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琳抱住他,鼻子酸酸的, 她笑道:“瞎說。娘不是說過, 爹把那邊安排一下,很快就能接你們過去嘛。”
文生抱著她不放, 眼淚都流在她脖子裏。
薑琳就拍拍他,安慰他,他是個孩子,比大寶還情緒化呢。
過了一會兒, 文生安靜下來, 他抬頭朝薑琳笑道:“娘,嫲嫲做了好多好吃的, 快家去吃!”
他又想起來什麽, “我爹呢?大寶小寶呢?”
薑琳:“你爹在縣裏下車去辦點事, 大寶小寶上學,咱們晚上就過去。”太顛簸就沒帶著大寶小寶迴來。
文生又想起那個被自己丟下去的男人,他扭頭看看,朝著何亮笑了笑, “你是誰啊?”
何亮看文生嘴巴裏綠綠的都不影響那俊美的臉, 看得他一個男人都心髒怦怦跳, “我叫何亮。”
文生:“何叔叔好。”
何亮:“好,好, 你也好。”他路上已經聽薑琳解釋過。
薑琳笑道:“文生, 坐過來, 讓何亮上來開車。”
駕駛室比較寬敞, 能坐三個大人。
何亮上車,拐進村裏,旁邊的文生高興得開始打著拍子唱戲,“冬去春來冰雪融,萬紫千紅又一春……”
聽他唱得那麽開心,薑琳知道他高興的,也能體會到他思念“娘”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到了胡同口,薑琳和文生下車,文生這會兒已經恢複了溫潤有禮的狀態,還跟何亮道:“何叔叔,請家裏坐。”
何亮停車,跟著薑琳和文生家去,他瞅著街上幹幹淨淨的,也不見髒兮兮的孩子們,頓時覺得很好奇。這水槐村真不錯啊,看看人家街上幹淨整齊,沒有牲口尿糞的。而且家家戶戶屋頂都蓋著瓦呢,有水泥瓦有藍色的燒瓦,前麵這些人家還都是磚瓦房,真是了不起啊。
文生推門,“爺爺、嫲嫲,我娘迴來接咱們啦。”
上墳的時候程蘊之看文生跑了,還打發孫子去看,知道他在南路那裏挖野菜就放了心。程蘊之迴來以後也沒去展覽室,正在家裏和閆潤芝說話呢,她想給薑琳縫一雙新的繡花拖鞋。
聽見文生的聲音,程蘊之還道:“這孩子。”然後他們就聽見薑琳叫爹娘的歡快聲。
“哎呀,是真的啊?”閆潤芝和程蘊之趕緊下地走出來,果然看薑琳和文生走進來,旁邊那青年是誰啊?
薑琳給介紹一下,何亮非要跟著來看看,程如山就沒拒絕。
薑琳告訴爹娘程如山去辦事,大寶小寶在那裏跟著方澄光,把幾個青年略介紹一下。程蘊之和閆潤芝見兒子媳婦兒去了大院,立刻就交到朋友也很欣慰。
文生麻溜地把飯菜擺下,“娘,快來吃飯。嫲嫲做的可香呢。”
薑琳:“我真餓了,何亮快來吃飯。我娘做的可香呢。”
原本閆潤芝幾個沒什麽食欲呢,晌午都沒怎麽吃,這會兒看薑琳吃餅卷菜蘸醬吃得那麽香,他們突然覺得很好吃。於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又吃一頓飯。
閆潤芝卷了一個小菜餅遞給何亮,又給薑琳卷,“寶兒娘,餓了吧,多吃點。”
薑琳吃得沒功夫說話,“好吃好吃,娘,你不知道,我自己做飯咋吃都不香,每天就對付一下。我看大寶小寶都撇嘴。”
何亮:“嫂子,沒那事兒,你做飯也好吃。”
當然,和小老太太沒法比啊,這餅怎麽那麽筋道?那麽好吃?還有這菜,不是大家都有的菜?怎麽格外好吃?還有這醬,是怎麽加工的?怎麽這麽下飯,吃得停不下來啊!
看他們吃得這麽開心,閆潤芝可高興呢,一個勁地給他們卷,把兩人吃得肚圓。
何亮:“大娘,不是說話哄你,這真的是我這麽大,吃得最香的一頓,又香又鮮!”
閆潤芝笑道:“醬裏有肉丁,你吃得就香,誰家都一樣。”
文生目不轉睛地盯著薑琳,“哎呀,我挖的野菜忘了,我去拿迴來給娘蘸醬吃。”
薑琳:“我和你一起去。”
她去拿了個筐子,又拿上鏟子,讓何亮陪著爹娘說說話,她和文生挖野菜去。
何亮自來熟,自然不怵的,“嫂子你去,我陪咱爹娘說話。”
閆潤芝笑眯眯的,這小夥子真不錯,她就問問多大了,哪裏人,說媳婦兒沒,等等。
文生騎自行車帶著薑琳,開心得感覺要飛起來,恨不得仰頭大喊幾聲。不過這會兒他收斂得很,就是給薑琳唱戲聽,“娘,我過年跟他們學了一曲黃梅戲,還挺洋氣呢。”
來唱戲的草台班子告訴他,本地戲曲唱法帶著略土的味道,大城市不流行。人家流行的還是京劇,黃梅戲、越劇等,聽起來洋氣。而文生聲音清亮圓潤,可高可低,唱黃梅戲非常好聽。本地人把外國貨叫洋貨,後來就把和當地土氣的東西不同的比較時髦的稱為洋氣。
薑琳看自己家人向來是帶著八尺濾鏡的,怎麽看都好,怎麽聽都好。
他們把野菜裝筐子裏,又挖了一些其他的,文生拿去河裏洗洗,他說水涼,讓薑琳在岸上等,他下去洗。
看他那麽開心就和小寶大寶得到她關愛一樣,薑琳心軟軟的,“文生啊。”
文生迴頭瞅她,笑道:“娘,什麽事兒?”
薑琳蹲在岸上,朝他笑,“娘跟你保證,以後都不會拋下你的。”
在你恢複自我,擁有自己的人生之前,我願意把你當一個小孩子,永遠嗬護著。
文生笑得特別純,之前酷酷的樣子不複存在,連十來歲那正經嚴肅的表情也消失不見,剩下的隻有開心,單純得如河邊隨風搖擺的花花草草,眼睛裏都要冒泡泡。
“走啦,迴家啦。”薑琳招唿他。
他們迴家的時候,何亮正在幫忙打包行李呢,商宗慧和程如海聽到消息也來幫忙。
薑琳要去大隊說一聲,讓大隊以後把給家裏的糧食換成糧管所的省內糧票,柴火可以按照一半煤炭一半柴火,肉則攢著一起,每年迴家的時候再領。
閆潤芝和程蘊之兩個每年要迴來幾次,清明節上墳掃墓,夏天避暑,冬天過年肯定都要迴來,再說程蘊之也丟不下他的展覽室。
薑琳也要迴來看看磚窯廠和繡花坊。
她有個計劃,想慢慢地把繡花坊做大做精創立品牌,到時候走出口創外匯,而磚窯廠再賺幾年錢就可以關掉。
磚窯廠畢竟有汙染,而且到了八十年代,大家條件好,對磚瓦的需求太大,又沒有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到時候遍地都是各公社的機製磚瓦廠,私人的沒有競爭力,肯定要關掉的。
現在繡花坊除了供應縣供銷社,還要供應省裏他們自己開的代銷點,那個呂航和薑二哥幾個負責。
傍晚時候,程如山從縣裏迴來,薑琳帶著何亮、商宗慧幾個收拾得差不多。她已經把家裏的糧食去糧管所換成省內糧票,剩下的細麵和小米等就直接裝車帶著。
還把閆潤芝收在屋裏的那些花根也帶上,什麽地瓜花、美人蕉、一盆盆菊花、月季插條等,收拾了一簍子。
這一次比上一次薑琳他們去帶的東西自然更多,裝了滿滿一車。
薑琳把這裏委托給商宗慧和兩個知青幫忙照看,讓他們免費住在這裏,鄉下房子不能空著,太久沒人住很容易破敗。
大隊幹部程福軍、程福聯等人,如今對程如山和薑琳那是要多客氣有多客氣。有程如山的人脈關係、跑運輸的有利條件,他們大隊跟著受益匪淺。大隊買化肥、種子,在公社都是頭一份,因為程如山會幫他們打點一下,縣裏有人好辦事!
