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荊州府因對抗減租減息而被送上絞刑架的有三百二十六人,其中既有土豪劣紳,也有受雇於其的家丁打手。
這些隻是鬧出人命案被聯防隊抓捕的,還有三十九家組織家丁妄圖以武力反抗的,無一例外引來軍隊的暴力鎮壓。
如果招來的是聯防隊,不過是抓人罰款、限期退租,輪到軍隊出手則被連根拔起,不僅家產充公,家中男丁大多因為武力反抗被剿殺,女眷則被趕出去自生自滅。
徐望曾經建議將這些女眷發賣為奴,盡管這個提議被餘誠拒絕了,但是可以想見的是,這些錦衣玉食的女眷失去家族庇護又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注定淪落風塵。
如此大的力度整治下,減租減息終於順利推行下去。荊州治下農戶喜笑顏開,對餘家軍的支持達到了一個頂峰。
周開泰站在甲板上深深吐出一口氣,他從小錦衣玉食慣了,哪裏能受得住船艙裏那混合著汗臭魚腥的味道。
江上秋風吹得船帆獵獵作響,卻吹不散周開泰心中愁雲。他在江南奔波半月有餘,拿著父親手書拜訪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官吏,可是一說起要渡江收複荊州,這些官吏都顧左右而言他。
還是父親的一個同年暗示他,江南有曹賊餘孽不停騷擾,又有當地的僮仆聚眾作亂,襲殺舊主,本地官府自顧尚且不暇,哪還有餘力去撩撥餘家軍這一強賊。
加上江北消息紛至遝來,有逃亡過來的縉紳講述荊州餘家軍威逼士紳,動輒破家滅門,讓周開泰對父親與長兄的安危憂心不已。
他離家時,父親還叮囑長兄周開運要聯絡其他士紳,辦團練興義師,要是讓餘賊聽到,那就要遭滅頂之災了。
就在此時,他聽說平賊將軍左良玉率左鎮將士從九江出發攻打盤踞在武昌的張獻忠,一路勢如破竹。周開泰急於將這個消息傳給家中父兄,便搭乘船隻渡江返迴荊州。
身後船艙門咯吱咯吱打開,周開泰迴頭,看到一麵色慘白的青年在家仆的陪同下也來到甲板上透氣。
周開泰認得此人,名叫韓堯,也是荊州人士。聽說他指使手下家丁毆打了餘賊派往鄉下的巡視員,怕被餘賊追究便逃到了江對岸。
韓堯在姑丈家躲了快一個月,終於收到了家中消息。他逃走後其父韓守信被聯防隊抓走,判作苦役,吃了好一番苦頭才被允許假釋迴家。
雖然迴家,但要繳納一大筆假釋金,按每天五鬥糧繳納,將近一兩銀子。據聯防隊說,韓堯一天不到案,這假釋金就要交一天。韓家再大的家業也扛不住這樣罰呀!
加之韓守信打聽其餘幾家有毆打巡視員的,隻要沒鬧出人命來,就不會判死刑,頂多也就挨頓板子,再罰幾年勞作。
相比持續不斷失血,韓守信算了算還是讓兒子迴來投案更劃算些,於是便修書一封給妹妹,讓她將韓堯再送迴來。
許是怕韓堯慌張之下半路逃走,還特意派了兩個健仆沿途“護送”。
周開泰同情的看了眼韓堯,正想著要不要搭話,就聽船老大驚唿:“那是什麽?”
周開泰順著船老大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江麵上一艘造型優美的船隻劃開波浪飛速前進,快逾奔馬。
那船隻通體白色,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反光。這艘船大約是自己所處船隻的兩倍長,並未懸掛船帆,往水麵看也無人搖櫓,不知是用何種方法驅使。
周開泰沒操使過船隻,所以隻看個熱鬧,船老大則把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那艘船分明是逆風,是怎麽能劃得如此快的?
那艘船也看到了周開泰所在這條船,炫耀般從他們側方加速駛過,嚇得船老大兩腿一軟直接跪在甲板上。
周開泰也被嚇得不輕,更讓他驚恐的是兩船交錯的時候,他看到那艘船船舷站著幾個戰士,身背奇形怪狀的火銃,看服飾分明是餘家軍士兵。
這艘船分明是餘家軍的戰船!
