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還未抵達碼頭,在旗艦上,就看到碼頭上人山人海,天津知府錢橙領著一群地方官員在碼頭上迎接。


    許多百姓第一次看見這麽大的大船,感到十分稀奇,在鄭成功奪取台灣,又攻占呂宋後,宣傳部在孟浚的示意下,曾大篇幅的報道鄭成功開疆擴土的功績。


    因此,天津的許多百姓,都想看看擴地千裏的南安郡王是長什麽樣子,是不是像報紙上描述的那般,英武不凡,百姓是淳樸的,聽說國家開疆擴土了,那就高興,至於呂宋是在什麽地方,並無所謂,這可以證明天朝武功蓋世。


    至於一些酸儒陰陽怪氣說什麽窮兵黷武的話,如今的百姓並不感冒,北方清兵屢屢入關,劫掠四方,而南方多少城池被屠戮一空,自家武力強盛,總好過敵人武力強。


    而官員士紳,等一眾儒家傳統的士人,對鄭成功奪取呂宋,不以為然,認為那不過是荒蠻之地,反而對天子令吳台宣傳的行為,感到有些憂慮,諸多文官從中察覺出,天子熱衷於開疆擴土,而這也代表著,朝廷的國策,還會繼續倚重武人。


    不過,如今遼事未平,且天子乃開國之君,輕易無法改變其思想,文臣集團並不擔心,他們可以影響太子,太子影響不了,可以等太孫。


    鄭成功和隨行的人員,沒想到會有這麽大的場麵。


    鄭成功看向身旁的陳堯策,說道:“這是迎接本王?如此,是否太過高調了?”


    陳堯策一愣,他也沒經曆過這種事,因此有些遲疑的迴道:“這麽大場麵,應該不是地方官府決定的,屬下看,必然是天子之令!”


    這也確實是孟浚安排的,在聽聞鄭成功奉詔,不日即將北上後,孟浚極為高興,清廷現在死守寧錦防線,趙用平遲遲無法突破,而朝鮮和蒙古兩路偏師,想要覆滅清廷,顯然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孟浚想要以水師,分散運輸,以海路,奇襲旅順,蓋州等遼東沿海之城,而這樣大的動作,乾朝的水師力量還有所不足,畢竟沈廷楊的水師還需要給在朝鮮的高進庫,楊敏,梁三吾三鎮運輸後勤補給。


    朝鮮現在窮的叮當響,而且地方官府組織也都亂糟糟的,大量的物資都需要水師從中原運輸過去。


    乾朝的水師雖然還在陸續的擴充中,維持朝鮮戰線綽綽有餘,再運輸步軍開辟第二戰場也勉強可以,不過,那樣一來,維持兩邊的軍隊後勤,那水師的壓力就非常大,一個不慎,登陸之軍,就有斷糧的危險。


    一方麵,孟浚需要鄭家的船,給自己運輸軍隊,另一方麵,也是鄭成功接受乾朝的詔安,而且還打下了呂宋,因此,孟浚才授意錢橙,以隆重的場麵,迎接鄭成功。


    鄭成功和一行隨從下了戰船,錢橙領著一群地方官員立刻迎接了上去,行禮道:“天津知府錢橙,奉陛下之命,前來迎接南安郡王,還有諸位將軍。”


    鄭成功扯出一絲笑容,說道:“錢知府,這個場麵,是否過於隆重了?”


    錢橙當即搖搖頭,道:“不隆重,不隆重,郡王攻取呂宋,陛下極為高興,特意命下官務必做好迎接郡王的準備。”


    錢橙說完後,又對著鄭成功行了個禮,說道:“郡王,諸位將軍,請!”


    官府早就準備好了數匹駿馬,請鄭成功等人上馬。


    鄭成功和一眾隨從,在百姓的夾道歡迎中,前往府衙。


    這一路上,鄭成功有些尷尬,又有些自得,沒想到自己受到了百姓如此擁戴,雖然這是乾朝官府安排的,但看著沿途百姓的表情,顯然不是逼迫的。


    而身後的部將,或有一臉潮紅,或有與有榮焉者,百姓的歡迎和擁戴,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體驗。


    錢橙在府衙中熱情的款待了鄭成功一行人,隨後在次日,又安排了馬車,隨從,指引鄭成功入京。


    而與之相反的是,吳三桂一行人,沿途所經過的城池,地方官員大都是公事公辦,讓驛站按朝廷規製,給吳三桂備飯菜,馬匹等,這和鄭成功的待遇,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昭武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鄭成功抵達京城,內閣閣臣全體出城相迎,楊恩,李為泰,吳台等,盡數在列,在鄭成功一行人抵達紫禁城宮門前,孟浚已經站在宮門處迎接。


    鄭成功遠遠望見天子儀仗,先是一愣,隨後一臉驚訝,當即翻身下馬,疾步上前。


    在來到孟浚麵前後,行禮道:“臣,鄭森,拜見陛下,臣,誠惶誠恐,怎敢讓陛下親自相迎!”


    孟浚上前,將鄭成功扶起,然後拉著鄭成功,拍了又拍,道:“昔日曾並肩作戰,如今又何必多禮,走,進宮再說!”


    其實如今天下一統已成定局,雖說清廷還在遼東苟延殘喘,但其實即便是孟浚不再插手,就這麽按部就班,依靠傳統的法子,消滅清廷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所以,孟浚的心理,其實已經處於一種失去了挑戰性,內心有些空虛,對很多事情,失去了激情,否則也不會喜歡上釣魚這個平淡到有些無聊的活動。


    而鄭成功奪取呂宋,又讓孟浚的心裏,有了一絲新的挑戰,他要與西方鬥,再與羅刹鬥。


    進入宮中,眾人都在大殿坐定,孟浚坐在皇位上,鄭成功和一眾閣臣分列兩側坐下。


    孟浚沒有寒暄,沒有客套,而是直奔主題,言:“濟爾哈朗在寧錦防線,防衛森嚴,趙將軍一時難以突破,朕意,以水師運送步兵,借海路迂迴,突襲遼東諸城,南安郡王,以為如何?”


    聞弦而知雅意,鄭成功聽後,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從沿途而來的感受中,察覺到孟浚應該不會將自己扣住,而是想要用鄭家的水師,來突破寧錦防線。


    對孟浚的話,鄭成功肅然行禮道:“陛下睿智,洞燭幽微,虜傾力於寧錦防線,陸上攻之,恐難速決,以海路出擊,出其不意,擊其不備,或可收奇效。”


    隨後,鄭成功神情堅決的又說道:“虜囚臣父,此仇不共戴天,臣願領兵,蕩平虜廷!”


    (本書寫到五百章啦,鼓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