現在他們大隊,可是整個公社有收音機最多的人家!
薑琳讓人帶迴來的組裝收音機,是市價的一半,還允許賒賬用磚窯廠打磚坯的工錢還。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好處,就茶缸子、飯盒這些,程如山也能幫他們買到,輕便結實,多稀罕呢!
程如山他們在家住了一宿,跟大隊幹部們聊聊,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他們就開車迴省城。
一路上最開心的莫過文生,不過他還是很矜持的,因為嫲嫲又跟他排練,讓他稍微矜持一些,免得人家以為他們是鄉巴佬給爹娘丟人。看到不認識的、稀罕的也別大唿小叫,可以問爹娘。
文生悄悄問閆潤芝:“那我能不能叫娘了?是不是在城裏都不能叫娘?”
閆潤芝想說是,畢竟這麽大的人叫薑琳娘,鄰居們聽到會笑話的。
薑琳聽到他們嘀咕,就道:“沒關係的,咱們該怎麽就怎麽的,不要管別人如何。”
不了解情況可以覺得好奇,了解了以後還笑話那就是他們的素質問題,跟自己沒有關係。
文生見薑琳允許他叫娘,整個人都輕鬆得飄飄的,雙眼熠熠生輝。
看他那麽開心,何亮都跟著更加開心。何亮本來就自來熟,嘻嘻哈哈好熱鬧,他和文生湊一起更熱鬧。他跟著文生學唱戲,唱得荒腔走板,卻很帶勁,逗得大家哈哈笑。
晌午他們到了軍區大院,正好大寶小寶放學跟著別東山迴來,一見卡車就往家跑。
見麵自是一番熱鬧,大家都開心。
文生主動把兩隻胳膊抬起來,小哥倆就勾著他的手臂開始打提溜。
“文生,我們可想你啦!”
“我也想你們!”文生開心的笑容和他們並無二致。
別東山雖然已經聽大寶小寶講過,但是親眼見著感覺還是很奇妙的,這樣一個俊美的男人,卻是……傻的?看他那樣子,怕是沒有十歲吧。
大寶小寶拉著文生給他介紹,“這是別東山,咱們好兄弟!”
別東山:“……”你們占我便宜!我明明是別叔叔!
文生笑了笑,“你好你好,請你吃地瓜豆。”他去抓了一大把塞給別東山。
別東山隨手塞了一口,嘎嘣一聲就迸發出噴香的口感,“真好吃!”比薑琳炒的更好吃。
文生得意得很:“我娘說,我嫲嫲做飯是最好吃的,滿滿的都是愛。”
別東山點點頭,“愛死了!真好吃。”
他又趕緊過去跟閆潤芝和程蘊之問好,幫忙搬東西。
那炕裏麵是磚石結構,就上麵一磚厚的泥,幹得差不多,再燒火烘烘晚上就可以入住。
他們先把家具擺進去,堂屋的飯櫥、飯桌、臥房的衣櫃、炕櫃、衣箱等。各自的四季衣物、被褥還有閆潤芝囤的布料、絲線等也都帶過來。
看似東西多,擺在三間大屋子裏,也看不出多來。
閆潤芝看還有兩間耳房,親切得很,“我小時候家裏房子就有耳房,比正房矮一些,當廚房和小孩兒房。”她問薑琳,“寶兒娘,咱們這兩間屋子當什麽?”
薑琳笑道:“一間給他們當書房,一間給咱們當工作間,娘可以在裏麵繡花做衣服。”他們把水槐村繡花坊的縫紉機帶了一台來,留下一台在那裏幹活。
閆潤芝見她還給自己單獨安排一個工作間,頓時來了榮譽感,“正好還有一些布呢,拿出來給你們做夏天的衣裳。寶兒娘,我再給你做兩條旗袍啊?”
寶兒娘身段好,要是穿旗袍才俊呢,胸大腰細還有胯,腿又長又直,小腿曲線漂亮。
“娘,現在沒人管,你穿行。我上學穿旗袍不方便,褲子襯衣就行。”
晌午大家一起吃了頓食堂,程如山這兩天就要準備一下出車,所以不能在家裏陪他們,下午他去運輸處檢修車輛。
何亮自告奮勇陪著老兩口在附近轉轉,了解一下菜場等位置,一點都不需要薑琳操心。薑琳還想讓文生也跟著去轉轉玩玩,他卻不感興趣,他隻想時刻跟著她。
大寶小寶倒是想去,可惜薑琳給他們趕去上學。
小寶:琳琳真狠,星期六都不讓休息!
薑琳給文生寫了一個卡牌讓他時刻放在左胸口袋裏,提防他萬一在外麵發病或者如何,別人可以聯係家裏。
文生很乖地帶著。
薑琳領著他在大院裏逛逛,告訴他哪裏是哪裏,還有她開墾的那片菜地也需要他的關愛,以及左鄰右舍,都有什麽需要注意的。
她道:“文生,要是有孩子調皮搗蛋,罵你傻子,你不要理睬他們。其實他們是傻的,嫉妒你長得好看。”
文生笑得眼裏有星星,“娘,我知道的。”
這時候從路口拐過來的尤紅柳一下子目瞪口呆。
本來她瞅著薑琳和一個男人散步,一開始以為是程如山,還想酸一下子說小兩口整天不幹正事兒的?結果一看,竟然不是程如山,再一聽,他居然叫薑琳叫娘!
尤紅柳感覺自己像被狂風吹亂的柳樹,要被連根拔起飛了。
這是什麽情況!
薑琳為什麽有一個這麽大年紀,這麽俊的兒子?
她躲在那裏,薑琳沒看見她,領著文生繼續參觀介紹。
尤紅柳感覺腿都發軟,艾瑪,這是什麽情況啊,她忍不住趕緊溜去找自己要好的婦女們八卦。
走了幾步,文生迴頭看了看,對薑琳道:“娘,剛才有個女人躲一邊偷聽咱倆說話。”
薑琳笑道:“沒事的,你該做什麽做什麽,爹和娘一點都不怕他們。”
文生點點頭,“好的。”不用演戲不用裝,他覺得真好。
薑琳帶著他迴家,正好巫淑嫻帶著自己的侄子侄女過來。
“妹妹,你們老家這是來人啦?”巫淑嫻才從娘家迴來。
薑琳笑道:“是啊,我爹娘他們過來。”
巫淑嫻看到文生,哎呀一聲,禁不住讚道:“這……小夥子長得真俊。
程如山雖然相貌俊秀出眾,可他氣質冷冽眼神太懾人,一般人也就第一印象覺得哎呀這人好俊,之後相處起來就會忽略他的相貌,隻關注他的言行。
文生卻不一樣,他像個孩子一樣笑得單純天真,原就雋秀的容貌更加引人注意,純淨的眼神與成熟的容貌雜糅出讓人無可抵擋的魅力,簡直是男女老少通殺。
巫淑嫻禁不住多看兩眼,哎呀,這……小夥子,看年紀得二十好幾了吧。
旁邊她侄女和侄子更了不得,尤其侄女,還沒見過這樣俊的男人呢,緊張得心如鹿撞,躲在巫淑嫻旁邊偷偷看文生。
文生已經習慣別人的眼光,他不知道人家是打量他的容貌,他隻以為人家和他玩兒呢。
目光友善的就是玩,目光不善的就是挑釁,他並不懂愛慕是什麽。
薑琳讓文生自己去玩兒,她和客人說話。
文生:“那我去整理菜地啦。”他就扛著鐵鍁,哼著戲曲走了。
巫淑嫻驚訝道:“哎呀,唱得怪好聽,是哪裏學的?”
