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過年前兩個月,人工天麻種植告一段落,又剛完成一批野生天麻的交付,稍有空閑。
昭顏和村長一商議,便開始動土蓋學校了。
這事迫在眉睫,原本學生隻有45人,就已經把教室擠得滿滿當當。而如今,入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教室坐不下,課桌也放不了。
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而且原址地方也不夠大,已經不滿足教學需求了。所以昭顏和村長為向陽小學重新選了一處地勢較高的空地重建。
計劃中學校蓋兩排土坯房。
前排是學生的教室,一共六間。五間是寬敞明亮的教室,總算是做到一個年級一間教室,不用再混在一起上課了,還有一間是老師的辦公室。
後排三間房間作為老師們的宿舍。
因為孩子越來越多,教室坐不下,天晴的時候,不少孩子就坐在了學校前麵的空地學習,條件比較艱苦。
所以,村長就聯合下陽村的村長,發動全村的父老鄉親,先放一放手上的活計,一起幹,能早一天是一天,讓孩子們坐進新教室安心學習。
緊趕慢趕的,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前排的新教室總算是蓋完了,後排的三間老師宿舍可以慢慢幹,不用那麽著急了,畢竟還可以住原向陽小學後麵的宿舍。
新教室剛蓋完,縣裏就送來了桌椅。縣長對於不要縣裏補助,堅持自力更生的徐老師和徐老師帶領下發展的上陽村印象極好。
既然補助方麵沒給上陽村,那就別的方麵盡可能給予優待。
比如給上陽村聯係穩定的天麻銷售渠道,還比如教育、醫療方麵給予照顧,還有申請的縣裏到上陽村的修路計劃,也排上了日程。
上陽村自己出資修完了村裏的路,又開始修村口到安陽鎮上的路。這到縣裏的路,縣裏覺得自己怎麽也得攬過來幹了,好歹為這個未來的“天麻村”出份力。
就說咱們縣裏也不能欺負老實村啊,不哭不鬧不要錢,還為上頭著想的孩子可不多。
且行且珍惜吧。
而這個老實村,也爭氣得很!
上陽村出產的野生天麻,不僅品質好,處理、加工也非常注意細節,一經銷售到外省市,市場上得到的反饋也是一致好評。
如今,已經用不著他們賣力推銷,就有不少合作社聞風而來,主動找到了青市,要求搭橋牽線。而青市又聯係了黑山縣裏,轉述合作社的希望——和上陽村的天麻加工廠簽訂長期的購銷協議。
上陽村的天麻一時之間供不應求,訂單都排到了年後四五月份。
照著這個趨勢,一旦人工種植出天麻,產量能保證,上陽村的發展潛力無限。
看著上陽村蒸蒸日上,村民們手中活絡的錢也多了,大夥心裏都熱乎起來。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知識能改變命運了。
敢情他們上陽村窮了這麽多年,就是因為不讀書、不學習,吃了沒文化的虧!這徐老師一來,就帶領他們擺脫貧困了,現在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至於為什麽這幾年裏來了一批又一批知青,留下的、走了的、嫁給本村的……都有文化,怎麽就都沒做出成績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秦綿老師早就給出了最標準的官方答案。
——不是讀書不好,而是大家沒讀夠。知識儲備不夠,導致他們能力有限。如果繼續學習,繼續努力,相信有一天也會和徐老師一樣厲害,哪怕不是一樣厲害,縮短距離也是好的。
總而言之,要多讀書,多學習,努力向徐老師看齊!
這不單單讓村民們恍然大悟,就連潘勇和鄭曼玲都被洗腦了,真心就覺得:自己不行、能力不夠的原因終於找到了——讀書不夠,學習沒學到火候,一知半解,完全不夠深刻。
從此,上陽村、下陽村掀起了一股學習熱潮——以徐老師為榜樣,發奮讀書、改變命運!
