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率騎兵營滿載而歸,皇宮大內珍藏的書畫器具這些大老粗雖然分不清哪個珍貴,但能出現在內庫的東西怎麽可能是俗物。


    北上支隊中並沒有鑒別此類物件的專業人士,所以井澄隻是將這些繳獲分門別類的封存起來,等有機會再行鑒定。


    其次是皇家內庫中積攢的金銀,內府十庫中最重要的內承運庫就是騎兵營光顧的重點。


    內承運庫貯藏金銀、寶玉、緞匹、象牙、犀角、翠羽等。陳達深知餘誠極愛黃金,所以搜起各種金器來不遺餘力,如果不是搶到了皇帝寶璽,陳達才不會那麽快就迴轉。


    除掉從皇宮中搶來的金盆金碗之類的金器不談,最方便計數的是內庫貯藏的金錠,分為二十兩與五十兩兩種規格,雖然井澄還沒有統計完成,但大致估計一下也有黃金十幾萬兩。


    陳達滿是惋惜:“可惜,金銀全都藏在地窖中,搬起來不方便;順軍又來得快,隻搶到了這麽些,若是時間充裕,肯定能搶更多。”


    “司令,咱們和李闖幹一仗吧,打垮了李闖,那些金銀全是咱們的!”


    餘誠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壓下自己蠢蠢欲動的心:“不急,就讓李自成幫咱們先保管幾天。”


    餘誠沒說出來的是,有些事自己不方便動手,等李自成做完了自己出手摘桃子,既能得實惠,又不用擔罵名,多好!


    隨後餘誠又問起陳達崇禎皇帝的內庫中究竟藏有多少金銀?


    陳達迴憶了一下所見內庫的規模,隻能大致估計出內庫所藏金銀大致能有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餘誠有些失望,史書中說大順軍從崇禎內帑中搜出金銀三千七百萬兩,餘誠是既懷疑又期盼。


    懷疑是不信崇禎麵臨身死國滅都不動用內帑,卻又期盼大明曆代帝王真積攢下這麽多家當,到時候就能全便宜了自己。


    現在看來崇禎雖有些家當,卻遠不如傳聞中多。


    這時李河也傳來消息,已將皇史宬徹底掌控,其中所藏《永樂大典》,已悉數到手。


    餘誠讓井澄將繳獲登記造冊,自己則前往皇史宬查看。


    此時城中紛亂,既有大順軍虎視眈眈,又有殘餘小股官軍負隅頑抗,所以餘誠除了帶戰術小隊貼身護衛,還調了一個連的騎兵保駕護航。


    正陽門離皇史宬不遠,餘誠心裏雖然期盼一睹《永樂大典》的真容,但也壓緩行軍速度,想看看明朝京城陷落時京中百姓的反應。


    明朝京城不是第一次遭遇危機,往遠看有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圍攻京城,就連近幾年,也有皇太極率滿清鐵騎兵臨城下。


    幾次危機中,這是京城唯一陷落的一次。城中百姓顯然沒有與大明共存亡的心思,家家戶戶大門緊閉,門上貼著“順民”二字。


    看到餘誠率軍經過,甚至有百姓在門前擺起香案,跪地以示恭順。


    快要行至皇史宬時,忽見一群人穿著京營官兵服色蜂擁而至,林雲瑞以為是遇到負隅頑抗的官軍,當即命令騎兵展開衝鋒隊形,準備衝殺。


    “誤會!誤會!”


    人群中一個衣著鮮亮大腹便便的男子大喊著讓周圍親兵放下武器,討好的朝林雲瑞抱拳道:“吾乃大明成國公朱純臣,特來投效闖王陛下!”


    林雲瑞讓部下收繳了這夥人的軍械看管起來,然後望向餘誠。


    朱純臣敏銳的發現了林雲瑞的舉動,緊走幾步向餘誠深深彎腰行禮:“將軍,我已拿下明朝太子,願獻給闖王,還請將軍引薦。”


    說著還獻上一包金錠,約有兩三百兩。


    餘誠玩味的眼神越過朱純臣,看向隊伍正中一個雙手反縛的少年,少年嘴裏被一團破布堵住,叫不出聲來,隻是慌亂的掙紮不止。


    “那就是太子?有何憑證?”


    “有的有的。”朱純臣指著隊伍中一人道:“這是提督東廠太監王之心,就是他將太子帶過來的,他願與我一同投效闖王。”


    “好好好!”餘誠開懷大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替闖王謝謝你們了!”


    朱純臣臉上泛出喜色:“不知我等何時能麵見闖王?他日同朝為官,老夫定不忘將軍引薦之恩!”


    “好說好說,聽說崇禎還有兩個兒子,怎麽不見?”


    王之心答道:“我們一同出宮,他們原準備去周國丈家,隻是混亂中走散了,如今不知在何處。”


    餘誠點點頭,下馬來到太子身邊,伸手拍著太子腦殼說:“瞧瞧,這就是你老子的肱骨之臣!”


    朱純臣與王之心麵色難看,朱純臣道:“非是我等心存篡逆,實在是闖王順天應人,我等不敢有違天命。”


    餘誠聞言大笑,隨後給跟在身後亦步亦趨的關鬱夫使了個眼色。


    朱純臣察覺不妙,張口欲喊,卻被關鬱夫一刀刺入後腰。王之心轉身欲逃,被林雲瑞一刀梟首。


    “司令,這些人要不要…”林雲瑞看向朱純臣帶來的那批家丁,身上殺氣有如實質。雖然不知道餘誠為何要殺朱純臣與王之心,但他敏銳的感覺到餘誠並不想讓別人知曉此事。


    餘誠正要下令將這二十幾人滅口,忽然想起一事,於是改口道:“將他們解去衣甲,押進皇史宬,我另有用處。”


    一行人進了皇史宬,李河帶著餘誠進入存放《永樂大典》的架閣庫,隻見裏邊一排排的書架上擺滿書冊,頗有點進入圖書館的感覺。


    餘誠信手拿起一冊,其書用黃絹包裹,黃絹以內又是用多層宣紙裱糊過的書衣。書衣左上方用貼有長方形書簽,書簽呈長方形,上方寫“永樂大典”四字,下有兩行小字,標有這本書冊的卷數。


    餘誠手裏這本書冊名為《鄴中記》,他隨手翻看幾頁後放迴架上,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色。


    李河也是滿臉笑容,道:“司令,李河幸不辱命,永樂大典全冊都在此處。”


    餘誠道:“好好好,你幹的好,我也送你一樁富貴。”


    他拿出一方印璽,道:“這是崇禎皇帝的印璽,你拿到李自成那裏討賞,說不定李自成還能把你的官兒往上提一提。”


    李河臉色大變,伸手抽出腰間佩劍。關鬱夫大驚,擋在餘誠身前,一手已經將左輪手槍握在手裏。


    李河跪在地上,雙手將佩劍高高奉起,高聲道:“李河對主公忠心耿耿,司令若是疑李河不忠,請以此劍斬我,剖開李河的心看看可有一絲改變。”


    餘誠一腳踹開關鬱夫,上前將李河扶起道:“你想到哪裏去了?”


    “今天當著闖軍的麵搶了不少皇宮內的金銀珠寶,隻怕李自成正在心痛。你拿著這方印璽去獻寶,給李自成找補找補。”


    最重要的是,這方崇禎的臥龍鈕印押在現代依然留存。餘誠真要做皇帝用不到它,拿到現代去,那就是“故宮一件我一件,故宮有的我也有,故宮沒的我也有”。


    餘誠拉起李河,又附耳低語幾句,讓李河依言行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