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攻入京城的兩天後,李自成才在一眾文武大臣的陪同下,經德勝門進入京城。


    李自成高據馬上,看著左右激動熱情的文武將官,身前身後鬥誌昂揚的大順軍士卒,以及跪伏在道路兩側忐忑不安迎接的京城百姓,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他本鄉間一馬夫,在驛站艱難混口飯吃,還時常受到官紳的欺辱。自崇禎二年朝廷裁撤驛站,他丟掉飯碗,迴到鄉下,又遇到災荒,終於在崇禎四年帶著鄉間饑民造反。


    到如今崇禎十六年,十二年間,他經曆了義軍的興盛與衰落,多少次死裏逃生,最慘一次是中了孫傳庭的埋伏,隻帶了十幾個人躲在山中靠挖野菜摘野果充饑。


    然而龍潛於淵,終有直入雲霄的一天。這個龐大而腐朽的王朝,終於被他踩在腳下,而他也將在這片土地上,再次建立起一個屬於他李氏的基業。


    最先衝進京城的郝搖旗與張鼐在前迎接,行禮拜見之後,李自成問:“崇禎可曾找到?”


    張鼐請罪道:“末將去得遲了,崇禎已逃出宮去了,周皇後自縊身亡,崇禎的幾個兒子也不見蹤影,隻有一個姓袁的貴妃,尋死沒死成,被我抓了起來。”


    在太原投降被封為尚璽卿的黎誌陞奏道:“陛下,京城早被我軍包圍,崇禎無處可逃,必然是隱匿在民間了。如今最重要是要找到崇禎,陛下可行重賞嚴誅尋其蹤跡,萬萬疏忽不得。”


    李自成點頭道:“傳令下去,崇禎逃出紫禁城外,有能出首者賞黃金萬兩,敢隱匿者誅其全族!”


    張鼐借機稟告:“陛下,餘家軍李河所部比我更早衝進紫禁城,他們或許有崇禎的去向也未可知。”


    “而且餘家軍在紫禁城內大肆搶掠,卷走許多金銀器物,依末將所見,少說也有數萬兩黃金。”


    李自成麵色不喜,問:“餘家軍現在何處?”


    “其在皇宮行劫之後便退出內城,如今駐軍於外城,正陽門與永定門依舊在其掌控之中。”


    顧君恩奏道:“陛下早有嚴令,諸軍需嚴守軍紀,不得搶掠。餘家軍違反軍紀,理當嚴懲!”


    李自成有些猶豫,大順軍剛剛拿下京城,立足未穩,此時就與餘家軍火並,時機是否合適?


    就在這時,有士兵前來匯報:“新安伯李河求見!”


    “傳!”


    李河捧著一個方盒,來到李自成馬前大禮參拜道:“臣新安伯李河,參見陛下!”


    李自成問道:“李河,你可知罪?”


    李河疑惑抬頭:“臣有何罪?”


    張鼐指認道:“陛下早有旨意傳下,入城後不得劫掠,你卻縱容屬下搶劫,本將親眼所見。你還有何話說?”


    李河不慌不忙道:“張將軍莫要冤枉人,你說你親眼所見,是在何處看見的?”


    “就在皇宮之中,本將親眼看見你部下闖入皇宮中,出來時身上背的包裹滿滿當當,你還敢抵賴?”


    李河微笑道:“原來是在皇宮中啊?我記得陛下軍令,是入城後不得劫掠百姓,那皇宮何時成了百姓家產?”


    “你…”張鼐一時氣短。


    李河繼續說道:“何況我派部下進入皇宮,是要找尋崇禎蹤跡,欲將其擒之獻於陛下馬前。我手下那幫大老粗,眼皮子淺,看到宮內衣物華美,就手癢拿了幾包想迴去送給家裏婆娘,哪來的什麽金銀財寶?”


    李自成聽著李河胡攪蠻纏,問:“你部下既然是去尋崇禎,可曾尋到?”


    李河道:“迴陛下,崇禎已尋到了!”


    此言一出,在場文武全都喜形於色,李自成急忙問道:“果真?人現在何處?”


    李河道:“崇禎已於煤山自縊身亡,屍體已被我部尋到,如今就停在末將軍營。此為崇禎死前遺詔,請陛下過目!”


    李河拿出崇禎書寫遺詔的外袍獻給李自成,李自成拿起看完後,歎聲氣將遺詔隨手交給牛金星。


    李河又舉起手中木盒,道:“此為崇禎印璽,特來獻於陛下!”


    李自成臉上喜色難止,崇禎的印璽雖然不是傳國玉璽那種寶貝,可是如今大明朝皇帝自縊,印璽落入自己手中,可見大明王朝法統已絕,正是天命在我!


    “好!好!好!”


    李自成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隨後看李河頓時順眼許多:“愛卿做得好!你立下如此功勞,想要什麽賞賜,盡管說出來,朕斷無不允!”


    李河神色堅定,下拜道:“臣本不過鄉間粗鄙,蒙陛下看重,賜臣以伯爵之位,臣萬死不能報其一,哪還需要什麽賞賜?”


    李自成笑道:“有功焉能不賞?朕剛才下令有報出崇禎蹤跡的賞黃金萬兩,這樣,你從皇宮內搶到的東西都歸你,朕不再過問!”


    李河剛才信口胡言,如今李自成這麽說,那陳達從皇宮中搶到的金銀器物,如今算是有李自成背書了。


    “愛卿立下如此功勞,些許金銀算的上什麽?朕再賞你一樁大富貴。傳旨,晉新安伯李河為絳侯,世襲罔替!”


    此言一出,周圍武將看向李河的眼神頓時滿是羨慕。


    如今大順朝建國不過數月,能被封為侯爵的隻有九人,而且大多是如劉宗敏、田見秀、李過、劉芳亮等軍中大將。


    如今李河成為第十位封侯的將領,怎不讓人豔羨?


    李河也是喜不自勝,象征性的推謝幾句後便跪地謝恩。


    “如今崇禎已死,他的屍身該如何處置?”


    李河迴道:“崇禎即位十六年來,搞得天下民不聊生,不如戮其屍,然後暴屍三日以息民怨!”


    李岩大驚失色,高聲叫道:“不可!崇禎雖然失德身死,然而大明三百年餘恩尤存,若如此對待崇禎屍身,必遭天下非議!”


    牛金星、顧君恩等謀臣也都出言勸諫,皆以為不可。


    李自成采納了幾人的意見,道:“其人既然已經身死,還是妥善安葬吧。”


    李河搶在眾人之前道:“臣願為陛下分憂,處置崇禎安葬事宜。”


    大概是之前李河的建議驚到了李岩,他也請命道:“臣也願往!”


    李自成道:“好,就由絳侯負責此事,林泉副之。”


    “崇禎已死,他的幾個子嗣還流亡在外,各軍加緊搜索,找到之後不可加害。”


    眾軍紛紛應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