不單單孩子們在學習,連知青們平時上完工迴到知青所,也人手一本書,發奮學習起來。
這也就陰錯陽差地促成了2年後,國家恢複高考,上陽村和下陽村的知青們幾乎都考上了大學,這命中率之高,震驚了全國。
上陽村的孩子們被陸陸續續送迴到了學校,下陽村也受了感染,其次是旁的村的,一些師資力量不足的村,聽到風聲,哪怕多走幾裏地,也要把孩子送過來。
向陽小學的新校舍目前是附近幾個村最大的,而且免學費。針對本村學生學費和書本費全免,外村的學生免學費,隻交書本費,但這也比其他學校都交的要好。
向陽小學的學生從原來的45個,增加到了113個,還在不斷增加中。
規劃的教室是夠了,但是老師又不夠了。
老師隻有秦綿和昭顏,後續通過組織考試選拔,選出成績優秀的前三位入職。其中上陽村的知青陸誌遠,楊靜入選,還有1個知青是其他村的。
這迴,馮婷婷、孫鵬的積極性倒是很高,沒像上次一樣幹等著,他們現在也意識到了,上陽村前景一片大好,多的是縣裏,其他村往這輸送人才,她一初中畢業的,真的算不得什麽。
以前死也不願意去向陽小學教書,是因為村民們壓根不認可讀書識字,拿個應得的工分,還要被吳大誌一夥指桑罵槐,就別說津貼了,被人指著鼻子罵跟他們搶孩子是常有的事。
現在都想去向陽小學教書,是因為一個徐慧敏老師讓全村人的觀念都發生了變化,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進學校讀書了。
最主要是向陽小學的老師,福利待遇出奇得好。不僅有工分,補貼也比其他地方的好,除了國家的補貼外,還有上陽村自個發放的獎金,上陽村現在不缺錢。
當天來考試的,不止有上陽村的知青,還有下陽村的,和其他沒有學校的村的知青,高手如雲的情況下,初中畢業的馮婷婷壓根不夠看的,100分的試卷考了39分。
孫鵬比她強點兒,好歹及格了,但也才62分。
知青所隊長潘勇對教書沒什麽興趣,他對學習人工種植天麻技術比較感興趣,就沒有參加考試選拔。
鄭曼玲現在已經是天麻加工廠的骨幹人員了,平時昭顏來不及處理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給她。短時間裏,她覺得自己成長得非常快,認為這樣遠比教書更有意義,也放棄了老師選拔。
楊靜雖然對徐慧敏不服氣,但她也想要一份體麵又輕鬆的工作。她平時還是比較勤奮的,常看書,臨考試前,又連續熬了好幾個晚上。考試成績出來,單科語文90分,竟是這些人中最高的。.
她原本擔心徐老師會不會給她小鞋穿,不錄取她,畢竟她還和她唱過幾次反調。
她甚至都已經想好,如果徐慧敏公報私仇不錄取她的話,她該怎麽辦。結果成績剛出來,她就被村裏通知錄取了,讓她下周一去報道。
她小心翼翼地問秦綿:“我錄取這事,徐老師知道麽?”
秦綿睨了她一眼,疑惑道:“你被不被錄取,跟徐老師有什麽關係?這是按照成績排的,之後還要進行講課試聽。徐老師一天到晚,那麽忙,除了每天上課,鎮裏縣裏來迴跑,還要到下陽村作技術指導,哪有空關心你。”
“那錄取的事,她要知道是我……會不會取消錄取?”
秦綿咧嘴一樂:“楊姐,你是不是想太多?徐老師都不一定記得你叫什麽名字。”轉頭還安慰楊靜,“放心吧,楊姐,我榜樣格局大著呢,心胸寬廣著呢,不會放在心上的,再說你也沒幹什麽出格的事。”
“你最多,最多就是見識淺薄了些,目光狹隘了,和我榜樣比,肯定是沒法比的。但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你越是沒有才能,越得謙卑,而不是為了吸引徐老師的注意,處處跟她對著幹。”
楊靜:……
我沒有,我不是!
我真的就是嫉妒而已……沒你想得那麽複雜!
秦綿了然地拍了拍楊靜的肩膀:“好好幹,我們都以徐老師為榜樣!”
