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穿書之炮灰原配擺爛記 作者:林棠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車隊緊趕慢趕,但迴江州也要多些時日,一路上蕭晉想到此處,連連感歎,“誰說女子不如男?怪不得五郎連番叮囑,這一通活計幹下來,少夫人雖孱弱,卻比這漢子能幹太多。”
身邊小廝旺順聽得多,不由多問兩句。
“二叔,那少夫人長得好看,性子也好,真是在算學裏頭把咱們五公子打敗了嗎?”
木二木三迴去,與他說了不少這少夫人的傳奇,首要就是五公子而今也不打我兄弟二人了,全仰仗表少夫人,她非但不怕五公子,硬頂著給我們兄弟二人做主。
繼而誇得天花亂墜,這次聽得說他要來京城,木二木三還想托他帶點特產給少夫人,旺順哭笑不得,指著大馬車說道,“你二人有心就是,隻是你們手上再好的,也比不過大老爺大太太準備的。”
旺順到了公府,也麵見了傳說中仙女一樣的少夫人。
尋到空處,與珍珠姐姐……,不,如今是忍冬姐姐,說了木二木三的心意,忍冬聽得心中大暖,“放心就是,迴頭給兩個小子帶話,少夫人慈悲為懷,從不是那種身居高位,磋磨下人的主兒,不必他們破費,有心就夠了。”
旺順連連應是。
這會兒見蕭總管讚不絕口,好奇使然,追問起來,蕭晉扶須點頭,“原本我也以為是大老爺大太太抬舉少夫人,這兩日下來,可不是這樣啊!”
蕭晉年過六甲,也算見多識廣。
“咱家四少夫人也是會撥弄算盤,但與少夫人那手速來比,還是差了不少,能人!果然是能人!”
接下來迴程的日子裏,蕭晉與旺順說的都是裴岸夫妻,到最後,蕭晉都笑了起來,“也不知四少夫人耳根子熱不熱,咱爺倆沒日沒夜說個不停,實乃唐突。”
自然不唐突!
宋觀舟若是知道蕭晉這番說話,定然大笑,我宋詞可是從卷王的世界過來的,從前在辦公室,忙碌起來時她一日要給出三五份大台賬,六七份小表,遇到忙得不可開交時,還得出幾個地勘報告初稿……
鼠標鍵盤都在冒煙,一會兒總工那裏跑,一會兒開車往甲方去,忙成陀螺的宋詞,何懼這點小活——
她重新起了新的移交單子,上頭詳細登記所有信息,蕭晉絞盡腦汁全靠腦子來應付,宋觀舟的小楷羊毫跟現代鋼筆一樣,寫得墨汁四濺。
不多時,好好一本新起的賬本目錄,烏糟糟一片。
宋觀舟又喚忍冬到跟前,吩咐準備朱批顏料,紅黑筆墨交織,除了她估摸旁人也看不出來。
忍冬定睛看去,“少夫人,怎地還是諸多錯別字。”
“簡寫,來得快。”
那是簡筆字,簡直是社畜打工人手寫最偉大的發明,她草書行書全部來,寫得飛快,忍冬歎氣連連,“少夫人,您潛心練字多日,怎麽這會兒瞧著……”
進展並不大。
“哎喲,好丫鬟,我看得懂就行。”
飯畢,許淩白翻看這賬目時,哭笑不已,“觀舟,為兄是沒這個本事看得清楚。”
簡寫諸多字也就罷了,還有宋觀舟一筆帶過的草書行書,隻有她知道的老醫生字體。
“表哥放心,我知道就行。”
她對著三四十個箱子,一一跟許淩白說得清楚,“表哥,我吩咐,勞駕你與忍冬先清理。”
上次裴岸給她打的珊瑚紅十七檔算盤派上大用處,張芳慧雖說已有身孕,但聽得盤賬,也到了跟前,欲要搭把手。
她算盤撥弄得沒有宋觀舟快,但足矣能走一遍賬。
劉二得宋觀舟吩咐,去庫房尋來板子,請上次來做活的木匠,搭了個超大書案放在花架子下,“少夫人,屬下夜觀天象,這幾日應是不會有雨,夠時日來做雨亭。”
韶華苑越發顯得擁擠,書案長寬都比尋常的桌子大,跟現代的實木會議桌一樣,寬大沒有美感,但太適合盤賬了。
從前審計部門到公司複核時,沒有什麽比大會議桌更好用。
宋觀舟聽到劉二說雨亭的事兒,立時喚來木匠,“煩請師傅與我細說一番,這雨亭怎麽個蓋法?”
