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南下據點豐川城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什麽?”
“左手沒了!”
李立鬆了一口氣,隻要還活著就好。
左手沒了又怎樣,依舊是他三海幫的島主。
他將黃海周邊最好的大夫帶了過去,一起去看望了曲風,情況不是很好,依舊在昏迷之中。
大夫開了一些藥,說曲風還很虛弱,短時間內不能折騰。
李立原本是想將曲風帶迴海洋島治療,聽到這話,也隻得往後延。
是夜。
李立召集皮島上的高層進行會議。
大屋裏,氣氛很沉悶,士氣低迷,好在這是島上,要是換做某城,敵人恐怕都破城而入了。
“幫主,這一次全是我的過錯,對於沒有準確探清平壤騎兵主力所在。”
要是沒有平壤騎兵。
他們甚至能夠對朝鮮官兵進行反抗。
可惜沒有如果,
“是我這個島主的錯誤,求勝心切,低估了順安城的防衛能力。”
“請幫主責罰!”
若是第一時間攻入順安城,也不會有後軍匆忙撤退遭遇伏擊。
李立冷哼一聲說道。
“本幫主不是對你們戰敗生氣。”
“而是對你們的士氣失望,你看看就一場戰敗,你們都成什麽樣子了?”
“哪有大隊長、島主的模樣?”
“誰能打仗一直勝利,就算是明太祖,不也在嶺北之戰中大敗而歸嗎?”
“從今日起,本幫主暫時接管對朝鮮的一切作戰。”
“暫停馬遠、夏明的一切職務,什麽時候想好了,再來找本幫主!”
隨著李立的到來。
三海幫改變了之前的戰略部署。
針對朝鮮西北沿海城市,進行小規模騷擾,而對朝鮮西麵,稍遠的城市進行謀劃起來。
.......
朝鮮方麵。
肅州小奇山戰役大勝,振奮軍心,連帶著整個朝鮮國的局勢都有些好轉起來。
但朝鮮國內很多人明白,這隻是暫時罷了。
朝鮮國君李琿大肆獎賞有功將領,卻忽略了殊死拚殺的底層士兵,這讓西北方麵很多人心生不滿。
九月十六日。
三海幫為複仇小奇山一戰。
從義州沿岸登陸。
義州市朝鮮三級城市。
城牆並不是很高,雖然被平壤統帥加強防禦,不過守城者也才八百餘人。
在三海幫四千餘人,在數十門五磅鐵炮的轟擊下,僅僅一個時辰,就被拿下。
二進製義州。
護島衛士氣總算有所迴升。
這還沒完。
李立又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鐵山城。
鐵山城危已。
嘉山,博川,宿州三城官兵紛紛來援。
徐生率領第二支三海幫兵馬,從義州出發,攻入宿州。
李立方麵也揮師北上,先擊潰宿州援兵,而後與徐生所部圍城宿州。
宿州與義州一樣,是朝鮮的三級城,位於朝鮮邊緣,城牆修建的可比義州強上太多。
在船商的內應的配合下,他們燒了宿州官府的糧倉。
城又被圍,糧食根本沒辦法運送進來。
強攻,敵人正好殊死一波,必然會損失慘重。
對於破城。
李立並沒有著急,反而是針對那些陸續來援的官兵。
第一批來的是嘉山和鐵山,共計四千餘人。
在徐生私騎的配合下,李立率領護島衛打了一場漂亮的遭遇戰。
斬敵數百。
兩城的官兵迅速後退三十裏,等待後麵的援兵,不敢在靠近宿州。
這可讓宿州官兵更加絕望。
兩天過後,城裏缺糧嚴重,不少官兵竟是半夜化身強盜搶劫百姓。
宿州一片混亂,很多人拚了命一樣想要逃出城去。
李立見時機已至,命令護島衛從三麵向著宿州城發起猛烈的進攻。
海寇太過兇猛,守下去必死無疑。
城中官兵趁著三海幫進攻,裹挾著大量的物品,從東麵的城門逃走。
城門大開,百姓哪還能在城中待,紛紛跟著出了城,就算是官兵想要攔也攔不住。
守城將士破口大罵,他們在玩命,這些當官給他們背後捅刀子,還守個屁。
於是很多官兵直接棄城奔逃,有的來不及逃的,幹脆打開城門城門投降。