太陽照常升起,向陽小學迎來了新地址、新的教室和新的老師。
如今,向陽小學有了五位老師,各司其職,昭顏也不用那麽忙碌,除了日常上2-3節課外,更多的時間則花費在了村裏開辦的天麻加工廠上,時不時地還要和村長一起進鎮上和縣裏開會,連軸轉的日子,讓她忙得吃飯也顧不上,也幸好每次都有人把飯送到她辦公桌上。
又過了二十天,將近年關,孩子們放假了。
今年的上陽村不同於往年,尤其熱鬧。
每年臘月二十五這天是村裏殺年豬,給村民們分豬肉的日子。按照往年,是按人口分的,正常情況下是每人2斤,人口多的家庭分的多,人口少的家庭自然就分的少。但也有割下來帶骨頭,割的豬的部位不同,又有區別。
所以,為了力求公平,村裏都是先抓鬮,一戶一個號,分割豬肉的按照順序喊號,從豬的一頭開始割,趕上哪個部位就哪個部位,誰也別抱怨。
平時這時候,每年分肉,大夥總會因為多一點少一點,部位不好抱怨的,今年村長吳建國看著大夥樂嗬嗬地分肉,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也不計較肥瘦了,這是大夥最近吃得好了,也都有錢了。
前陣子趕工建學校,辛苦是辛苦了點,可吃上麵,沒虧待他們,徐老師特地交代一大葷兩素,必須得有,一天兩頓,村裏包了。頓頓吃肉,大夥對肉也不是那麽饞了。
而伴隨野生天麻一批批地運出去,工人們數錢數到手軟,他就是活了幾十年,都沒經手過那麽多錢。
有錢了,生活自然就好過了。
當然,除了吳大誌一大家子和癩子家。
以前以他馬首是瞻的子侄輩們眼看掀不起什麽風浪,村裏現在又越變越好了,也不會跟錢過不去。也就不跟村裏對著幹了,趕上建學校這好事,都報名參與建設了。
吃著村裏頭管飯的紅燒大肉塊,滿嘴流油,不香麽?以前真是傻透了,怎麽就聽著吳大誌說什麽就是什麽了。他們要是早點醒悟,說不得采挖天麻那會兒就能吃上肉,數上大團結了。
沒看見最初那批人,以衛解放、六子、吳向東、吳鐵柱為首的十幾人,成了天麻加工廠的工人。以前有多懶,現在就有多勤快,啥活都肯幹,下工了都不走,還想留下幹會再走。
用吳鐵柱那傻子的話來說——我拿這麽多錢,不多幹點活,都覺得心虧得慌。
好在現在也不晚,村長和徐老師大度,不跟他們這些人計較。隻要肯踏實幹活,服從安排的,現在開始,跟著村裏幹也不晚。
最執拗的就數吳大誌一家老小了。而癩子家,純粹是因為這兩兄弟都不是什麽好鳥,大夥都不願搭理他家。
吳大黑力氣大,又兇悍,愛喝酒,一個不順心,就愛打人。癩子是個潑皮無賴,偷雞摸狗,偷看小媳婦洗澡的事,沒少幹。癩子他娘又是出了名的潑辣,癩子他爹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村裏人本就不待見他們一家。
現在見他們還跟村長、跟徐老師對著幹,紛紛敬而遠之。
而吳大誌自打被擼去大隊長一職後,就低調了許多,叮囑幾個兒子平時隻管埋頭、下地幹活,對村裏頭地天麻采收和種植,壓根不關心。
幾個兒子向來怕他,不敢頂嘴,可時間久了,看別人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家天天鹹菜雜糧粥,酸水都快吐出來了。
明明是老頭子惹了事,還牽連上了他們。
連吳大黑家那個掃把星都上村委攬了個做飯的活,每天不但有工分,一個月還有15元補貼,她們這些人不比那個隻配挨打的娘們強?
所以,吳大誌的兒子們還沒怎麽樣呢,兒媳婦們就已經鬧開了,天天吵著要分家,分家了老頭子也就管不著他們了,他們就想跟著村裏幹,想掙錢,也想吃香的喝辣的。
這一天天的,吳大誌心底壓抑的怨恨越來越重,終是有一天忍不住跑去找了吳大黑。
兩人在屋子裏竊竊私語了一番,等吳大誌走後,吳大黑掂了掂手上疊得整齊的小紙包,藏進了口袋,便一臉陰沉地走出房間,大步向村委走去。
等昭顏從鎮上迴來,就聽村長老婆說,美娟被吳大黑拉迴家了。她原想留住人的,可這迴吳大黑既沒有打人,也沒有威脅美娟。隻說是快過年了,村裏的活都停了,這一天兩頓飯也不用做了,還賴在村委做什麽?
那是他自個的媳婦兒,村裏也不好一直攔著人家夫妻團聚,破壞人家庭。
“我看他臉色挺好的,還和美娟賠了不是,我教訓了他幾句,他也沒發脾氣,還連連點頭。這也快過年了,迴家團聚下也好,要是吳大黑還敢動手,再讓你叔出麵,給美娟做主。”
“對了,大黑還說了,你要是不放心啊,迴來後可以去他家看看,他到底欺負美娟沒。”
昭顏的腳步停頓了下,“他是這麽說的?”
