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土地法案
艾澤拉斯之王權沒有永恆 作者:動蕩的青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執政官的陪同下,阿爾薩斯很快就抵達了距離南海鎮轄區內的一個隨機的村落。之所以沒有選擇太近的村莊,是因為這種離城市較近的村莊更有可能被建設成“模範村”,被圖曼庫斯故意用來應付檢查。
阿爾薩斯和圖曼庫斯騎著馬快速經過這些鄉間小道,前者驚訝地發現,這裏的村民......似乎日子過得還不錯?收獲季節已過,村民們都三三兩兩地聚集在村頭村尾的角落裏,悠閑自在地聊著天,一幅酒足飯飽的模樣。
阿爾薩斯不服氣,他要求執政官陪同他一起快馬加鞭又接著隨機地到訪了好幾個村莊,結果這些村民的日子都過的挺悠哉遊哉。
圖曼庫斯覺得阿爾薩斯的這種視察毫無意義,簡直就是在浪費他正常工作的時間。要知道,他幹得怎麽樣,不僅僅是由阿爾薩斯一個人說了算的,還要由政務院聯席委員會來考核。
“王子殿下,最近又有一批來自塔倫米爾和斯托姆加德的無業遊民逃到希爾斯布萊德來了,我還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安置他們......”
什麽?這裏稅收得這麽高,居然還有人願意往這裏跑?
你們是不是潤錯了方向了?
誰能告訴我,這他媽是怎麽迴事?阿爾薩斯感到自己的認知有些崩塌了。
“王子殿下,那些刁民們都在往南海鎮擠。他們覺得這裏生活得太好了。為了防止往這裏跑的刁民實在太多,我不得不一再提高農業和手工業的稅率......”
嗯?這個世界太瘋狂了。阿爾薩斯最終在極度的困惑中和執政官一道返迴了南海鎮。
當然,我們不能怪中世紀的王儲阿爾薩斯殿下想不通這個問題。實際上,任何一個人在第一次看到反映45年tg和kmt的財政收入狀況的數據時,都會想不通,為什麽tg折合成糧食的財政收入,竟然會比kmt折合成糧食的財政收入還多!
要知道,當時的tg隻掌握著這個國家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十分之一的土地,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它的經濟狀況都不應該比它的競爭對手更好。
人們通常也認為,tg最終的勝利是由一場場輝煌的軍事上的勝利所鑄就的。
但是這件事的的確確發生了——tg首先從經濟上,而不是軍事上擊敗了它的對手。
其實我們用一句話就可以簡單地解釋這個現象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tg控製下的地區,由tg派來的行政官員直接對農夫們征稅。而在kmt統治的地區,稅收實際上是層層轉包的。
小貴族向自己的雇農收稅,地方鄉紳、大貴族向這些小貴族們征稅,而戰爭領主(war lord)們又向地方鄉紳征稅,而kmt自己,就是這些戰爭領主裏最強大的一個而已。
幾千年來大抵如此。
這種治理模式,可以被戲稱為“王權不下鄉”。因為國王能任命的最小的官就是“七品芝麻官”,縣令。縣令可以再任命自己的屬官,但也是縣一級的行政官員。
所以,比縣的行政級別更低的“鄉”,一直都出於“士紳自治”的狀態。隻要他們向國王交了足夠的稅收(或者說保護費),國王才懶得管他們在幹什麽。
對於這些鄉紳們來說,“交夠國王的,留足縣令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他們會怎麽樣?那當然是征稅的“積極性”非常高了!