薑琳笑道:“自學的,我們那裏有戲班子,以前總唱戲。文生唱智取威虎山可帶勁呢。”
巫淑嫻忍不住就想聽,不過文生已經走遠了。
薑琳請他們堂屋坐,拿炒豆給他們吃,又衝了一壺山楂甜湯水給他們喝。
巫淑嫻就介紹一下自己娘家倆孩子,侄女叫巫婷婷,侄子叫巫時進,“妹妹,你好好教教這倆榆木腦袋。”
她對哥哥家倆孩子寄予厚望的,因為她倆閨女還小,大的才上初中小的小學,她沒有兒子。
薑琳和倆學生聊了聊,發現這倆孩子真的有些不開竅,或者說目前對學習沒興趣,說起來讓人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你說東他理解成西,你說物理他以為你說化學。
巫淑嫻還滿懷期待地看著她,“咋樣?還能不能挽救?”
薑琳囧了一下,笑道:“挺好的,學生應該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兒。”她就問巫婷婷和巫時進,“你們平時喜歡什麽啊?”
巫婷婷麵帶羞澀:“聽收音機,聽……別人聊天。”
“收音機聽什麽節目?”
巫婷婷就說了幾個台。
薑琳一聽,有戲曲有講話有唱歌還有評書,也不固定,看不出特點啊。
薑琳就打開大哥給她裝的十管收音機,長波短波的調調,看看巫婷婷到底喜歡聽什麽。
不小心扭到一個台,裏麵傳來嘰裏咕嚕的語言,是日語。
巫婷婷立刻聽得兩眼發光。
薑琳:“你能聽懂嗎?”
巫婷婷不好意思地搖頭,“聽不懂啊,可我覺得好聽。”
薑琳又調了一個,英語台,巫婷婷也愛聽。
巫淑嫻有些尷尬,推了她一把,“你這個丫頭,這幸虧是在你薑姨這裏,要是別人,還不得給你舉報個通敵叛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巫婷婷低著頭不服氣,四人組都倒了,還說這話呢。
薑琳道:“嫂子,沒事的,這挺好的。我覺得可能婷婷比較喜歡學外語。這樣的話,我怕不是教不了,你送她去懂外語的老師家裏學唄。”
巫淑嫻一個勁地擺手,“不行不行,哪裏能學外國話?犯錯誤。”
薑琳:“嫂子你太緊張了。這不是犯錯誤,就算文化運動的時候,咱們國和外國人也是有交集。外國人來我們國內,我們也有人出國,乒乓外交,你也知道的。”
巫淑嫻將信將疑,雖然說四人組倒了,現在放鬆,可……慣性讓她刹不住啊。
薑琳又問問巫時進,這小夥子居然喜歡下鄉,要去種地。他大聲道:“我要種出畝產至少一千斤的麥子來,讓咱們都能吃細麵,不再挨餓!”
巫淑嫻照著他腦袋就是一巴掌,打得小夥子腦袋一歪。
她啐道:“你個就會說大話的,那時候放衛星害死多少人?我可是親身經曆的。我們麥子畝產也就七八十斤,你還一千斤,你怎麽那麽能。小小年紀就浮誇風,真是欠收拾。”
薑琳趕緊攔著她,“嫂子嫂子,你別激動。畝產一千斤不是不可能,等有化肥提高產量,是可能的。”
要別人說巫淑嫻肯定不信,但是薑琳是大學生,這時大學生可是千裏挑一都不止的,大家都敬佩的很。
巫淑嫻對侄子道:“聽見了吧,你就會吹牛,學習不用功。”
薑琳看她對侄子比對自己孩子還嚴格,趕緊勸一下,讓她不要太激動,孩子學習真的需要興趣。
如果一個人自己不想學,你逼著他那就是摁著牛頭飲水啊,肯定不行。她自己有切身體會,這一世她能考上省大,因為她自己想學,主動學。同樣的還有其他學生,可以說去年那場高考,把憋了十年的考生們的主動性都激發出來。
她道:“考大學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大家拚了命地學都不一定能考上,如果自己再不以為然,那更不行啦。你得自己想想,你是不是要學。其實你想種地,沒什麽不好啊?但是種地誰都能種,研究種子提高產量卻不是誰都能幹的,必須得有文化有本事的農學家才行。”
巫時進道:“我想考農大!”
巫淑嫻又拍他一巴掌,“想學就好好學,別整天勁兒勁兒的,欠打。”
薑琳和他們聊了一下,也知道他們大體的情況,巫婷婷需要跟英語老師學習專門的英語,到時候可以報考首都外國語學院。其他的課程,她可以幫忙輔導。至於巫時進就簡單,好好把理科學好就行,多去農業大學轉轉學習學習。
她隻是給他們指點一下,要想靠她教考大學那是不可能的,希望他們能認清這點。
“我隻能督促你們,幫你們檢查複習成果,卻不能代替你們學,希望你們明白。距離下一次高考還有半年,你們必須拚搏啦。”
巫婷婷和巫時進對視了一眼,道:“小姑,老師,我們願意學。”
他們願意就最好。
薑琳就和他們約好以後什麽時候碰頭學習、檢查,平時他們自己學習,還要想辦法定期去大學圖書館借書看,多去接觸一下各自喜歡行業的人。
他們表示願意按照她的指導來。
薑琳就讓他們迴去準備,明天她從學校迴來,再給他們細說。
等巫婷婷和巫時進走了,巫淑嫻和薑琳多聊聊,說起文生和閆潤芝、程蘊之來。
薑琳不需要什麽都告訴她,隻是說一下現狀即可,至於過去以及那些傷痛,沒必要告訴人。
聽說文生精神受了刺激,如今像孩子,巫淑嫻很是惋惜,“好多的個人兒啊。哎,那不能結婚?”
薑琳道:“他自己不想,我們也覺得還是不要結婚,他照顧不了媳婦兒孩子,到時候更麻煩。”
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他懂什麽家庭責任?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是和娘、家人一起呢。
巫淑嫻告辭,薑琳送她出去的時候,何亮陪著閆潤芝和程蘊之迴來。他們買了一些菜,菜場限量,幸好在路邊碰到一個挑菜的老農。另外何亮還打著方澄光的旗號,去食堂花肉票換了兩斤肉和三條肋排迴來。
薑琳給他們介紹一下。
巫淑嫻立刻熱絡地表示家裏還有囤的豆腐幹,拿來給他們加菜。
薑琳想邀請他們晚上過來吃飯,巫淑嫻自然不肯,這時候糧食菜肉的不容易得,除非結婚一般也不擺酒。他們搬家過來暖房,熱鬧一下就行,要留下吃飯自然不肯的。
巫淑嫻迴去拿了一些菜另外四斤糧票當賀禮。
薑琳隻要了菜,不肯要糧票,巫淑嫻死活讓她收下,她也隻得收了。
程蘊之和文生幫忙洗菜,閆潤芝在那裏切土豆絲。
巫淑嫻看她刀法那麽好,驚訝得很,“嬸子,你這刀功好啊。”
她看閆潤芝長得美、氣色好、氣質嫻靜,還穿著舊式的褂子,典型的農村小老太太,便覺得很合自己的脾氣。
聽說閆潤芝愛聽戲,程蘊之還給人寫過戲本子,文生也會唱戲,巫淑嫻來了精神。
她笑道:“可巧了,我在咱們省文藝部門工作呢,專門管道具服裝這些。不管是省劇院的,還是軍區文工團的,都得來我這裏批條子呢。迴頭,你們沒事就跟我去聽戲。”
閆潤芝忙道謝,“要不說大家都愛來城裏,這光景見得就多。”
巫淑嫻:“其實也不是。你看著城裏又大又熱鬧,也亂著呢,這城裏人花花腸子多,咱們可得提防著點。”
閆潤芝就笑:“有文化多見識,肯定就精明些,不像俺們鄉下人,笨拙。”
聊了幾句,巫淑嫻就說家去做飯,迴頭請閆潤芝他們去聽戲。閆潤芝拿了一個繡花的口袋送她,拎著上班裝個手巾錢包的,很方便。
巫淑嫻看和薑琳拿的那個水桶包差不多,略小,上麵繡著金黃的麥穗,一看就喜歡了。
“嬸子你送我這個,我可不能占便宜,這得至少兩尺布,迴頭我送你好布。”
薑琳看她們合得來也就放心,她還怕程如山不在家她去上學,閆潤芝他們在家裏無聊呢。
巫淑嫻告辭,薑琳送她出去,順便去叫文生迴來吃飯。
卻見大寶小寶領著幾個小孩子下了學正和文生玩兒呢,孩子們都跟著大寶小寶叫文生大哥,玩得不亦樂乎。
大寶帶他們來的時候已經警告過的,“誰要是敢欺負我大哥,說他是傻的,以後可別跟我們玩兒!”
