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誠與崔李二軍師迴到岸上,侍衛已經從江裏釣了幾條魚,熬了一大鍋魚湯。
餘誠吃飯口味重,但這魚湯著實鮮美,讓他一口氣喝了三大碗,才意猶未盡的把碗放下。
兩位軍師就斯文多了,端著湯碗小口啜飲,餘誠三碗都喝完了,他倆一碗魚湯才下去半碗。
想到城內還有軍務沒有處理完,餘誠著急迴去,兩個軍師表示還想留在江邊多看會兒水師戰船,餘誠便留下一輛車接送,自己在侍衛護送下返迴荊州。
此時紅日西沉,江邊蘆葦隨風擺動,崔應朝看著在江麵上的戰船往來奔馳,泛起陣陣波濤,不由詩興大發,對李光壂道:“康侯,此情此景,可有詩相應和?”
李光壂笑著搖頭:“俗事纏身,詩文之道早已生疏了。”
崔應朝張了張口,沒來由想起自己被餘誠強壓著寫下的那篇《向以陸為山為首的頑固分子開炮!》的文章,詩興頓消。
我的一世文名啊,此刻怕早就成了文人墨客口中的笑話了吧?
“敬軒兄,”李光壂忽然開口說:“你覺得司令是何等樣人?”
沒等崔應朝迴答,李光壂便感慨道:“如那鋼鐵汽車,鋼鐵快船,若非親眼見到,誰能相信世間竟有如此造物!”
這些造物,如同往一潭死水中扔下一塊巨石,激蕩起片片漣漪。
“司令啊,總覺得像是天上來客,非俗世中人。”崔應朝字斟句酌,他作為餘家軍的軍師,後勤繞不開他。除了那些從未見過的奇怪機器,還有倉庫中憑空多出的糧食、布匹、鐵器,無一不顯示出餘誠的奇特之處。
“司令他有仁心,重然諾,處處為下屬著想,能為司令效力,是我等之福。”
李光壂聽著崔應朝的評語,將碗中剩餘的魚湯一飲而盡。
這些評語放在普通人身上,那自然是謙謙君子,可放在逐鹿天下的梟雄身上,那不是嘉獎,而是嘲笑。
簡而言之,要想奪天底下最尊貴的那張椅子,心要黑,手要狠,過河拆橋、背信棄義都是尋常事。
崔應朝看到李光壂的表情,便知他心中所想,他坦然道:“司令以誠待人,是因為大勢在我們這邊。不需要擺弄什麽陰謀,隻需堂堂正正以壓過去,就能用鐵與火將所有敵人埋葬。”
崔應朝拄著拐杖站起身,望著沐浴在夕陽餘暉下的鐵船:“這就是司令說過的新時代啊!”
餘誠迴到城內時,太陽剛剛落下,天色昏暗,街麵上人群依然熙熙攘攘,許多百姓搬著個小板凳三五成群朝著同一個方向匯聚。
對於司令府的汽車,這些時日來經常在城內行駛,百姓們已經看習慣了,不再像剛開始時那麽恐慌。
付應平渾身緊繃,眼睛不停掃過街道兩旁路過的百姓,以防有殺手刺客突然跳出來。
餘誠笑著說:“放鬆些,這世上哪來那麽多的刺客。”
付應平口中答應,卻不敢真的放鬆下來。
“天馬上就黑了。街上怎麽還這麽多人?”
付應平答道:“現在是剛吃完飯,大家應該是要去廣場聽評書。”
餘誠恍然大悟,為了方便百姓了解政策,他建了一個廣播站,讓人在城內挑了二十餘處小廣場,架上大喇叭放廣播,平常通過廣播宣傳政策閱讀報紙。
此時百姓娛樂活動太少,聽廣播也是一項消遣。尤其廣播中會穿插播放些評書、戲曲、音樂,深受百姓們的喜愛。
汽車路過一處小廣場,餘誠看到裏邊密密麻麻坐滿了人,還有一些小商販穿梭往來,兜售些瓜子茶水。
在餘誠的示意下,車輛靜悄悄停在路邊,窗戶打開一條縫,聽到廣播裏播放的正是《白眉大俠》的評書。
餘誠聽了一會兒,看到路對麵有個小販在賣米酒,便使了一個護衛去買些迴來。
護衛下了車,用車上帶的水壺讓小販打滿一壺。小販看到護衛是從車上下來,知道這是司令府親隨,不敢要錢,還是被護衛硬塞了一角錢。
餘誠將米酒倒出一杯來,乳白色的酒液十分吸引人。付應平還想試毒,被餘誠拒絕了。這種臨時起意從路邊買來的酒,要是也有人下毒,那刺客也太神機妙算了些。
讓司機繼續開車,餘誠坐在後排慢慢喝著米酒,這種農家自己釀的米酒,甜中帶著點微酸,十分適口。
迴到王城,餘誠遣散了護衛,隻在付應平的陪同下隨心漫步。微風吹來,剛喝了幾碗米酒的餘誠被晚風一吹,腦袋也有些暈暈乎乎。
不知不覺來到一處院落前,兩個守在門口的衛兵看到司令到來,急忙行禮。
餘誠腳步停了停,隨後走進院內,付應平識趣的放慢腳步,拉開與餘誠的距離,最後停在房門口。
幕布上放著《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劇,正好演到小青梁王府盜寶那一段。朱若薇抱著一個卡通抱枕蜷縮在沙發裏,要不是一身羅裙還是明朝裝束,餘誠都以為他是不小心穿越迴了現代。
聽到動靜,朱若薇迴頭看了一眼,見是餘誠後沒有說話,繼續看電視劇。餘誠也沒有打擾,坐在一旁重溫起這部經典電視劇。
一集看完,朱若薇方才幽幽說道:“闖軍果真已經北上了?”
