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是正常的,這世界的一切不過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這就是釋家所說的心境。他們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宛兒似乎有些懂了,說道:“您的意思是說,所謂世界,不過是一個概念?”
“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是釋家的意思,跟我們道家所說的道和名,差不多。”張老樵解釋道,“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此話意味著,釋家不認為外在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是認為真實存在的是人們內心的本性,也被稱之為空性。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的、虛幻的,沒有實體存在的。”
“哲學?”宛兒脫口而出。
“哲學?何為哲學?”張老樵問道。
宛兒解釋道:“就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觀點,和如何處世的方法。”
“你這丫頭這麽解釋倒也沒錯。”張老樵欣慰地點了點頭,“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釋家的解釋大致如此,就是個虛妄的概念。我老頭子也就是活得久了一些,所以知道的多些,可說得不一定對。我姑妄說之,你姑妄聽之。”
“樵老,我根據您的解釋,想到了儒家說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宛兒又聯想到了儒家。
“嗯,儒家在淩駕於人的存在上,選擇了逃避,他們不知道,沒見過,所以也就選擇了避而不談。所以儒家是入世的。”張老樵別看平時嘻嘻哈哈,但是他能參透儒釋道三家的終極理念,著實是修為了得。
“樵老,既然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能得到《連山》,那麽為什麽《連山》卻是人作的?”宛兒想到了一個bug,問道。
“你指的是,為什麽上古百越王天皇氏能作《連山》?”張老樵反問道。
“是的。那百越王天皇氏難道不是一個人嗎?”
張老樵聽到宛兒的問題,並沒有急於迴答,而是問道:“不管咱們這個世界是不是虛妄的,或者是一個概念,我想問問丫頭你,咱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什麽樣子?宛兒腦海湧動,波瀾壯闊。當然是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圓的了。
但是她不能這麽說,如果這麽說,簡直就是驚世駭俗。
宛兒口是心非地答道:“咱們的世界,天圓地方,以天為蓋地為廬。正所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
張老樵聽完宛兒的迴答,頗有深意地看著她笑了笑。
看著張老樵頗有深意的樣子,宛兒問道:“樵老,難道我迴答的不對麽?”
“你迴答的隻是大家認為的樣子罷了。”張老樵感歎道,“我老頭子原來跟你的看法一致,不過我直到遇到了一個西洋人,才改變了我原來的看法。此人曾到過終南山吾老洞,和我這老頭子聊過一天一夜,並證明了,我們所在的世界是圓的。”
“是圓的?”宛兒聽到張老樵的話心中一驚,難道樵老也破了境不成?
“不知道了吧?”張老樵見宛兒一臉吃驚,吃了一口魚,然後洋洋得意地說道:“跟我老頭子混,你就長見識吧!”
“哼,也不知道您從哪弄來的歪理邪說!”
“歪理?邪說?”張老樵不屑地說道,“剛開始我跟你一樣,也覺得這個人說的是歪理邪說,直到他給我拿出了一樣東西。”
“什麽東西?”
“一個球一樣的世界輿圖。”張老樵言之鑿鑿地說道,“聽傻了吧?沒見過吧?我也沒見過,不過後來我詳細地聽他講了來龍去脈,又看有那球形的世界輿圖作證,我才信了,我們的世界是圓的。”
宛兒聽張老樵這麽一說,鬆了口氣。張老樵說的那個西洋人可能是個西方傳教士,隻是恰巧讓他碰到了,給他看的定是地球儀無疑。
“西洋人?您就編吧。那西洋人叫什麽名字?”宛兒故意問道,她想刨根問底。
“嘿!我這麽大歲數了,犯得著騙你嗎?”張老樵生氣地答道,“那西洋人是個傳教士,他說他叫利瑪竇。”
利瑪竇?宛兒腦中一邊翻滾,一邊算著大航海時代的時間,和利瑪竇來中土的路線。
沒錯,張老樵沒騙她。
還真讓這張老樵瞎貓碰到死耗子了。
果然,活得久還是有好處的。
“好吧,我相信您。”宛兒說道,“我相信您說的,世界是圓的。”
“那是自然。”張老樵低聲說道:“丫頭,我可就告訴了你一個人,這可是個不小的發現。”
“那我問您,世界是圓的還是方的,跟那百越王天皇氏作《連山》有什麽關係?”