因此,在古代經常可以看到什麽“三十稅一”、“十五稅一”之類的稅法,不了解曆史的人還會以為平民的生活多麽幸福呢。
所謂的三十稅一,隻不過是國王自己收到的稅少,該鄉紳們得的,那可一分也不能少。農夫身上實際的稅收負擔,遠遠不隻三十分之一,實際上有可能超過十分之三、四。
換句話說,在古代,國王自己得到的稅收所占總稅收的比例其實一點也不高。
想當國王,你得巧立名目,你還必須學會和鄉紳、貴族們二八分成。
怎麽才八成?對不起,八成是人家的。
但是,但是,等到tg橫空出世,“鄉紳”這個群體,直接被人連祖墳一起給揚了!所以,去他的“三十稅一”,tg直接大大方方地對農夫們開征百分之二十的稅。
事實證明,農夫們並不十分介意百分之二十的稅——隻要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到,kmt統治下的地區,人們過得很貧窮,kmt自己的財政也過得窮酸,連軍費都出不起了——錢都被中間商給賺走了。最終,就出現了45年tg的財政狀況好於kmt的“奇觀”。
所以啊,有些人喜歡抱怨,“我祖先就是鄉紳,不是壞人,結果還是被一塊揚了”,這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實際上,鄉紳被揚,和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根本沒有關係。
他被揚隻是因為他想當中間商,阻礙了時代進步而已。因為中間商這種生物的存在,很容易導致出現“國窮民窮”的結果,就像1640年的崇禎和48的kmt一樣。
越是進步、開明的統知者,就越是不能容忍這種生物的存在。
曆史的車輪開過來的時候,如果你非要站在這裏,你就一定會被碾過去。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又有何相幹?
希爾斯布萊德地區的大多數中間商都已經因為和伯爵相勾結,直接被洛丹倫的皇家衛隊加以鏟除了,這是圖曼庫斯能搞到這麽多錢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海鎮的海關稅收以前也是被伯爵壟斷的,而現在卻都由圖曼庫斯交到了洛丹倫的國庫裏。所以,南海鎮最近幾個月的財政淨上繳,直接超過了過去幾年的總和。
阿爾薩斯王子毫無疑問是一個政治方麵的天才——他隻用了一個下午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
阿爾薩斯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他完全不具有分享的美德。他不喜歡和別人二八分成,更何況八成還是人家的。他更不喜歡跪著要飯。實際上,阿爾薩斯打算站著把錢掙了。
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完全消滅中間商的實力,但隻要將來有機會,他一定要把這個希爾斯布萊德方案向全國推廣。所以,等他迴到洛丹倫,他需要先找到政務院聯席委員會,讓那一幫人給他製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在機會到來時,就可以立刻付諸實施。計劃的名字他已經想好了,暫時就先叫《土地法案》吧。
現在有了更多的錢,他也可以推行一些以前被擱置的計劃了,比如他可以先對提瑞斯法林地、希爾斯布萊德丘陵進行人口普查登記,這樣就可以對全國的人口流動進行更有效的監管,從而高效地打擊、彈壓詛咒教派。
而且,除了一個糧食監督管理總局,繼續挖達拉然的牆角也勢在必行,他還需要再成立一個“洛丹倫皇家魔法研究院”。
雖然達拉然現在表現出一種不過問其他人類王國政事的態度,但是達拉然畢竟掌握了人族絕大多數的法師力量,不可不防。況且,如果達拉然的法師能效忠於洛丹倫,那就更好了。
此外,吉安娜一直想要多培訓一些像她一樣的“奧術牧師”,在洛丹倫的各地多建設一些“診所”來為人們治療各種疾病,這個計劃也可以開始付諸實施了。
不僅如此,洛丹倫王城的幾家槍械生產工廠已經開工了,已經有一批第二軍團的士兵開始練習使用火槍。但是,要讓這些工廠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也得需要更多的錢。還有,卡德爾正在嚐試打造、研製射擊速度更快的火槍,他也需要研究經費......
阿爾薩斯發現,南海鎮地區提供的這些稅收收入雖然看上去非常多,可還是完全經不住他這麽折騰。
所以,錢、錢、錢,他還得繼續搞更多的錢。
但是想要更多的錢,似乎又不得不繼續同那些“中間商”們作鬥爭。但他現在可沒這個膽子,如果逼得太緊,搞不好那些貴族集團就直接集體叛亂了,那當然不是阿爾薩斯希望看到的......
