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現場的一眾人員,楊旭表情嚴肅。
看到楊旭這副表情,不少人身體都不受控製的顫抖著。
“我知道,其實你們並沒有把這次事件當一迴事,畢竟在你們眼中,死人那太過平常了,甚至平常到你們都已經麻木了。”
“就這次死的這點人,在你們眼裏根本就不算什麽,跟天災和人禍比起來,這根本就不值一提。”
“更別說死的這些人還是外來戶籍的百姓,並非本王封地內的百姓。”
“如果不是恰巧被王爺知道了,恐怕這事都掀不起一點風浪。”
“畢竟礦洞坍塌這樣的事件,發生的太過常見了,如果算上整個大唐,恐怕每天都有發生。”
聽到楊旭的這一番話,現場的一眾官員紛紛沉默,就連身為刺史的張玉也隻是微張了一下嘴,最終也沒有發聲。
因為楊旭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事實,就這事,對他們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如果不是被楊旭知道了,他們肯定就草草了事,而不是像這次這樣。
別說他們,就連現場的那些礦工們都沒有多大反應,也就剛剛發生的那一會有點騷亂而已。
因為這些人自己也清楚,他們本身就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掙的這個錢,而且他們也見得多了。
甚至不少人都經曆過好幾次,因此有些人都已經麻木了。
如果不是管事要求,其他區域甚至都不會停工撤出,至於救援什麽的,也沒有這麽快,這麽積極。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要拿你們這樣。”
“而後要給你們提個醒,這樣的事,我希望以後再發生。”
“特別是你們這些人的觀念,不要不把人命當迴事。”
“這樣的事,我希望再出現,我也知道,礦洞坍塌這種情況避免不了,畢竟技術限製和基礎條件擺在這裏。”
“我需要你們改進的是你們的想法,這次事件,主要管事人員全部撤職,張刺史以及負責這方麵的相關官員罰俸一年。”
“撤下的官員下放到地方村將功贖罪,視後續表現再提拔。”
“多謝王爺!”
現場的一眾官員紛紛行禮感謝道。
能有這個結果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雖然被降級了,至少官身還在,官身還在,仕途就還在。
仕途還在,他們就還有希望。
“散了吧,做好後續安排。”
“還有,在賠償方麵,誰要是敢亂來,別怪本王不講情麵。”
“是,我等不敢。”
一眾官員連忙躬身迴應道。
開玩笑,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敢亂來,那真是是嫌命太長了。
“在一切沒有安置妥當,現場情況沒有排查清楚,不得開工。”
楊旭又對著眾人補充了一句。
“走吧,迴城。”
聽到楊旭的話,張玉點了點頭。
至於那些帶來的士兵,自然也一起跟著帶了迴去。
一行人返迴邵州城以後,楊旭立即將相關的官員全部召集了起來。
掃視了現場的一眾官員。
“關於礦洞坍塌的事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發生這樣的事,本王感到非常的痛心。”
“不過今天把你們叫來不是為了繼續追責的,今天把你們叫來,是為了商討怎麽解決類似的事情發生。”
“或者說怎麽減少類似的情況發生,雖然說這次的具體原因還沒有調查出來。”
“但是無非就是這麽幾點,一個是跟最近的降雨有關,一個是我們的礦工在礦洞的支撐上麵沒有做到位。”
“還有就是在作業當中沒有按照規定要求作業。”
“我這裏有一些關於在開采過程中的防護措施以及相關的開采注意事項,你們看一下。”
“還有一部分是更加科學合理的開采技術。”
楊旭一邊說一邊將一些文件發放了下去。
現場的一眾官員接過文件,開始認真的看了起來。
奈何這些人員當中,大多數都是外行,也就隻有負責這方麵的一些官員能夠勉強能夠理解其中一部分內容。
楊旭看到這些官員一臉看天書的模樣,直接視而不見。
這些文件本來就不是為了讓他們看懂,而是為了讓他們推廣和執行下去。
至於看,自然有專業的人員能夠看懂。
“我知道這些內容對你們來說,太過陌生,你們也看不明白。”
“我也沒有指望你們能夠看明白,我需要你做的是,將這上麵的內容執行下去,推廣下去。”
“以後,所有的礦場,都要按照這份文件上麵的要求進行作業,如果不按照這上麵的來,一旦發現沒有按照這上麵的來,相關管理人員,負主要責任,如果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革職流放。”
聽到楊旭的話,現場的一眾官員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冷顫,這處罰力度可就大了。
不過盡管如此,現場的眾人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滿。
隻不過這些人心裏也下了決心,一定要將這份文件的內容落實下去。
“行了,沒有其他的事了,都散了吧。”
“下官告辭!”
“張刺史,後續的安排你給盯緊了。”
“你這邊順便通知一下其他七個州礦產資源管理方麵的主要官員,讓他們去衡州。”
“是!”
“本王就先返迴衡州了。”
楊旭說完就離開了會議室。
接著直接啟程返迴衡州。
就在楊旭返迴衡州的途中,關於這一場礦洞坍塌的事也被李君羨送到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看著情報上的內容,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
“這樣的情況常見嗎?”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李君羨連忙迴答道:“啟稟陛下,這種情況很常見,可以說在大唐境內每天都有發生。”
“甚至邵州這一次都算不上最嚴重的,最嚴重的直接造成幾百人死亡。”
聽到李君羨的迴答,李世民原本平靜的麵部此刻發生了變化。
“你說的可是真的?”