這張老樵太能扯了,扯得也太遠了點。
“有關係啊!”張老樵說道,“我是想跟你說,你已知的未必就是真實的。大家都覺得百越王天皇氏應該是個人,可是誰又能肯定地說,他就是個人?”
“我發現您越老越囉嗦了。”宛兒聽了張老樵的話後,有些氣不打一處來,“您兜了這麽一個圈子,就是想說,百越王天皇氏他不一定是個人?”
“對啊!”張老樵極其自然地答道,“我不是怕直接說,你不信嘛!”
“我看,您就是想顯擺、賣弄一下,您知道這世界是圓的。”
宛兒一語中的。
張老樵一看宛兒戳中了他的心思,哈哈笑了起來。
笑過後,張老樵道:“上古的事,誰能說得清楚?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造人,後羿射九日,哪一個不是傳說?怎麽,百越王天皇氏是一個人,就這麽篤定?”
張老樵說得沒錯。
看到宛兒不說話了,張老樵繼續說道:“佛說有三十三重天,可是三十三重天之外又是什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三十三重天外必有天,人外必有人。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才能真正地得到《連山》。”
“樵老,沒想到您吃的是全魚宴,聊的可都是這些玄之又玄的事。”
“那不都是拜你所賜嗎?”張老樵哼了一聲,“你要不提什麽《連山》,哪會聊這麽多?”
“樵老,您怎麽知道這麽多事的?”
張老樵瞟了宛兒一眼,說道:“如果你也活得夠久,也會知道這麽多事。這世間的好多事,就是這樣,並不是你想不知道就能不知道。這些破爛事,就跟那蒼蠅似的,隻要有個縫就能鑽進你的耳朵裏,不想聽都不行。”
“樵老,如果一個人,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是人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得到《連山》了?”宛兒腦子裏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個奇思妙想,於是脫口而出。
沒想到張老樵聽到宛兒的話後,卻突然變得神色凝重起來,一字一頓地說道:“丫頭,人就是人,為了一本破書,千萬可別走火入魔,變成了鬼。”
宛兒似乎有些懂了,說道:“您的意思是說,所謂世界,不過是一個概念?”
“這不是我的意思,這是釋家的意思,跟我們道家所說的道和名,差不多。”張老樵解釋道,“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此話意味著,釋家不認為外在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是認為真實存在的是人們內心的本性,也被稱之為空性。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的、虛幻的,沒有實體存在的。”
“哲學?”宛兒脫口而出。
“哲學?何為哲學?”張老樵問道。
宛兒解釋道:“就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觀點,和如何處世的方法。”
“你這丫頭這麽解釋倒也沒錯。”張老樵欣慰地點了點頭,“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釋家的解釋大致如此,就是個虛妄的概念。我老頭子也就是活得久了一些,所以知道的多些,可說得不一定對。我姑妄說之,你姑妄聽之。”
“樵老,我根據您的解釋,想到了儒家說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宛兒又聯想到了儒家。
“嗯,儒家在淩駕於人的存在上,選擇了逃避,他們不知道,沒見過,所以也就選擇了避而不談。所以儒家是入世的。”張老樵別看平時嘻嘻哈哈,但是他能參透儒釋道三家的終極理念,著實是修為了得。
“樵老,既然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能得到《連山》,那麽為什麽《連山》卻是人作的?”宛兒想到了一個bug,問道。
“你指的是,為什麽上古百越王天皇氏能作《連山》?”張老樵反問道。
“是的。那百越王天皇氏難道不是一個人嗎?”
張老樵聽到宛兒的問題,並沒有急於迴答,而是問道:“不管咱們這個世界是不是虛妄的,或者是一個概念,我想問問丫頭你,咱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什麽樣子?宛兒腦海湧動,波瀾壯闊。當然是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圓的了。
但是她不能這麽說,如果這麽說,簡直就是驚世駭俗。
宛兒口是心非地答道:“咱們的世界,天圓地方,以天為蓋地為廬。正所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
張老樵聽完宛兒的迴答,頗有深意地看著她笑了笑。
看著張老樵頗有深意的樣子,宛兒問道:“樵老,難道我迴答的不對麽?”