難道真的就沒什麽別的搞錢的辦法了嗎?
阿爾薩斯和圖曼庫斯騎著馬快速經過這些鄉間小道,前者驚訝地發現,這裏的村民......似乎日子過得還不錯?收獲季節已過,村民們都三三兩兩地聚集在村頭村尾的角落裏,悠閑自在地聊著天,一幅酒足飯飽的模樣。
阿爾薩斯不服氣,他要求執政官陪同他一起快馬加鞭又接著隨機地到訪了好幾個村莊,結果這些村民的日子都過的挺悠哉遊哉。
圖曼庫斯覺得阿爾薩斯的這種視察毫無意義,簡直就是在浪費他正常工作的時間。要知道,他幹得怎麽樣,不僅僅是由阿爾薩斯一個人說了算的,還要由政務院聯席委員會來考核。
“王子殿下,最近又有一批來自塔倫米爾和斯托姆加德的無業遊民逃到希爾斯布萊德來了,我還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安置他們......”
什麽?這裏稅收得這麽高,居然還有人願意往這裏跑?
你們是不是潤錯了方向了?
誰能告訴我,這他媽是怎麽迴事?阿爾薩斯感到自己的認知有些崩塌了。
“王子殿下,那些刁民們都在往南海鎮擠。他們覺得這裏生活得太好了。為了防止往這裏跑的刁民實在太多,我不得不一再提高農業和手工業的稅率......”
嗯?這個世界太瘋狂了。阿爾薩斯最終在極度的困惑中和執政官一道返迴了南海鎮。
當然,我們不能怪中世紀的王儲阿爾薩斯殿下想不通這個問題。實際上,任何一個人在第一次看到反映45年tg和kmt的財政收入狀況的數據時,都會想不通,為什麽tg折合成糧食的財政收入,竟然會比kmt折合成糧食的財政收入還多!
要知道,當時的tg隻掌握著這個國家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十分之一的土地,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它的經濟狀況都不應該比它的競爭對手更好。
人們通常也認為,tg最終的勝利是由一場場輝煌的軍事上的勝利所鑄就的。
但是這件事的的確確發生了——tg首先從經濟上,而不是軍事上擊敗了它的對手。
其實我們用一句話就可以簡單地解釋這個現象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tg控製下的地區,由tg派來的行政官員直接對農夫們征稅。而在kmt統治的地區,稅收實際上是層層轉包的。
小貴族向自己的雇農收稅,地方鄉紳、大貴族向這些小貴族們征稅,而戰爭領主(war lord)們又向地方鄉紳征稅,而kmt自己,就是這些戰爭領主裏最強大的一個而已。
幾千年來大抵如此。
這種治理模式,可以被戲稱為“王權不下鄉”。因為國王能任命的最小的官就是“七品芝麻官”,縣令。縣令可以再任命自己的屬官,但也是縣一級的行政官員。
所以,比縣的行政級別更低的“鄉”,一直都出於“士紳自治”的狀態。隻要他們向國王交了足夠的稅收(或者說保護費),國王才懶得管他們在幹什麽。
對於這些鄉紳們來說,“交夠國王的,留足縣令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他們會怎麽樣?那當然是征稅的“積極性”非常高了!