“沒錯。我瞧著他這迴是知錯了,想好好過日子了。”
昭顏笑了笑:“我看未必,既然想讓我去看看,那我就去看看。”
過年前兩個月,人工天麻種植告一段落,又剛完成一批野生天麻的交付,稍有空閑。
昭顏和村長一商議,便開始動土蓋學校了。
這事迫在眉睫,原本學生隻有45人,就已經把教室擠得滿滿當當。而如今,入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教室坐不下,課桌也放不了。
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而且原址地方也不夠大,已經不滿足教學需求了。所以昭顏和村長為向陽小學重新選了一處地勢較高的空地重建。
計劃中學校蓋兩排土坯房。
前排是學生的教室,一共六間。五間是寬敞明亮的教室,總算是做到一個年級一間教室,不用再混在一起上課了,還有一間是老師的辦公室。
後排三間房間作為老師們的宿舍。
因為孩子越來越多,教室坐不下,天晴的時候,不少孩子就坐在了學校前麵的空地學習,條件比較艱苦。
所以,村長就聯合下陽村的村長,發動全村的父老鄉親,先放一放手上的活計,一起幹,能早一天是一天,讓孩子們坐進新教室安心學習。
緊趕慢趕的,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前排的新教室總算是蓋完了,後排的三間老師宿舍可以慢慢幹,不用那麽著急了,畢竟還可以住原向陽小學後麵的宿舍。
新教室剛蓋完,縣裏就送來了桌椅。縣長對於不要縣裏補助,堅持自力更生的徐老師和徐老師帶領下發展的上陽村印象極好。
既然補助方麵沒給上陽村,那就別的方麵盡可能給予優待。
比如給上陽村聯係穩定的天麻銷售渠道,還比如教育、醫療方麵給予照顧,還有申請的縣裏到上陽村的修路計劃,也排上了日程。
上陽村自己出資修完了村裏的路,又開始修村口到安陽鎮上的路。這到縣裏的路,縣裏覺得自己怎麽也得攬過來幹了,好歹為這個未來的“天麻村”出份力。
就說咱們縣裏也不能欺負老實村啊,不哭不鬧不要錢,還為上頭著想的孩子可不多。
且行且珍惜吧。
而這個老實村,也爭氣得很!
上陽村出產的野生天麻,不僅品質好,處理、加工也非常注意細節,一經銷售到外省市,市場上得到的反饋也是一致好評。
如今,已經用不著他們賣力推銷,就有不少合作社聞風而來,主動找到了青市,要求搭橋牽線。而青市又聯係了黑山縣裏,轉述合作社的希望——和上陽村的天麻加工廠簽訂長期的購銷協議。
上陽村的天麻一時之間供不應求,訂單都排到了年後四五月份。
照著這個趨勢,一旦人工種植出天麻,產量能保證,上陽村的發展潛力無限。
看著上陽村蒸蒸日上,村民們手中活絡的錢也多了,大夥心裏都熱乎起來。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知識能改變命運了。
敢情他們上陽村窮了這麽多年,就是因為不讀書、不學習,吃了沒文化的虧!這徐老師一來,就帶領他們擺脫貧困了,現在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至於為什麽這幾年裏來了一批又一批知青,留下的、走了的、嫁給本村的……都有文化,怎麽就都沒做出成績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秦綿老師早就給出了最標準的官方答案。
——不是讀書不好,而是大家沒讀夠。知識儲備不夠,導致他們能力有限。如果繼續學習,繼續努力,相信有一天也會和徐老師一樣厲害,哪怕不是一樣厲害,縮短距離也是好的。
總而言之,要多讀書,多學習,努力向徐老師看齊!
這不單單讓村民們恍然大悟,就連潘勇和鄭曼玲都被洗腦了,真心就覺得:自己不行、能力不夠的原因終於找到了——讀書不夠,學習沒學到火候,一知半解,完全不夠深刻。
從此,上陽村、下陽村掀起了一股學習熱潮——以徐老師為榜樣,發奮讀書、改變命運!