木匠對公府四少夫人更多是敬仰,聽得她問來,也不藏私,指著桌案擺放的地兒,“少夫人,小的是這麽想的,原本地坪就不動了,隻起六到八根柱子,頂頭以橫梁到底,兩邊斜鋪下來,再扣上細梁,最後上青瓦。”
他陪著笑,謙卑答道,“時日太短,這是小的能想到最快的法子,垂花柱、雕花彩漆,小的也隻能免了。”
宋觀舟頷首,“那些花裏胡哨的不用,我尋思到個法子,師傅你聽聽瞧,若是可以的話,會更快些。”
臨山正要給宋觀舟送石榴,二門處遇到秦慶東帶著春哥與兩個背著竹簍的丫鬟,“屬下給二公子請安。”
秦慶東與他甚是熟稔,招手到跟前,瞧著他手中竹籃,“哪裏來的石榴,成色還不錯。”
臨山笑答,“二公子可還記得溫溪山莊後山頂的幾棵石榴樹和棗樹?屬下今早從那裏摘來的。”
秦慶東挑眉,“喲嗬,那裏險峻,恐怕也就是你們這些有功夫在身的男兒能去。”
說罷,他撿了個小紅棗丟在嘴裏,“倒是甘甜,不錯!”
“二公子,待您迴府,屬下給您準備點,還請帶迴去做個零嘴兒。”說罷,與春哥交代,春哥搗蒜般點頭,“小的也愛吃這個。”
秦慶東一扇子打過去,“混賬,今兒不迴去。”
說罷,與臨山一路前行,來到韶華苑,剛入內,就聽得宋觀舟與木匠說得專注,索性也不招唿,幾人隱在身後,聽了大概。
“師傅,你做的橫梁,不要做成死扣,就是榫卯,別太做得緊致。便宜拆卸最好,罷罷罷,我來給你繪個圖。”
忍冬聽到這話,早早準備了筆墨。
宋觀舟像上次繪製櫥櫃那般,畫得詳盡,“師傅,我想著青瓦太重,又瑣碎,一片片往上搭設,橫梁細梁以及柱子要求都高,這樣十分笨重。不如棄了青瓦,尋防水毛氈,亦或是棕櫚葉編製出來的席子。”
“棕櫚葉?”
身邊小廝旺順聽得多,不由多問兩句。
“二叔,那少夫人長得好看,性子也好,真是在算學裏頭把咱們五公子打敗了嗎?”
木二木三迴去,與他說了不少這少夫人的傳奇,首要就是五公子而今也不打我兄弟二人了,全仰仗表少夫人,她非但不怕五公子,硬頂著給我們兄弟二人做主。
繼而誇得天花亂墜,這次聽得說他要來京城,木二木三還想托他帶點特產給少夫人,旺順哭笑不得,指著大馬車說道,“你二人有心就是,隻是你們手上再好的,也比不過大老爺大太太準備的。”
旺順到了公府,也麵見了傳說中仙女一樣的少夫人。
尋到空處,與珍珠姐姐……,不,如今是忍冬姐姐,說了木二木三的心意,忍冬聽得心中大暖,“放心就是,迴頭給兩個小子帶話,少夫人慈悲為懷,從不是那種身居高位,磋磨下人的主兒,不必他們破費,有心就夠了。”
旺順連連應是。
這會兒見蕭總管讚不絕口,好奇使然,追問起來,蕭晉扶須點頭,“原本我也以為是大老爺大太太抬舉少夫人,這兩日下來,可不是這樣啊!”
蕭晉年過六甲,也算見多識廣。
“咱家四少夫人也是會撥弄算盤,但與少夫人那手速來比,還是差了不少,能人!果然是能人!”
接下來迴程的日子裏,蕭晉與旺順說的都是裴岸夫妻,到最後,蕭晉都笑了起來,“也不知四少夫人耳根子熱不熱,咱爺倆沒日沒夜說個不停,實乃唐突。”
自然不唐突!