這幾個小孩子喜歡跟著他和小寶玩兒,自然滿口答應的,他們還保證,如果有別的孩子欺負文生,罵他傻的,他們就打迴去。
文生也會講故事,還會耍劍,性情和孩子們又差不多,而且溫和有耐性,所以他們挺喜歡的。
日頭落在西山,在人間撒下最後的溫暖,斜照的金色陽光裏,文生和大寶小寶一樣,笑得份外燦爛。
薑琳朝他們揮揮手,“吃飯啦。”
正在給小同學講故事的文生立刻起身,“我娘叫我們吃飯,迴家了。”他一手一個拉著大寶小寶就走,急得不行,一秒鍾都不願意多等。
幾個正聽故事入迷的小同學都愣了,看著剛才還玩得好好的小夥伴無情地飛奔而去,他們心裏那叫一個惆悵。
“咱們明天給文生帶個禮物吧。”
“我有小人書。”
“我有畫冊。”
“咱們拿來讓他自己挑。有了禮物,他以後會對我們好一些吧?”
小孩子們一廂情願地計劃著。
他們迴家,程如山和何亮、別東山也迴來,方澄光最近有訓練去了後麵軍營,不允許迴來。
因為是搬家的第一頓飯,閆潤芝做了很多,也很豐盛,讓何亮把南屋的青年們都叫來吃飯。
踢出了賀長江、趙全有、杜強三個人,方澄光另外加了三個。不過他們經常出外勤不在大院,其實何亮就衝著他們經常不在才把他們名字寫上的,名義上他們是六個人住那三間屋子的,實際目前就三個人。
何亮和別東山把糧票肉票都交給閆潤芝,另外交了錢當夥食費,“娘,這是規矩,必須的。我們搭夥吃飯,家裏的雜活你們別插手,都交給我們。其他的,你們有什麽需要的隻管吩咐,咱絕對沒二話的。”
別東山也道:“是這樣。”
閆潤芝和程蘊之很高興,多好的小夥子啊,跟他們住一起,老兩口都覺得自己一下子年輕了十歲。
“吃飯吃飯,以後住一起就是一家人,你們別和我客氣,縫縫補補的,都交給我。”閆潤芝很高興。
她做了一小盆栗子燒肉,還有一個醋溜土豆絲,一小盆白菜豆腐,一大盤芝麻醬拌菠菜,另外一個韭菜炒蛋。尤其那盆栗子燒肉,油汪汪地散發著香氣,簡直不能更誘人。
別東山嚐了嚐非常驚豔:“食堂也有肉,怎麽就沒這麽香?”
何亮:“大鍋菜和小鍋菜能一樣嗎?這可是咱娘做的。”
別東山也被他劃進來,他朝程如山笑道:“程哥,跟著搭夥吃飯,連爹娘都分一半,多謝多謝。”
程如山給薑琳夾了一大塊韭菜炒雞蛋,笑了笑,“我爹娘不是也多了倆兒子嗎?”
有他們在,他出車跑長途一個月不在家也不用擔心會發生什麽事兒,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隻是沒想到現實比計劃更加順利,大家相處融洽。其實他最初了解過,選的是賀長江,這人挺仗義的,就是沒想到居然蔑視女人,也隻能作罷。
何亮和別東山吃得那叫一個幸福,讚不絕口,“吃不飽的時候,覺得能吃頓飽飯就很好。吃飽了,覺得要是能有肉吃就很好。現在我覺得,這肉也分好吃不好吃。娘,吃了你做的飯,以後我可吃不下食堂了。”
閆潤芝笑道:“行,我接下你們的誇獎,以後頓頓擱家裏吃,我樂意給你們做。”
做做飯、繡繡花、種種花草、溜達溜達,她覺得自己也是個有用的人。
何亮:“這以後出外勤咋整?”
別東山:“你可以餓著,哈哈。”
大寶小寶捅捅文生,問別東山,“你什麽時候帶我們去打靶啊?”
別東山:“你們還小,拿不了槍的,等大……”
“我大啊!”文生道。
別東山:“……”
程如山:“打靶場不讓小孩子進。”
大寶:“哦,好吧。”
小寶就嘿嘿笑,朝著文生眨眼,文生雖然不明白他什麽意思,卻也用眨眼迴應他,表示了解。
薑琳對文生道:“文生,明天娘去上學,你在家裏跟著爺爺嫲嫲,有戲就去聽。或者何亮和別東山有空,你還可以跟著他們去訓練的。”
文生:“我要送娘去上學!”他說這話的時候兩眼發光,因為大家都說娘考上大學,可厲害呢。
閆潤芝:“文生,大學不讓外人隨便進的,你不是大學生。”
文生眼裏的光芒黯了黯,“好吧。”
薑琳笑道:“才開學還沒穩定,等穩定了沒人管,娘就帶你們去玩兒。大學裏可好玩兒呢。”
文生立刻又高興起來。
大寶小寶嗬嗬,琳琳哄人!
吃完飯,他們玩一會兒,薑琳和閆潤芝歸置一下家裏的東西。程蘊之燒了熱水,讓文生帶著大寶小寶去西南角小屋裏洗澡。去澡堂一次要一毛錢,一般一星期去一次,其他時間在家裏擦洗就行。他們活動量大,出汗,又在菜地裏折騰,必須要洗一下。
等他們洗完,其他人再分男女進去洗。
閆潤芝研究那水龍頭,笑道:“還真是方便,一擰就出水。就和那時候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龍頭一擰,水就嘩嘩。”
閆潤芝看她洗了頭,還沒擦幹,拿了手巾給她包著,“進屋了,吹了風又頭疼。”
老兩口原本還想帶著文生和大寶小寶一起睡,結果哥仨洗完澡直接去了南屋,找何亮他們。
何亮他們三間屋,一明兩暗,中間堂屋空著,兩邊是帶炕的睡房。
方澄光自己睡東間,何亮和別東山睡西間。
文生和大寶小寶就跑去和他們紮堆,等方澄光迴來再和他睡。
大寶:“何亮,你以後把腳丫子好好洗洗,免得一晚上把我們熏中毒。”
何亮:“瞎說,我天天洗。不是我腳臭,是鞋不好,捂腳。”
解放鞋是捂腳,但是也和他腳脫不了幹係,汗腳,一出汗一捂就發酵酸臭。
文生:“我嫲嫲會做布鞋,要是她有時間可以幫你做一雙。”
何亮很高興,隨即又道:“算了,做鞋多累眼呢,不要了。”
小寶:“沒關係啊,我們村有繡花坊,她們可以做的。”
何亮立刻表示自己要,預訂五雙。
小寶:“等著,讓我娘給他們寫信。”
薑琳最後洗澡,洗完程如山幫她擦幹。兩人經過南屋西間的時候,還聽見他們在那裏嘀咕做布鞋的事兒。
薑琳對程如山道:“迴頭我跟村裏商量一下,讓他們發動一批會做鞋的婦女,做布鞋拿來賣。”做鞋用老土布最好,這些不需要布票。正好揚紅大隊自己就織布呢,也方便。城裏賣一雙布鞋比鄉下多賺一倍的錢。
初三的夜,月牙早就消失不見,滿天星鬥匯成璀璨星河在頭頂上鋪散開,惹人無邊遐思。
薑琳興致勃勃地跟程如山講這個星座那個星座。
春寒料峭,她穿著睡衣褲,裹著布單依然有些涼。程如山擁她入懷,陪著她看了不到兩分鍾,看她還是很興奮,直接將她抱起來迴房。
薑琳低唿:“再看一會兒嘛。”
程如山:“外麵冷,我們去被窩看。”
去被窩還能有星星看?看狼還差不多!
他迴房間把薑琳放在炕上,她立刻爬進被窩裹緊被子,“睡了睡了。”
程如山上炕刷拉扯開窗簾,讓銀色的星輝灑進來,垂首朝她笑了笑,“看星星了。”
看了大半夜的星星,把她累得直接睡著了,睡得第二天後麵出操喊號子她都沒醒!
