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名騎兵投靠餘家軍羅瑛能理解,可李汝珪也倒向餘家軍,實在讓羅瑛無法接受。
羅瑛舉著酒杯的手僵在半空,看著說完那句話的李汝珪羞愧低頭,她怒極反笑:“說說吧,餘誠給了你什麽好處,是我給不起的?”
“高官厚祿?還是金錢美女?”
李汝珪搖頭,道:“我隻是累了,不想再拚了。”
“我本來就是個隻會種地的農夫,要不是豪強侵奪我家田產,一把火燒死我的老父與妻兒,可能我這輩子都隻會在田地間打轉。”
“我想找豪強報仇,卻被他家的家丁打了個半死,扔進他家私牢裏等死。幸虧羅帥帶人搶了那家豪強,我才僥幸活了下來。”
“羅帥既救了我性命,又替我報了仇,我這條命就賣給他了。我先跟著羅帥嘯聚山林,後來幹脆就起兵造反,到現在已經足足十七年了。”
“十七年呀,我睡過多少個安穩覺,每天晚上都防備著官軍突然殺過來,或者被哪路渠帥火並。從最開始的三十六營,到後來的十三家,再到現在,羅帥終究還是沒逃過去死在了李自成手上。”
“我在荊州有了個相好,肚子爭氣,前段時間找郎中看了,懷了我的種。我們老李家就剩這一根獨苗苗了,我想以後過上點安穩日子。”
“聽餘司令說,過不久荊州要建一所講武堂,就是給當兵的建的學堂。餘司令答應我,等餘家軍的騎兵成軍以後,就留我在講武堂裏當個騎兵科的教官,每天教教學生,不用再打生打死了。”
其實李汝珪及三十名曹營過來的騎兵投靠餘家軍,不再迴曹營,一封書信就說得清楚,李汝珪偏要冒著被殺得風險親口來說,心中多少是含著對羅汝才的愧疚。
看到羅瑛手按腰刀氣得胸膛起伏,李汝珪閉目等死,心裏想著:羅帥,我這條命就還了給你吧!
等了許久,就聽對麵椅子挪動聲響起,李汝珪認命的把脖子往前伸了伸,可隻聽到腳步聲“噔噔噔”走了出去。李汝珪睜開眼睛,看到對麵已空無一人。
李汝珪將酒杯裏的酒一飲而盡,隻覺入口苦澀,仿佛半生辛苦,都在杯中。
他出了寬廳,抬頭看看天色,也不知按天黑還能不能趕迴渡口。
羅瑛侍女牽著一匹馬悄然而至,對李汝珪說:“小姐吩咐我,多謝將軍這麽多年來為老帥出生入死。這是一百兩黃金,隻願將軍以後兒孫滿堂,福壽綿長。”
李汝珪接過韁繩,一時淚不自禁。
羅瑛走在校場上,閆石根的部眾已經分割完畢,挑選出來的精壯正列成隊。從餘家軍那邊交易過來的刀槍正好用來武裝他們。
閆石根平日裏隻顧自己享樂,搶來的金銀女子,先緊著自己享用,然後是他的一票死忠的手下。至於其他的追隨者,能有口飯不餓死就行了。
這種待遇下,普通部眾自然對他沒什麽忠心可言。這次被曹營收編,為安撫人心,羅瑛命令夥夫敞開了做頓好的,所以這批降卒的軍心士氣保持的不錯。
羅瑛絲毫不見開心,腦袋裏想著的都是李汝珪說得那句“想過點安穩日子”。
“憑什麽?難道我就給不起個安穩日子嗎?”
洞庭周邊的地圖在她腦海中劃過,她現在隻有一個想法:那我也打下座城池來,好生經營,未必就比你荊州差了!
這時一個下屬跑來匯報,營外有人求見,自稱是西王使者。
西王?張獻忠?他派使者來此有何目的?
