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有“慶餘堂”三個大字的牌匾高高掛起,餘誠籌建的養濟院終於整修好開始營業。


    “可惜,沒放兩掛炮仗,總覺得不夠喜慶。”


    李蘭芝瞪著說這話的劉二牛:“怎麽,嚇哭了娃娃是你來哄嗎?”


    劉二牛縮縮頭不敢答話,隻能拍餘誠的馬屁:“東家這名字起的真好,慶餘堂,慶餘堂,這是慶幸遇到咱們東家,這些娃娃才能撿迴一條命來。”


    “哎呀,餘掌櫃真是讓我一頓好找。”


    餘誠轉頭,卻是朱若薇帶著她的婢女綠竹,兩人依舊男裝打扮,同行的還有一名和尚。


    “這位大師是?”這和尚餘誠其實見過,當時嚇唬李家弄死潘複的時候,就是這個和尚隔著老遠察覺到了無人機的存在,給餘誠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過那夜的事情不便宣之於口,餘誠隻能當做沒見過了。


    朱若薇介紹道:“這位是少林寺來的廣善師傅,有一身的好武藝。我兄長怕我在外邊遇上歹人,所以請了廣善師傅保護。”


    原來是少林武僧啊!


    “我去無雙閣沒見到餘掌櫃你,就問了店裏夥計,他們說你來了養濟院,我又一路尋了過來。養濟院不是還沒修好嗎,怎麽已經開張了?”


    餘誠解釋道:“養濟院並不是我在管,上次慈善拍賣隻是給常舉人幫忙。”


    話得說清楚,別哪天養濟院爆出貪汙事件來,連累餘誠壞了名聲。


    “那這是?慶餘堂,做什麽的?”


    “城內有許多棄嬰,我們東家心善,便把他們全收養在這慶餘堂裏。”李蘭芝不認識朱若薇,隻是見眼前姑娘貌美不說,看衣飾也是富貴人家,還以為是餘誠心儀的姑娘,便趕緊替餘誠說明,順帶誇一誇自己東家。


    “慶餘堂,好名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名字起的貼切。”


    聽聽,有文化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劉二牛撓著腦袋,原來是這意思啊。


    “朱公子尋餘某何事?”


    朱若薇道:“那天不是問餘掌櫃能不能找到寶刀寶劍,餘掌櫃說得是以寶換寶才行。我找了幾件小玩意,請餘掌櫃看看。”


    綠竹取下一個包裹就要打開,餘誠趕緊攔住。財不露白,這大街上的人來人往的,要是有人惦記上引來麻煩就不好了。


    進了慶餘堂,幾人找了一間空屋子,綠竹這才打開包裹。


    包裹裏隻有五件東西,一塊拳頭大翠綠欲滴的翡翠,一個造型古樸的紫砂壺,一個核桃大小的紅色瑪瑙雕刻件,一串龍眼大小的珍珠手串,還有一方硯台。


    都是好東西啊,一方麵是這些東西看著就知道名貴不凡,另一方麵是餘誠對王府收藏品的質量有信心。上一次送田莊時附送的那幾個小玩意兒,餘誠找人看過,少說也值二十萬。


    朱若薇怕餘誠不認識這些寶貝的珍貴,還挑幾件指點了幾句:“這是紫砂壺是供春親手所製,供春壺流傳極少,現在可不好找了。”


    額滴個神呀,供春壺!在這個年代是不好找,放現代那是僅有一隻傳世,深藏在博物館中。


    供春是正德年間一戶人家的書僮,隨主人借宿寺廟時,從僧人處學到了用紫砂製壺。供春於製壺上極有天資,經他手製成的紫砂壺被人稱為供春壺,千金難求。


    “這是南紅雕成的,材質上佳,不過工匠手藝一般。”


    “這塊硯台是端硯,不過不是古物,是宣德年間開坑製成的。”


    對你們來說不是古物,對我來說是呀。


    “餘老板看中了哪件?”


