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被趙用平攻克,這也代表了孟浚親命北伐,最大的戰略目標已經完成。


    趙用平急遣快馬,經遼西走廊,過山海關,將遼東大捷的消息,傳入京城。


    孟浚得到消息時,心中有喜,但卻並沒有驚訝,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就算中途有失敗,但對最終的結局,並不會有什麽改變。


    濟爾哈朗的使者,孟浚見了一麵,但對濟爾哈朗的建議,他並不接受,孟浚直接的告訴使者,可以接受福臨的投降,但建州女真,不能再待在赫圖阿拉,而且必須將部眾拆散。


    而這個條件,顯然不是使者所能決定的,濟爾哈朗所渴望的,便是將建州和乾朝的關係,變成當初努爾哈赤起兵前,與明朝的關係一樣,可以稱臣,但中原王朝不能插手建州的內部事宜。


    談判無疾而終,不過,孟浚給了福臨選擇,若是他願意將建州女真拆分,並遷移,那麽,孟浚也可以不派兵去赫圖阿拉鑽山溝,若是不願意,孟浚也做好了在邊疆之地,長久的和福臨耗下去。


    而在趙用平傳來捷報後,緊接著趙用平又給孟浚出了個難題,那就是朝鮮和漠南諸部的處理,趙用平詢問,是否讓朝鮮王李淏以及十六部蒙古聯軍各自返迴。


    孟浚一個人在花園的亭子內,負手而立,他已經思考很久,該如何建立屬於新朝的藩屬製度。


    在攻克沈陽後,遼東基本平定,大的戰事已經結束,那麽孟浚也已經完成了傳統開國帝王的事業,那就是在中原王朝內部勢力的統一。


    正所謂得隴望蜀,孟浚一統天下後,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轉到外麵,而對外,曆朝曆代也都給了孟浚一個辦法,那就是藩屬國製度。


    想要以郡縣製,中央直控的方式,距離京師越遠,所得的收益和付出,就越不成正比,在蒸汽機,鐵路出現之前,曆朝控製的地域,已經基本上是一個王朝所能控製的極限了。


    對朝鮮,孟浚還沒拿定主意,是否直接並吞,由乾朝直轄,而對蒙古,孟浚決定過幾天,親自前往遼東,會盟漠南諸部。


    就在這時,顧炎武匆匆而來,在亭子外,見孟浚陷入沉思,忍不住提高了些聲音道:“陛下!”


    孟浚一下子就收迴思緒,笑道:“顧先生來了,來,坐!”


    顧炎武問道:“陛下,剛剛可是在思考什麽?”


    孟浚道:“確實有些問題,如今天下一統,然外藩未定,朕在思考曆朝曆代的藩屬製,是否適用乾朝?”


    顧炎武也是哈哈一笑,道:“那陛下可有何心得,或許臣能夠為陛下分憂!”


    孟浚略微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道:“曆朝曆代,有以武力逼迫藩屬臣服,有用德行,來讓藩屬朝貢,甚至也有用金銀誘惑,隻為給自己加點虛榮心。


    因此,朕在思考,若我朝用武力迫使藩屬臣服,但他們未必會真心歸附,可若說用德行,時日耗費,恐非十年可能建功,況且,曾經前明耗盡國庫,拯救了朝鮮,可最後朝鮮卻也背棄了明廷,所以,朕希望能有一個法子,能在法統,思想,文化,讓藩屬全麵認同我朝!”


    若說以前的朝貢製度,有的王朝大量的花錢,隻為了換取各國前來朝貢,這個方式,對中原王朝而言,是一個負擔,而孟浚壓根就不想花錢。


    顧炎武聽完孟浚的話後,沉思片刻,隨後對著孟浚說道:“陛下,以臣之見,這個法子,前人已然用過了。 ”


    孟浚一愣,他最近也是將史書看了個遍,他怎麽沒發現。


    “顧先生請說!”


    顧炎武緩緩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孟浚皺著眉頭,這種話,有用的時候是有用,但現在自己想要的是一個可以全方位控製藩屬的法子,而不是一個名義上的控製。


    顧炎武見孟浚皺著眉頭,於是接著說道:“陛下,當下我朝藩屬不過朝鮮一國,便連緬甸,安南,琉球都還未向我朝上表歸附,現在所所慮,有些為時過早,不過,以臣之見,若藩屬國未得天子冊封,而擅自為主,則我朝必要出兵伐之,長久以往,則藩屬國必然不敢忤逆我朝!”


    孟浚摸了摸下巴,說道:“這不還是董仲舒君權神授那一套!”


    顧炎武點點頭:“陛下問臣,臣覺得此法,對偏遠藩屬國而言,或許可行。”


    孟浚想了想,顧炎武的話,現在還可以考慮,不過,隨著時代日益發展,君權神授,估計是撐不了太久。


    不過,任何製度和思想都有其誕生的土壤,舊的法子,不一定現在就不適合,需要時間的發展和變化。


    於是,孟浚點點頭,微笑道:“嗯,朕慢慢考慮,還不急。”


    在收到遼東捷報後,孟浚在京城中待了三天,安排好朝廷之事後,孟浚帶著高易,以及一部分官員,在一萬餘禁軍的護衛下,前往遼東。


    而在孟浚動身前往遼東時,遠在寧波的陸平,終於得到了孟浚的迴信,裏麵隻有三個字,查,抓,殺!


    孟浚主政以來,一直注意控製權貴,士紳的膨脹,因此,才祭出了鹽鐵專營這一招,而這還隻是孟浚改革中比較輕鬆的一個,後麵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那些海商,鹽商,大地主,其中很多人和明末的東林黨類似,現在孟浚才剛剛開始動手變革,那些人便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想要試探孟浚,看看他是不是和洪武帝一樣的人。


    不過,對士紳而言,很多人並不急,就算孟浚和洪武帝一樣,也不過是苦個幾十年,等以後孟浚駕崩,新皇登基,遲早有一個皇帝會將孟浚對士紳不利的政策廢除。


    而陸平得到迴信,心頭大定,一紙令下,在整個江南的青鸞衛大舉出動,抓捕疑犯。


    (有書友表示最近水,但俺自我感覺好像沒水,不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我加快些進度吧@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