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段綸的身影就來到了太極宮。
“見過陛下!”
“免禮!”
段綸謝禮後一臉疑惑的看著李世民。
“朕問你,礦洞發生坍塌這種情況常見嗎?”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段綸一時間有點摸不著頭腦。
搞不明白這位好端端的怎麽問這個。
難道長安城周邊的某個礦場發生了坍塌,恰好被陛下知道了。
但是他最近沒有收到關於這方麵的消息啊。
不過既然李世民問了,他也不得不迴答。
“啟稟陛下,這種情況確實時有發生,而且因為多種因素的存在,無法避免。”
聽到段綸的迴答,李世民微微點了點頭。
看來李君羨說的是事實。
“陛下,難道最近有礦場發生坍塌?”
聽到段綸的詢問,李世民點了點頭。
看到李世民點頭,段綸心髒猛的跳動了幾下,臉色也變了變。
“陛下,請問是哪裏發生了坍塌,臣立即派人去調查。”
聽到段綸的話,李世民擺手道:“不用了,楊旭封地那裏,而且他已經處理完了,你自己看吧。”
李世民將紙張遞給了段綸。
聽到是楊旭封地,段綸更加好奇了。
於是他連忙接過紙張仔細的看起上麵的內容。
“嘶!他居然派出了軍隊進行救援,他怎麽敢的,難道就不怕引起動蕩。”
李世民聽到段綸的話,嘴角抽搐了一下。
特麽的,軍隊怎麽就不能參與救援了,軍隊又不是洪水猛獸。
後世如果出現什麽大型災害或者事故的時候,不都是讓軍隊參與了救援。
不過這話李世民隻能在心裏說說,他可不敢直接說出來。
因此對於楊旭調動軍隊進行救援,他沒有什麽多大的意外。
當然也僅限於楊旭那,如果發生在大唐其他地方,他還真不敢讓軍隊參與救援。
那些人是什麽貨色,他李世民心裏一清二楚。
“你覺得楊旭手裏的兵,跟大唐其他地方的兵一樣嗎,你可是去過衡州,也見過他手下的兵。”
“你擔心的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他手裏發生嗎?”
聽到李世民的話,段綸一迴想到自己在衡州的所見所聞。
好像他的擔心確實是多餘的,在楊旭手裏,還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畢竟人家的口號就是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不收百姓任何禮物,也不得隨意打擾百姓。
在這種情況下,又能引起什麽動蕩。
“咦!一百五十人被困,居然隻有二十七人死亡,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而且居然還在不到十個時辰,就把所有人員給救了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聽到段綸再次傳出的驚訝聲,李世民臉上的表情再次發生了變化。
“聽你這意思是,這個傷亡人數非常的低。”
“是的,陛下,這個傷亡人數真的非常低,像這種大規模的坍塌,基本上十不存一,一百五十人,能有二十人存活下來就不錯了。”
“一般出現這個大規模的坍塌,能有多少人活下來完全是聽天由命。”
“而且更別說在短短十個時辰之內就將人員救出來。”
聽到段綸的迴答,李世民一驚。
如果段綸說的是真的,那楊旭這一次的救援那就堪稱是奇跡。
“如果是其他地方,這種情況,要想把人救出來,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陛下,如果是其他地方, 要想在短時間把人救出來,根本就不可能,七天能夠把人救出來那都算快的了。”
“去年在太原就發生過一起超大規模的礦洞坍塌,當時被困的人員有五百多人,最終無一人活下來。”
“隻不過那是王家的私人礦,挖礦的人也是王家掌控的人。”
剛準備說段綸為什麽不上報的李世民,聽到段綸後麵那一句,將剛準備說的話,又給咽了下去。
畢竟那是王家的私礦,而且用的又是王家掌控的奴籍,這種情況下。
