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潘海鵬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順子和宋頎都有些疑惑。
難道這個家夥也是輕功過人,翻牆入室不費吹灰之力?
宋頎搖頭道:“那麽高的院牆可不好翻,弄不好,腳還沒落地,裏邊看家護院的一棍子就給打暈了。”
潘海鵬道:“咱又不是榮門的人,不搞這套。”
他看了眼王石頭,笑道:“石頭,這次砸窯能不能砸的響,就看你的了!”
王石頭有些遲疑,“大當家的,咱們好歹也要找個名聲臭點的下手吧?”
馬大壯在一邊幫腔:“是啊,大當家的。這窯子也沒多大油水,砸個響窯,那才叫痛快!”
潘海鵬把眼睛一瞪,怒道:“你們兩個懂個屁,那些個響窯,哪一個不是心狠手辣?咱們能剛得過人家?”
馬大壯嘴唇癟了癟,把想說的話咽了迴去,退到一邊。
王石頭是個倔脾氣,一時半會轉不過彎來,爭辯道:
“大當家的,這也太那啥了,俺...俺不幹!”
順子和宋頎不知道他們究竟要幹什麽,都在一旁靜靜看著。
手下的兩個兄弟接連反對,讓潘海鵬覺得很沒麵子。
他板著一張臉,伸手指了指馬大壯,罵道:
“老三,你當初失手殺了人,投奔俺時怎麽說的?讓你上刀山下火海,眉頭都不皺一下,這麽快就忘了?”
馬大壯低下頭,嘟囔道:“大哥,俺以後聽你的就是。”
潘海鵬一腳踹過去,“看你這不情不願的樣子,再有下次,俺直接弄死你!”
罵完馬大壯,潘海鵬轉向王石頭,嘿嘿冷笑:“石頭,吃上幾頓飽飯了是吧?你當初快餓死時,是怎麽答應俺的?”
王石頭陰沉著臉,低聲道:“大當家的,別說了,俺幹就是了!”
潘海鵬拍了拍手,看向順子和宋頎,說道:“兩位兄弟既然進了天龍,就得跟咱們一條心。”
“俺跟你們說,咱們當綹子的,就得心狠手辣。不然的話,指望什麽吃香的喝辣的,指望什麽發財?”
順子連連點頭,說道:“大哥說得對,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動,剩下的都是硬茬子,讓兄弟們喝西北風去?”
潘海鵬哈哈一笑,拍了拍順子肩膀,“到底李兄弟識文斷字,更明白事理。”
五個人在鎮上一直轉悠到黃昏,順子依然不見潘海鵬有啥動作。
他正感到疑惑,就聽潘海鵬說道:“石頭,該準備準備了!”
王石頭應了聲,從身後拿出一個包裹,取出破衣爛衫換上。
配上他那憨憨的表情,整個人眨眼間從鄉下農民,變成了一個乞丐。
順子和宋頎都沒想到,外表憨厚的王石頭竟然有這一手。
在他倆驚訝的同時,王石頭從包裹裏掏出一個鐵盒,伸手摳出一塊膏藥,在臉上抹了抹。
隨即卷起右腿褲腿,在小腿上也抹了一些。
順子定睛再看,發現王石頭的臉上和腿上,就像長了爛瘡一樣,讓人不忍直視。
宋頎忍不住讚道:“王大哥,你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易容術?”
王石頭擺手道:“這哪叫什麽易容,就是前幾年討飯時,跟老丐頭學的賣慘的法子。”
“到底管不管用,還要看裝得像不像。”
說完,他從路邊抄起一根木棍,顫巍巍站起身。
“大哥,俺這就過去!”
王石頭拄著木棍,一瘸一拐走向樊家大院。
快到門口時,他步履顯得更加艱難。
一步一步捱到門前,王石頭艱難地抬手敲門。
連敲了數聲,樊家大門開了一條縫。
王石頭有氣無力地說道:“好人家,行行好吧,俺已經三天沒吃上飯了!”
開門的人微微有些遲疑,迴頭向院子裏看了一眼。
院子裏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樊武,給他弄點吃的,可別餓死了。這年頭,誰活著都不容易。”
樊武關上大門,過了一會打開門出來,拿了幾個高粱窩窩頭和煮紅薯放到王石頭懷中。
“省著點吃,夠你捱兩天的。這天都黑了,趕緊找地方歇腳去吧。”
樊武說完轉身迴院子,剛想關門,就聽門前傳來噗通一聲。
他定睛一看,門前的乞丐已經撲倒在地上,臉色蠟黃,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很顯然,是餓暈了過去。
樊武一溜煙跑到正屋,問家主道:“老爺,那人在門口餓暈了,咋辦?”