不單單孩子們在學習,連知青們平時上完工迴到知青所,也人手一本書,發奮學習起來。
這也就陰錯陽差地促成了2年後,國家恢複高考,上陽村和下陽村的知青們幾乎都考上了大學,這命中率之高,震驚了全國。
上陽村的孩子們被陸陸續續送迴到了學校,下陽村也受了感染,其次是旁的村的,一些師資力量不足的村,聽到風聲,哪怕多走幾裏地,也要把孩子送過來。
向陽小學的新校舍目前是附近幾個村最大的,而且免學費。針對本村學生學費和書本費全免,外村的學生免學費,隻交書本費,但這也比其他學校都交的要好。
向陽小學的學生從原來的45個,增加到了113個,還在不斷增加中。
規劃的教室是夠了,但是老師又不夠了。
老師隻有秦綿和昭顏,後續通過組織考試選拔,選出成績優秀的前三位入職。其中上陽村的知青陸誌遠,楊靜入選,還有1個知青是其他村的。
這迴,馮婷婷、孫鵬的積極性倒是很高,沒像上次一樣幹等著,他們現在也意識到了,上陽村前景一片大好,多的是縣裏,其他村往這輸送人才,她一初中畢業的,真的算不得什麽。
以前死也不願意去向陽小學教書,是因為村民們壓根不認可讀書識字,拿個應得的工分,還要被吳大誌一夥指桑罵槐,就別說津貼了,被人指著鼻子罵跟他們搶孩子是常有的事。
現在都想去向陽小學教書,是因為一個徐慧敏老師讓全村人的觀念都發生了變化,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進學校讀書了。
最主要是向陽小學的老師,福利待遇出奇得好。不僅有工分,補貼也比其他地方的好,除了國家的補貼外,還有上陽村自個發放的獎金,上陽村現在不缺錢。
當天來考試的,不止有上陽村的知青,還有下陽村的,和其他沒有學校的村的知青,高手如雲的情況下,初中畢業的馮婷婷壓根不夠看的,100分的試卷考了39分。
孫鵬比她強點兒,好歹及格了,但也才62分。
知青所隊長潘勇對教書沒什麽興趣,他對學習人工種植天麻技術比較感興趣,就沒有參加考試選拔。
鄭曼玲現在已經是天麻加工廠的骨幹人員了,平時昭顏來不及處理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給她。短時間裏,她覺得自己成長得非常快,認為這樣遠比教書更有意義,也放棄了老師選拔。
楊靜雖然對徐慧敏不服氣,但她也想要一份體麵又輕鬆的工作。她平時還是比較勤奮的,常看書,臨考試前,又連續熬了好幾個晚上。考試成績出來,單科語文90分,竟是這些人中最高的。.
她原本擔心徐老師會不會給她小鞋穿,不錄取她,畢竟她還和她唱過幾次反調。
她甚至都已經想好,如果徐慧敏公報私仇不錄取她的話,她該怎麽辦。結果成績剛出來,她就被村裏通知錄取了,讓她下周一去報道。
她小心翼翼地問秦綿:“我錄取這事,徐老師知道麽?”
秦綿睨了她一眼,疑惑道:“你被不被錄取,跟徐老師有什麽關係?這是按照成績排的,之後還要進行講課試聽。徐老師一天到晚,那麽忙,除了每天上課,鎮裏縣裏來迴跑,還要到下陽村作技術指導,哪有空關心你。”
“那錄取的事,她要知道是我……會不會取消錄取?”
秦綿咧嘴一樂:“楊姐,你是不是想太多?徐老師都不一定記得你叫什麽名字。”轉頭還安慰楊靜,“放心吧,楊姐,我榜樣格局大著呢,心胸寬廣著呢,不會放在心上的,再說你也沒幹什麽出格的事。”
“你最多,最多就是見識淺薄了些,目光狹隘了,和我榜樣比,肯定是沒法比的。但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你越是沒有才能,越得謙卑,而不是為了吸引徐老師的注意,處處跟她對著幹。”
楊靜:……
我沒有,我不是!
我真的就是嫉妒而已……沒你想得那麽複雜!
秦綿了然地拍了拍楊靜的肩膀:“好好幹,我們都以徐老師為榜樣!”
