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妃張氏的事情,在汴京城裏,傳得沸沸揚揚的。
元僖死後,朝臣當中,有人便把目光轉向了元佐。
其實,元佐除了不想當皇帝外,各方麵都算得上是個好人。重情重義,在趙炅的皇子當中,元佐也是最有能耐的。
但更多的人,卻看好趙元侃,元侃在趙炅的諸多兒子當中,排行第三,他的前麵,就元佐和元僖兩個哥哥。
趙元侃和趙元佐都是李氏的兒子,元侃也和他的哥哥元佐最親。
李氏雖然給趙炅生了好幾個兒子,向來節儉得有些過分的太宗皇帝,並沒有給她多高的名分。
本來,她有一個機會,可以母憑子貴。
當初,趙炅已經特別想把元佐立為儲君。當趙廷美因謀反的事情,被罷免了開封尹,驅離汴京的時候,滿朝文武,就他元佐站出來,替四叔申辯。
他簡直不能夠理解,他的父皇處心積慮扳倒趙廷美,那還不是為了他能夠名正言順地當上儲君。
本來,他是趙廷美謀反案的最大受益人,他卻極力地站出來。滿朝文武,全都覺得,這趙元佐要不然是瘋了,要不然,那是傻得透頂。
有人把元佐在朝堂上,替他四叔申辯的情形,說給了元佐的娘親李氏。
李氏隻是歎道,“佐兒若不替他四叔辯白,那就不是佐兒啊。心性率真至此,滿朝中,除我佐兒,再無多少人了。”
真可謂知子莫如母。
按一般人所想,這種時候,李氏應該替自己失掉母憑子貴的機會而惋惜。
李氏卻是十分坦然,“佐兒,真男兒啊。不爭不義之位,不圖不當之名。我有佐兒,此生足矣啊。”
盡管元佐因為四叔的事情,和父皇趙炅有了嫌隙。趙炅已經分明覺得,這元佐不但與自己不是同心,而且,還癡傻得有些到家。
宮中曾經悄然地流傳著一段傳言。
說李氏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裏一輪巨日突然向她碾壓而來,在快靠近她的時候,突然就變得如同圓盤大小。
李氏看著那巨日,心中特別歡喜,便用自己的圍裙,把那圓盤樣的巨日接住。
沒過多久,李氏就懷上了孩子。趙炅特別高興,因為李氏懷的時候,夢到太陽,便給娃取名為趙德昌,這便是後來的趙元侃。
元侃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打仗,在皇帝內苑,時常與皇子們扮演起打仗,他自稱為元帥,領著兵馬,與人對陣。
那時候,就連太祖趙匡胤,都特別喜歡這個很活潑的娃娃,經常把他帶到宮中去玩。
元僖突然死了。
現在朝中對立儲之事,暗地裏出現了兩種想法。
那個曾經力挽狂瀾,在太祖駕崩後,將趙炅推上皇位的王繼恩,現在極力地想要將那已經囚禁於南宮的趙元佐推出來。
元佐的大兒子趙允升,被現在正得寵的小李皇後撫養著,一直以來,小李皇後就很想讓元佐成為儲君,然後,可以順理成章地,讓她特別喜歡的趙允升,以後有機會成為大宋的皇帝。
滿朝文武,同情元佐的人,不在少數。
更何況,所有的人都心裏跟明鏡似的,元佐也就在提到皇位繼承,提到他四叔的時候,才會失去理智。
在別的問題上,他比誰都清楚明白。
他壓根就是在裝瘋。
趙廷美謀反,以及病死房州,事情已經過了很多年。
隻需對元佐,曉以利害,讓他以江山社稷為重,必然會有迴心轉意的時候。
以元佐的智謀能耐,加上他的德性,一定能夠成為一位仁君。
當時的另一派,以呂端和張雲華為代表,他們看到好不容易扶植起來的元僖沒了,便把目光投向了元侃。
元侃作為趙炅的第三子,論資排班,前麵兩個哥哥,一個瘋,一個死,皇位就毫無懸念地落到了他的頭上。
趙炅的身體狀況越發不堪起來。
失子之痛,讓他本來以為,這大宋王朝後繼有人的,現在,他已經感受到有些力不從心。
“楊無敵啊,大宋痛失無敵戰將,何人能替官家收我北方邊地啊。”趙炅躺在床上,有些恍惚地說道。
“陛下,離了楊業,咱大宋依然能夠雄踞天下。”趙普安慰著箭傷發作的趙炅。
“官家愧對楊業啊,到了如今,大宋北有契丹,西有大夏,若我楊無敵還在,誰敢犯我邊境啊。”趙炅一臉的痛楚。