文生抱著她不放, 眼淚都流在她脖子裏。
薑琳就拍拍他,安慰他,他是個孩子,比大寶還情緒化呢。
過了一會兒, 文生安靜下來, 他抬頭朝薑琳笑道:“娘,嫲嫲做了好多好吃的, 快家去吃!”
他又想起來什麽, “我爹呢?大寶小寶呢?”
薑琳:“你爹在縣裏下車去辦點事, 大寶小寶上學,咱們晚上就過去。”太顛簸就沒帶著大寶小寶迴來。
文生又想起那個被自己丟下去的男人,他扭頭看看,朝著何亮笑了笑, “你是誰啊?”
何亮看文生嘴巴裏綠綠的都不影響那俊美的臉, 看得他一個男人都心髒怦怦跳, “我叫何亮。”
文生:“何叔叔好。”
何亮:“好,好, 你也好。”他路上已經聽薑琳解釋過。
薑琳笑道:“文生, 坐過來, 讓何亮上來開車。”
駕駛室比較寬敞, 能坐三個大人。
何亮上車,拐進村裏,旁邊的文生高興得開始打著拍子唱戲,“冬去春來冰雪融,萬紫千紅又一春……”
聽他唱得那麽開心,薑琳知道他高興的,也能體會到他思念“娘”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到了胡同口,薑琳和文生下車,文生這會兒已經恢複了溫潤有禮的狀態,還跟何亮道:“何叔叔,請家裏坐。”
何亮停車,跟著薑琳和文生家去,他瞅著街上幹幹淨淨的,也不見髒兮兮的孩子們,頓時覺得很好奇。這水槐村真不錯啊,看看人家街上幹淨整齊,沒有牲口尿糞的。而且家家戶戶屋頂都蓋著瓦呢,有水泥瓦有藍色的燒瓦,前麵這些人家還都是磚瓦房,真是了不起啊。
文生推門,“爺爺、嫲嫲,我娘迴來接咱們啦。”
上墳的時候程蘊之看文生跑了,還打發孫子去看,知道他在南路那裏挖野菜就放了心。程蘊之迴來以後也沒去展覽室,正在家裏和閆潤芝說話呢,她想給薑琳縫一雙新的繡花拖鞋。
聽見文生的聲音,程蘊之還道:“這孩子。”然後他們就聽見薑琳叫爹娘的歡快聲。
“哎呀,是真的啊?”閆潤芝和程蘊之趕緊下地走出來,果然看薑琳和文生走進來,旁邊那青年是誰啊?
薑琳給介紹一下,何亮非要跟著來看看,程如山就沒拒絕。
薑琳告訴爹娘程如山去辦事,大寶小寶在那裏跟著方澄光,把幾個青年略介紹一下。程蘊之和閆潤芝見兒子媳婦兒去了大院,立刻就交到朋友也很欣慰。
文生麻溜地把飯菜擺下,“娘,快來吃飯。嫲嫲做的可香呢。”
薑琳:“我真餓了,何亮快來吃飯。我娘做的可香呢。”
原本閆潤芝幾個沒什麽食欲呢,晌午都沒怎麽吃,這會兒看薑琳吃餅卷菜蘸醬吃得那麽香,他們突然覺得很好吃。於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又吃一頓飯。
閆潤芝卷了一個小菜餅遞給何亮,又給薑琳卷,“寶兒娘,餓了吧,多吃點。”
薑琳吃得沒功夫說話,“好吃好吃,娘,你不知道,我自己做飯咋吃都不香,每天就對付一下。我看大寶小寶都撇嘴。”
何亮:“嫂子,沒那事兒,你做飯也好吃。”
當然,和小老太太沒法比啊,這餅怎麽那麽筋道?那麽好吃?還有這菜,不是大家都有的菜?怎麽格外好吃?還有這醬,是怎麽加工的?怎麽這麽下飯,吃得停不下來啊!
看他們吃得這麽開心,閆潤芝可高興呢,一個勁地給他們卷,把兩人吃得肚圓。
何亮:“大娘,不是說話哄你,這真的是我這麽大,吃得最香的一頓,又香又鮮!”
閆潤芝笑道:“醬裏有肉丁,你吃得就香,誰家都一樣。”
文生目不轉睛地盯著薑琳,“哎呀,我挖的野菜忘了,我去拿迴來給娘蘸醬吃。”
薑琳:“我和你一起去。”
她去拿了個筐子,又拿上鏟子,讓何亮陪著爹娘說說話,她和文生挖野菜去。
何亮自來熟,自然不怵的,“嫂子你去,我陪咱爹娘說話。”
閆潤芝笑眯眯的,這小夥子真不錯,她就問問多大了,哪裏人,說媳婦兒沒,等等。
文生騎自行車帶著薑琳,開心得感覺要飛起來,恨不得仰頭大喊幾聲。不過這會兒他收斂得很,就是給薑琳唱戲聽,“娘,我過年跟他們學了一曲黃梅戲,還挺洋氣呢。”
來唱戲的草台班子告訴他,本地戲曲唱法帶著略土的味道,大城市不流行。人家流行的還是京劇,黃梅戲、越劇等,聽起來洋氣。而文生聲音清亮圓潤,可高可低,唱黃梅戲非常好聽。本地人把外國貨叫洋貨,後來就把和當地土氣的東西不同的比較時髦的稱為洋氣。
薑琳看自己家人向來是帶著八尺濾鏡的,怎麽看都好,怎麽聽都好。
他們把野菜裝筐子裏,又挖了一些其他的,文生拿去河裏洗洗,他說水涼,讓薑琳在岸上等,他下去洗。
看他那麽開心就和小寶大寶得到她關愛一樣,薑琳心軟軟的,“文生啊。”
文生迴頭瞅她,笑道:“娘,什麽事兒?”
薑琳蹲在岸上,朝他笑,“娘跟你保證,以後都不會拋下你的。”
在你恢複自我,擁有自己的人生之前,我願意把你當一個小孩子,永遠嗬護著。
文生笑得特別純,之前酷酷的樣子不複存在,連十來歲那正經嚴肅的表情也消失不見,剩下的隻有開心,單純得如河邊隨風搖擺的花花草草,眼睛裏都要冒泡泡。
“走啦,迴家啦。”薑琳招唿他。
他們迴家的時候,何亮正在幫忙打包行李呢,商宗慧和程如海聽到消息也來幫忙。
薑琳要去大隊說一聲,讓大隊以後把給家裏的糧食換成糧管所的省內糧票,柴火可以按照一半煤炭一半柴火,肉則攢著一起,每年迴家的時候再領。
閆潤芝和程蘊之兩個每年要迴來幾次,清明節上墳掃墓,夏天避暑,冬天過年肯定都要迴來,再說程蘊之也丟不下他的展覽室。
薑琳也要迴來看看磚窯廠和繡花坊。
她有個計劃,想慢慢地把繡花坊做大做精創立品牌,到時候走出口創外匯,而磚窯廠再賺幾年錢就可以關掉。
磚窯廠畢竟有汙染,而且到了八十年代,大家條件好,對磚瓦的需求太大,又沒有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到時候遍地都是各公社的機製磚瓦廠,私人的沒有競爭力,肯定要關掉的。
現在繡花坊除了供應縣供銷社,還要供應省裏他們自己開的代銷點,那個呂航和薑二哥幾個負責。
傍晚時候,程如山從縣裏迴來,薑琳帶著何亮、商宗慧幾個收拾得差不多。她已經把家裏的糧食去糧管所換成省內糧票,剩下的細麵和小米等就直接裝車帶著。
還把閆潤芝收在屋裏的那些花根也帶上,什麽地瓜花、美人蕉、一盆盆菊花、月季插條等,收拾了一簍子。
這一次比上一次薑琳他們去帶的東西自然更多,裝了滿滿一車。
薑琳把這裏委托給商宗慧和兩個知青幫忙照看,讓他們免費住在這裏,鄉下房子不能空著,太久沒人住很容易破敗。
大隊幹部程福軍、程福聯等人,如今對程如山和薑琳那是要多客氣有多客氣。有程如山的人脈關係、跑運輸的有利條件,他們大隊跟著受益匪淺。大隊買化肥、種子,在公社都是頭一份,因為程如山會幫他們打點一下,縣裏有人好辦事!