王家無非就是給死了的那些奴籍賠一點錢而已,哪怕就是上報到他李世民這裏,也改變不了什麽。
就像楊旭封地內這次發生的事件,楊旭同樣也沒有安排人上報上來,因為就算上報上來了也不會改變結果。
最終也還是安撫家屬加賠償,更別說這些死了的百姓還是非楊旭封地內的百姓。
“你們工部可有統計,整個大唐一年時間內,會發生多少起礦難,死亡的人數又有多少?”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段綸搖頭道:“陛下,這個無法統計,而且死亡的人數也無法統計,畢竟這些礦又沒有全部掌控在工部手裏,很多都是私人的,到底發生了多少起,根本就無法統計,而且他們也不會上報。”
“不過,陛下可以詢問一下楊旭那邊,這次的事件既然被楊旭知道了,我想他肯定會安排人對整個封地內的礦場進行這方麵的調查,通過對比,我們大概心裏也會有一個數。”
李世民聽到段綸的迴答,微微點了點頭。
對於這個觀點,他也表示認可,以他對楊旭的了解,楊旭肯定會安排人進行調查。
“李君羨,派人去建安,讓青雀發一封電報給楊旭,如果他有安排人進行調查統計,讓他把這個統計數據給朝廷一份,然後順便問一下,他那邊有沒有減少這類情況發生的辦法。”
“是,陛下!”
李君羨應了一聲後,離開了大殿。
“鐵路和火車頭的進展如何?”
“還有,石油開采和提煉情況怎麽樣?”
李世民又將話題轉移到了這兩件事上麵來。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李君羨將最近的進展給李世民匯報了一遍。
聽到段綸說長安到東北區域的鐵路線路探測也已經完成,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
相對於長安到嶽州這一段鐵路,他更看重的反而是長安到東北區域的那一條鐵路。
因為這條鐵路的戰略意義可比長嶽鐵路重要多了。
“既然已經完成的探勘,那就立即開始進行建設。”
“是!”
段綸連忙躬身領命。
“沒其他事了,你退吧。”
“臣告退!”
“見過陛下!”
“免禮!”
段綸謝禮後一臉疑惑的看著李世民。
“朕問你,礦洞發生坍塌這種情況常見嗎?”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段綸一時間有點摸不著頭腦。
搞不明白這位好端端的怎麽問這個。
難道長安城周邊的某個礦場發生了坍塌,恰好被陛下知道了。
但是他最近沒有收到關於這方麵的消息啊。
不過既然李世民問了,他也不得不迴答。
“啟稟陛下,這種情況確實時有發生,而且因為多種因素的存在,無法避免。”
聽到段綸的迴答,李世民微微點了點頭。
看來李君羨說的是事實。
“陛下,難道最近有礦場發生坍塌?”
聽到段綸的詢問,李世民點了點頭。
看到李世民點頭,段綸心髒猛的跳動了幾下,臉色也變了變。
“陛下,請問是哪裏發生了坍塌,臣立即派人去調查。”
聽到段綸的話,李世民擺手道:“不用了,楊旭封地那裏,而且他已經處理完了,你自己看吧。”
李世民將紙張遞給了段綸。
聽到是楊旭封地,段綸更加好奇了。
於是他連忙接過紙張仔細的看起上麵的內容。
“嘶!他居然派出了軍隊進行救援,他怎麽敢的,難道就不怕引起動蕩。”
李世民聽到段綸的話,嘴角抽搐了一下。
特麽的,軍隊怎麽就不能參與救援了,軍隊又不是洪水猛獸。
後世如果出現什麽大型災害或者事故的時候,不都是讓軍隊參與了救援。
不過這話李世民隻能在心裏說說,他可不敢直接說出來。
因此對於楊旭調動軍隊進行救援,他沒有什麽多大的意外。
當然也僅限於楊旭那,如果發生在大唐其他地方,他還真不敢讓軍隊參與救援。
那些人是什麽貨色,他李世民心裏一清二楚。
“你覺得楊旭手裏的兵,跟大唐其他地方的兵一樣嗎,你可是去過衡州,也見過他手下的兵。”
“你擔心的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他手裏發生嗎?”