因此,在古代經常可以看到什麽“三十稅一”、“十五稅一”之類的稅法,不了解曆史的人還會以為平民的生活多麽幸福呢。
所謂的三十稅一,隻不過是國王自己收到的稅少,該鄉紳們得的,那可一分也不能少。農夫身上實際的稅收負擔,遠遠不隻三十分之一,實際上有可能超過十分之三、四。
換句話說,在古代,國王自己得到的稅收所占總稅收的比例其實一點也不高。
想當國王,你得巧立名目,你還必須學會和鄉紳、貴族們二八分成。
怎麽才八成?對不起,八成是人家的。
但是,但是,等到tg橫空出世,“鄉紳”這個群體,直接被人連祖墳一起給揚了!所以,去他的“三十稅一”,tg直接大大方方地對農夫們開征百分之二十的稅。
事實證明,農夫們並不十分介意百分之二十的稅——隻要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到,kmt統治下的地區,人們過得很貧窮,kmt自己的財政也過得窮酸,連軍費都出不起了——錢都被中間商給賺走了。最終,就出現了45年tg的財政狀況好於kmt的“奇觀”。
所以啊,有些人喜歡抱怨,“我祖先就是鄉紳,不是壞人,結果還是被一塊揚了”,這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實際上,鄉紳被揚,和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根本沒有關係。
他被揚隻是因為他想當中間商,阻礙了時代進步而已。因為中間商這種生物的存在,很容易導致出現“國窮民窮”的結果,就像1640年的崇禎和48的kmt一樣。
越是進步、開明的統知者,就越是不能容忍這種生物的存在。
曆史的車輪開過來的時候,如果你非要站在這裏,你就一定會被碾過去。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又有何相幹?
希爾斯布萊德地區的大多數中間商都已經因為和伯爵相勾結,直接被洛丹倫的皇家衛隊加以鏟除了,這是圖曼庫斯能搞到這麽多錢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海鎮的海關稅收以前也是被伯爵壟斷的,而現在卻都由圖曼庫斯交到了洛丹倫的國庫裏。所以,南海鎮最近幾個月的財政淨上繳,直接超過了過去幾年的總和。
阿爾薩斯王子毫無疑問是一個政治方麵的天才——他隻用了一個下午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
阿爾薩斯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他完全不具有分享的美德。他不喜歡和別人二八分成,更何況八成還是人家的。他更不喜歡跪著要飯。實際上,阿爾薩斯打算站著把錢掙了。
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完全消滅中間商的實力,但隻要將來有機會,他一定要把這個希爾斯布萊德方案向全國推廣。所以,等他迴到洛丹倫,他需要先找到政務院聯席委員會,讓那一幫人給他製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在機會到來時,就可以立刻付諸實施。計劃的名字他已經想好了,暫時就先叫《土地法案》吧。
現在有了更多的錢,他也可以推行一些以前被擱置的計劃了,比如他可以先對提瑞斯法林地、希爾斯布萊德丘陵進行人口普查登記,這樣就可以對全國的人口流動進行更有效的監管,從而高效地打擊、彈壓詛咒教派。
而且,除了一個糧食監督管理總局,繼續挖達拉然的牆角也勢在必行,他還需要再成立一個“洛丹倫皇家魔法研究院”。
雖然達拉然現在表現出一種不過問其他人類王國政事的態度,但是達拉然畢竟掌握了人族絕大多數的法師力量,不可不防。況且,如果達拉然的法師能效忠於洛丹倫,那就更好了。
此外,吉安娜一直想要多培訓一些像她一樣的“奧術牧師”,在洛丹倫的各地多建設一些“診所”來為人們治療各種疾病,這個計劃也可以開始付諸實施了。
不僅如此,洛丹倫王城的幾家槍械生產工廠已經開工了,已經有一批第二軍團的士兵開始練習使用火槍。但是,要讓這些工廠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也得需要更多的錢。還有,卡德爾正在嚐試打造、研製射擊速度更快的火槍,他也需要研究經費......
阿爾薩斯發現,南海鎮地區提供的這些稅收收入雖然看上去非常多,可還是完全經不住他這麽折騰。
所以,錢、錢、錢,他還得繼續搞更多的錢。
但是想要更多的錢,似乎又不得不繼續同那些“中間商”們作鬥爭。但他現在可沒這個膽子,如果逼得太緊,搞不好那些貴族集團就直接集體叛亂了,那當然不是阿爾薩斯希望看到的......
難道真的就沒什麽別的搞錢的辦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