這一幕。
讓李立也很是例外,照著曆史上為三缺一,隻是想給城中官兵一條活路,讓他們不至於死戰。
可沒想到效果竟然這麽好,攻城還沒半個小時,官兵就逃了。
護島衛順勢攻入城中。
李立派出徐生私騎追擊,人可以不殺,但是銀子、值錢的東西必須搶迴來。
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沒點東西,他怎麽給兄弟們交待。
兩條腿肯定跑不過四條腿。
有錢人基本上都是馬車、牛車裝運。
徐生的主力就往官道,沿途追擊。
乖乖上交還好,但是反抗統統滅掉。
經過兩個時辰的追擊。
十數馬車牛車的貨物被運迴了宿州城。
時間緊迫。
顧不得其他,進城之後,李立就下令讓護島衛抓緊搜刮。
宿州城徹夜未眠。
第二天,李立就率領麾下撤出宿州城,從海上返迴皮島。
待到朝鮮大軍抵達的時候,三海幫早就沒了蹤影。
平壤統帥怒火衝天,接連撤銷了數個作戰不利的將官。
三海幫海寇卷土重來,義州、宿州接連陷落。
漢城方麵再度動搖,多人上書,請求罷免平壤統帥一職。
光海君李琿不得已隻能臨陣換帥,可新換上去將帥威信太低,根本不足以統帥三軍,各地的兵馬對於新統帥也是陽奉陰違,比起平壤統帥在位時候,效果還要差。
比如中和、德川的兵馬,幹脆以糧草不足,以本城的防務為理由,直接拒調。
原本朝鮮西北戰場匯聚的六萬兵馬急速下降,最後隻有寥寥三萬餘,要防衛長達兩百多裏的沿岸,杯水車薪。
其統帥不得已,隻得圍繞一些未被劫掠的大城市展開防禦。
九月下旬的三海幫,在西北沿岸如入無人之境,極少遭遇抵抗。
要不是擔心朝鮮方麵反撲,都能占地為王。
不過對於李立來說,最想占領的還是朝鮮的豐川。
那是三海幫東進的絕佳要地,隻要有此城,東進就成功了一半。
“黎良,豐川城的情況探查得如何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連續出擊。
大家的士氣逐漸有所迴升,但小奇山一戰還是或多或少有點影響。
“幫主,根據傳迴的消息,豐川城雖為一座三級城池,不過其守軍卻有三千之眾。”
“而且城牆前兩年才經過翻修,其堅固程度不會低於定州城。”
“並且信川約有四千人,駐紮在兩城界的交匯處,距離豐川隻有三十裏。”
“若是要進攻信川城,從沿岸登陸到破城,最佳時間為三個時辰。”
“左手沒了!”
李立鬆了一口氣,隻要還活著就好。
左手沒了又怎樣,依舊是他三海幫的島主。
他將黃海周邊最好的大夫帶了過去,一起去看望了曲風,情況不是很好,依舊在昏迷之中。
大夫開了一些藥,說曲風還很虛弱,短時間內不能折騰。
李立原本是想將曲風帶迴海洋島治療,聽到這話,也隻得往後延。
是夜。
李立召集皮島上的高層進行會議。
大屋裏,氣氛很沉悶,士氣低迷,好在這是島上,要是換做某城,敵人恐怕都破城而入了。
“幫主,這一次全是我的過錯,對於沒有準確探清平壤騎兵主力所在。”
要是沒有平壤騎兵。
他們甚至能夠對朝鮮官兵進行反抗。
可惜沒有如果,
“是我這個島主的錯誤,求勝心切,低估了順安城的防衛能力。”
“請幫主責罰!”
若是第一時間攻入順安城,也不會有後軍匆忙撤退遭遇伏擊。
李立冷哼一聲說道。
“本幫主不是對你們戰敗生氣。”
“而是對你們的士氣失望,你看看就一場戰敗,你們都成什麽樣子了?”
“哪有大隊長、島主的模樣?”
“誰能打仗一直勝利,就算是明太祖,不也在嶺北之戰中大敗而歸嗎?”
“從今日起,本幫主暫時接管對朝鮮的一切作戰。”
“暫停馬遠、夏明的一切職務,什麽時候想好了,再來找本幫主!”
隨著李立的到來。
三海幫改變了之前的戰略部署。
針對朝鮮西北沿海城市,進行小規模騷擾,而對朝鮮西麵,稍遠的城市進行謀劃起來。
.......