餘誠點頭,闖軍北上迎戰孫傳庭的消息是在襄陽的探子報迴來的,這則消息刊登在《內參》上,隻有餘家軍團級以上人手能夠看到。朱若薇則是餘誠特許,《內參》也會往她這裏送一冊。
“孫督師真的會敗亡?”
“傳庭死,而明亡矣!”
都說孫傳庭所督秦軍是明朝最後一支能機動作戰的野戰軍,其實這話並不準確。準確來說應該是明朝最後一支聽話的野戰軍,就連他的敗亡也是違抗不住來自中樞的命令而倉促出師,最終全軍覆沒。
朱若薇目不轉睛盯著一片空白的幕布,兩行眼淚無聲流下:“大明,真的要亡了嗎?”
“就像人也有生老病死,天下何曾有過不滅的王朝?”
朱若薇起身撲到餘誠懷中:“你呢?如果你能救得了大明,你讓我做什麽都行!”
餘誠輕撫朱若薇,口中歎道:“你既高估了你,也高估了我。大廈將傾,豈是一隻手能扶得住的。”
“與其費盡心力縫縫補補,不如拆了另起爐灶。”
“我隻能答應你,給他一個體麵的結局!”
餘誠吃飯口味重,但這魚湯著實鮮美,讓他一口氣喝了三大碗,才意猶未盡的把碗放下。
兩位軍師就斯文多了,端著湯碗小口啜飲,餘誠三碗都喝完了,他倆一碗魚湯才下去半碗。
想到城內還有軍務沒有處理完,餘誠著急迴去,兩個軍師表示還想留在江邊多看會兒水師戰船,餘誠便留下一輛車接送,自己在侍衛護送下返迴荊州。
此時紅日西沉,江邊蘆葦隨風擺動,崔應朝看著在江麵上的戰船往來奔馳,泛起陣陣波濤,不由詩興大發,對李光壂道:“康侯,此情此景,可有詩相應和?”
李光壂笑著搖頭:“俗事纏身,詩文之道早已生疏了。”
崔應朝張了張口,沒來由想起自己被餘誠強壓著寫下的那篇《向以陸為山為首的頑固分子開炮!》的文章,詩興頓消。
我的一世文名啊,此刻怕早就成了文人墨客口中的笑話了吧?
“敬軒兄,”李光壂忽然開口說:“你覺得司令是何等樣人?”
沒等崔應朝迴答,李光壂便感慨道:“如那鋼鐵汽車,鋼鐵快船,若非親眼見到,誰能相信世間竟有如此造物!”
這些造物,如同往一潭死水中扔下一塊巨石,激蕩起片片漣漪。
“司令啊,總覺得像是天上來客,非俗世中人。”崔應朝字斟句酌,他作為餘家軍的軍師,後勤繞不開他。除了那些從未見過的奇怪機器,還有倉庫中憑空多出的糧食、布匹、鐵器,無一不顯示出餘誠的奇特之處。
“司令他有仁心,重然諾,處處為下屬著想,能為司令效力,是我等之福。”
李光壂聽著崔應朝的評語,將碗中剩餘的魚湯一飲而盡。
這些評語放在普通人身上,那自然是謙謙君子,可放在逐鹿天下的梟雄身上,那不是嘉獎,而是嘲笑。
簡而言之,要想奪天底下最尊貴的那張椅子,心要黑,手要狠,過河拆橋、背信棄義都是尋常事。
崔應朝看到李光壂的表情,便知他心中所想,他坦然道:“司令以誠待人,是因為大勢在我們這邊。不需要擺弄什麽陰謀,隻需堂堂正正以壓過去,就能用鐵與火將所有敵人埋葬。”
崔應朝拄著拐杖站起身,望著沐浴在夕陽餘暉下的鐵船:“這就是司令說過的新時代啊!”