張獻忠自拿下武昌之後,將楚王裝入鐵籠沉入長江溺死,又從楚王府中搜得大批金銀財寶,據傳裝了數百輛車子。張獻忠用這些金銀招募流亡,實力大漲。
同時,張獻忠自稱“大西王”,建立起自己的政權,設立六部及五軍都督府,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
此時長江以北已是李自成的勢力範圍,張獻忠向北勢必要和闖軍起衝突。李自成派顧君恩出使完荊州後,又順江南下去見了張獻忠,兩家反王約定槍口一致對外,先幹翻了朝廷再論其他。
向北既無出路,左良玉又率左鎮兵馬自九江西進,一路勢如破竹。新招募的部眾還未形成戰鬥力,張獻忠不想和左良玉硬碰硬,便隻留少數部隊防守武昌,自己率領大隊殺入湖南。
羅瑛所領曹營餘部恰巧就堵在張獻忠南下的路上,張獻忠探聽到這支曹營餘部人馬雖少,卻戰績不俗,又是故人之後,便有心吸納這支軍隊。
使者姓張,張獻忠在武昌開科取士時招攬的一名生員。他見到羅瑛後備陳西王張獻忠實力之強,兵威之盛,又談起昔日羅汝才與張獻忠並肩作戰的情誼。
“對羅帥之死,西王倍感痛心。羅帥死訊傳來之日,西王殿下於宮中設祭,發誓要為羅帥討個公道。此番西王南下,擁兵百萬,戰將千員,羅小姐提孤軍於虎狼之地,不如歸附西王,好過自己單打獨鬥。”
羅瑛心中嗤笑不已,當初父親羅汝才與張獻忠聯合對付官軍,很是打了幾個漂亮仗。可是張獻忠自打下襄陽後日漸驕縱,已經有點不把羅汝才放在眼裏。當時張獻忠那副驕狂的嘴臉,羅瑛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羅汝才就是察覺到張獻忠的心思,想著兩家好聚好散,率領曹營脫離張獻忠部,轉而與李自成合軍,不想最終命喪李自成之手。
在羅瑛眼裏,張獻忠與李自成都是一類人,又怎麽可能走上自己父親的老路?
畢竟此時張獻忠實力雄厚,羅瑛也不得不虛與委蛇,對使者帶來的禮物照單全收,又迴贈了許多本地特產。
至於聯軍之議,羅瑛隻說是要與部下將領商議,先搪塞了過去。
其實此時這支曹營兵馬,雖然已經有數千之眾,但並沒有幾個可用的將領,都是由羅瑛親領。
送走張獻忠使者後,羅瑛深感此地不可久留,當即收攏部眾糧草,向洞庭湖以西退去。
羅瑛舉著酒杯的手僵在半空,看著說完那句話的李汝珪羞愧低頭,她怒極反笑:“說說吧,餘誠給了你什麽好處,是我給不起的?”
“高官厚祿?還是金錢美女?”
李汝珪搖頭,道:“我隻是累了,不想再拚了。”
“我本來就是個隻會種地的農夫,要不是豪強侵奪我家田產,一把火燒死我的老父與妻兒,可能我這輩子都隻會在田地間打轉。”
“我想找豪強報仇,卻被他家的家丁打了個半死,扔進他家私牢裏等死。幸虧羅帥帶人搶了那家豪強,我才僥幸活了下來。”
“羅帥既救了我性命,又替我報了仇,我這條命就賣給他了。我先跟著羅帥嘯聚山林,後來幹脆就起兵造反,到現在已經足足十七年了。”
“十七年呀,我睡過多少個安穩覺,每天晚上都防備著官軍突然殺過來,或者被哪路渠帥火並。從最開始的三十六營,到後來的十三家,再到現在,羅帥終究還是沒逃過去死在了李自成手上。”
“我在荊州有了個相好,肚子爭氣,前段時間找郎中看了,懷了我的種。我們老李家就剩這一根獨苗苗了,我想以後過上點安穩日子。”
“聽餘司令說,過不久荊州要建一所講武堂,就是給當兵的建的學堂。餘司令答應我,等餘家軍的騎兵成軍以後,就留我在講武堂裏當個騎兵科的教官,每天教教學生,不用再打生打死了。”
其實李汝珪及三十名曹營過來的騎兵投靠餘家軍,不再迴曹營,一封書信就說得清楚,李汝珪偏要冒著被殺得風險親口來說,心中多少是含著對羅汝才的愧疚。
看到羅瑛手按腰刀氣得胸膛起伏,李汝珪閉目等死,心裏想著:羅帥,我這條命就還了給你吧!