朝鮮方麵。
肅州小奇山戰役大勝,振奮軍心,連帶著整個朝鮮國的局勢都有些好轉起來。
但朝鮮國內很多人明白,這隻是暫時罷了。
朝鮮國君李琿大肆獎賞有功將領,卻忽略了殊死拚殺的底層士兵,這讓西北方麵很多人心生不滿。
九月十六日。
三海幫為複仇小奇山一戰。
從義州沿岸登陸。
義州市朝鮮三級城市。
城牆並不是很高,雖然被平壤統帥加強防禦,不過守城者也才八百餘人。
在三海幫四千餘人,在數十門五磅鐵炮的轟擊下,僅僅一個時辰,就被拿下。
二進製義州。
護島衛士氣總算有所迴升。
這還沒完。
李立又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鐵山城。
鐵山城危已。
嘉山,博川,宿州三城官兵紛紛來援。
徐生率領第二支三海幫兵馬,從義州出發,攻入宿州。
李立方麵也揮師北上,先擊潰宿州援兵,而後與徐生所部圍城宿州。
宿州與義州一樣,是朝鮮的三級城,位於朝鮮邊緣,城牆修建的可比義州強上太多。
在船商的內應的配合下,他們燒了宿州官府的糧倉。
城又被圍,糧食根本沒辦法運送進來。
強攻,敵人正好殊死一波,必然會損失慘重。
對於破城。
李立並沒有著急,反而是針對那些陸續來援的官兵。
第一批來的是嘉山和鐵山,共計四千餘人。
在徐生私騎的配合下,李立率領護島衛打了一場漂亮的遭遇戰。
斬敵數百。
兩城的官兵迅速後退三十裏,等待後麵的援兵,不敢在靠近宿州。
這可讓宿州官兵更加絕望。
兩天過後,城裏缺糧嚴重,不少官兵竟是半夜化身強盜搶劫百姓。
宿州一片混亂,很多人拚了命一樣想要逃出城去。
李立見時機已至,命令護島衛從三麵向著宿州城發起猛烈的進攻。
海寇太過兇猛,守下去必死無疑。
城中官兵趁著三海幫進攻,裹挾著大量的物品,從東麵的城門逃走。
城門大開,百姓哪還能在城中待,紛紛跟著出了城,就算是官兵想要攔也攔不住。
守城將士破口大罵,他們在玩命,這些當官給他們背後捅刀子,還守個屁。
於是很多官兵直接棄城奔逃,有的來不及逃的,幹脆打開城門城門投降。
這一幕。
讓李立也很是例外,照著曆史上為三缺一,隻是想給城中官兵一條活路,讓他們不至於死戰。
可沒想到效果竟然這麽好,攻城還沒半個小時,官兵就逃了。
護島衛順勢攻入城中。
李立派出徐生私騎追擊,人可以不殺,但是銀子、值錢的東西必須搶迴來。
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沒點東西,他怎麽給兄弟們交待。
兩條腿肯定跑不過四條腿。
有錢人基本上都是馬車、牛車裝運。
徐生的主力就往官道,沿途追擊。
乖乖上交還好,但是反抗統統滅掉。
經過兩個時辰的追擊。
十數馬車牛車的貨物被運迴了宿州城。
時間緊迫。
顧不得其他,進城之後,李立就下令讓護島衛抓緊搜刮。
宿州城徹夜未眠。
第二天,李立就率領麾下撤出宿州城,從海上返迴皮島。
待到朝鮮大軍抵達的時候,三海幫早就沒了蹤影。
平壤統帥怒火衝天,接連撤銷了數個作戰不利的將官。
三海幫海寇卷土重來,義州、宿州接連陷落。
漢城方麵再度動搖,多人上書,請求罷免平壤統帥一職。
光海君李琿不得已隻能臨陣換帥,可新換上去將帥威信太低,根本不足以統帥三軍,各地的兵馬對於新統帥也是陽奉陰違,比起平壤統帥在位時候,效果還要差。
比如中和、德川的兵馬,幹脆以糧草不足,以本城的防務為理由,直接拒調。
原本朝鮮西北戰場匯聚的六萬兵馬急速下降,最後隻有寥寥三萬餘,要防衛長達兩百多裏的沿岸,杯水車薪。
其統帥不得已,隻得圍繞一些未被劫掠的大城市展開防禦。
九月下旬的三海幫,在西北沿岸如入無人之境,極少遭遇抵抗。
要不是擔心朝鮮方麵反撲,都能占地為王。
不過對於李立來說,最想占領的還是朝鮮的豐川。
那是三海幫東進的絕佳要地,隻要有此城,東進就成功了一半。
“黎良,豐川城的情況探查得如何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連續出擊。
大家的士氣逐漸有所迴升,但小奇山一戰還是或多或少有點影響。
“幫主,根據傳迴的消息,豐川城雖為一座三級城池,不過其守軍卻有三千之眾。”
“而且城牆前兩年才經過翻修,其堅固程度不會低於定州城。”
“並且信川約有四千人,駐紮在兩城界的交匯處,距離豐川隻有三十裏。”
“若是要進攻信川城,從沿岸登陸到破城,最佳時間為三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