雍熙北伐,猶如還在昨天一般。
若是有機會,讓那一場惡戰從頭再來,他無論如何,都決不能讓忠烈的楊氏父子,葬身於孤助無援的邊地。
趙炅記得,那一年,正好是雍熙三年。
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大宋在北遼邊境,集結了二十萬大軍。他雄心勃勃,想要憑著優勢的兵力,一洗高粱河之恥。
三路大軍,東線以曹彬為水陸騎兵馬大元帥,向雄州與霸州進發,以奚族人米信為兵馬大元帥,出雄州,以田重進為兵馬大元帥,三路大軍,分別迎戰遼軍。
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次看似完美的北伐計劃,竟然先在東路軍曹彬一支,率先慘敗。
後敗如山倒,關鍵時刻,趙炅想到了臨危啟用楊家將。
趙炅和趙普親自來到了楊府,楊家眾將,聽說皇帝親臨,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熱情。
畢竟這麽些年來,自從雁門關大捷之後,隨著楊業從雄關調離,在汴京城裏賦閑,楊家一直都無比憋屈。
山河寧靜,閑置不用,遇上危難,才想到啟用良將。
趙炅與趙普到了府上,楊業剛好在後園裏,練過一通拳腳,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聽到聖上駕到,趙炅就已經迎麵而來。
楊業正汗流夾背的,隻得跪迎,趙炅趕緊把楊業攙扶起來。
“楊老英雄,神勇不減當年啊。”看到楊業那精氣神,趙普打破了沉默,誇讚道。
“老了,已經越發的不中用了啊。如今,隻怕是連五六百斤的弓,都不怎麽拉得動了喲。”
楊業並非當著皇帝吹噓,在言辭間,卻是對自己空有滿腔報國之誌,卻無以施展,略有些微辭。
“楊老英雄,陛下親自前來,是想請英雄出山,力挽狂瀾,不知道英雄還能不能披掛上陣啊。”趙普的話裏,大有激將之詞。
元僖死後,朝臣當中,有人便把目光轉向了元佐。
其實,元佐除了不想當皇帝外,各方麵都算得上是個好人。重情重義,在趙炅的皇子當中,元佐也是最有能耐的。
但更多的人,卻看好趙元侃,元侃在趙炅的諸多兒子當中,排行第三,他的前麵,就元佐和元僖兩個哥哥。
趙元侃和趙元佐都是李氏的兒子,元侃也和他的哥哥元佐最親。
李氏雖然給趙炅生了好幾個兒子,向來節儉得有些過分的太宗皇帝,並沒有給她多高的名分。
本來,她有一個機會,可以母憑子貴。
當初,趙炅已經特別想把元佐立為儲君。當趙廷美因謀反的事情,被罷免了開封尹,驅離汴京的時候,滿朝文武,就他元佐站出來,替四叔申辯。
他簡直不能夠理解,他的父皇處心積慮扳倒趙廷美,那還不是為了他能夠名正言順地當上儲君。
本來,他是趙廷美謀反案的最大受益人,他卻極力地站出來。滿朝文武,全都覺得,這趙元佐要不然是瘋了,要不然,那是傻得透頂。
有人把元佐在朝堂上,替他四叔申辯的情形,說給了元佐的娘親李氏。
李氏隻是歎道,“佐兒若不替他四叔辯白,那就不是佐兒啊。心性率真至此,滿朝中,除我佐兒,再無多少人了。”
真可謂知子莫如母。
按一般人所想,這種時候,李氏應該替自己失掉母憑子貴的機會而惋惜。
李氏卻是十分坦然,“佐兒,真男兒啊。不爭不義之位,不圖不當之名。我有佐兒,此生足矣啊。”
盡管元佐因為四叔的事情,和父皇趙炅有了嫌隙。趙炅已經分明覺得,這元佐不但與自己不是同心,而且,還癡傻得有些到家。
宮中曾經悄然地流傳著一段傳言。
說李氏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裏一輪巨日突然向她碾壓而來,在快靠近她的時候,突然就變得如同圓盤大小。
李氏看著那巨日,心中特別歡喜,便用自己的圍裙,把那圓盤樣的巨日接住。
沒過多久,李氏就懷上了孩子。趙炅特別高興,因為李氏懷的時候,夢到太陽,便給娃取名為趙德昌,這便是後來的趙元侃。