現在他們大隊,可是整個公社有收音機最多的人家!
薑琳讓人帶迴來的組裝收音機,是市價的一半,還允許賒賬用磚窯廠打磚坯的工錢還。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好處,就茶缸子、飯盒這些,程如山也能幫他們買到,輕便結實,多稀罕呢!
程如山他們在家住了一宿,跟大隊幹部們聊聊,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他們就開車迴省城。
一路上最開心的莫過文生,不過他還是很矜持的,因為嫲嫲又跟他排練,讓他稍微矜持一些,免得人家以為他們是鄉巴佬給爹娘丟人。看到不認識的、稀罕的也別大唿小叫,可以問爹娘。
文生悄悄問閆潤芝:“那我能不能叫娘了?是不是在城裏都不能叫娘?”
閆潤芝想說是,畢竟這麽大的人叫薑琳娘,鄰居們聽到會笑話的。
薑琳聽到他們嘀咕,就道:“沒關係的,咱們該怎麽就怎麽的,不要管別人如何。”
不了解情況可以覺得好奇,了解了以後還笑話那就是他們的素質問題,跟自己沒有關係。
文生見薑琳允許他叫娘,整個人都輕鬆得飄飄的,雙眼熠熠生輝。
看他那麽開心,何亮都跟著更加開心。何亮本來就自來熟,嘻嘻哈哈好熱鬧,他和文生湊一起更熱鬧。他跟著文生學唱戲,唱得荒腔走板,卻很帶勁,逗得大家哈哈笑。
晌午他們到了軍區大院,正好大寶小寶放學跟著別東山迴來,一見卡車就往家跑。
見麵自是一番熱鬧,大家都開心。
文生主動把兩隻胳膊抬起來,小哥倆就勾著他的手臂開始打提溜。
“文生,我們可想你啦!”
“我也想你們!”文生開心的笑容和他們並無二致。
別東山雖然已經聽大寶小寶講過,但是親眼見著感覺還是很奇妙的,這樣一個俊美的男人,卻是……傻的?看他那樣子,怕是沒有十歲吧。
大寶小寶拉著文生給他介紹,“這是別東山,咱們好兄弟!”
別東山:“……”你們占我便宜!我明明是別叔叔!
文生笑了笑,“你好你好,請你吃地瓜豆。”他去抓了一大把塞給別東山。
別東山隨手塞了一口,嘎嘣一聲就迸發出噴香的口感,“真好吃!”比薑琳炒的更好吃。
文生得意得很:“我娘說,我嫲嫲做飯是最好吃的,滿滿的都是愛。”
別東山點點頭,“愛死了!真好吃。”
他又趕緊過去跟閆潤芝和程蘊之問好,幫忙搬東西。
那炕裏麵是磚石結構,就上麵一磚厚的泥,幹得差不多,再燒火烘烘晚上就可以入住。
他們先把家具擺進去,堂屋的飯櫥、飯桌、臥房的衣櫃、炕櫃、衣箱等。各自的四季衣物、被褥還有閆潤芝囤的布料、絲線等也都帶過來。
看似東西多,擺在三間大屋子裏,也看不出多來。
閆潤芝看還有兩間耳房,親切得很,“我小時候家裏房子就有耳房,比正房矮一些,當廚房和小孩兒房。”她問薑琳,“寶兒娘,咱們這兩間屋子當什麽?”
薑琳笑道:“一間給他們當書房,一間給咱們當工作間,娘可以在裏麵繡花做衣服。”他們把水槐村繡花坊的縫紉機帶了一台來,留下一台在那裏幹活。
閆潤芝見她還給自己單獨安排一個工作間,頓時來了榮譽感,“正好還有一些布呢,拿出來給你們做夏天的衣裳。寶兒娘,我再給你做兩條旗袍啊?”
寶兒娘身段好,要是穿旗袍才俊呢,胸大腰細還有胯,腿又長又直,小腿曲線漂亮。
“娘,現在沒人管,你穿行。我上學穿旗袍不方便,褲子襯衣就行。”
晌午大家一起吃了頓食堂,程如山這兩天就要準備一下出車,所以不能在家裏陪他們,下午他去運輸處檢修車輛。
何亮自告奮勇陪著老兩口在附近轉轉,了解一下菜場等位置,一點都不需要薑琳操心。薑琳還想讓文生也跟著去轉轉玩玩,他卻不感興趣,他隻想時刻跟著她。
大寶小寶倒是想去,可惜薑琳給他們趕去上學。
小寶:琳琳真狠,星期六都不讓休息!
薑琳給文生寫了一個卡牌讓他時刻放在左胸口袋裏,提防他萬一在外麵發病或者如何,別人可以聯係家裏。
文生很乖地帶著。
薑琳領著他在大院裏逛逛,告訴他哪裏是哪裏,還有她開墾的那片菜地也需要他的關愛,以及左鄰右舍,都有什麽需要注意的。
她道:“文生,要是有孩子調皮搗蛋,罵你傻子,你不要理睬他們。其實他們是傻的,嫉妒你長得好看。”
文生笑得眼裏有星星,“娘,我知道的。”
這時候從路口拐過來的尤紅柳一下子目瞪口呆。
本來她瞅著薑琳和一個男人散步,一開始以為是程如山,還想酸一下子說小兩口整天不幹正事兒的?結果一看,竟然不是程如山,再一聽,他居然叫薑琳叫娘!
尤紅柳感覺自己像被狂風吹亂的柳樹,要被連根拔起飛了。
這是什麽情況!
薑琳為什麽有一個這麽大年紀,這麽俊的兒子?
她躲在那裏,薑琳沒看見她,領著文生繼續參觀介紹。
尤紅柳感覺腿都發軟,艾瑪,這是什麽情況啊,她忍不住趕緊溜去找自己要好的婦女們八卦。
走了幾步,文生迴頭看了看,對薑琳道:“娘,剛才有個女人躲一邊偷聽咱倆說話。”
薑琳笑道:“沒事的,你該做什麽做什麽,爹和娘一點都不怕他們。”
文生點點頭,“好的。”不用演戲不用裝,他覺得真好。
薑琳帶著他迴家,正好巫淑嫻帶著自己的侄子侄女過來。
“妹妹,你們老家這是來人啦?”巫淑嫻才從娘家迴來。
薑琳笑道:“是啊,我爹娘他們過來。”
巫淑嫻看到文生,哎呀一聲,禁不住讚道:“這……小夥子長得真俊。
程如山雖然相貌俊秀出眾,可他氣質冷冽眼神太懾人,一般人也就第一印象覺得哎呀這人好俊,之後相處起來就會忽略他的相貌,隻關注他的言行。
文生卻不一樣,他像個孩子一樣笑得單純天真,原就雋秀的容貌更加引人注意,純淨的眼神與成熟的容貌雜糅出讓人無可抵擋的魅力,簡直是男女老少通殺。
巫淑嫻禁不住多看兩眼,哎呀,這……小夥子,看年紀得二十好幾了吧。
旁邊她侄女和侄子更了不得,尤其侄女,還沒見過這樣俊的男人呢,緊張得心如鹿撞,躲在巫淑嫻旁邊偷偷看文生。
文生已經習慣別人的眼光,他不知道人家是打量他的容貌,他隻以為人家和他玩兒呢。
目光友善的就是玩,目光不善的就是挑釁,他並不懂愛慕是什麽。
薑琳讓文生自己去玩兒,她和客人說話。
文生:“那我去整理菜地啦。”他就扛著鐵鍁,哼著戲曲走了。
巫淑嫻驚訝道:“哎呀,唱得怪好聽,是哪裏學的?”