事實上,這艘船是餘家軍戰船在明朝的首次亮相。餘誠費了好大氣力將這艘船搞到明朝來,便迫不及待的帶著崔應朝李光壂兩大軍師與張德耀等一票水師官兵到江上試船。
這艘戰船荷載四十六人,船舷兩側各留有四個炮位,每個炮位由三人組成,分別為彈藥手、裝填手、炮長兼發射手。
前甲板上也計劃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作為主炮。不過此時這艘船的炮位全部都還空著,相應的火炮都還在軍工廠調試。
前膛炮射速太慢,而且占用人員編製太大,所以軍工廠正在試造後膛火炮。可惜引信製造技術還未吃透,所以炮彈隻有實心彈與霰彈兩種。
現階段張德耀帶著水師官兵的主要目標是學習船隻駕駛。
餘誠其實也是在接收船隻時現學了一點,能讓船跑起來,但並不妨礙他在張德耀等人麵前裝相。
此時餘誠從駕駛位上下來,拍著船舵對張德耀說:“看懂了嗎?”
張德耀呆若木雞,仿佛是懂了又仿佛沒懂,坐上駕駛位後手足無措的望向餘誠。餘誠無奈,又給他講解了一遍。
講解完後,餘誠又拿出兩本小冊子,一本是船隻操作講解,一本是設備故障處理。這就是餘誠選擇文化程度較好的張德耀承擔水師初創這一重任的原因,兩本小冊子都是圖文並茂,隻要張德耀吃透了這兩本書,那除非是遇到需要工程師處理的重大故障,其他都不是問題。
由著張德耀熟悉船隻操作,餘誠與崔應朝李光壂坐在一起,就著茶點看張德耀手忙腳亂的操作。
崔應朝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司令,這船隻既無帆又無槳,是如何讓它動起來的?”
餘誠笑了笑:“你們已經坐過車了,車輛既無馬拉也無人推,是怎麽跑動起來的?”
“是司令講過的內燃機?”
早在兩人剛體驗越野車的時候,餘誠就已經將內燃機的概念給兩人講過,現在看到機械之力竟然能驅動這麽大一艘船,令兩人咋舌不已。
“這船哪裏算大,水師的未來是在海上,到那時駕駛著比這船更大十倍的戰艦,縱橫七海,誰人能是敵手?”
聽到餘誠的話,船艙內的幾人想象到那場景,都忍不住心旌動搖,那該是何等的壯觀!
這些隻是鬧出人命案被聯防隊抓捕的,還有三十九家組織家丁妄圖以武力反抗的,無一例外引來軍隊的暴力鎮壓。
如果招來的是聯防隊,不過是抓人罰款、限期退租,輪到軍隊出手則被連根拔起,不僅家產充公,家中男丁大多因為武力反抗被剿殺,女眷則被趕出去自生自滅。
徐望曾經建議將這些女眷發賣為奴,盡管這個提議被餘誠拒絕了,但是可以想見的是,這些錦衣玉食的女眷失去家族庇護又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注定淪落風塵。
如此大的力度整治下,減租減息終於順利推行下去。荊州治下農戶喜笑顏開,對餘家軍的支持達到了一個頂峰。
周開泰站在甲板上深深吐出一口氣,他從小錦衣玉食慣了,哪裏能受得住船艙裏那混合著汗臭魚腥的味道。
江上秋風吹得船帆獵獵作響,卻吹不散周開泰心中愁雲。他在江南奔波半月有餘,拿著父親手書拜訪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官吏,可是一說起要渡江收複荊州,這些官吏都顧左右而言他。
還是父親的一個同年暗示他,江南有曹賊餘孽不停騷擾,又有當地的僮仆聚眾作亂,襲殺舊主,本地官府自顧尚且不暇,哪還有餘力去撩撥餘家軍這一強賊。
加上江北消息紛至遝來,有逃亡過來的縉紳講述荊州餘家軍威逼士紳,動輒破家滅門,讓周開泰對父親與長兄的安危憂心不已。
他離家時,父親還叮囑長兄周開運要聯絡其他士紳,辦團練興義師,要是讓餘賊聽到,那就要遭滅頂之災了。
就在此時,他聽說平賊將軍左良玉率左鎮將士從九江出發攻打盤踞在武昌的張獻忠,一路勢如破竹。周開泰急於將這個消息傳給家中父兄,便搭乘船隻渡江返迴荊州。
身後船艙門咯吱咯吱打開,周開泰迴頭,看到一麵色慘白的青年在家仆的陪同下也來到甲板上透氣。
周開泰認得此人,名叫韓堯,也是荊州人士。聽說他指使手下家丁毆打了餘賊派往鄉下的巡視員,怕被餘賊追究便逃到了江對岸。
韓堯在姑丈家躲了快一個月,終於收到了家中消息。他逃走後其父韓守信被聯防隊抓走,判作苦役,吃了好一番苦頭才被允許假釋迴家。
雖然迴家,但要繳納一大筆假釋金,按每天五鬥糧繳納,將近一兩銀子。據聯防隊說,韓堯一天不到案,這假釋金就要交一天。韓家再大的家業也扛不住這樣罰呀!
