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離開荊州後乘船沿江而下,直至嶽州後才棄船上岸。


    再次站在長江南岸的土地上,張定國竟有些不習慣。


    旁邊張文秀也打趣的說道:“看過了荊州的碼頭,再瞅這邊怎麽看都像個破落戶呢?”


    同樣都是碼頭,隔著一條大江就是兩種外觀。荊州的碼頭都是用種叫水泥的東西建成,光亮整潔,平整的路麵直通城內。


    而這裏的碼頭破敗異常,碼頭附近還是被來往行人踩踏結實的地麵,稍遠點就是溝溝坎坎的小路。還好最近沒有雨雪,否則肯定是泥濘不堪。


    張定國沒有附和張文秀的話,在他看來這麽說有些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


    那又如何?我定要把手中地盤經營的比荊州更好!


    一隊騎兵接到信趕來,為首的小頭目下馬行禮道:“二爺,三爺!


    自從使團過江後,他們這隊人馬就駐紮在附近,隨時準備接應使團。


    “衛勇,這些天沒出什麽事吧?”


    騎兵頭目笑著說:“沒有呀,哪個不開眼的敢找咱們的事。”


    使團與接應隊伍匯合後,張定國急著向張獻忠匯報此次出使的結果,於是撇下使團,和張文秀兩人隻帶了十幾個護衛,騎馬疾行,終於在天黑前趕到張獻忠所在的長沙。


    大西軍攻打長沙時沒經過什麽惡戰,駐守長沙的總兵尹先民見大西軍勢大,直接就投降了。長沙知府堵胤錫赴京麵聖未歸,僥幸逃過一劫。


    分藩在長沙的是吉王,大西軍兵馬還沒到長沙城下,吉王就已經撒丫子逃往粵地。


    吉王逃的快,吉王府卻搬不走,就此落入了張獻忠手中。


    最初分藩在長沙的潭王是朱元璋第八子,因卷入胡惟庸案自焚而死,分封在長沙的藩王幾番易主,最後到吉王一係才穩定傳下來。


    吉王府麵積極大,幾乎占到了長沙城的八成。張定國與張文秀費了一番周折,才終於見到了張獻忠。


    此時張獻忠已經自封大西王,不過行事依然難脫匪氣,四仰八叉的躺在座椅上,光著的大腳丫子就搭在桌案上。


    聽到是兩個義子迴來,張獻忠揮手讓正在唱曲的戲班子退下,隨後問:“定國,文秀,這麽快就迴來啦。生意談得怎麽樣,買到了幾條槍?”


    張定國與張文秀依禮拜見後,張定國請罪道:“父王恕罪,餘家軍不肯交易槍炮。”


    “不過餘家軍的槍炮不肯賣,其他的好東西倒有不少,孩兒已經自作主張訂下了。”


    “其他好東西?是什麽?”


    張文秀將采購清單呈上,張獻忠打開一項又一項的看過去:“刀槍各兩萬件,咱們手下兒郎缺刀槍嗎?價錢還這麽貴,你們是不是被人給騙了?”


    張定國道:“餘家軍刀槍俱用好鋼,與一般刀劍不同,孩兒帶了樣品迴來。”


    張獻忠喊來侍衛,讓侍衛拿出佩刀與張定國所拿的長刀樣品對砍一記,侍衛的佩刀被砍出一個大豁口,而餘家軍的長刀卻隻有一處不起眼的小凹痕。


    “還真有些門道,那兩萬件長刀都是這種嗎,不會以次充好吧?”


    張文秀道:“不怕,約好了見貨交錢,餘家軍要是貨不對板,咱就不交銀子。”


    張獻忠接著往下看去:“鎧甲?十八兩一件?你們是不是被姓餘的當肥羊給宰了?”


    “一件上好的布麵甲有個十二三兩銀子,這鎧甲又有什麽特殊?”


    張定國道:“餘家軍的鎧甲也是用上好的鋼鐵打造,孩兒試過,十步之外硬弓射之不透。隻要在軍中挑選數千精銳,配備此等刀槍甲胄,便是一支勁旅!”


    張獻忠狐疑道:“這麽好的東西,餘家軍肯賣?他們就不怕咱用這軍械去打他們嗎?”


    張定國語氣有些苦澀:“孩兒偷偷試過,這甲胄雖好,卻擋不住餘家軍的火銃。”


    張獻忠將清單往桌上一摔:“那我們要這甲胄有何用?”


    張定國道:“這甲胄和餘家軍對敵無用,打左良玉卻沒什麽問題。”


    張獻忠忍了又忍,複又把清單拿起,看過幾條定價後直接翻到最後,眼睛瞪的像銅鈴一般:“五十二萬兩?餘家軍是在搶錢嗎?”


    隨後張獻忠狐疑的望向張定國:“餘家軍是給你倆灌了什麽迷魂湯,這麽離譜的買賣你們都肯答應?”


    張定國道:“父王,金銀終究是死物,實力才最重要。”


    “如今我軍兵馬雖多,精銳卻少。隻要接收了這筆軍械,訓練出兩萬精銳部卒,左良玉便不足為慮了。”


    張獻忠敲打著桌子,一時也有些難以決斷。張定國說的不錯,大西軍在這一年裏像吹氣泡似的壯大,如今已經有三十餘萬。


    三十多萬軍隊,聽著很多,但其中能打的又有多少?大西軍與左良玉來迴交手數次,敗多勝少,連同武昌在內諸多城池被官軍奪迴就是明證。


    就在張獻忠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封張可望傳來的戰報改變他的主意。


    上次張獻忠派出使者希望收服羅瑛所率的曹營餘部,卻遭到羅瑛拒絕。隨後羅瑛率軍遠走,盤桓在沅水一帶。


    大西軍偷襲夷陵失利後,張獻忠怒火難止,看誰都不順眼,與大西軍相鄰的曹營餘部更覺得礙眼,便派義子張可望領兵三萬討伐。


    張可望率軍趁夜偷襲,曹營餘部猝不及防間被殺得大敗。張可望乘勝追擊,恰在此時羅瑛領一千精銳殺到,張可望先勝後敗,退守常德請求援軍。


    張可望派來的信使哭訴,羅瑛所領軍隊裝備精良,自己才有此敗。


    張定國道:“孩兒在荊州曾看見曹營大將李汝珪,似已投奔了餘家軍。”


    張獻忠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羅瑛那妮子和餘家軍搞到一起去了,他們的軍械都是從姓餘的給的?”


    “曹操在襄陽死於李自成之手,剩下這一支孤軍惶惶如喪家之犬,若沒有餘家軍相助,他們又是怎麽從襄陽一路逃到大江以南的?”


    “可望打仗不是庸手,有著兵力優勢還能被打成這樣,羅瑛的那一千鐵甲軍果然不一般啊!”


    張獻忠眼睛發亮,大手往采購清單上一拍:“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