餘誠迴到城內時,太陽剛剛落下,天色昏暗,街麵上人群依然熙熙攘攘,許多百姓搬著個小板凳三五成群朝著同一個方向匯聚。
對於司令府的汽車,這些時日來經常在城內行駛,百姓們已經看習慣了,不再像剛開始時那麽恐慌。
付應平渾身緊繃,眼睛不停掃過街道兩旁路過的百姓,以防有殺手刺客突然跳出來。
餘誠笑著說:“放鬆些,這世上哪來那麽多的刺客。”
付應平口中答應,卻不敢真的放鬆下來。
“天馬上就黑了。街上怎麽還這麽多人?”
付應平答道:“現在是剛吃完飯,大家應該是要去廣場聽評書。”
餘誠恍然大悟,為了方便百姓了解政策,他建了一個廣播站,讓人在城內挑了二十餘處小廣場,架上大喇叭放廣播,平常通過廣播宣傳政策閱讀報紙。
此時百姓娛樂活動太少,聽廣播也是一項消遣。尤其廣播中會穿插播放些評書、戲曲、音樂,深受百姓們的喜愛。
汽車路過一處小廣場,餘誠看到裏邊密密麻麻坐滿了人,還有一些小商販穿梭往來,兜售些瓜子茶水。
在餘誠的示意下,車輛靜悄悄停在路邊,窗戶打開一條縫,聽到廣播裏播放的正是《白眉大俠》的評書。
餘誠聽了一會兒,看到路對麵有個小販在賣米酒,便使了一個護衛去買些迴來。
護衛下了車,用車上帶的水壺讓小販打滿一壺。小販看到護衛是從車上下來,知道這是司令府親隨,不敢要錢,還是被護衛硬塞了一角錢。
餘誠將米酒倒出一杯來,乳白色的酒液十分吸引人。付應平還想試毒,被餘誠拒絕了。這種臨時起意從路邊買來的酒,要是也有人下毒,那刺客也太神機妙算了些。
讓司機繼續開車,餘誠坐在後排慢慢喝著米酒,這種農家自己釀的米酒,甜中帶著點微酸,十分適口。
迴到王城,餘誠遣散了護衛,隻在付應平的陪同下隨心漫步。微風吹來,剛喝了幾碗米酒的餘誠被晚風一吹,腦袋也有些暈暈乎乎。
不知不覺來到一處院落前,兩個守在門口的衛兵看到司令到來,急忙行禮。
餘誠腳步停了停,隨後走進院內,付應平識趣的放慢腳步,拉開與餘誠的距離,最後停在房門口。
幕布上放著《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劇,正好演到小青梁王府盜寶那一段。朱若薇抱著一個卡通抱枕蜷縮在沙發裏,要不是一身羅裙還是明朝裝束,餘誠都以為他是不小心穿越迴了現代。
聽到動靜,朱若薇迴頭看了一眼,見是餘誠後沒有說話,繼續看電視劇。餘誠也沒有打擾,坐在一旁重溫起這部經典電視劇。
一集看完,朱若薇方才幽幽說道:“闖軍果真已經北上了?”
餘誠點頭,闖軍北上迎戰孫傳庭的消息是在襄陽的探子報迴來的,這則消息刊登在《內參》上,隻有餘家軍團級以上人手能夠看到。朱若薇則是餘誠特許,《內參》也會往她這裏送一冊。
“孫督師真的會敗亡?”
“傳庭死,而明亡矣!”
都說孫傳庭所督秦軍是明朝最後一支能機動作戰的野戰軍,其實這話並不準確。準確來說應該是明朝最後一支聽話的野戰軍,就連他的敗亡也是違抗不住來自中樞的命令而倉促出師,最終全軍覆沒。
朱若薇目不轉睛盯著一片空白的幕布,兩行眼淚無聲流下:“大明,真的要亡了嗎?”
“就像人也有生老病死,天下何曾有過不滅的王朝?”
朱若薇起身撲到餘誠懷中:“你呢?如果你能救得了大明,你讓我做什麽都行!”
餘誠輕撫朱若薇,口中歎道:“你既高估了你,也高估了我。大廈將傾,豈是一隻手能扶得住的。”
“與其費盡心力縫縫補補,不如拆了另起爐灶。”
“我隻能答應你,給他一個體麵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