聽到李世民的話,段綸一迴想到自己在衡州的所見所聞。
好像他的擔心確實是多餘的,在楊旭手裏,還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畢竟人家的口號就是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不收百姓任何禮物,也不得隨意打擾百姓。
在這種情況下,又能引起什麽動蕩。
“咦!一百五十人被困,居然隻有二十七人死亡,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而且居然還在不到十個時辰,就把所有人員給救了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聽到段綸再次傳出的驚訝聲,李世民臉上的表情再次發生了變化。
“聽你這意思是,這個傷亡人數非常的低。”
“是的,陛下,這個傷亡人數真的非常低,像這種大規模的坍塌,基本上十不存一,一百五十人,能有二十人存活下來就不錯了。”
“一般出現這個大規模的坍塌,能有多少人活下來完全是聽天由命。”
“而且更別說在短短十個時辰之內就將人員救出來。”
聽到段綸的迴答,李世民一驚。
如果段綸說的是真的,那楊旭這一次的救援那就堪稱是奇跡。
“如果是其他地方,這種情況,要想把人救出來,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陛下,如果是其他地方, 要想在短時間把人救出來,根本就不可能,七天能夠把人救出來那都算快的了。”
“去年在太原就發生過一起超大規模的礦洞坍塌,當時被困的人員有五百多人,最終無一人活下來。”
“隻不過那是王家的私人礦,挖礦的人也是王家掌控的人。”
剛準備說段綸為什麽不上報的李世民,聽到段綸後麵那一句,將剛準備說的話,又給咽了下去。
畢竟那是王家的私礦,而且用的又是王家掌控的奴籍,這種情況下。
王家無非就是給死了的那些奴籍賠一點錢而已,哪怕就是上報到他李世民這裏,也改變不了什麽。
就像楊旭封地內這次發生的事件,楊旭同樣也沒有安排人上報上來,因為就算上報上來了也不會改變結果。
最終也還是安撫家屬加賠償,更別說這些死了的百姓還是非楊旭封地內的百姓。
“你們工部可有統計,整個大唐一年時間內,會發生多少起礦難,死亡的人數又有多少?”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段綸搖頭道:“陛下,這個無法統計,而且死亡的人數也無法統計,畢竟這些礦又沒有全部掌控在工部手裏,很多都是私人的,到底發生了多少起,根本就無法統計,而且他們也不會上報。”
“不過,陛下可以詢問一下楊旭那邊,這次的事件既然被楊旭知道了,我想他肯定會安排人對整個封地內的礦場進行這方麵的調查,通過對比,我們大概心裏也會有一個數。”
李世民聽到段綸的迴答,微微點了點頭。
對於這個觀點,他也表示認可,以他對楊旭的了解,楊旭肯定會安排人進行調查。
“李君羨,派人去建安,讓青雀發一封電報給楊旭,如果他有安排人進行調查統計,讓他把這個統計數據給朝廷一份,然後順便問一下,他那邊有沒有減少這類情況發生的辦法。”
“是,陛下!”
李君羨應了一聲後,離開了大殿。
“鐵路和火車頭的進展如何?”
“還有,石油開采和提煉情況怎麽樣?”
李世民又將話題轉移到了這兩件事上麵來。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李君羨將最近的進展給李世民匯報了一遍。
聽到段綸說長安到東北區域的鐵路線路探測也已經完成,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
相對於長安到嶽州這一段鐵路,他更看重的反而是長安到東北區域的那一條鐵路。
因為這條鐵路的戰略意義可比長嶽鐵路重要多了。
“既然已經完成的探勘,那就立即開始進行建設。”
“是!”
段綸連忙躬身領命。
“沒其他事了,你退吧。”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