薑琳笑道:“自學的,我們那裏有戲班子,以前總唱戲。文生唱智取威虎山可帶勁呢。”
巫淑嫻忍不住就想聽,不過文生已經走遠了。
薑琳請他們堂屋坐,拿炒豆給他們吃,又衝了一壺山楂甜湯水給他們喝。
巫淑嫻就介紹一下自己娘家倆孩子,侄女叫巫婷婷,侄子叫巫時進,“妹妹,你好好教教這倆榆木腦袋。”
她對哥哥家倆孩子寄予厚望的,因為她倆閨女還小,大的才上初中小的小學,她沒有兒子。
薑琳和倆學生聊了聊,發現這倆孩子真的有些不開竅,或者說目前對學習沒興趣,說起來讓人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你說東他理解成西,你說物理他以為你說化學。
巫淑嫻還滿懷期待地看著她,“咋樣?還能不能挽救?”
薑琳囧了一下,笑道:“挺好的,學生應該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兒。”她就問巫婷婷和巫時進,“你們平時喜歡什麽啊?”
巫婷婷麵帶羞澀:“聽收音機,聽……別人聊天。”
“收音機聽什麽節目?”
巫婷婷就說了幾個台。
薑琳一聽,有戲曲有講話有唱歌還有評書,也不固定,看不出特點啊。
薑琳就打開大哥給她裝的十管收音機,長波短波的調調,看看巫婷婷到底喜歡聽什麽。
不小心扭到一個台,裏麵傳來嘰裏咕嚕的語言,是日語。
巫婷婷立刻聽得兩眼發光。
薑琳:“你能聽懂嗎?”
巫婷婷不好意思地搖頭,“聽不懂啊,可我覺得好聽。”
薑琳又調了一個,英語台,巫婷婷也愛聽。
巫淑嫻有些尷尬,推了她一把,“你這個丫頭,這幸虧是在你薑姨這裏,要是別人,還不得給你舉報個通敵叛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巫婷婷低著頭不服氣,四人組都倒了,還說這話呢。
薑琳道:“嫂子,沒事的,這挺好的。我覺得可能婷婷比較喜歡學外語。這樣的話,我怕不是教不了,你送她去懂外語的老師家裏學唄。”
巫淑嫻一個勁地擺手,“不行不行,哪裏能學外國話?犯錯誤。”
薑琳:“嫂子你太緊張了。這不是犯錯誤,就算文化運動的時候,咱們國和外國人也是有交集。外國人來我們國內,我們也有人出國,乒乓外交,你也知道的。”
巫淑嫻將信將疑,雖然說四人組倒了,現在放鬆,可……慣性讓她刹不住啊。
薑琳又問問巫時進,這小夥子居然喜歡下鄉,要去種地。他大聲道:“我要種出畝產至少一千斤的麥子來,讓咱們都能吃細麵,不再挨餓!”
巫淑嫻照著他腦袋就是一巴掌,打得小夥子腦袋一歪。
她啐道:“你個就會說大話的,那時候放衛星害死多少人?我可是親身經曆的。我們麥子畝產也就七八十斤,你還一千斤,你怎麽那麽能。小小年紀就浮誇風,真是欠收拾。”
薑琳趕緊攔著她,“嫂子嫂子,你別激動。畝產一千斤不是不可能,等有化肥提高產量,是可能的。”
要別人說巫淑嫻肯定不信,但是薑琳是大學生,這時大學生可是千裏挑一都不止的,大家都敬佩的很。
巫淑嫻對侄子道:“聽見了吧,你就會吹牛,學習不用功。”
薑琳看她對侄子比對自己孩子還嚴格,趕緊勸一下,讓她不要太激動,孩子學習真的需要興趣。
如果一個人自己不想學,你逼著他那就是摁著牛頭飲水啊,肯定不行。她自己有切身體會,這一世她能考上省大,因為她自己想學,主動學。同樣的還有其他學生,可以說去年那場高考,把憋了十年的考生們的主動性都激發出來。
她道:“考大學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大家拚了命地學都不一定能考上,如果自己再不以為然,那更不行啦。你得自己想想,你是不是要學。其實你想種地,沒什麽不好啊?但是種地誰都能種,研究種子提高產量卻不是誰都能幹的,必須得有文化有本事的農學家才行。”
巫時進道:“我想考農大!”
巫淑嫻又拍他一巴掌,“想學就好好學,別整天勁兒勁兒的,欠打。”
薑琳和他們聊了一下,也知道他們大體的情況,巫婷婷需要跟英語老師學習專門的英語,到時候可以報考首都外國語學院。其他的課程,她可以幫忙輔導。至於巫時進就簡單,好好把理科學好就行,多去農業大學轉轉學習學習。
她隻是給他們指點一下,要想靠她教考大學那是不可能的,希望他們能認清這點。
“我隻能督促你們,幫你們檢查複習成果,卻不能代替你們學,希望你們明白。距離下一次高考還有半年,你們必須拚搏啦。”
巫婷婷和巫時進對視了一眼,道:“小姑,老師,我們願意學。”
他們願意就最好。
薑琳就和他們約好以後什麽時候碰頭學習、檢查,平時他們自己學習,還要想辦法定期去大學圖書館借書看,多去接觸一下各自喜歡行業的人。
他們表示願意按照她的指導來。
薑琳就讓他們迴去準備,明天她從學校迴來,再給他們細說。
等巫婷婷和巫時進走了,巫淑嫻和薑琳多聊聊,說起文生和閆潤芝、程蘊之來。
薑琳不需要什麽都告訴她,隻是說一下現狀即可,至於過去以及那些傷痛,沒必要告訴人。
聽說文生精神受了刺激,如今像孩子,巫淑嫻很是惋惜,“好多的個人兒啊。哎,那不能結婚?”
薑琳道:“他自己不想,我們也覺得還是不要結婚,他照顧不了媳婦兒孩子,到時候更麻煩。”
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他懂什麽家庭責任?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是和娘、家人一起呢。
巫淑嫻告辭,薑琳送她出去的時候,何亮陪著閆潤芝和程蘊之迴來。他們買了一些菜,菜場限量,幸好在路邊碰到一個挑菜的老農。另外何亮還打著方澄光的旗號,去食堂花肉票換了兩斤肉和三條肋排迴來。
薑琳給他們介紹一下。
巫淑嫻立刻熱絡地表示家裏還有囤的豆腐幹,拿來給他們加菜。
薑琳想邀請他們晚上過來吃飯,巫淑嫻自然不肯,這時候糧食菜肉的不容易得,除非結婚一般也不擺酒。他們搬家過來暖房,熱鬧一下就行,要留下吃飯自然不肯的。
巫淑嫻迴去拿了一些菜另外四斤糧票當賀禮。
薑琳隻要了菜,不肯要糧票,巫淑嫻死活讓她收下,她也隻得收了。
程蘊之和文生幫忙洗菜,閆潤芝在那裏切土豆絲。
巫淑嫻看她刀法那麽好,驚訝得很,“嬸子,你這刀功好啊。”
她看閆潤芝長得美、氣色好、氣質嫻靜,還穿著舊式的褂子,典型的農村小老太太,便覺得很合自己的脾氣。
聽說閆潤芝愛聽戲,程蘊之還給人寫過戲本子,文生也會唱戲,巫淑嫻來了精神。
她笑道:“可巧了,我在咱們省文藝部門工作呢,專門管道具服裝這些。不管是省劇院的,還是軍區文工團的,都得來我這裏批條子呢。迴頭,你們沒事就跟我去聽戲。”
閆潤芝忙道謝,“要不說大家都愛來城裏,這光景見得就多。”
巫淑嫻:“其實也不是。你看著城裏又大又熱鬧,也亂著呢,這城裏人花花腸子多,咱們可得提防著點。”
閆潤芝就笑:“有文化多見識,肯定就精明些,不像俺們鄉下人,笨拙。”
聊了幾句,巫淑嫻就說家去做飯,迴頭請閆潤芝他們去聽戲。閆潤芝拿了一個繡花的口袋送她,拎著上班裝個手巾錢包的,很方便。
巫淑嫻看和薑琳拿的那個水桶包差不多,略小,上麵繡著金黃的麥穗,一看就喜歡了。
“嬸子你送我這個,我可不能占便宜,這得至少兩尺布,迴頭我送你好布。”
薑琳看她們合得來也就放心,她還怕程如山不在家她去上學,閆潤芝他們在家裏無聊呢。
巫淑嫻告辭,薑琳送她出去,順便去叫文生迴來吃飯。
卻見大寶小寶領著幾個小孩子下了學正和文生玩兒呢,孩子們都跟著大寶小寶叫文生大哥,玩得不亦樂乎。
大寶帶他們來的時候已經警告過的,“誰要是敢欺負我大哥,說他是傻的,以後可別跟我們玩兒!”