樊家家主樊振文白白淨淨,略顯富態。
跟傳聞中一樣,這人心眼不壞。
他起身看了眼門外,對樊武說道:“扶進來,給他喂點熱水,讓他在廂房將就一夜。這要是死在門外,倒成了咱家的罪過了。”
說完,樊振文迴房上炕,跟媳婦喝酒說話。
樊武不敢耽誤,連忙到屋外,把王石頭攙扶進去。
潘海鵬領著三人躲在暗處,遠遠的把一切瞧得清清楚楚。
潘海鵬興奮地拍了拍手,笑道:“成了!兄弟們跟俺迴山準備人手,半夜過來砸窯,不可誤了時辰!”
宋頎裝出一副震驚的神色,讚道:“潘大哥,四哥這一手可真是絕了!”
順子嘿嘿一笑:“小頎,知道不,這就叫兵不厭詐!大哥,這法子是你想出來的吧?”
潘海鵬笑道:“那倒也不是俺想的,隻是比石頭這小子會用。剛才你說什麽詐來著?”
“兵不厭詐。”順子懶懶補了一句。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到底是肚裏有墨水的,說出來就是中聽!”
其實,王石頭玩的這一手,順子和宋頎雖然是頭一次見,但他們都不陌生。
榮門裏邊玩這一手的不少,叫做滾爛屍。
就是瞅準了被竊對象,裝可憐甚至自殘,取得對方的同情,混進人家院子。
待到夜深人靜,主人家所有人睡得熟了,起來行竊後走人。
順子和宋頎對這種做法極為不齒,也打心眼裏看不起這些不入流下三重小賊。
順子覺得,這就是眼麵前的農夫和蛇的故事。
難怪王石頭一開始那麽排斥,說明他還是個有良心的。
迴到大磨山,潘海鵬挑選了八名精壯兄弟,每人都配了馬匹。
午夜時分,潘海鵬朝眾人一聲高喊:
“兄弟們,下山砸窯!”
難道這個家夥也是輕功過人,翻牆入室不費吹灰之力?
宋頎搖頭道:“那麽高的院牆可不好翻,弄不好,腳還沒落地,裏邊看家護院的一棍子就給打暈了。”
潘海鵬道:“咱又不是榮門的人,不搞這套。”
他看了眼王石頭,笑道:“石頭,這次砸窯能不能砸的響,就看你的了!”
王石頭有些遲疑,“大當家的,咱們好歹也要找個名聲臭點的下手吧?”
馬大壯在一邊幫腔:“是啊,大當家的。這窯子也沒多大油水,砸個響窯,那才叫痛快!”
潘海鵬把眼睛一瞪,怒道:“你們兩個懂個屁,那些個響窯,哪一個不是心狠手辣?咱們能剛得過人家?”
馬大壯嘴唇癟了癟,把想說的話咽了迴去,退到一邊。
王石頭是個倔脾氣,一時半會轉不過彎來,爭辯道:
“大當家的,這也太那啥了,俺...俺不幹!”
順子和宋頎不知道他們究竟要幹什麽,都在一旁靜靜看著。
手下的兩個兄弟接連反對,讓潘海鵬覺得很沒麵子。
他板著一張臉,伸手指了指馬大壯,罵道:
“老三,你當初失手殺了人,投奔俺時怎麽說的?讓你上刀山下火海,眉頭都不皺一下,這麽快就忘了?”
馬大壯低下頭,嘟囔道:“大哥,俺以後聽你的就是。”
潘海鵬一腳踹過去,“看你這不情不願的樣子,再有下次,俺直接弄死你!”
罵完馬大壯,潘海鵬轉向王石頭,嘿嘿冷笑:“石頭,吃上幾頓飽飯了是吧?你當初快餓死時,是怎麽答應俺的?”
王石頭陰沉著臉,低聲道:“大當家的,別說了,俺幹就是了!”
潘海鵬拍了拍手,看向順子和宋頎,說道:“兩位兄弟既然進了天龍,就得跟咱們一條心。”
“俺跟你們說,咱們當綹子的,就得心狠手辣。不然的話,指望什麽吃香的喝辣的,指望什麽發財?”