元侃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打仗,在皇帝內苑,時常與皇子們扮演起打仗,他自稱為元帥,領著兵馬,與人對陣。
那時候,就連太祖趙匡胤,都特別喜歡這個很活潑的娃娃,經常把他帶到宮中去玩。
元僖突然死了。
現在朝中對立儲之事,暗地裏出現了兩種想法。
那個曾經力挽狂瀾,在太祖駕崩後,將趙炅推上皇位的王繼恩,現在極力地想要將那已經囚禁於南宮的趙元佐推出來。
元佐的大兒子趙允升,被現在正得寵的小李皇後撫養著,一直以來,小李皇後就很想讓元佐成為儲君,然後,可以順理成章地,讓她特別喜歡的趙允升,以後有機會成為大宋的皇帝。
滿朝文武,同情元佐的人,不在少數。
更何況,所有的人都心裏跟明鏡似的,元佐也就在提到皇位繼承,提到他四叔的時候,才會失去理智。
在別的問題上,他比誰都清楚明白。
他壓根就是在裝瘋。
趙廷美謀反,以及病死房州,事情已經過了很多年。
隻需對元佐,曉以利害,讓他以江山社稷為重,必然會有迴心轉意的時候。
以元佐的智謀能耐,加上他的德性,一定能夠成為一位仁君。
當時的另一派,以呂端和張雲華為代表,他們看到好不容易扶植起來的元僖沒了,便把目光投向了元侃。
元侃作為趙炅的第三子,論資排班,前麵兩個哥哥,一個瘋,一個死,皇位就毫無懸念地落到了他的頭上。
趙炅的身體狀況越發不堪起來。
失子之痛,讓他本來以為,這大宋王朝後繼有人的,現在,他已經感受到有些力不從心。
“楊無敵啊,大宋痛失無敵戰將,何人能替官家收我北方邊地啊。”趙炅躺在床上,有些恍惚地說道。
“陛下,離了楊業,咱大宋依然能夠雄踞天下。”趙普安慰著箭傷發作的趙炅。
“官家愧對楊業啊,到了如今,大宋北有契丹,西有大夏,若我楊無敵還在,誰敢犯我邊境啊。”趙炅一臉的痛楚。
雍熙北伐,猶如還在昨天一般。
若是有機會,讓那一場惡戰從頭再來,他無論如何,都決不能讓忠烈的楊氏父子,葬身於孤助無援的邊地。
趙炅記得,那一年,正好是雍熙三年。
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大宋在北遼邊境,集結了二十萬大軍。他雄心勃勃,想要憑著優勢的兵力,一洗高粱河之恥。
三路大軍,東線以曹彬為水陸騎兵馬大元帥,向雄州與霸州進發,以奚族人米信為兵馬大元帥,出雄州,以田重進為兵馬大元帥,三路大軍,分別迎戰遼軍。
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次看似完美的北伐計劃,竟然先在東路軍曹彬一支,率先慘敗。
後敗如山倒,關鍵時刻,趙炅想到了臨危啟用楊家將。
趙炅和趙普親自來到了楊府,楊家眾將,聽說皇帝親臨,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熱情。
畢竟這麽些年來,自從雁門關大捷之後,隨著楊業從雄關調離,在汴京城裏賦閑,楊家一直都無比憋屈。
山河寧靜,閑置不用,遇上危難,才想到啟用良將。
趙炅與趙普到了府上,楊業剛好在後園裏,練過一通拳腳,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聽到聖上駕到,趙炅就已經迎麵而來。
楊業正汗流夾背的,隻得跪迎,趙炅趕緊把楊業攙扶起來。
“楊老英雄,神勇不減當年啊。”看到楊業那精氣神,趙普打破了沉默,誇讚道。
“老了,已經越發的不中用了啊。如今,隻怕是連五六百斤的弓,都不怎麽拉得動了喲。”
楊業並非當著皇帝吹噓,在言辭間,卻是對自己空有滿腔報國之誌,卻無以施展,略有些微辭。
“楊老英雄,陛下親自前來,是想請英雄出山,力挽狂瀾,不知道英雄還能不能披掛上陣啊。”趙普的話裏,大有激將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