上飯。
並且在做出這些事的同時也沒有得罪過文官士族。
僅此而已。
或許文治上少有人能比,然而武功卻是一片空白。
至少他不覺得,自己天生就適合當皇帝。
“我真的還有機會嗎?”
劉備眼神稍微亮了亮,後又熄滅下去。
最重要的一點是,決策他已經做錯了,加上夷陵之敗已經釀成。
這個時候縱使他想知錯而改錯,也不知自己究竟還能做些什麽。
“唉,若等此番挑戰結束後,仙人能夠以你的經曆塑造一場挑戰的話,或許你能從其中得到答案。”
反正到了夷陵之敗的份上,劉恆是沒什麽好主意。
畢竟他從來都不擅長打仗。
“等等,方才我們猜測的謎底要揭曉了!”
正在絕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轉移開來的時候,趙匡胤忽然驚唿一聲。
他還沒忘記,產生這番討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在猜測,劉邦究竟會怎麽做。
是否認曹芳的帝位,而承認王氏的功勞,還是承認曹芳的天子之位,而借此打壓王氏,將從前王祥要到的承諾一筆勾銷?
當王祥的兩個兒子入宮擒了偽帝曹芳,並且將其押著去城門處恭迎劉邦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謎底即將揭曉!
……
天幕的畫麵之內。
鄭衝徹徹底底見識到了什麽叫兵敗如山倒,以及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
雖然他的動作已經算是異常的快了,但誰能想到,大量的士族門閥出身的官員竟然都要比他更快一步。
他等在了城門處,準備第一時間恭迎天子迴到他忠實的京師。
可更多的人都要比他快。
比如方才衝出城去,負責圍剿天子的大軍。
那幫人在看到毋丘儉大軍輕而易舉的攻入京師,並且他們完全來不及迴防便被換下了城頭的旗幟之後,便順勢直接放下了兵器,下馬單膝跪地迎接天子拿迴屬於他的權柄。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迎陛下迴到京師,罪臣護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我就知道,天子一定會迴來的,這天下終究還是由您說了算!”
“隻恨京師中的那些亂臣賊子太過猖狂,若是荀某不與他們虛與委蛇,怕是就等不到陛下的到來了!”
“我謝氏也是一樣,死死堅持到今日,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
“陛下,我楊氏等您等的好苦啊!”
前腳還喊打喊殺,後腳等毋丘儉攻入京師之後,這幫人的臉變的還真夠快!
萬歲萬萬歲?
你們方才那樣子,看上去可巴不得乃公今天就死!
護駕來遲?
那確實挺遲的,你怎麽不把乃公宰了再來護駕呢?
荀氏虛與委蛇?
那你們演的未免也太像了!
差點在演的時候順手將乃公都弄死!
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話應該乃公說!
心中暗暗吐槽,劉邦麵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微微點頭。
“諸位看起來,好似都是我大魏忠臣啊。”
“隻是這些哈,朕一時間也無從分辯,不如先跟朕迴京師,其他的事情往後再商議,如何?”
見他麵上無悲無喜,也沒有太多的怨恨,眾人齊刷刷點頭。
“臣等遵旨!”
此時不少人心中都在竊喜。
小皇帝就是好哄,畢竟還是要讓他們來輔佐,來幫忙治理這大魏的。
法不責眾,果然這四個字無論在何時都是有用的!
這一刻,他們心中大同小異的皆浮現出這樣的念頭。
眼見自己派出去圍剿天子的士族大軍,如今竟然乖乖跟著天子進入了京師。
一瞬間,鄭衝就明白了什麽。
這幫人跪的比他還快!
他連忙上前兩步,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劉邦的馬前。
“陛下,陛下,您可千萬別相信這些人啊,老臣就是被他們所蠱惑,所裹挾與威脅,這才做出了那一連串錯誤的決斷!”
“老臣對大魏,對陛下,絕對是忠心耿耿!”
他無法知道這幫人在城外的時候,為了贏得這小皇帝的信任都說了些什麽。
為確保自己的地位與鄭家的地位,他覺得自己需要將髒水往其他人身上潑一潑。
否則一旦讓這些人將髒水都潑到他的身上,那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法不責眾,但可以責他鄭衝與整個鄭氏一族!
“哦?鄭愛卿的意思是,你所做的一切,包括你從太後處請的懿旨,以及你發布的那對朕的通緝令,再到你我雙方大軍對峙之時,你令天下諸侯進京勤王的檄文,都是受他們所迫的?”
劉邦似笑非笑的看著跪在城門處,擋在大軍前的身影。
他沒有給鄭衝留絲毫的麵子,直接將他的所作所為盡數揭穿。
“這,這都是臣被他人所蠱惑,他們都說陛下乃是無能之君,而在漢軍攻城之後,陛下也的確消失無蹤,臣這才會去請太後懿旨,另立新君。”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老臣此番作為也是為了大魏,還請陛下恕罪。”
尷尬了一瞬,鄭衝便接著解釋道。
隻要劉邦想聽,他能想到上百種不同的理由來搪塞。
反正咬死兩句話,一是為大魏江山考慮,二是被他人所裹挾,無力反抗。
若換做個平庸的皇帝,或許還真要被他的這些話給搪塞過去。
但劉邦,他會平庸嗎?
他不嗜殺,可他覺得要殺的人,卻也一個都不會放過!
法不責眾,那隻是因為庸人不敢責眾!
在他劉邦的手中,從來都是除惡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