順子連連點頭,說道:“大哥說得對,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動,剩下的都是硬茬子,讓兄弟們喝西北風去?”
潘海鵬哈哈一笑,拍了拍順子肩膀,“到底李兄弟識文斷字,更明白事理。”
五個人在鎮上一直轉悠到黃昏,順子依然不見潘海鵬有啥動作。
他正感到疑惑,就聽潘海鵬說道:“石頭,該準備準備了!”
王石頭應了聲,從身後拿出一個包裹,取出破衣爛衫換上。
配上他那憨憨的表情,整個人眨眼間從鄉下農民,變成了一個乞丐。
順子和宋頎都沒想到,外表憨厚的王石頭竟然有這一手。
在他倆驚訝的同時,王石頭從包裹裏掏出一個鐵盒,伸手摳出一塊膏藥,在臉上抹了抹。
隨即卷起右腿褲腿,在小腿上也抹了一些。
順子定睛再看,發現王石頭的臉上和腿上,就像長了爛瘡一樣,讓人不忍直視。
宋頎忍不住讚道:“王大哥,你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易容術?”
王石頭擺手道:“這哪叫什麽易容,就是前幾年討飯時,跟老丐頭學的賣慘的法子。”
“到底管不管用,還要看裝得像不像。”
說完,他從路邊抄起一根木棍,顫巍巍站起身。
“大哥,俺這就過去!”
王石頭拄著木棍,一瘸一拐走向樊家大院。
快到門口時,他步履顯得更加艱難。
一步一步捱到門前,王石頭艱難地抬手敲門。
連敲了數聲,樊家大門開了一條縫。
王石頭有氣無力地說道:“好人家,行行好吧,俺已經三天沒吃上飯了!”
開門的人微微有些遲疑,迴頭向院子裏看了一眼。
院子裏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樊武,給他弄點吃的,可別餓死了。這年頭,誰活著都不容易。”
樊武關上大門,過了一會打開門出來,拿了幾個高粱窩窩頭和煮紅薯放到王石頭懷中。
“省著點吃,夠你捱兩天的。這天都黑了,趕緊找地方歇腳去吧。”
樊武說完轉身迴院子,剛想關門,就聽門前傳來噗通一聲。
他定睛一看,門前的乞丐已經撲倒在地上,臉色蠟黃,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很顯然,是餓暈了過去。
樊武一溜煙跑到正屋,問家主道:“老爺,那人在門口餓暈了,咋辦?”
樊家家主樊振文白白淨淨,略顯富態。
跟傳聞中一樣,這人心眼不壞。
他起身看了眼門外,對樊武說道:“扶進來,給他喂點熱水,讓他在廂房將就一夜。這要是死在門外,倒成了咱家的罪過了。”
說完,樊振文迴房上炕,跟媳婦喝酒說話。
樊武不敢耽誤,連忙到屋外,把王石頭攙扶進去。
潘海鵬領著三人躲在暗處,遠遠的把一切瞧得清清楚楚。
潘海鵬興奮地拍了拍手,笑道:“成了!兄弟們跟俺迴山準備人手,半夜過來砸窯,不可誤了時辰!”
宋頎裝出一副震驚的神色,讚道:“潘大哥,四哥這一手可真是絕了!”
順子嘿嘿一笑:“小頎,知道不,這就叫兵不厭詐!大哥,這法子是你想出來的吧?”
潘海鵬笑道:“那倒也不是俺想的,隻是比石頭這小子會用。剛才你說什麽詐來著?”
“兵不厭詐。”順子懶懶補了一句。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到底是肚裏有墨水的,說出來就是中聽!”
其實,王石頭玩的這一手,順子和宋頎雖然是頭一次見,但他們都不陌生。
榮門裏邊玩這一手的不少,叫做滾爛屍。
就是瞅準了被竊對象,裝可憐甚至自殘,取得對方的同情,混進人家院子。
待到夜深人靜,主人家所有人睡得熟了,起來行竊後走人。
順子和宋頎對這種做法極為不齒,也打心眼裏看不起這些不入流下三重小賊。
順子覺得,這就是眼麵前的農夫和蛇的故事。
難怪王石頭一開始那麽排斥,說明他還是個有良心的。
迴到大磨山,潘海鵬挑選了八名精壯兄弟,每人都配了馬匹。
午夜時分,潘海鵬朝眾人一聲高喊:
“兄弟們,下山砸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