太陽照常升起,向陽小學迎來了新地址、新的教室和新的老師。
如今,向陽小學有了五位老師,各司其職,昭顏也不用那麽忙碌,除了日常上2-3節課外,更多的時間則花費在了村裏開辦的天麻加工廠上,時不時地還要和村長一起進鎮上和縣裏開會,連軸轉的日子,讓她忙得吃飯也顧不上,也幸好每次都有人把飯送到她辦公桌上。
又過了二十天,將近年關,孩子們放假了。
今年的上陽村不同於往年,尤其熱鬧。
每年臘月二十五這天是村裏殺年豬,給村民們分豬肉的日子。按照往年,是按人口分的,正常情況下是每人2斤,人口多的家庭分的多,人口少的家庭自然就分的少。但也有割下來帶骨頭,割的豬的部位不同,又有區別。
所以,為了力求公平,村裏都是先抓鬮,一戶一個號,分割豬肉的按照順序喊號,從豬的一頭開始割,趕上哪個部位就哪個部位,誰也別抱怨。
平時這時候,每年分肉,大夥總會因為多一點少一點,部位不好抱怨的,今年村長吳建國看著大夥樂嗬嗬地分肉,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也不計較肥瘦了,這是大夥最近吃得好了,也都有錢了。
前陣子趕工建學校,辛苦是辛苦了點,可吃上麵,沒虧待他們,徐老師特地交代一大葷兩素,必須得有,一天兩頓,村裏包了。頓頓吃肉,大夥對肉也不是那麽饞了。
而伴隨野生天麻一批批地運出去,工人們數錢數到手軟,他就是活了幾十年,都沒經手過那麽多錢。
有錢了,生活自然就好過了。
當然,除了吳大誌一大家子和癩子家。
以前以他馬首是瞻的子侄輩們眼看掀不起什麽風浪,村裏現在又越變越好了,也不會跟錢過不去。也就不跟村裏對著幹了,趕上建學校這好事,都報名參與建設了。
吃著村裏頭管飯的紅燒大肉塊,滿嘴流油,不香麽?以前真是傻透了,怎麽就聽著吳大誌說什麽就是什麽了。他們要是早點醒悟,說不得采挖天麻那會兒就能吃上肉,數上大團結了。
沒看見最初那批人,以衛解放、六子、吳向東、吳鐵柱為首的十幾人,成了天麻加工廠的工人。以前有多懶,現在就有多勤快,啥活都肯幹,下工了都不走,還想留下幹會再走。
用吳鐵柱那傻子的話來說——我拿這麽多錢,不多幹點活,都覺得心虧得慌。
好在現在也不晚,村長和徐老師大度,不跟他們這些人計較。隻要肯踏實幹活,服從安排的,現在開始,跟著村裏幹也不晚。
最執拗的就數吳大誌一家老小了。而癩子家,純粹是因為這兩兄弟都不是什麽好鳥,大夥都不願搭理他家。
吳大黑力氣大,又兇悍,愛喝酒,一個不順心,就愛打人。癩子是個潑皮無賴,偷雞摸狗,偷看小媳婦洗澡的事,沒少幹。癩子他娘又是出了名的潑辣,癩子他爹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村裏人本就不待見他們一家。
現在見他們還跟村長、跟徐老師對著幹,紛紛敬而遠之。
而吳大誌自打被擼去大隊長一職後,就低調了許多,叮囑幾個兒子平時隻管埋頭、下地幹活,對村裏頭地天麻采收和種植,壓根不關心。
幾個兒子向來怕他,不敢頂嘴,可時間久了,看別人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家天天鹹菜雜糧粥,酸水都快吐出來了。
明明是老頭子惹了事,還牽連上了他們。
連吳大黑家那個掃把星都上村委攬了個做飯的活,每天不但有工分,一個月還有15元補貼,她們這些人不比那個隻配挨打的娘們強?
所以,吳大誌的兒子們還沒怎麽樣呢,兒媳婦們就已經鬧開了,天天吵著要分家,分家了老頭子也就管不著他們了,他們就想跟著村裏幹,想掙錢,也想吃香的喝辣的。
這一天天的,吳大誌心底壓抑的怨恨越來越重,終是有一天忍不住跑去找了吳大黑。
兩人在屋子裏竊竊私語了一番,等吳大誌走後,吳大黑掂了掂手上疊得整齊的小紙包,藏進了口袋,便一臉陰沉地走出房間,大步向村委走去。
等昭顏從鎮上迴來,就聽村長老婆說,美娟被吳大黑拉迴家了。她原想留住人的,可這迴吳大黑既沒有打人,也沒有威脅美娟。隻說是快過年了,村裏的活都停了,這一天兩頓飯也不用做了,還賴在村委做什麽?
那是他自個的媳婦兒,村裏也不好一直攔著人家夫妻團聚,破壞人家庭。
“我看他臉色挺好的,還和美娟賠了不是,我教訓了他幾句,他也沒發脾氣,還連連點頭。這也快過年了,迴家團聚下也好,要是吳大黑還敢動手,再讓你叔出麵,給美娟做主。”
“對了,大黑還說了,你要是不放心啊,迴來後可以去他家看看,他到底欺負美娟沒。”
昭顏的腳步停頓了下,“他是這麽說的?”
“沒錯。我瞧著他這迴是知錯了,想好好過日子了。”
昭顏笑了笑:“我看未必,既然想讓我去看看,那我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