宋觀舟若是知道蕭晉這番說話,定然大笑,我宋詞可是從卷王的世界過來的,從前在辦公室,忙碌起來時她一日要給出三五份大台賬,六七份小表,遇到忙得不可開交時,還得出幾個地勘報告初稿……
鼠標鍵盤都在冒煙,一會兒總工那裏跑,一會兒開車往甲方去,忙成陀螺的宋詞,何懼這點小活——
她重新起了新的移交單子,上頭詳細登記所有信息,蕭晉絞盡腦汁全靠腦子來應付,宋觀舟的小楷羊毫跟現代鋼筆一樣,寫得墨汁四濺。
不多時,好好一本新起的賬本目錄,烏糟糟一片。
宋觀舟又喚忍冬到跟前,吩咐準備朱批顏料,紅黑筆墨交織,除了她估摸旁人也看不出來。
忍冬定睛看去,“少夫人,怎地還是諸多錯別字。”
“簡寫,來得快。”
那是簡筆字,簡直是社畜打工人手寫最偉大的發明,她草書行書全部來,寫得飛快,忍冬歎氣連連,“少夫人,您潛心練字多日,怎麽這會兒瞧著……”
進展並不大。
“哎喲,好丫鬟,我看得懂就行。”
飯畢,許淩白翻看這賬目時,哭笑不已,“觀舟,為兄是沒這個本事看得清楚。”
簡寫諸多字也就罷了,還有宋觀舟一筆帶過的草書行書,隻有她知道的老醫生字體。
“表哥放心,我知道就行。”
她對著三四十個箱子,一一跟許淩白說得清楚,“表哥,我吩咐,勞駕你與忍冬先清理。”
上次裴岸給她打的珊瑚紅十七檔算盤派上大用處,張芳慧雖說已有身孕,但聽得盤賬,也到了跟前,欲要搭把手。
她算盤撥弄得沒有宋觀舟快,但足矣能走一遍賬。
劉二得宋觀舟吩咐,去庫房尋來板子,請上次來做活的木匠,搭了個超大書案放在花架子下,“少夫人,屬下夜觀天象,這幾日應是不會有雨,夠時日來做雨亭。”
韶華苑越發顯得擁擠,書案長寬都比尋常的桌子大,跟現代的實木會議桌一樣,寬大沒有美感,但太適合盤賬了。
從前審計部門到公司複核時,沒有什麽比大會議桌更好用。
宋觀舟聽到劉二說雨亭的事兒,立時喚來木匠,“煩請師傅與我細說一番,這雨亭怎麽個蓋法?”
木匠對公府四少夫人更多是敬仰,聽得她問來,也不藏私,指著桌案擺放的地兒,“少夫人,小的是這麽想的,原本地坪就不動了,隻起六到八根柱子,頂頭以橫梁到底,兩邊斜鋪下來,再扣上細梁,最後上青瓦。”
他陪著笑,謙卑答道,“時日太短,這是小的能想到最快的法子,垂花柱、雕花彩漆,小的也隻能免了。”
宋觀舟頷首,“那些花裏胡哨的不用,我尋思到個法子,師傅你聽聽瞧,若是可以的話,會更快些。”
臨山正要給宋觀舟送石榴,二門處遇到秦慶東帶著春哥與兩個背著竹簍的丫鬟,“屬下給二公子請安。”
秦慶東與他甚是熟稔,招手到跟前,瞧著他手中竹籃,“哪裏來的石榴,成色還不錯。”
臨山笑答,“二公子可還記得溫溪山莊後山頂的幾棵石榴樹和棗樹?屬下今早從那裏摘來的。”
秦慶東挑眉,“喲嗬,那裏險峻,恐怕也就是你們這些有功夫在身的男兒能去。”
說罷,他撿了個小紅棗丟在嘴裏,“倒是甘甜,不錯!”
“二公子,待您迴府,屬下給您準備點,還請帶迴去做個零嘴兒。”說罷,與春哥交代,春哥搗蒜般點頭,“小的也愛吃這個。”
秦慶東一扇子打過去,“混賬,今兒不迴去。”
說罷,與臨山一路前行,來到韶華苑,剛入內,就聽得宋觀舟與木匠說得專注,索性也不招唿,幾人隱在身後,聽了大概。
“師傅,你做的橫梁,不要做成死扣,就是榫卯,別太做得緊致。便宜拆卸最好,罷罷罷,我來給你繪個圖。”
忍冬聽到這話,早早準備了筆墨。
宋觀舟像上次繪製櫥櫃那般,畫得詳盡,“師傅,我想著青瓦太重,又瑣碎,一片片往上搭設,橫梁細梁以及柱子要求都高,這樣十分笨重。不如棄了青瓦,尋防水毛氈,亦或是棕櫚葉編製出來的席子。”
“棕櫚葉?”