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瀕見到自家士兵又這麽不爭氣,知道再拖延下去,恐怕大軍就要崩了,阮福瀕毫不遲疑,立刻下令象兵出陣。
一時間,又是大地顫動,吳文獻看見那巨獸唿啦啦的衝過來,沿途先踩踏一批自家的潰兵,吳文獻雖早知要用火器來克製象兵,但還是心頭一顫。
吳文獻大聲疾唿,道:“快,往兩邊撤,給火器兵留出地方!”
李成棟遠眺前方,見阮軍再度故技重施,祭出象陣,企圖以巨獸之勢衝垮己方防線。
李成棟當即命火器兵,往前壓上,李成棟早就防著這一手,在戰鬥開始時,火器兵就在陣後不遠待命。
命令一下來,火器兵便沿著吳文獻留出的缺口,頂了上去,在粗略的列陣後,火器兵便開始點起火繩,隨著軍官的一聲令下,一時間,火銃兵槍焰閃爍,硝煙彌漫,小型火炮的火炮聲震耳欲聾。
隨著火光乍現,幾杆老舊火銃,刹那間炸膛,碎片橫飛,伴隨著淒厲的痛唿,那幾名士兵癱倒在地,雙手捂著臉,滿手都是血汙,其餘的火器兵也是滿臉恐懼之色。
目睹身旁的戰友火銃炸膛,所有人皆是一臉遲疑,一些人甚至扔掉了手中的火銃,當場癱倒在地,失去了戰鬥欲望。
不過,火光衝天,火器發出的巨大聲音也使得大象受驚,大象瘋狂四散,阮福瀕出動象兵,未能發揮衝擊作用,甚至失控般的迴衝向自家陣營,造成更大混亂。
阮軍猝不及防,吳文獻見狀,毫不猶豫地下令追擊,“衝啊!”
話音剛落,他率先而出,身後部眾緊跟,宛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趁著阮軍大潰之際,發起猛烈衝擊,一時間,哀嚎遍野,阮軍如潮水般潰退。
吳文獻哈哈大笑,道:“這和乾軍差遠了,太稀鬆平常!”
阮福瀕一臉驚慌之色,他未曾料到,精心訓練的象兵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見勢已不可挽迴,當即率親衛朝後逃竄。
此時的阮軍損失慘重,吳文獻率軍一路直衝,掩殺是所有大將最為鍾愛的一件事,即便是李部士卒也是一臉興奮之色,沿途上密密麻麻皆是阮軍士卒的屍首。
阮福瀕一路退到廣平府,直接退到昔日和鄭氏對峙之時的防線上,李成棟所部試探的衝擊了一陣,但阮福瀕留在原駐地的守軍拚死抵抗,李部缺少攻城器械,兩軍暫時停止了交火。
隨後阮福瀕派人向李成棟求和,而李成棟急於率部返迴後方平叛,雙方一拍即合,停戰協議立刻達成。
李成棟為了以防萬一,留下大將閻可義以及步軍萬人,駐守廣平府,而李成棟則率餘眾,馬不停蹄的返迴升龍府。
隨著李成棟大勝,安南反叛軍士氣大落,這種臨時組建的農民軍,且其首領大都不識兵法,無論是軍械,還是訓練,和李成棟比起來,完全是天差地別。
在一番殘酷的鎮壓下,叛軍在安南之地,近乎絕跡。
被李成棟強迫而來的兩廣民壯,很多人剛開始時對李成棟極為怨恨,然而隨著李成棟鎮壓安南,從而空出了大量的土地,李成棟將大量的土地分給這些百姓,一時間,李成棟在這樣百姓的心中,竟然成了明主。
不過,剛剛平叛結束的李成棟,心中卻是十分的憂慮。
他所擔憂的便是孟浚,在退到安南時,李成棟以為,孟浚的野心,也就是傳統的漢地,實在不行,他李成棟也可以派個人過去表示臣服,朝貢算了。
朱由榔當初進入緬甸之時,還派人繞到安南,找到李成棟,希望他能派兵去緬甸勤王,不過,當時的李成棟對此毫無興趣。
一方麵,李成棟忙著和鄭氏交戰,哪有空閑派兵去接朱由榔,一方麵,李成棟對朱由榔這麽一個大爺,也沒太大的欲望接過來,這年頭可沒什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市場,反而有可能會引得孟浚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現在的朱由榔,對李成棟而言,那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而隨著咒水之難的發生,朱由榔被莽白送給乾朝,再之後,便是乾朝斥責莽白,還要發兵攻打莽白,李成棟心中便十分擔憂。
因為按照傳統來說,前朝君主,被藩屬國給綁送迴去,孟浚不說感謝,但也不至於派兵攻打,李成棟對孟浚給莽白安的十大罪,嗤之以鼻,孟浚要去打莽白,唯一的理由,便是孟浚野心太大,想要強占緬甸罷了。
但隨著乾朝攻入了緬甸,李成棟當即覺得,以孟浚如此之大的野心,也就是現在抽不出手了,一旦時機成熟,他一定會朝自己下手。
李成棟憂心忡忡,而部下楊大甫還十分的沒有眼力見,竟然趁著現在叛軍全滅之時,對李成棟說:“大帥,咱們現在平了安南,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幹脆大帥當皇帝,我也當個國公來過過癮!”