“你迴答的隻是大家認為的樣子罷了。”張老樵感歎道,“我老頭子原來跟你的看法一致,不過我直到遇到了一個西洋人,才改變了我原來的看法。此人曾到過終南山吾老洞,和我這老頭子聊過一天一夜,並證明了,我們所在的世界是圓的。”
“是圓的?”宛兒聽到張老樵的話心中一驚,難道樵老也破了境不成?
“不知道了吧?”張老樵見宛兒一臉吃驚,吃了一口魚,然後洋洋得意地說道:“跟我老頭子混,你就長見識吧!”
“哼,也不知道您從哪弄來的歪理邪說!”
“歪理?邪說?”張老樵不屑地說道,“剛開始我跟你一樣,也覺得這個人說的是歪理邪說,直到他給我拿出了一樣東西。”
“什麽東西?”
“一個球一樣的世界輿圖。”張老樵言之鑿鑿地說道,“聽傻了吧?沒見過吧?我也沒見過,不過後來我詳細地聽他講了來龍去脈,又看有那球形的世界輿圖作證,我才信了,我們的世界是圓的。”
宛兒聽張老樵這麽一說,鬆了口氣。張老樵說的那個西洋人可能是個西方傳教士,隻是恰巧讓他碰到了,給他看的定是地球儀無疑。
“西洋人?您就編吧。那西洋人叫什麽名字?”宛兒故意問道,她想刨根問底。
“嘿!我這麽大歲數了,犯得著騙你嗎?”張老樵生氣地答道,“那西洋人是個傳教士,他說他叫利瑪竇。”
利瑪竇?宛兒腦中一邊翻滾,一邊算著大航海時代的時間,和利瑪竇來中土的路線。
沒錯,張老樵沒騙她。
還真讓這張老樵瞎貓碰到死耗子了。
果然,活得久還是有好處的。
“好吧,我相信您。”宛兒說道,“我相信您說的,世界是圓的。”
“那是自然。”張老樵低聲說道:“丫頭,我可就告訴了你一個人,這可是個不小的發現。”
“那我問您,世界是圓的還是方的,跟那百越王天皇氏作《連山》有什麽關係?”
這張老樵太能扯了,扯得也太遠了點。
“有關係啊!”張老樵說道,“我是想跟你說,你已知的未必就是真實的。大家都覺得百越王天皇氏應該是個人,可是誰又能肯定地說,他就是個人?”
“我發現您越老越囉嗦了。”宛兒聽了張老樵的話後,有些氣不打一處來,“您兜了這麽一個圈子,就是想說,百越王天皇氏他不一定是個人?”
“對啊!”張老樵極其自然地答道,“我不是怕直接說,你不信嘛!”
“我看,您就是想顯擺、賣弄一下,您知道這世界是圓的。”
宛兒一語中的。
張老樵一看宛兒戳中了他的心思,哈哈笑了起來。
笑過後,張老樵道:“上古的事,誰能說得清楚?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造人,後羿射九日,哪一個不是傳說?怎麽,百越王天皇氏是一個人,就這麽篤定?”
張老樵說得沒錯。
看到宛兒不說話了,張老樵繼續說道:“佛說有三十三重天,可是三十三重天之外又是什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三十三重天外必有天,人外必有人。這個淩駕於人的存在,才能真正地得到《連山》。”
“樵老,沒想到您吃的是全魚宴,聊的可都是這些玄之又玄的事。”
“那不都是拜你所賜嗎?”張老樵哼了一聲,“你要不提什麽《連山》,哪會聊這麽多?”
“樵老,您怎麽知道這麽多事的?”
張老樵瞟了宛兒一眼,說道:“如果你也活得夠久,也會知道這麽多事。這世間的好多事,就是這樣,並不是你想不知道就能不知道。這些破爛事,就跟那蒼蠅似的,隻要有個縫就能鑽進你的耳朵裏,不想聽都不行。”
“樵老,如果一個人,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是人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得到《連山》了?”宛兒腦子裏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個奇思妙想,於是脫口而出。
沒想到張老樵聽到宛兒的話後,卻突然變得神色凝重起來,一字一頓地說道:“丫頭,人就是人,為了一本破書,千萬可別走火入魔,變成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