等了許久,就聽對麵椅子挪動聲響起,李汝珪認命的把脖子往前伸了伸,可隻聽到腳步聲“噔噔噔”走了出去。李汝珪睜開眼睛,看到對麵已空無一人。
李汝珪將酒杯裏的酒一飲而盡,隻覺入口苦澀,仿佛半生辛苦,都在杯中。
他出了寬廳,抬頭看看天色,也不知按天黑還能不能趕迴渡口。
羅瑛侍女牽著一匹馬悄然而至,對李汝珪說:“小姐吩咐我,多謝將軍這麽多年來為老帥出生入死。這是一百兩黃金,隻願將軍以後兒孫滿堂,福壽綿長。”
李汝珪接過韁繩,一時淚不自禁。
羅瑛走在校場上,閆石根的部眾已經分割完畢,挑選出來的精壯正列成隊。從餘家軍那邊交易過來的刀槍正好用來武裝他們。
閆石根平日裏隻顧自己享樂,搶來的金銀女子,先緊著自己享用,然後是他的一票死忠的手下。至於其他的追隨者,能有口飯不餓死就行了。
這種待遇下,普通部眾自然對他沒什麽忠心可言。這次被曹營收編,為安撫人心,羅瑛命令夥夫敞開了做頓好的,所以這批降卒的軍心士氣保持的不錯。
羅瑛絲毫不見開心,腦袋裏想著的都是李汝珪說得那句“想過點安穩日子”。
“憑什麽?難道我就給不起個安穩日子嗎?”
洞庭周邊的地圖在她腦海中劃過,她現在隻有一個想法:那我也打下座城池來,好生經營,未必就比你荊州差了!
這時一個下屬跑來匯報,營外有人求見,自稱是西王使者。
西王?張獻忠?他派使者來此有何目的?
張獻忠自拿下武昌之後,將楚王裝入鐵籠沉入長江溺死,又從楚王府中搜得大批金銀財寶,據傳裝了數百輛車子。張獻忠用這些金銀招募流亡,實力大漲。
同時,張獻忠自稱“大西王”,建立起自己的政權,設立六部及五軍都督府,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
此時長江以北已是李自成的勢力範圍,張獻忠向北勢必要和闖軍起衝突。李自成派顧君恩出使完荊州後,又順江南下去見了張獻忠,兩家反王約定槍口一致對外,先幹翻了朝廷再論其他。
向北既無出路,左良玉又率左鎮兵馬自九江西進,一路勢如破竹。新招募的部眾還未形成戰鬥力,張獻忠不想和左良玉硬碰硬,便隻留少數部隊防守武昌,自己率領大隊殺入湖南。
羅瑛所領曹營餘部恰巧就堵在張獻忠南下的路上,張獻忠探聽到這支曹營餘部人馬雖少,卻戰績不俗,又是故人之後,便有心吸納這支軍隊。
使者姓張,張獻忠在武昌開科取士時招攬的一名生員。他見到羅瑛後備陳西王張獻忠實力之強,兵威之盛,又談起昔日羅汝才與張獻忠並肩作戰的情誼。
“對羅帥之死,西王倍感痛心。羅帥死訊傳來之日,西王殿下於宮中設祭,發誓要為羅帥討個公道。此番西王南下,擁兵百萬,戰將千員,羅小姐提孤軍於虎狼之地,不如歸附西王,好過自己單打獨鬥。”
羅瑛心中嗤笑不已,當初父親羅汝才與張獻忠聯合對付官軍,很是打了幾個漂亮仗。可是張獻忠自打下襄陽後日漸驕縱,已經有點不把羅汝才放在眼裏。當時張獻忠那副驕狂的嘴臉,羅瑛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羅汝才就是察覺到張獻忠的心思,想著兩家好聚好散,率領曹營脫離張獻忠部,轉而與李自成合軍,不想最終命喪李自成之手。
在羅瑛眼裏,張獻忠與李自成都是一類人,又怎麽可能走上自己父親的老路?
畢竟此時張獻忠實力雄厚,羅瑛也不得不虛與委蛇,對使者帶來的禮物照單全收,又迴贈了許多本地特產。
至於聯軍之議,羅瑛隻說是要與部下將領商議,先搪塞了過去。
其實此時這支曹營兵馬,雖然已經有數千之眾,但並沒有幾個可用的將領,都是由羅瑛親領。
送走張獻忠使者後,羅瑛深感此地不可久留,當即收攏部眾糧草,向洞庭湖以西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