    我想說我都看中了怎麽辦?要不你多要幾件寶劍,我都給你搞來。


    餘誠艱難下定了決心,道:“那就這隻供春壺吧,餘某極為喜愛。”


    別的確實都是寶物,可隻有這隻供春壺,那是完全絕版。等餘誠帶迴現代去,那現代博物館裏躺著的供春壺就不孤單了。


    “朱公子所求寶劍,已經有了眉目,不過還需一些時日才能送達。”


    這次餘誠也是用了心的,他特意找的可靠商家使用3v粉末鋼打造了一柄寶劍。這種鋼材耐磨防鏽,削鐵如泥,毫不客氣的說拿到任何一個朝代去都算得上是神兵利器。


    朱若薇大方的擺擺手,道:“無妨,這壺餘掌櫃且先那去,待寶劍送到通知我一聲便好。”


    綠竹待要收起其餘幾件,卻被朱若薇攔阻道:“餘掌櫃宅心仁厚,收養這許多棄嬰,我極為欽佩。我身無長物,這幾件物事便贈與餘掌櫃,也算我為這些嬰兒盡點心意。”


    餘誠吃驚之餘也連連拒絕:“這如何使得,這些寶物如此珍貴,餘某不敢收。”


    而且我收養這麽多的嬰兒,以後也是要為推翻你朱家皇朝貢獻力量的。現在收了你的資助,那算怎麽一迴事。


    朱若薇道:“這開封是我父王封地,此地有有這許多棄嬰,我又怎麽能不聞不問?”


    餘誠推辭幾番,實在推卻不過,也就隻能收下了。


    幾人正告辭出門的時候,付應平正好帶著社兵跑步從慶餘堂門前路過。


    興業坊社兵早晚跑步是城內一大亮點,有不少好事者戲稱這些社兵是在練遇敵如何逃跑。


    廣善和尚看到社兵們手中提著的長槍杆子,不由眼前一亮,道:“這杆子不錯,教授社兵的是個練槍的好手啊。”


    餘誠奇怪道:“這也能看出來?”這些社兵的長槍槍頭並沒有裝上去,隻是用布包裹,方便互相刺擊訓練。


    餘誠有心試試這和尚的功夫,大聲喊道:“小付,過來。”


    領頭的付應平也拖著槍杆,聽到東家召喚便急急跑來,問:“東家,什麽事?”


    餘誠道:“這位是少林來的廣善師傅,武藝高強,你快請他給你指點指點。”


    付應平家傳的武藝也是得自少林,聽說眼前這和尚就是少林弟子,當即眼前一亮,抱拳道:“請指教。”


    廣善和尚也不矯情,找社兵拿了一杆槍,笑道:“來,試試。”


    兩人相對站好,付應平年輕氣盛,當先出手刺向廣善胸膛。電光火石之間,餘誠隻聽得一聲脆響,就見付應平胸前多了一個泥點。


    “再來!”付應平不服氣,抖個槍花,再次出手。這次結果也是一樣,付應平胸前泥點又多了一個。


    接下來一連三槍,付應平槍槍落空,廣善槍槍命中,把付應平胸前戳得像在泥潭裏打過滾一般。


    “少林功夫,名不虛傳。”餘誠鼓掌攔下了還要再試的付應平。


    廣善將槍遞給社兵,道:“一時手癢,見笑了。”


    說完又問付應平道:“我看你的槍法,既有少林功夫的底子,似乎又揉雜了沙家杆子的技法。不過沙家杆子是戰陣槍法,你這槍短了些,若是再長點,我便要小心些了。”


    三米五的槍還短?餘誠不禁咋舌。


    付應平低頭苦思,被餘誠一腳踢在屁股上,“大師指點你呢,還不快拜師。”


    付應平恍然大悟,急忙跪倒拜師。


    廣善扶起付應平道:“拜師就不必了,我在相國寺掛單,你閑暇時間,可以來找我,我們一起探討探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