這幾個小孩子喜歡跟著他和小寶玩兒,自然滿口答應的,他們還保證,如果有別的孩子欺負文生,罵他傻的,他們就打迴去。
文生也會講故事,還會耍劍,性情和孩子們又差不多,而且溫和有耐性,所以他們挺喜歡的。
日頭落在西山,在人間撒下最後的溫暖,斜照的金色陽光裏,文生和大寶小寶一樣,笑得份外燦爛。
薑琳朝他們揮揮手,“吃飯啦。”
正在給小同學講故事的文生立刻起身,“我娘叫我們吃飯,迴家了。”他一手一個拉著大寶小寶就走,急得不行,一秒鍾都不願意多等。
幾個正聽故事入迷的小同學都愣了,看著剛才還玩得好好的小夥伴無情地飛奔而去,他們心裏那叫一個惆悵。
“咱們明天給文生帶個禮物吧。”
“我有小人書。”
“我有畫冊。”
“咱們拿來讓他自己挑。有了禮物,他以後會對我們好一些吧?”
小孩子們一廂情願地計劃著。
他們迴家,程如山和何亮、別東山也迴來,方澄光最近有訓練去了後麵軍營,不允許迴來。
因為是搬家的第一頓飯,閆潤芝做了很多,也很豐盛,讓何亮把南屋的青年們都叫來吃飯。
踢出了賀長江、趙全有、杜強三個人,方澄光另外加了三個。不過他們經常出外勤不在大院,其實何亮就衝著他們經常不在才把他們名字寫上的,名義上他們是六個人住那三間屋子的,實際目前就三個人。
何亮和別東山把糧票肉票都交給閆潤芝,另外交了錢當夥食費,“娘,這是規矩,必須的。我們搭夥吃飯,家裏的雜活你們別插手,都交給我們。其他的,你們有什麽需要的隻管吩咐,咱絕對沒二話的。”
別東山也道:“是這樣。”
閆潤芝和程蘊之很高興,多好的小夥子啊,跟他們住一起,老兩口都覺得自己一下子年輕了十歲。
“吃飯吃飯,以後住一起就是一家人,你們別和我客氣,縫縫補補的,都交給我。”閆潤芝很高興。
她做了一小盆栗子燒肉,還有一個醋溜土豆絲,一小盆白菜豆腐,一大盤芝麻醬拌菠菜,另外一個韭菜炒蛋。尤其那盆栗子燒肉,油汪汪地散發著香氣,簡直不能更誘人。
別東山嚐了嚐非常驚豔:“食堂也有肉,怎麽就沒這麽香?”
何亮:“大鍋菜和小鍋菜能一樣嗎?這可是咱娘做的。”
別東山也被他劃進來,他朝程如山笑道:“程哥,跟著搭夥吃飯,連爹娘都分一半,多謝多謝。”
程如山給薑琳夾了一大塊韭菜炒雞蛋,笑了笑,“我爹娘不是也多了倆兒子嗎?”
有他們在,他出車跑長途一個月不在家也不用擔心會發生什麽事兒,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隻是沒想到現實比計劃更加順利,大家相處融洽。其實他最初了解過,選的是賀長江,這人挺仗義的,就是沒想到居然蔑視女人,也隻能作罷。
何亮和別東山吃得那叫一個幸福,讚不絕口,“吃不飽的時候,覺得能吃頓飽飯就很好。吃飽了,覺得要是能有肉吃就很好。現在我覺得,這肉也分好吃不好吃。娘,吃了你做的飯,以後我可吃不下食堂了。”
閆潤芝笑道:“行,我接下你們的誇獎,以後頓頓擱家裏吃,我樂意給你們做。”
做做飯、繡繡花、種種花草、溜達溜達,她覺得自己也是個有用的人。
何亮:“這以後出外勤咋整?”
別東山:“你可以餓著,哈哈。”
大寶小寶捅捅文生,問別東山,“你什麽時候帶我們去打靶啊?”
別東山:“你們還小,拿不了槍的,等大……”
“我大啊!”文生道。
別東山:“……”
程如山:“打靶場不讓小孩子進。”
大寶:“哦,好吧。”
小寶就嘿嘿笑,朝著文生眨眼,文生雖然不明白他什麽意思,卻也用眨眼迴應他,表示了解。
薑琳對文生道:“文生,明天娘去上學,你在家裏跟著爺爺嫲嫲,有戲就去聽。或者何亮和別東山有空,你還可以跟著他們去訓練的。”
文生:“我要送娘去上學!”他說這話的時候兩眼發光,因為大家都說娘考上大學,可厲害呢。
閆潤芝:“文生,大學不讓外人隨便進的,你不是大學生。”
文生眼裏的光芒黯了黯,“好吧。”
薑琳笑道:“才開學還沒穩定,等穩定了沒人管,娘就帶你們去玩兒。大學裏可好玩兒呢。”
文生立刻又高興起來。
大寶小寶嗬嗬,琳琳哄人!
吃完飯,他們玩一會兒,薑琳和閆潤芝歸置一下家裏的東西。程蘊之燒了熱水,讓文生帶著大寶小寶去西南角小屋裏洗澡。去澡堂一次要一毛錢,一般一星期去一次,其他時間在家裏擦洗就行。他們活動量大,出汗,又在菜地裏折騰,必須要洗一下。
等他們洗完,其他人再分男女進去洗。
閆潤芝研究那水龍頭,笑道:“還真是方便,一擰就出水。就和那時候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龍頭一擰,水就嘩嘩。”
閆潤芝看她洗了頭,還沒擦幹,拿了手巾給她包著,“進屋了,吹了風又頭疼。”
老兩口原本還想帶著文生和大寶小寶一起睡,結果哥仨洗完澡直接去了南屋,找何亮他們。
何亮他們三間屋,一明兩暗,中間堂屋空著,兩邊是帶炕的睡房。
方澄光自己睡東間,何亮和別東山睡西間。
文生和大寶小寶就跑去和他們紮堆,等方澄光迴來再和他睡。
大寶:“何亮,你以後把腳丫子好好洗洗,免得一晚上把我們熏中毒。”
何亮:“瞎說,我天天洗。不是我腳臭,是鞋不好,捂腳。”
解放鞋是捂腳,但是也和他腳脫不了幹係,汗腳,一出汗一捂就發酵酸臭。
文生:“我嫲嫲會做布鞋,要是她有時間可以幫你做一雙。”
何亮很高興,隨即又道:“算了,做鞋多累眼呢,不要了。”
小寶:“沒關係啊,我們村有繡花坊,她們可以做的。”
何亮立刻表示自己要,預訂五雙。
小寶:“等著,讓我娘給他們寫信。”
薑琳最後洗澡,洗完程如山幫她擦幹。兩人經過南屋西間的時候,還聽見他們在那裏嘀咕做布鞋的事兒。
薑琳對程如山道:“迴頭我跟村裏商量一下,讓他們發動一批會做鞋的婦女,做布鞋拿來賣。”做鞋用老土布最好,這些不需要布票。正好揚紅大隊自己就織布呢,也方便。城裏賣一雙布鞋比鄉下多賺一倍的錢。
初三的夜,月牙早就消失不見,滿天星鬥匯成璀璨星河在頭頂上鋪散開,惹人無邊遐思。
薑琳興致勃勃地跟程如山講這個星座那個星座。
春寒料峭,她穿著睡衣褲,裹著布單依然有些涼。程如山擁她入懷,陪著她看了不到兩分鍾,看她還是很興奮,直接將她抱起來迴房。
薑琳低唿:“再看一會兒嘛。”
程如山:“外麵冷,我們去被窩看。”
去被窩還能有星星看?看狼還差不多!
他迴房間把薑琳放在炕上,她立刻爬進被窩裹緊被子,“睡了睡了。”
程如山上炕刷拉扯開窗簾,讓銀色的星輝灑進來,垂首朝她笑了笑,“看星星了。”
看了大半夜的星星,把她累得直接睡著了,睡得第二天後麵出操喊號子她都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