加之韓守信打聽其餘幾家有毆打巡視員的,隻要沒鬧出人命來,就不會判死刑,頂多也就挨頓板子,再罰幾年勞作。
相比持續不斷失血,韓守信算了算還是讓兒子迴來投案更劃算些,於是便修書一封給妹妹,讓她將韓堯再送迴來。
許是怕韓堯慌張之下半路逃走,還特意派了兩個健仆沿途“護送”。
周開泰同情的看了眼韓堯,正想著要不要搭話,就聽船老大驚唿:“那是什麽?”
周開泰順著船老大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江麵上一艘造型優美的船隻劃開波浪飛速前進,快逾奔馬。
那船隻通體白色,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反光。這艘船大約是自己所處船隻的兩倍長,並未懸掛船帆,往水麵看也無人搖櫓,不知是用何種方法驅使。
周開泰沒操使過船隻,所以隻看個熱鬧,船老大則把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那艘船分明是逆風,是怎麽能劃得如此快的?
那艘船也看到了周開泰所在這條船,炫耀般從他們側方加速駛過,嚇得船老大兩腿一軟直接跪在甲板上。
周開泰也被嚇得不輕,更讓他驚恐的是兩船交錯的時候,他看到那艘船船舷站著幾個戰士,身背奇形怪狀的火銃,看服飾分明是餘家軍士兵。
這艘船分明是餘家軍的戰船!
事實上,這艘船是餘家軍戰船在明朝的首次亮相。餘誠費了好大氣力將這艘船搞到明朝來,便迫不及待的帶著崔應朝李光壂兩大軍師與張德耀等一票水師官兵到江上試船。
這艘戰船荷載四十六人,船舷兩側各留有四個炮位,每個炮位由三人組成,分別為彈藥手、裝填手、炮長兼發射手。
前甲板上也計劃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作為主炮。不過此時這艘船的炮位全部都還空著,相應的火炮都還在軍工廠調試。
前膛炮射速太慢,而且占用人員編製太大,所以軍工廠正在試造後膛火炮。可惜引信製造技術還未吃透,所以炮彈隻有實心彈與霰彈兩種。
現階段張德耀帶著水師官兵的主要目標是學習船隻駕駛。
餘誠其實也是在接收船隻時現學了一點,能讓船跑起來,但並不妨礙他在張德耀等人麵前裝相。
此時餘誠從駕駛位上下來,拍著船舵對張德耀說:“看懂了嗎?”
張德耀呆若木雞,仿佛是懂了又仿佛沒懂,坐上駕駛位後手足無措的望向餘誠。餘誠無奈,又給他講解了一遍。
講解完後,餘誠又拿出兩本小冊子,一本是船隻操作講解,一本是設備故障處理。這就是餘誠選擇文化程度較好的張德耀承擔水師初創這一重任的原因,兩本小冊子都是圖文並茂,隻要張德耀吃透了這兩本書,那除非是遇到需要工程師處理的重大故障,其他都不是問題。
由著張德耀熟悉船隻操作,餘誠與崔應朝李光壂坐在一起,就著茶點看張德耀手忙腳亂的操作。
崔應朝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司令,這船隻既無帆又無槳,是如何讓它動起來的?”
餘誠笑了笑:“你們已經坐過車了,車輛既無馬拉也無人推,是怎麽跑動起來的?”
“是司令講過的內燃機?”
早在兩人剛體驗越野車的時候,餘誠就已經將內燃機的概念給兩人講過,現在看到機械之力竟然能驅動這麽大一艘船,令兩人咋舌不已。
“這船哪裏算大,水師的未來是在海上,到那時駕駛著比這船更大十倍的戰艦,縱橫七海,誰人能是敵手?”
聽到餘誠的話,船艙內的幾人想象到那場景,都忍不住心旌動搖,那該是何等的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