李成棟當即一腳踹翻楊大甫,罵道:“滾!!!!”
李成棟現在當擔心孟浚來打自己,他哪還敢稱帝,這不是明晃晃的對孟浚說:“來啊,快來啊,快過來打我啊!”
他要是今天敢稱帝,明天乾朝的兵就要殺過來了,而吳文獻顯然聰明許多,他隱隱猜到了李成棟的心事,於是對其說道:“大帥,如今福臨,朱由榔都被乾朝抓住了,其勢已經不可抗衡,大帥不如上表臣服,請乾朝封王,咱們在安南當個藩屬國也好。”
李成棟眉頭緊鎖,好半晌,才搖搖頭道:“臣服,倒是可以,反正就是嘴皮上的事,老子擔心的是,孟浚不接受,非要來打我,你也知道,咱們在江南殺了那麽多人,其中很多人都和現在乾朝的官員大將有故,這孟浚能放過咱們?”
吳文獻摸了摸腦袋,遲疑的說道:“大帥,要不試試吧,實在不行咱在做打算!”
李成棟聞言點了點頭,道:“行,就從那幫書袋子裏麵,挑個有家有室的,再機靈點的,寫個上表稱臣的奏章,送到乾朝去,看看孟浚怎麽說!”
吳文獻一拱手,沉聲道:“是,大帥,末將這就去安排!”
一時間,又是大地顫動,吳文獻看見那巨獸唿啦啦的衝過來,沿途先踩踏一批自家的潰兵,吳文獻雖早知要用火器來克製象兵,但還是心頭一顫。
吳文獻大聲疾唿,道:“快,往兩邊撤,給火器兵留出地方!”
李成棟遠眺前方,見阮軍再度故技重施,祭出象陣,企圖以巨獸之勢衝垮己方防線。
李成棟當即命火器兵,往前壓上,李成棟早就防著這一手,在戰鬥開始時,火器兵就在陣後不遠待命。
命令一下來,火器兵便沿著吳文獻留出的缺口,頂了上去,在粗略的列陣後,火器兵便開始點起火繩,隨著軍官的一聲令下,一時間,火銃兵槍焰閃爍,硝煙彌漫,小型火炮的火炮聲震耳欲聾。
隨著火光乍現,幾杆老舊火銃,刹那間炸膛,碎片橫飛,伴隨著淒厲的痛唿,那幾名士兵癱倒在地,雙手捂著臉,滿手都是血汙,其餘的火器兵也是滿臉恐懼之色。
目睹身旁的戰友火銃炸膛,所有人皆是一臉遲疑,一些人甚至扔掉了手中的火銃,當場癱倒在地,失去了戰鬥欲望。
不過,火光衝天,火器發出的巨大聲音也使得大象受驚,大象瘋狂四散,阮福瀕出動象兵,未能發揮衝擊作用,甚至失控般的迴衝向自家陣營,造成更大混亂。
阮軍猝不及防,吳文獻見狀,毫不猶豫地下令追擊,“衝啊!”
話音剛落,他率先而出,身後部眾緊跟,宛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趁著阮軍大潰之際,發起猛烈衝擊,一時間,哀嚎遍野,阮軍如潮水般潰退。
吳文獻哈哈大笑,道:“這和乾軍差遠了,太稀鬆平常!”