“末將所說屬實,陛下也可以詢問一下段尚書,他比末將更清楚。”
聽到李君羨的話。
李世民拿起身邊的對講機。
“段綸,來朕一趟。”
“是,陛下!臣馬上過來。”
看到楊旭這副表情,不少人身體都不受控製的顫抖著。
“我知道,其實你們並沒有把這次事件當一迴事,畢竟在你們眼中,死人那太過平常了,甚至平常到你們都已經麻木了。”
“就這次死的這點人,在你們眼裏根本就不算什麽,跟天災和人禍比起來,這根本就不值一提。”
“更別說死的這些人還是外來戶籍的百姓,並非本王封地內的百姓。”
“如果不是恰巧被王爺知道了,恐怕這事都掀不起一點風浪。”
“畢竟礦洞坍塌這樣的事件,發生的太過常見了,如果算上整個大唐,恐怕每天都有發生。”
聽到楊旭的這一番話,現場的一眾官員紛紛沉默,就連身為刺史的張玉也隻是微張了一下嘴,最終也沒有發聲。
因為楊旭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事實,就這事,對他們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如果不是被楊旭知道了,他們肯定就草草了事,而不是像這次這樣。
別說他們,就連現場的那些礦工們都沒有多大反應,也就剛剛發生的那一會有點騷亂而已。
因為這些人自己也清楚,他們本身就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掙的這個錢,而且他們也見得多了。
甚至不少人都經曆過好幾次,因此有些人都已經麻木了。
如果不是管事要求,其他區域甚至都不會停工撤出,至於救援什麽的,也沒有這麽快,這麽積極。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要拿你們這樣。”
“而後要給你們提個醒,這樣的事,我希望以後再發生。”
“特別是你們這些人的觀念,不要不把人命當迴事。”
“這樣的事,我希望再出現,我也知道,礦洞坍塌這種情況避免不了,畢竟技術限製和基礎條件擺在這裏。”
“我需要你們改進的是你們的想法,這次事件,主要管事人員全部撤職,張刺史以及負責這方麵的相關官員罰俸一年。”
“撤下的官員下放到地方村將功贖罪,視後續表現再提拔。”
“多謝王爺!”
現場的一眾官員紛紛行禮感謝道。
能有這個結果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雖然被降級了,至少官身還在,官身還在,仕途就還在。
仕途還在,他們就還有希望。
“散了吧,做好後續安排。”
“還有,在賠償方麵,誰要是敢亂來,別怪本王不講情麵。”
“是,我等不敢。”
一眾官員連忙躬身迴應道。
開玩笑,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敢亂來,那真是是嫌命太長了。
“在一切沒有安置妥當,現場情況沒有排查清楚,不得開工。”
楊旭又對著眾人補充了一句。
“走吧,迴城。”
聽到楊旭的話,張玉點了點頭。
至於那些帶來的士兵,自然也一起跟著帶了迴去。
一行人返迴邵州城以後,楊旭立即將相關的官員全部召集了起來。
掃視了現場的一眾官員。
“關於礦洞坍塌的事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發生這樣的事,本王感到非常的痛心。”
“不過今天把你們叫來不是為了繼續追責的,今天把你們叫來,是為了商討怎麽解決類似的事情發生。”
“或者說怎麽減少類似的情況發生,雖然說這次的具體原因還沒有調查出來。”
“但是無非就是這麽幾點,一個是跟最近的降雨有關,一個是我們的礦工在礦洞的支撐上麵沒有做到位。”
“還有就是在作業當中沒有按照規定要求作業。”
“我這裏有一些關於在開采過程中的防護措施以及相關的開采注意事項,你們看一下。”
“還有一部分是更加科學合理的開采技術。”
楊旭一邊說一邊將一些文件發放了下去。
現場的一眾官員接過文件,開始認真的看了起來。
奈何這些人員當中,大多數都是外行,也就隻有負責這方麵的一些官員能夠勉強能夠理解其中一部分內容。
楊旭看到這些官員一臉看天書的模樣,直接視而不見。
這些文件本來就不是為了讓他們看懂,而是為了讓他們推廣和執行下去。
至於看,自然有專業的人員能夠看懂。
“我知道這些內容對你們來說,太過陌生,你們也看不明白。”
“我也沒有指望你們能夠看明白,我需要你做的是,將這上麵的內容執行下去,推廣下去。”
“以後,所有的礦場,都要按照這份文件上麵的要求進行作業,如果不按照這上麵的來,一旦發現沒有按照這上麵的來,相關管理人員,負主要責任,如果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革職流放。”
聽到楊旭的話,現場的一眾官員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冷顫,這處罰力度可就大了。
不過盡管如此,現場的眾人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滿。
隻不過這些人心裏也下了決心,一定要將這份文件的內容落實下去。
“行了,沒有其他的事了,都散了吧。”
“下官告辭!”
“張刺史,後續的安排你給盯緊了。”
“你這邊順便通知一下其他七個州礦產資源管理方麵的主要官員,讓他們去衡州。”
“是!”
“本王就先返迴衡州了。”
楊旭說完就離開了會議室。
接著直接啟程返迴衡州。
就在楊旭返迴衡州的途中,關於這一場礦洞坍塌的事也被李君羨送到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看著情報上的內容,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
“這樣的情況常見嗎?”
聽到李世民的詢問,李君羨連忙迴答道:“啟稟陛下,這種情況很常見,可以說在大唐境內每天都有發生。”
“甚至邵州這一次都算不上最嚴重的,最嚴重的直接造成幾百人死亡。”
聽到李君羨的迴答,李世民原本平靜的麵部此刻發生了變化。
“你說的可是真的?”
“末將所說屬實,陛下也可以詢問一下段尚書,他比末將更清楚。”
聽到李君羨的話。
李世民拿起身邊的對講機。
“段綸,來朕一趟。”
“是,陛下!臣馬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