阮福瀕一臉驚慌之色,他未曾料到,精心訓練的象兵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見勢已不可挽迴,當即率親衛朝後逃竄。
此時的阮軍損失慘重,吳文獻率軍一路直衝,掩殺是所有大將最為鍾愛的一件事,即便是李部士卒也是一臉興奮之色,沿途上密密麻麻皆是阮軍士卒的屍首。
阮福瀕一路退到廣平府,直接退到昔日和鄭氏對峙之時的防線上,李成棟所部試探的衝擊了一陣,但阮福瀕留在原駐地的守軍拚死抵抗,李部缺少攻城器械,兩軍暫時停止了交火。
隨後阮福瀕派人向李成棟求和,而李成棟急於率部返迴後方平叛,雙方一拍即合,停戰協議立刻達成。
李成棟為了以防萬一,留下大將閻可義以及步軍萬人,駐守廣平府,而李成棟則率餘眾,馬不停蹄的返迴升龍府。
隨著李成棟大勝,安南反叛軍士氣大落,這種臨時組建的農民軍,且其首領大都不識兵法,無論是軍械,還是訓練,和李成棟比起來,完全是天差地別。
在一番殘酷的鎮壓下,叛軍在安南之地,近乎絕跡。
被李成棟強迫而來的兩廣民壯,很多人剛開始時對李成棟極為怨恨,然而隨著李成棟鎮壓安南,從而空出了大量的土地,李成棟將大量的土地分給這些百姓,一時間,李成棟在這樣百姓的心中,竟然成了明主。
不過,剛剛平叛結束的李成棟,心中卻是十分的憂慮。
他所擔憂的便是孟浚,在退到安南時,李成棟以為,孟浚的野心,也就是傳統的漢地,實在不行,他李成棟也可以派個人過去表示臣服,朝貢算了。
朱由榔當初進入緬甸之時,還派人繞到安南,找到李成棟,希望他能派兵去緬甸勤王,不過,當時的李成棟對此毫無興趣。
一方麵,李成棟忙著和鄭氏交戰,哪有空閑派兵去接朱由榔,一方麵,李成棟對朱由榔這麽一個大爺,也沒太大的欲望接過來,這年頭可沒什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市場,反而有可能會引得孟浚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現在的朱由榔,對李成棟而言,那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而隨著咒水之難的發生,朱由榔被莽白送給乾朝,再之後,便是乾朝斥責莽白,還要發兵攻打莽白,李成棟心中便十分擔憂。
因為按照傳統來說,前朝君主,被藩屬國給綁送迴去,孟浚不說感謝,但也不至於派兵攻打,李成棟對孟浚給莽白安的十大罪,嗤之以鼻,孟浚要去打莽白,唯一的理由,便是孟浚野心太大,想要強占緬甸罷了。
但隨著乾朝攻入了緬甸,李成棟當即覺得,以孟浚如此之大的野心,也就是現在抽不出手了,一旦時機成熟,他一定會朝自己下手。
李成棟憂心忡忡,而部下楊大甫還十分的沒有眼力見,竟然趁著現在叛軍全滅之時,對李成棟說:“大帥,咱們現在平了安南,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幹脆大帥當皇帝,我也當個國公來過過癮!”
李成棟當即一腳踹翻楊大甫,罵道:“滾!!!!”
李成棟現在當擔心孟浚來打自己,他哪還敢稱帝,這不是明晃晃的對孟浚說:“來啊,快來啊,快過來打我啊!”
他要是今天敢稱帝,明天乾朝的兵就要殺過來了,而吳文獻顯然聰明許多,他隱隱猜到了李成棟的心事,於是對其說道:“大帥,如今福臨,朱由榔都被乾朝抓住了,其勢已經不可抗衡,大帥不如上表臣服,請乾朝封王,咱們在安南當個藩屬國也好。”
李成棟眉頭緊鎖,好半晌,才搖搖頭道:“臣服,倒是可以,反正就是嘴皮上的事,老子擔心的是,孟浚不接受,非要來打我,你也知道,咱們在江南殺了那麽多人,其中很多人都和現在乾朝的官員大將有故,這孟浚能放過咱們?”
吳文獻摸了摸腦袋,遲疑的說道:“大帥,要不試試吧,實在不行咱在做打算!”
李成棟聞言點了點頭,道:“行,就從那幫書袋子裏麵,挑個有家有室的,再機靈點的,寫個上表稱臣的奏章,送到乾朝去,看看孟浚怎麽說!”
吳文獻一拱手,沉聲道:“是,大帥,末將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